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誰也沒我有性格
「始作俑者」的來歷考究
這一成語最早出現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俑,就是用泥土或木頭做成的人偶,用來作為陪葬物。「始作俑者」的成語含義,便是「首開惡劣風氣的人」。
但是對「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歷來有非常多的解釋及爭論,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此話為孟子引孔子語,是否真是孔子所說,尚可存疑。
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上來理解便是:「那些發明用土偶木偶做陪葬品的人,他們會斷子絕孫的吧!」照此解來便是,殉葬是一種野蠻的風俗,對這種風俗推波助瀾的人,都會沒有好下場。
這樣一說很說得通,也很符合孔子「仁」的價值觀。可是且慢,對中國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用真人與動物殉葬這種野蠻的風俗,實際上早在上古的奴隸社會就已盛行,反而採用土木陶俑來代替活人殉葬是春秋時期開始出現的,可以說是文明程度提高以後,對生命價值更重視的一種體現,是社會進步的象徵。
既然是這樣,那以「仁」為本的孔子為何竟然對始作俑者發出斷子絕孫的痛斥呢?這可有點不大好理解了,因此後世就有了各種各樣的考據與註釋。
考據當中比較有名的有宋代朱熹的一個觀點:「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
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這話的意思是說,上古的人舉行葬禮,只是束草為人而略似人形;到後來有俑的出現,就非常像真人了,所以孔子會詛咒他們。可這話是不大經得起推敲的,因為很明顯,上古奴隸主盛行人殉,束草為人進行殉葬的,只是買不起奴隸的平民百姓。
還有一種理解是從字面上做文章,說「其無後乎」的「乎」字,是個疑問詞,孔子這話並不是一句詛咒,而是一種表揚與肯定:「那些發明土木陶俑的人,難道就斷子絕孫了嗎?」這種理解,我個人認為,牽強。
我私淑的一種理解是這樣的:孔老夫子認為,那些發明用俑來陪葬的人,他們心裡頭還存著「人殉」這種野蠻風俗的惡念,所以他們會斷子絕孫。朱熹解釋中的後半段說俑「大似人矣」的觀點,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可惜他畫蛇添足地加上了與上古葬俗的比較,便與史實不符了。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話到底是孔子說的,還是孟子說的,還是他們的門徒說的,已經無可考了。反正孔孟二聖都未能見到佛教之傳入中國,否則看到號稱不殺生的和尚尼姑們,變著法兒地整出味美形似的素雞素鴨來,恐怕又要吹鬍子瞪眼罵人家絕後了。當然,罵了人家也不怕
引用別人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始作俑者 shǐ zuò yǒng zhě,意思是泛指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後泛指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作賓語;比喻首先做壞事的人。
3樓:不要惹我
意思是(俑:古代陪葬用的偶人,一般為木製或陶製、俑,木人。送葬設關,而能跳踴,故名之)
如作俑:糊塗的意思吧,莪想是。
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現在常被誤用指第一個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項任務的人
4樓:匿名使用者
始作俑者意思是第一個做的人,偏貶義,多指做某件壞事的第一人
5樓:帥帥阿亮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
意思是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ps:問題發錯區了
始俑者是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現在常被誤用指第一個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項任務的人
始作俑者指哪個生肖,謝謝個位,且給個解釋
7樓:匿名使用者
十二生肖獨佔先
鱗角鳳毛增國譽
鼠須妙筆點春光
8樓:萬米飛人
鼠,生肖屬鼠者天性乖巧,勤勞而且注重積存。
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是什麼意思,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始是什麼意思
老狼聽到了聲音,停下嚎叫,四處張望,才遠遠看見另一棵樹 上的小狼和牧童 白若琪是隻貓 牧豎巧逮狼 選自 聊齋志異 原文兩牧豎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於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 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
此溫公書法所由始也是什麼意思
宇竹豐 這就是溫公書法的由來。出門在外也不愁 虞恭公碑 又稱 溫公碑 溫彥博碑 是 唐故特進尚書右僕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 的簡稱,唐貞觀十一 公元637 年刻,岑文字撰,歐陽詢書。宋時碑石下半截斷裂,又有牧童嬉戲,下截多漫泐,昭陵諸碑多如此。是故此碑名聲雖隆,而習者稀。而宋拓最多者僅存上半截八百餘字...
《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餘為戮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自從我成了被貶受辱的人,居住在這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