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棋子動漫社
古代都是從右邊開始讀起的
想請問下大家,這個清代的牌匾的這4個大字是什麼,從哪邊開始讀起?
2樓:dy00v考拉
應該讀作絳縣春長,這是山西運城稷山縣的清代舉人王炳坤送給老師的匾,絳縣意欲長壽,春廠是在這裡意欲老師的恩惠長沐故里
3樓:匿名使用者
長春縣絳(繁體字)/長春縣絳(簡體字),**裡的字是繁體字,從左邊開始讀,是一個地方的名字
4樓:海中峰
絳縣春長,這個縣還真有,在山西運城!難道這個縣春天比較長??
古建築中的對聯及匾額賞析
清朝的歷史到底從哪一年開始?
5樓:匿名使用者
清朝歷史應該是1644至2023年,共計268年,而不是296年。
很不錯的資料,參考以下吧!
清朝到底多少年
文/祝偉坡
2023年12月20日午飯後,看**電視臺第10套的百家講壇。北京社科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正在講《清十二帝疑案之總說》(一)。閻先生說,從公元前21年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開始,到2023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中國封建帝制共計2023年,清朝296年,佔了七分之一。
電視的畫外音和字幕還時而出現「大清帝國296年」如何如何。
清朝是296年嗎?值得商榷。
閻先生說清朝十二帝296年,是從努爾哈赤於公元2023年在赫圖阿拉即汗位,稱國號為大金算起的。但是,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把2023年作為清朝紀元,說大清帝國296年,這是不符合歷史實際的。因為此時,還是明朝萬曆年間,明王朝還掌握著全國的**使權。
努爾哈赤建國稱汗也好,皇太極改金為清稱帝也好,但畢竟還只是佔據東北一隅的少數民族的地方政權,還沒有在全中國佔據統治地位。說清朝296年,實際就是把1616至2023年晚明的28年曆史刪割掉,加在大清帝國的歷史上;退一步,或者說,這28年,在中國歷史上,既屬於明朝,又屬於清朝,可是此時的明、清兩個使權,並非處於同等並列的地位,所以說也是不對的。
如果按照閻先生的說法,清朝紀年從2023年努爾哈赤稱汗開始是296年,那麼,元朝就可以把元太真稱成吉思汗的2023年作為元朝的紀元。這樣元朝的歷史就是163年,而不是閻先生所說的,元朝只有90多年,不到100年。自2023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國號為元起,並很快滅南宋、統一全國,直至2023年元滅亡,共計98年。
這樣看來,閻先生關於元朝和清朝的紀年標準是不一致的,也可以說是雙重標準。說元朝歷史90多年,基本上是以忽必烈推翻前朝、奪取**政權、統一全國為標誌的,而對於清朝紀年,卻是以努爾哈赤稱汗、僅據一隅之地方政權為標準的。這顯然是不妥的。
「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語)在公元1616至2023年之間,明王朝仍掌握著**政權,居於支配地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應屬於明朝歷史時期。
到了2023年(明崇禎十七年),多爾袞輔佐福臨,率領清軍大舉入關,定都北京,愛新覺羅福臨即皇帝位,稱順治元年。只有到了此時,清軍奪取**使權,並迅速佔領中國廣大領土,成了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才是清朝紀年的開始,也就是說,2023年的清順治元年,才是大清帝國曆史的正式起點。
辭書和史書,清朝歷史的紀年,也是從2023年算起的。《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中的「清紀年表」,是從2023年清世祖順治1年開始,至2023年愛新覺羅溥儀宣統3年止。《新華字典》附錄的《我國曆史朝代公元對照簡表》,標明「清1644-1911」年。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也指明清朝歷史是從2023年清世祖順治元年開始的。
綜上所述,清朝歷史應該是1644至2023年,共計268年,而不是296年。
既然清朝是268年,那麼,嚴格而準確地說,清朝應該是十位皇帝,而不是「十二帝」。史實和理由同前所述。
清朝十帝,為史學界的共識。流傳著的《清朝十帝謠》也可以佐證:頭一帝是順治登了寶殿,第二帝是康熙雍正是三,四乾隆五嘉慶六帝道光,七咸豐八同治光緒年間,沒福的窮宣統僅坐三年。
至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為清朝的開始,建功立業,打下了基礎。其子孫掌握了全國政權,當了皇帝。當然會尊稱其帝位廟號為清太祖和清太宗。
史學工作者研究清朝的興亡史,必定要追溯到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稱其為清太祖和清太宗也是自然的。但說清朝有「十二帝」就似乎欠妥,如果硬要說是「十二帝」,就應加以區別和說明,所謂清朝前兩位皇帝,還只是地方政權的「皇帝」,而不是全國**政權的皇帝,否則,容易使人產生誤解。
6樓:匿名使用者
就像樓主你說的一樣,說法有很多種,這些演算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更有甚者從收服臺灣的2023年開始算。但史學界一般是把清朝入主中原的2023年(明亡於此年),也即順治元年開始算。
努爾哈赤2023年建立後金,皇太極2023年改國號為清。
清是後金在政權上的發展結果,實際上這兩個稱呼都是同一政權,不過清的範圍和影響力都比金大多了。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種計算方法!但不管怎麼計都是愛新覺羅家在掌權。
樓主既然知道這些就應該不會疑惑了。
7樓:
說清朝的歷史是從順治帝(2023年,順治元年)開始,是因為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帝,所以說清朝的歷史就是從順治(2023年,順治元年)開始的!
說清朝的歷史是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2023年)開始,是因為如果按照整個大清王朝所有皇帝算起的話,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是第一任皇帝,所以說清朝的歷史是從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2023年)開始的!
說清朝的歷史是從清太宗皇太極建立大清朝開始,是因為清太宗皇太極把「後金」改成「清」,所以說清朝歷史是從清太宗皇太極改國號(2023年)開始的!
如果一定要固定個時間的話,就得說清朝的歷史是從順治開始的!
黃姚古鎮的楹聯匾是什麼
清朝皇帝在哪辦公
8樓:最後線索
【乾清宮】清朝皇帝在紫禁城中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
【太和殿】清朝皇帝登基、冊封、命將、出征等舉行盛大儀式的地方。
【中和殿】清朝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
【保和殿】清朝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9樓:匿名使用者
以皇帝喜好,南書房為主
孟子廟的對聯,匾額
10樓:真航
孟廟,又稱亞聖廟,為歷代祭祀孟子的場所。亞聖殿為孟廟的主體建築,大殿正面重簷之間高懸一匾,上書「亞聖殿」楷書貼金大字。正中門額上掛「道闡尼山」橫匾一塊。
殿內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門正面兩柱掛以一幅巨型抱柱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切同禹顏」。對聯和門匾都是清代乾隆手書。東側神龕雍正皇帝手書「守先待後」的金匾一塊。
11樓:伊電童第
孔廟位於曲阜市中心,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廟的對聯很多,進門就是清代大才子、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昀(1724—1805)的一副:
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聯語高度評價了古代偉大的先哲孔子的「文章道德」,與天不老。並說孔子的後人,同享福祿,世代尊榮。據傳「富」字上沒有一點,是寓意富貴無頂之意。
乾隆皇帝愛舞文弄墨,為大成殿寫了兩副對聯,其中一副還寫出了名:
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作之師。
上聯歌頌孔子的道德,「與天地日月鬼神」相配;下聯歌頌孔子的功績,可與「堯舜禹湯文武」並列,一個滿族人、一個盛世帝王能夠對孔子作如此高的評價,也可見其胸襟之開闊。
與乾隆同時,乾隆殿下的進士、歷任陝西、河南巡撫、畢沅(1730—1797)為孔廟六廳題了一聯:
恩紀金魚,永鎮東山棨戟;
祥呈玉燕,常綿北海簪纓。
聯語說古代三品以上的**,每年都要舉行祭孔儀式,一些達官貴人還要為孔府誕生的貴子進行祝福,可見孔子的禮遇是夠高的了,難怪乾隆皇帝對孔子頂禮模拜。
孔子的後裔也為孔廟寫了許多對聯,孔子第七十三代孫孔慶熔為前上房寫了一副長聯:
居家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勤儉、擇朋友,有益於已;
處世尤宜,善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子,無愧於心。
聯語有如家訓,無論是對家人、對族人,還是對旅遊者,都是有益的。為人處事,要做到「無愧於心」很難,只要遵照聯語上的話做了,也就說對祖宗無愧了。
孔廟遍及全國,河南鄭州孔廟有副短聯:
德配天地;
道冠古今。
僅八個字,就將孔夫子的道德捧上了天,空前絕後,無人可及。
臺灣高雄孔廟也有一副短聯:
蓮潭水明,直同泗水;
半屏山秀,儼如尼山。
聯語別開生面,不正面歌頌孔子,只描寫孔廟周圍優美的景色,好象大陸的「泗水」與「尼山」,表達了對孔子敬仰之情。
孟廟,又稱亞聖廟,為歷代祭祀孟子的場所。亞聖殿為孟廟的主體建築,大殿正面重簷之間高懸一匾,上書「亞聖殿」楷書貼金大字。正中門額上掛「道闡尼山」橫匾一塊。
殿內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門正面兩柱掛以一幅巨型抱柱對聯,「尊王言必稱堯舜,憂世心切同禹顏」。對聯和門匾都是清代乾隆手書。東側神龕雍正皇帝手書「守先待後」的金匾一塊。
12樓:月夜貓鄉
居家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勤儉、擇朋友,有益於已;
處世尤宜,善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子,無愧於心。
這個不錯
匾額直接「亞聖廟」就行吧
豎排文字從哪邊開始有規定麼,豎排文字的行文方向,是從右向左,還是從左向右
貌似不能往右.因為古代來講的話.都是從右往左寫.如果可以的話.學習 工具的設定 設定為左右.看到你的問題,打了ps試了一下,沒有.豎排文字的行文方向,是從右向左,還是從左向右 豎排文字的行文方向,從整行上來看是從右向左。在報紙排版的時候,標題 正文是從右向左豎排。例如 圖書 報紙 從右向左。豎排文字...
清朝的時候的軍機大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設立的,有幾個 是幹什麼的
南宋時右相大,北宋左相大,秦時左相大,漢朝右相大,明初左相大,清朝也是以左為尊,比如左督御史比右督大 清朝軍機大臣是幾品官?是沒有品級的,一般有皇帝任命親王 大學士 尚書 侍郎或者京堂擔任。一般由皇帝任命親王 大學士 尚書 侍郎或者京堂擔任.清朝時期的軍機大臣和大學士分別是什麼職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
雍正瓷器,為什麼是清代審美巔峰,清朝的瓷器,為何能在工藝上達到巔峰?
可樂吧 由於雍正帝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嚴謹的人,並且他的審美也非常的好。在他統治清朝期間,非常重視這些工匠製作瓷器,所以這些工匠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審美愛好所製作的瓷器質量也非常的好。可以說,雖然雍正帝統治時間不長,但是當時的制瓷工藝已經達到了清代最巔峰。 鏈鎖 雍正是皇子時就很愛瓷器藝術,當上皇帝審美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