餘秋雨江南小鎮》讀後感,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時間 2021-07-18 01:14:37

1樓:匿名使用者

餘秋雨先生描寫的《江南小鎮》比我看到的更好。當你坐船慢慢駛進小鎮,一眼就能看見精緻的石橋,依山傍水的房屋,白白的輕盈的炊煙,再看看那水中倒影著的柳樹、房子,一切都顯得格外幽靜。船兒悠悠走著,不緊不慢,在這裡你一點都感覺不到城市那種急促的氣息。

身旁是柔柔的碧波,在眼前一起一伏,線條舒暢和美,一切都是一個「靜」字,只有那「嗒嗒」的水聲,但仍是那麼流暢,似古箏般淡雅清麗,又像風兒吹過竹林般安詳,富有動感的曲線,這般景色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畫。

如同先生所說,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讀完了全文,想著餘秋雨筆下的江南小鎮,回憶自己去烏鎮的經歷,對烏鎮的懷念,來自長長的青石板路,來自小橋流水的古樸清麗和典雅,來自文學巨匠矛盾的故居。

去烏鎮的路上,已是細雨綿綿。在導遊的安排下,我們輕鬆地開始了烏鎮遊。 雨中的烏鎮更多了一種朦朧的美感,雨是那樣的乾淨,卻又是那樣的朦朧,那樣的輕柔優美,留給我無盡的遐想。

從景區大門進入後,我們便來到了逢源雙橋,因其上有一廊棚也稱為廊橋。我以為會有象《廊橋遺夢》一樣的浪漫故事,結果卻不是「有緣千里來相逢」的「逢緣」,而是「左右逢源」的「逢源」。導遊說:

踏走雙橋有男左女右的習俗,走一遍橋,須分走左右兩半,因此又演繹出走此橋便可左右逢源之說。

過橋以後,我們來到了財神灣。其實所謂的財神灣也就是一道比較大的河道,適宜於船隻到此調頭,加上河對面正好有個財神菩薩,所以取名為財神灣。

腳下踏著上世紀初的青石板,悠悠慢行,那些青石板已被踏的發亮,可見烏鎮的歷史悠久!那些民居依水而建,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人稱「水閣」,水閣是烏鎮一絕,也是江南水鄉獨一無二的景緻。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這樣描述故鄉的水閣:

「……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迴,可以聽得櫓聲唉乃,飄然而過……」烏鎮由此又被稱為「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

悠悠前行來到百床館,裡面形形色色,形式不一,充滿了古色古香的床。其中有一張「鸞鳳和鳴」的床,印象深刻!慢慢行走,不用刻意去找景,也不用刻意去感受文化,沿路可見的居家民俗館、公生糟枋,藍印花布作坊……盡情地展示著古鎮的風貌。

我們尋找著《似水年華》中那條幽深的弄堂,沿著幽深狹窄的巷道前行,兩側是古舊的木質房屋,看著那一扇扇或開或掩著的門,感受古鎮的不凡歷史和傳奇故事。雨中的青石板鋪進歷史的深巷,令人留戀,卻不見寂寥的雨巷,不見撐著油紙傘,不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觸目皆是穿行於長長弄堂巷中的遊人。也許,在這裡,你能找到你想要的那份情境。

同樣是雨巷,卻感受到了戴望舒以外的東西。微雨中, 傳遞出一種幽遠寧靜之美以及和平與深沉的力量。走在幽長深巷裡,想一些心事,沉澱一些往昔,遠離塵事的煩惱,來寧靜的我們的心靈。

烏鎮的中心廣場,是修真觀廣場, 廟門上掛著一副大大的算盤,門口一對聯,寫著:人則千算,天則一算。頗有些宿命的意味。

廟對面則是一個古舊的老戲臺,在《似水年華》裡見過的,每天都在演出桐鄉花鼓戲,儘管下著雨,儘管一句話也聽不懂,我們依然一臉的興奮,興高采烈地站到戲臺下拍照。拍完後,我們四散離去,戲依然在咿咿呀呀地唱著。

走馬觀花地遊了幾個時辰,便來到了茅盾先生的故居以及先生孩提時的書院——立志書院。一跨進那個在似水年華里稱為書院的地方,站在它的大門口,彷彿能看到這樣的情景:齊叔坐在門口的躺椅上,而默默總是不管不顧地從門口一路狂奔進去,一邊大聲喊著齊叔文哥。

有片刻的恍惚,腦海裡不斷浮現著那些場景。茅盾故居是烏鎮人的驕傲,烏鎮不僅有漪旎的水鄉風光,儲存完好的明清建築,還孕育了一代文豪茅盾。

悠悠小河水,彎彎石孔橋,依依水中閣,深深古巷道……烏鎮,它所散發出的那種古色古香的味道,深深地吸引著我,雨中的烏鎮洗去了遊人帶來的躁氣,無比的清雅、恬靜,空氣中有股清溼的味道,淡淡的煙氣朦朦朧朧…..

雖然來的短暫,走的匆忙,我已欣賞過了夢裡的小橋流水,我已經踏過了深深的「雨巷」,美麗的烏鎮在心底留下一份美好的幻想,一份純真的願望:烏鎮,我會再來,在一個微雨飄飛的時節,在水閣中靜聽流水低吟,近看小巷綿長,回味似水年華。

2樓:匿名使用者

別的讀過,這個沒有讀過。

不過,貌似他現在成了不良文人的代表,挺具諷刺意味的。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

3樓:司寇博智流

讀餘秋雨《文化苦旅》之《道士塔》有感

初見《道士塔》這名字,我詫異:一座平常的塔,有什麼可寫,不明白餘先生為何選這平凡之物。

於是我抱者不解與輕微的嘲諷之意,開始瀏覽此文。漸漸地,我便心生佩服,佩服餘先生的淵博學識,佩服他渾厚的文學功底。

因為歷史的浩劫,使中國敦煌莫高窟的歷史文化遺傳流到海外,守侯在敦煌石窟的王道士早已泯滅在歷史長河中,但中國魁寶乃至如今依然在異國他鄉。那些是數千年來中華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啊!我好恨!

似乎此刻明白為何餘先生為何會恨。

喜歡書中這樣一句,是一位日本學者的話:「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說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

4樓:公叔莎莉委靚

緊助參考:

讀了餘秋雨

這篇《文化苦旅》,我彷彿跟著餘秋雨一起走進千山綠水,在西天的晚霞下,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我看見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見了蒼然的蘇東坡。

960萬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燦爛的文化,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作者對中國的深刻解讀,我只能用心去細細體會。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剛好128個字,請給分

餘秋雨 《漂泊者們》 讀後感

5樓:絕世天才就是我

情感真實,情節曲折,有大才之風。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餘秋雨散文 800字讀後感

餘秋雨老師的散文的確獨樹一幟。看過兩本書,有點兒小發現 首先,餘老師的文化底蘊實在豐富,他能把材料準備的非常充足,這樣他就往自己駕輕就熟的方向駛去。歷史,你知道的。求餘秋雨散文 文化苦旅 800字讀後感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800字左右,初中生水平,別太有文采,符合初中生水平 5 餘秋雨的山居筆記80...

餘秋雨散文讀後感,餘秋雨的散文

餘秋雨的散文 餘秋雨的散文如下 在沙漠中也會有路的,但這兒沒有。遠遠看去,有幾行歪歪扭扭的腳印。順著腳印走罷,但不行,被人踩過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難走。只能用自己的腳,去走一條新路。回頭一看,為自己長長的腳印高興。不知這行腳印,能儲存多久?擋眼是幾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過它們,別無他途。上沙山實在是一項...

讀餘秋雨散文後感,餘秋雨散文讀後感500字10篇

專業 讀著 餘秋雨散文 就如同讀著一本厚厚的歷史書。書裡更有人間百態,有愛恨情仇讓人們去品味,去欣賞,從中獲得心靈的昇華。初次接觸他的文章,是語文課本上那一篇 信客 讀畢,平淡的語調,樸實的語言卻描繪得如此生動,令我不經心生敬佩。專業點說,就是他選擇恰當的 富有詩意 表現力的語言加以表達,這些語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