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三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時間 2021-05-06 04:29:16

1樓:麥田蜘蛛

出自《論語 里仁》

解釋:孔子說,富有和尊貴,是人們所期望的,不用正當的方法獲得它,君子不居有。

表達了孔子對待富貴的態度。

閱讀《論語·里仁》中的一段話: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2樓:

【原文】 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

「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論語三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3樓:

出自《論語 里仁》解釋:孔子說,富有和尊貴,是人們所期望的,不用正當的方法獲得它,君子不居有。 表達了孔子對待富貴的態度。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是什麼意思?

4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文: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

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5樓:合苓鹹溪藍

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

6樓: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譯文】: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

本句出自《論語·里仁篇》本篇是《論語》的第四篇,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又名《論》。

本篇是《論語》的第四篇,包括26章,主要內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係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與論語中哪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求高三文言文 論語七則 原文~

7樓:微生祿

第一則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

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於是,顛沛⑥必於是。」第二則子曰:

「賢哉,回也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

」 第三則:子曰:飯①疏食②,飲水,曲肱而枕③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第四則: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

子曰:「女奚①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②。

』」第五則:曾子曰:「士①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③?死而後已④,不亦遠乎?第六則:

在陳絕①糧,從者病,莫②能興③。子路慍④,見曰:「君子亦有窮⑤乎?

」子曰:「君子固窮⑥,小人窮斯濫⑦矣。」第七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七則 是什麼

8樓:妙戀愛唯一

第一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

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於是,顛沛⑥必於是。」

【譯文】

孔子說:「富貴和顯貴,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享有的。貧窮與低賤,這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會躲避的。

君子離開了仁德,憑什麼成就他的名聲呢?君子沒有吃一頓飯的時間離開仁德的,即使在倉猝匆忙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頓挫折的時候也一定與仁德同在。

第二則:

子曰:「賢哉,回也①!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②,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③。賢哉,回也!」

【譯文】

孔子說:「賢德啊,顏回!一竹籃子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居室裡。別人都受不了那窮苦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的快樂。賢德啊,顏回!」

第三則:

子曰:飯①疏食②,飲水,曲肱而枕③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

孔子說:「吃粗糧喝涼水,睡覺的時候彎曲這胳膊當枕頭用,在這裡邊也是有樂趣的,用不正當的方法得到的富裕和顯貴,在我看來如浮雲一般。」

第四則顏淵、季路侍①。子曰:「盍各言爾志②?

」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③,敝之而無憾④。」顏淵曰:

「願無伐善,無施勞⑤。」子路曰:「願聞子之志⑥。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⑦。」

【譯文】

顏淵、季路陪侍(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何不各自談談你們的志向呢?

」季路說:「我願意將自己的車馬衣服拿出來與朋友們共同使用,用破了也不會後悔。」顏淵說:

「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季路說:「希望聽聽先生的志願。

」孔子說:「(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到安逸,使朋友們得到信任,使年青人得到關懷。」

第五則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①。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②。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③。」

【譯文】

孔子說:有益有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正直的朋友,誠實的朋友,見聞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諂媚奉承的朋友,當面恭維背後毀謗人的朋友,花言巧語的朋友,是有害的。」

第六則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①。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②。樂驕樂,樂佚遊,樂晏樂,損矣③。」

【譯文】

孔子說:「有益的快樂有三種,有害的快樂有三種。以有節度的快樂為快樂,以讚美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以多交賢良的朋友為快樂,這是有益的。

以驕奢放縱取樂為快樂,以盡情遊蕩為快樂,以貪圖安逸為快樂,就有害了。」

.第七則: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譯文】 孔子說:「志士仁人,不為求得保全性命以致損害仁德,而寧肯犧牲生命來成就仁德。」

9樓:合高懿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①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

君子去仁,惡乎③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④仁,造次⑤必於是,顛沛⑥必於是。」

《論語》十則中有什麼成語(十條如下)子曰

精神佈道者 成語 三省吾身 釋義 省 檢查 反省 身 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出處 論語 學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成語 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出處 論語 學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成語 溫故知新 溫 溫習 故 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

初一論語十則的子曰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越到困境 越到絕境 才會知道哪些人或物是最後的強者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孔子借了松柏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歲寒比喻世濁,以松柏的品格比喻君子高尚的品德修養,總體比喻了一種社會現象。這句話主要講的是個人修養。高尚品德的人能夠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接受嚴峻的考驗,不隨流俗,保持節操。不同於那些見利忘義 沒有節氣...

論語十則中一至三則 四至八則 九至十則的人生道理

論語十則第一則 掌握 時 按時 說 通 悅 愉快 樂 快樂 知 瞭解 慍 怨恨 君子 有道德修養的人 講學習方法與態度和個人修養,不斷學習,方能牢固,遠道而來,切磋促進,自求長進,不怨他人。論語十則第二則 掌握 溫故 溫習舊知識 而知 領悟 新 和 可以 可以憑 的含義。講學習方法 常復舊課,領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