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六義”中的“興”這種表現手法,按朱熹的說法是什麼

時間 2021-06-18 07:09:23

1樓:手機使用者

所謂《詩經》“六藝”。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 《周禮·春官大師》:“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朱熹《詩經集傳·關雎注》

2樓:

是詩歌表現的一種手法

朱熹:"以彼物比此物也。"興是寄託,即"託事於,"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詩經》“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關於賦、比、興,宋代朱熹在《詩集傳》中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

3樓:匿名使用者

。“興”字的本義是“起”。《詩經》中的“興”,用朱熹的解釋,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就是藉助其他事物為所詠之內容作鋪墊。

它往往用於一首詩或一章詩的開頭。大約最原始的“興”,只是一種發端,同下文並無意義上的關係,表現出思緒無端地飄移聯想。就像秦風的《晨風》,開頭“鴥彼晨風,鬱彼北林”,與下文“未見君子,憂心欽欽”云云,很難發現彼此間的意義聯絡。

雖然就這例項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時代懸隔才不可理解,但這種情況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現代的歌謠中,仍可看到這樣的“興”。進一步,“興”又兼有了比喻、象徵、烘托等較有實在意義的用法。

但正因為“興”原本是思緒無端地飄移和聯想而產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較實在的意義,也不是那麼固定僵板,而是虛靈微妙的。如《關雎》開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以興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關雎和鳴,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的和諧恩愛,只是它的喻意不那麼明白確定。又如《桃夭》一詩,開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寫出了春天桃花開放時的美麗氛圍,可以說是寫實之筆,但也可以理解為對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說這是在烘托結婚時的熱烈氣氛。

由於“興”是這樣一種微妙的、可以自由運用的手法,後代喜歡詩歌的含蓄委婉韻致的詩人,對此也就特別有興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陳出新,不一而足,構成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特殊味道。

《詩經》中的賦、比、興3種藝術表現手法都是什麼?

4樓:中地數媒

賦、比、興是《詩經》的3種藝術表現手法,與風、雅、頌一起,合稱為“詩經六義”。所謂賦,朱熹說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直接陳說;所謂比,朱熹說是“以彼物比此物”,包括我們今日所說的比喻和比擬,所謂興,朱熹說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周南·關雎》先寫“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以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遐想。因為興常用於詩歌開頭,所以又叫起興。

《詩經》“六義”中的“比”是指哪一種表現手法

夢永恆之戀 詩經 的三個組成部分 風 雅 頌 三種表現手法 賦 比 興 詩經 存三百零五篇,分 風 雅 頌 三部分。風 有十五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 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 思徵人及反壓迫 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 分 大雅 小雅 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 ...

詩經中描寫君子的,詩經中描寫春天的句子

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 秀瑩,會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註釋瞻 遠望。淇 淇...

詩經中的名篇

http shigeku.org xlib gd sj305 index.htm http shigeku.org xlib gd sj305 index.htm http shigeku.org xlib gd sj305 index.htm http shigeku.org xlib gd 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