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魏家小於
孔子思想核心的問題,是孔子研究中的最大問題。理論界對此的說法已不下十種,幾乎窮盡了孔子思想的全部範疇,如:「禮」說,「仁」說,「忠君」說,「三綱」說,「孝」說,「仁孝」說,「忠恕」說,「中庸」說,「仁恕」說等,其中以「禮」說和「仁」說的影響較大。
一、「禮是孔子思想核心」說之商榷
「禮是孔子思想核心」說,在現代的主要代表是蔡尚思先生,這裡就想以蔡先生的觀點為例來**。
如蔡先生的主要根據是:「孔子生長於魯國,『周禮在魯』。孔子從少好禮,入周公廟問禮,而成為名聞天下的禮教家」;孔子還常說: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等;「孔子主張以禮治國,如說:『禮讓為國』,『齊之以禮』」;「教育宗旨最重禮」,「強調『不學禮,無以立』」;「以為禮的根本一直相因不變,禮的枝葉可以有所損益,周禮雖到百世也不會變革」;乃至經常批評別人不守禮,並主張「克己復禮」等;許多後儒如司馬遷、柳宗元、張載、朱熹、顧炎武、王船山、顏元、阮元、章學誠、陳灃、張謇等,「都看出禮是孔子的中心思想」。(1)
筆者認為,以上蔡先生所言均屬事實,但這都值得商榷。第一,「孔子從小學禮,知禮,立於禮」與其思想的核心無因果關係。孔子生當重禮時代,他不學禮學什麼?
他從小學禮,難道將來其思想核心就一定是禮嗎?
第二,「以禮治國」不是孔子的發明。這裡先要解決幾個問題:1、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孔子,有現實存在的孔子和被後人加工了的孔子,我們現在研究的是哪一個孔子?
回答應當是春秋後期現實存在的孔子。2、春秋後期現實存在的孔子至少又要一分為三:作為政治家的孔子、作為思想家的孔子和作為教育家的孔子,我們現在研究的又是哪一個孔子?
回答只能是作為思想家的孔子。3、如果我們現在研究的是作為思想家的孔子,那麼判定一個思想家的思想核心的思想標準是什麼?是看他從前人那裡接受或繼承了什麼思想呢?
還是看他自己創立了什麼新思想?回答顯然是以他自己創立的新思想為準。只有他自己創立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髓。
如果說判定一個思想家的思想核心應以他自己創立的新思想為準,那麼蔡先生所引孔子對禮的全部論述都成了一紙空文,因為這些觀點均不出自孔子,都是他前人的思想。如以《左傳》為例:1、「禮讓為國」。
桓公二年載:師服說:「禮以體政」;僖公十一年載:
內史過說:「禮,國之幹也」等;2「教育宗旨最重禮」。昭公七年載:
當年孟僖子辦學時,教育宗旨就是禮;他只開一門課,就是教禮;還告戒學生說:「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3、「周禮雖到百世也不會變革」。昭公二十六年載:
晏子說:「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4、「批評他人不守禮」。如僖公三十二年載:
王孫滿說:「秦師輕而無禮,必敗,輕則寡謀,無禮則脫,入險而脫,又不能謀,能無敗乎?」5、「克己復禮」。
昭公十二年載:孔子自己就說過:「古也有志:
『克己復禮,仁也。』」由此可見,孔子關於禮的主要思想無不來自前人,它根本不是孔子本人的思想,不能作為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三,「許多後儒都看出禮是孔子的中心思想」不等於此說已成定論。這裡蔡先生所舉的人雖多,但筆者只想舉一個人,即能說明問題。這個人是誰呢?
就是孟子。孟子是公認的亞聖,名字長期與孔子相併,只有他最瞭解孔子和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之所以為孟子,在於他壓根兒就沒有發展孔子的禮,而是發展了「仁」,「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如果蔡先生硬要將禮作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孟之道」又該作何解釋?
二、「仁是孔子思想核心」說以往論證之獻疑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說,在現代的主要代表是匡亞明先生,這裡就想以匡先生的觀點為例來**。
如匡先生認為:「在《論語》中仁字出現109次,禮字出現75次,可見仁在孔子學說中的重要」;「孔子的仁包含哪幾層意義?最通常的意思仍然是愛人……樊遲問仁。
子曰:『愛人』」;「仁的另一層意思是修身,是對道德準則的遵從……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孔子說:『仁者人也』……孟子說:『仁也者人也』……這是仁的第三層意思,是作為孔子人本哲學核心概念的仁的涵義」;「在《國語》中仁凡二十四見,基本意義是愛人,《左傳》中仁凡三十三見,除愛人之外,其他幾種德行也被稱作仁,然而這些材料中反映的有關仁的思想,都是零散的,無系統的,思想內涵也是比較膚淺的,孔子在形成自己的思想時,抓住當時在意識形態中已經出現的仁的觀念,明確它,充實它,提高它,使它昇華為具有人道主義博大精深的人本哲學。
」(2)
應當指出,匡先生的論證並不充分。第一,關於《論語》中仁、禮頻數問題。應當肯定,這種頻數統計對研究孔子思想的核心具有一定幫助,特別是再將《左傳》、《國語》中仁、禮的頻數與之比較,就更能說明問題。
但是,仁作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個特定的學術範疇,學術範疇必須要用揭示其內涵的方法來證明,僅用頻數統計來證明欠妥。
第二,對孔子的仁的內涵揭示不確。匡先生對孔子的仁的論證,只侷限於倫理道德領域。應當說,把仁作為倫理道德,也是孔子前人的思想成果,不是孔子的新發明。
如以《國語》為例:《周語》說:「愛人能仁」;「言人必及人」;《晉語》說:
「為仁者,親愛之謂仁」等。前引孔子自己的話也說:「古也有志:
『克己復禮,仁也。』」這些談的都是仁的倫理道德。匡先生所論孔子的仁,與蔡先生所論孔子的禮,在方**上是一樣的,都欠妥。
第三,關於孔子對仁的昇華。首先,匡先生對《國語》與《左傳》中仁的頻數的統計不準,仁在《國語》中,至少62見;在《左傳》中,至少39見;其次,在《左傳》與《國語》中,仁雖都主要是倫理道德,但有時也有向政治領域躍進的趨向。如: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說:「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國語·周語》說:「仁,所以保民也」,「不仁,**不至」等。
這是企圖用仁來治國理民的思想萌芽,不能說這裡的仁的思想內涵都「比較膚淺」。再次,匡先生對孔子的仁的思想內涵之揭示,全都停留在倫理道德領域,這種「人本哲學」本質上仍是倫理哲學,還不是政治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本質是一種治國學說。
三、「孔子思想核心的其他說法」之一瞥
關於孔子思想的核心,理論界還有許多其他說法。筆者認為,這亦值得商榷。如:
第一,「禮、仁」說。「禮、仁」說的主要堅持者,據說是馮友蘭先生。馮先生將「禮、仁」合起來作為孔子思想的核心,目的是想回避與調和孔子思想核心的「禮」說與「仁」說的矛盾,但馮先生這樣做顯然不合適:
1、作為孔子的思想的核心,只能有一個學術範疇,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範疇,否則豈不成多核心了嗎?2、馮先生將「禮」作為孔子的政治綱領,將「仁」作為其最高道德原則。這樣,事實上還是承認「禮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要從屬於禮,與「禮是孔子思想核心」說本質相同。
因此,將「禮、仁」合起來作為孔子思想的核心,說不通。
第二,「忠君」說。「忠君」說的主要堅持者是梁啟超、易白沙、陳獨秀諸先生,這種說法在「五四」時期很盛行。事實上,「五四」時期所有因反孔而成名的青年學者,他們無一懂得歷史上的真孔子是什麼樣子,他們所砸碎的孔家店,嚴格說來是南宋朱熹開的朱家店。
孔子代後人受過,冤哉,屈哉!忠君思想亦不是孔子的發明,如《左傳》成公十年說:「君賜臣死,死且不朽。
」相反,孔子主張「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3)。也就是說,孔子的忠君是有條件的,如果君不「使臣以禮」,而臣只單方面「事君以忠」,那麼「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4)。怎麼能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忠君呢?
第三,「三綱」說。「三綱」說與「忠君」說實質相同,宋明理學即本於此。我們知道:
「三綱」之為「三綱」,非孔子所發明,孔子至多是有點三綱思想的萌芽(當然筆者對此仍有異議,擬另文商榷)。「三綱」的形成過程是這樣:始作俑者是法家的重要代表韓非,如《韓非子·忠孝》說:
「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賢臣而弗易也。」後西漢董仲舒將其發展成「三綱」,如他在《春秋繁露·基義》中說:「君臣、父子、夫婦之義,皆取諸陰陽之道。
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在東漢的白虎觀會議上,一些學者正式用「三綱」來解經。因此,將「三綱」說成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這是自我作古。
第四,「孝」和「仁孝」說。本於前者者,據說是錢穆先生;本於後者者,據說是李石岑先生。應當指出:
「孝」,作為一個倫理道德範疇,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並且有將其作為政治思想的傾向,孔子對此曾持肯定態度。但如何將「孝」昇華為政治思想,孔子未有突破性的理論貢獻。「孝」作為一個政治範疇,是孔子之後提出來的,即出自《孝經》。
《孝經》雖假託孔子所作,但《孝經》所引的孔子的語錄,卻在《論語》、《國語》、《左傳》等棗記載孔子言行最早的文獻中找不到。所以,「孝」不能成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孝」說。
該說的側重點在「仁」,但李先生對「仁」的論證與匡亞明先生一樣,也不充分。同時,亦有陷入「多核心」說之嫌。
第五,「忠恕」說、「中庸」說、「仁恕」說等。「忠恕」說的代表者是清初陳錫嘏。「忠恕」與「孝」一樣,孔子只是將其作為一個倫理道德範疇,並且作為倫理道德範疇的「忠恕」在孔子之前亦已有之。
中庸」說亦然,孔子只有中庸思想的萌芽,這種萌芽在孔子之前亦可找到,並且主要在倫理道德領域,把「中庸」作為一個政治範疇,是孔子以後的事。「仁恕」說與「仁孝」說一樣,實質是仁,宗此說的是焦循,但他對「仁」的論證亦落俗套。因此,「忠恕」說、「中庸」說和「仁恕」說等,也均不能成為孔子思想的核心。
2樓:立恆語文
你知道《論語》的中心思想嗎?這位專家的分析很精準
3樓:卜馨兒
論語其實主要是人文的中庸思想,在當時戰國時代對於封建君主思想有重大意義的,「仁」是論語這部書的思想核心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什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回答儒家思想核心是仁義禮智聖德性論 五行 思想。就社會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愛 厚生,公平 正義,誠實 守信,革故 鼎新,文明 和諧,民主 法治等,它是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思想體系分別有 仁 義 禮 智 信,創始人是我們所熟知的孔子。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儒家思想的...
儒家學派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小周高等教育 答疑 儒家思想內容豐富,從個體來講有仁 義 禮 智 信 恕 忠 孝 悌等德目。仁 仁愛。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它是孔子社會政治 倫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標準,也反映他的哲學觀點,對後世影響亦甚深遠。仁以處人,有序和諧 是孔子思想的原發點,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陳志歲 載敬堂集 仁體現在教...
佛教的思想核心是什麼啊,佛教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佛法分大乘和小乘,小乘修現世福報,大乘修來世或者修的是能成就羅漢或者菩薩果位的修行。大乘講究由色 就是有形 入空 就是內心擺脫皮囊束縛,所謂眾生平等,萬法無異 這是一般人能達到的極致,所以有人講四大皆空,其實真正的世間極致乃是既不執著於色也不執著於空,但前提是已經經過四大皆空 海峽 佛教最本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