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七絕聖手的唐代詩人是誰

時間 2021-06-04 21:19:15

1樓:陳肥肥

七絕聖手一般指王昌齡(唐代邊塞詩人)。

王昌齡 (698— 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

初任祕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巨集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

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

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

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2樓:輕靈觸動

被稱為七絕聖手的唐代詩人是王昌齡。

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王昌齡詩詞:

王昌齡的宮怨詩可與李白爭勝,且其詩用意之深、寫景之妙、比興之切、造語之奇,都有獨道之處。

王昌齡閨怨詩以悲天憫人的精神,書寫久閉深宮的妃殯宮人的悲情哀怨,以細膩的筆觸多方面地展現她們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們在殘酷的宮殯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慘命運,客觀上批判了封建社會摧殘婦女的罪惡。

這種思想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調,洗盡六朝宮廷詩浮豔色情之汙穢,有力地扭轉了不良文風。

另一方面,就藝術表現而言,王昌齡又發揚了六朝華美豔麗、精雕細琢的表現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為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

3樓:匿名使用者

七絕聖手的唐代詩人是王昌齡。王昌齡(698-756):字少伯,漢族,山西太原。

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

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

天寶十五載、唐肅宗至德元載(七月,肅宗即位靈武,改元至德)丙申(756年),五十九歲。約在此年離開龍標,還鄉。其去龍標,過辰溪,經武陵,扁舟沿江東去,約在今年

七、八月後,有《留別司馬太守》《留別武陵袁丞》等詩為證。

唐肅宗至德二載丁酉(757年),六十歲。756年冬到757年十月之間,王昌齡路經亳州,為亳州刺史閭丘曉所殺害,後張鎬杖殺曉。

4樓:小夥兒說人文

七絕聖手指的是王昌齡。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

拓展資料:

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祕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巨集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

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

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5樓:千鳥

被稱為七絕聖手的唐代詩人王昌齡。

七言絕句整首詩是由四句構成,每一句又是由七個字組成的。王昌齡創作七絕詩並以此出名。

拓展資料:

出塞(王昌齡七言絕句之一)

《出塞》是樂府舊題,也是唐朝詩人王昌齡所作的七言絕句。邊塞詩的代表之一。內容主要是是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體現出了詩人對戰爭勝利的渴望與期盼以及對士兵們的信心。

全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裡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對《出塞》的評價歷來很高。明代詩人李攀龍甚至推獎它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絕句,也列它為第一。

6樓:有夢既敢為

七絕聖手的唐代詩人是王昌齡。

拓展資料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而立,始中進士。

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

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

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7樓:匿名使用者

王昌齡王昌齡,宇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盛唐著名詩人,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出塞》從寫景入手,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的蒼涼景象,使人聯想到戰爭給人帶來的災難;同時慨嘆守將無能,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

悲壯而不淒涼,慷慨而不淺露,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如李白、孟浩然、高適、岑參、王之渙、王維等交遊頗多,交誼很深。其中,他與孟浩然的交遊最讓人感慨。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遊襄陽,同時尋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當時已經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一見如故,孟浩然高興地以酒助興,誰知道由於喝酒過多而舊病**,竟因此而死。

與孟浩然這樣的第一流的詩人相見,對王昌齡來說,自是一大樂事,可惜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8樓:吳田田

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

盛唐詩人,善邊塞詩,以七絕善長,有「七絕聖手」之稱的是誰

約690 約756 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後人譽為 七絕聖手 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祕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巨集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 高適 王維 王之渙 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