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柳永的詩詞,求答,柳永對詞的發展有哪些貢獻求答案

時間 2021-06-16 18:14:21

1樓:柳七容若本兄弟

這是最有名的:

《雨霖鈴》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也很有名: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當然還有很多很有名的……不一一列舉了。

希望能夠幫到您哦!o(∩_∩)o~

柳永對詞的發展有哪些貢獻求答案

2樓:萬頃天空一擲行

柳永是宋詞發展史上一位標誌性的人物,他大量創制慢詞,改變了以小令為絕對主體的傳統體式;開創俚俗詞派,改變了以“雅”為絕對主體的傳統風格;創作主體介入,改變了以人物型別表現為絕對主體的傳統方式。

任何一種文學形式的興旺發達,都需要一批為之嘔心瀝血的人,北宋時期,由唐民間曲子詞發展而來的詞體逐漸興盛起來。在這一過程中,柳永以畢生精力開疆拓土,功不可沒。他對詞壇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擇其要而言,可以稱之為“三變”。

變體——大量創作慢詞,改變了以小令為絕對主體的傳統體式

宋詞最重要的特點是抒情性。一般詩人文士對當時流行的市井俗曲偏見甚深,不願寫慢詞,而柳永卻摒棄文人偏見,大量地填寫和創制慢詞。與小令相比,慢詞長調具有更飽滿的**容量,能容納豐富的生活內容和藝術情節,柳永首創“以賦為詞”,成功地將辭賦的鋪敘手法用來作詞,開拓了詞學創作的新途徑——“屯田蹊徑”,②創造了一套適合慢詞長調的表現手法——“柳氏家法”。

③ 柳永之後,慢詞在張先的創作中被逐步採用,到了蘇東坡和辛棄疾,又創造性地“以詩為詞”、“以文為詞”,將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和現實批判精神寄於詞作,寫下了《念奴矯·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輝煌的慢詞篇章。柳永在形式上的奠基,為蘇、辛等人的突破提供了必要條件。兩宋詞壇,從柳永以後開始進入了一個以慢詞為主的新的歷史階段。

變風——開創俚俗詞派,改變了以“雅”為絕對主體的傳統風格

詞起於民間,但進入文人手中之後,詞走上了雅化的道路。唐五代詞,特別是第一位大力作詞的名家溫庭筠開創了婉麗綺靡的詞風,宋初詞壇亦然。柳永在詞的語言、結構與風味上,繼承、發揚了民間詞的俚俗本色,將詞引向市井街巷的廣闊天地,開創了宋代的俚俗詞派。

柳詞語言表達方式直白,如話家常,呈現出口語化、通俗化和大眾化的美學風範。如《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

恨薄情一去,錦書無個。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

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這是以妓女口吻寫成的戀情相思詞,所以全篇用語都很通俗,沒有書卷氣和學究氣。柳永還常常採用副詞“恁”、“怎”、“爭”等,代詞“我”、“你”、“伊”等,動詞“看承”、“都來”、“抵死”、“消得”等,使整首詞語言淺近質樸,暢達貫通。

“雅俗本為二途,雅者凝重蘊藉,俗者淺近清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無可軒輊。宜在雅不厭俗、俗不傷雅、方為神品,故大家多二者兼之。”④柳永就是“二者兼之”的“大家”。

柳永以後,無論是嗜“俗”嗜“豔”的詞人,還是追“風”逐“雅”的作家,其語言都不同程度地受柳詞的影響。

變意——創作主體介入,改變了以人物型別表現為絕對主體的傳統方式

變意,主要指表現方式和書寫物件的變化。柳永之前的詞,表達的情感主要是男歡女愛、離情別緒。到了柳永,這種表達方式發生了質的改變。

由人物的型別表現到自我表現。所謂自我,就是創作主體。唐五代中,敢於、勇於、善於表現自我的很是罕見。

柳永在自我形象和自我感情的介入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他的羈旅詞、蔑視功名詞和部分戀情詞中均有表現。如他的《傳花枝·平生自負》:

“平生自負,風流才調。口兒裡,道知張陳趙。唱新詞,改難令,總知顛倒。

……遇良辰,當美景,追歡買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廝好。若限滿,鬼使來追,待倩個、掩通著到。

”“平生自負,風流才調”,八個字寫出了他一生的品性與形象。

由喻情寫作到直情寫作。古代文人寫自己的情愛大都採用了喻情手法。寫得是美人,說的是自己,常作美人芳草之喻。

柳永詞一改舊風,表現的是一個“直”,追求的是一個“真”。《秋蕊香引·留不得》是一首悼亡詞,寫得更直白,更真切:“留不得。

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彩雲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向仙島,歸冥路,兩無訊息。”起頭寫“留不得”,撕心吶喊,響雲裂帛;結尾寫“向仙島,歸冥路,兩無訊息”,憂思深重。

柳永的詞很容易尋繹出一條直抒心聲的主線,這正是柳永的首創。

柳詞在創作主體介入方面的變化,對後世詞人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創作主體的介入,是自我價值意識的強化。柳永於《鶴沖天?

**榜上》一詞中撥出“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吶喊,自是一代才人的心聲,更是個體人格力量的覺悟。

柳永大量填寫慢詞並取得極大的成功,致使“東坡、少遊、山谷輩相繼有作,慢詞逐盛”⑤;他大量創制新調,符合了人們的審美需求,所以“變舊聲作新聲,大得聲稱於世”;柳永詞俚俗淺近,易於被接受,使得“天下詠之”、“傳播四方”,開創了俚俗詞派;柳永詞在創作主體介入上的創新使詞真正成為表情達意的利器,蘇軾評價達到了“不減唐人高處”的境地。柳永的“三變”對兩宋詞壇的貢獻是獨特的,其創新精神對後世的影響是深遠的

柳永對詞的發展有哪些貢獻求答案

3樓:木葉球

在慢詞體制的發展過程中影響最大的詞人便是柳永.而且,柳永還發展了詞的俚俗性特徵,使之符合市民階層的審美口味,開創了“俚俗詞派”.柳永是宋詞發展轉變過程中的關鍵性人物.

正是因為柳永的出現,才使宋詞的創作走向更為廣闊的道路.他的創作為宋詞的發展展示出燦爛的前景.

慢詞在詞的發展史上是新事物,柳永詞的特點,也集中體現在這個“新”字之上.“新”,是“新聲”、“新腔”,是新的藝術,新的形式.歷代對這一“新”字,有許多記載和精闢的分析、評價.

《苕溪漁隱叢話》卷一引《後山詩話》說:“柳三變遊東都南北二巷,作新樂府,骫骨皮從俗,天下詠之.”李清照在她的《詞論》中說:

“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函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清劉體仁《七頌堂詞繹》說:“柳七最尖穎,時有俳狎.

”清宋翔鳳在《樂府餘論》中說:“慢詞蓋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臺舞席,競賭新聲.耆卿失意無俚,流連坊曲,遂盡收俚俗語言編入詞中,以便伎人傳習,一時動聽,散播四方.

其後東坡、少遊、山谷輩相繼有作,慢詞遂盛.”慢詞“起仁宗朝”之說有誤,但對柳永詞的評價大體是得當的.

具體地說,柳永詞的“新”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即:形式上有新的創造;內容上有新的開拓;藝術上有新的進展;語言上有新的變化.

1、形式上有新的創造

2、內容上有新的開拓

3.藝術上有新的進展

4、語言上有新的變化

對柳永詞的俚俗、直率、大膽,時人幾乎持一致的非議態度,因為這與詞壇整體“趨雅”的審美傾向完全相違背,與時人的審美期待心理相矛盾.同時代的文壇領袖晏殊的態度十分鮮明.其後,蘇軾特意將柳永標舉出來,立為反面靶子,努力追求一種不同於柳永的審美風格.

然而,正是這種“俚俗”、“塵下”和“鄙語”,才賦予柳永詞以嶄新的時代特徵;也正是這種“俚俗”,才使得他的詞在下層人民中間廣泛流傳,並且受到普遍的歡迎.正如宋翔鳳《樂府餘論》所說:“柳詞曲折委婉,而中具渾淪之氣.

雖俚語,而高處足冠群流,倚聲家當屍而祝之.”兩宋時期,儘管文人階層對柳永俚俗詞加以貶斥,而平民百姓卻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事實上,文人階層口頭上雖然不斷對柳詞加以指責,創作實踐中卻或多或少都要接受其影響.

在以後討論各家創作時就會常常接觸到這一話題.

求柳永,或柳永《八聲甘州》的相關選擇題及答案

求柳永的《蝶戀花》、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選擇題練習及答案。

4樓:匿名使用者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宋,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5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個問題缺乏針對性,太難找了,我估計很少有人會回答你的問題,你應該說要哪個地方的哪套題的

柳永《蝶戀花》的現代文翻譯,柳永的《蝶戀花》翻譯

原文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譯文 他久立在高樓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黯黯然地升起從遙遠無邊的天際。碧綠的草色,迷濛的煙光掩映在落日餘暉裡,默默無言什麼人會理解他獨...

柳永的《歸朝歡》的寫作背景,柳永的《歸朝歡》的寫作背景!

韓己辛 此詞以白描和鋪敘的手法,情景相生地抒寫作者冬日早行而懷念故鄉的思緒和浪跡江湖的苦悶情懷。作者工緻地以白描手法描繪旅途景色,創造一個特定的抒情環境。前四句以密集的意象,表現江鄉冬日晨景,所寫的景物都是主體真切地感受到的。別岸 是稍遠的江岸,蕭蕭 為蘆葦之聲,淅淅 乃風的聲響。遠處江岸停著三兩隻...

柳永《雨霖鈴》重點句,柳永的《雨霖鈴》中,重點句是哪句?

1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 冷落清秋節。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淒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隻有楊柳岸邊,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 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就縱然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