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過失犯罪,什麼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有幾種

時間 2022-02-12 11:05:13

1樓:

刑法上的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和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疏忽大意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指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行為時在主觀認識上的要求。

根據一般人的能力、社會經驗和行為時的客觀條件,行為人能夠預見並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只是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危害後果,他就應對此結果負法律責任。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由於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結果,進而產生了避免這種結果發生的責任。

因此行為人應對自己因主觀上的過於自信所造成的危害後果負刑事責任。犯罪過失也是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的統一,認識因素包括應當預見和已經預見兩種情形,而犯罪過失的意志因素總的來講,行為人對最終發生的危害後果都持否定態度,這是過失犯罪與故意犯罪區別的關鍵所在。過失犯罪均以發生一定的危害結果為必要條件,反之則不構成犯罪,因此過失犯罪只有構成與不構成之分,不存在既遂與未遂的問題。

刑法明確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這表明刑法以處罰故意犯罪為原則,以處罰過失犯罪為例外。過失犯罪行為人的主觀惡性明顯小於故意犯罪,因而刑法規定對過失犯罪的法定刑較對故意犯罪的法定刑輕得多.

2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過失犯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的規定,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3樓:易書科技

根據《刑法》第15條的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而構成的犯罪,是過失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兩種形式。①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本來應該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

就是說行為人對於危害結果的發生根本沒有預見(自然他不希望結果的發生),但他原本應該預見到也有能力預見到,體現的是行為人的粗心馬虎。

4樓:淮北日月升

就是不小心,不是處於本意犯了罪。比方,某人看到一個黑影向自己移動,以為是野豬傷人,拿起砍刀就劈,結果把過路的行人砍傷,這就屬於過失犯罪。

什麼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有幾種

5樓:易書科技

根據《刑法》第15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規定,過失犯罪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和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兩種。

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結果,構成的犯罪。它具有兩個特徵:一是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二是行為人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

例如:某甲是鐵路扳道員,在完成一次扳道作業後,一時疏忽大意,沒有把線內的道岔恢復完位,以致後一次列車駛入異線,發生了與其他列車碰撞的**事故。此案中某甲的主觀心理態度就是疏忽大意的過失,應負過失犯罪(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責任。

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危害結果的過失犯罪。簡而言之,就是在過於自信的心理態度下發生的犯罪。確定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的關鍵,是理解過於自信的內容。

過於自信就是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危害社會的結果但是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例如:

汽車司機某甲駕車行駛在山區險道上時,明知山高路險,如果高速行車有可能發生翻車事故,但是他輕信自己技術高超、經驗豐富,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仍然違章高速行車,結果在一段險道上發生了翻車事故。此案中,某甲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就是抱著過於自信的心理態度,因而構成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交通肇事罪)。

過失犯罪必須是《刑法》中明文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刑法無明文規定的過失行為不負刑事責任。無論是哪種過失犯罪,都必須是已經發生了危害結果才構成犯罪。雖有過失行為,但未發生實際危害結果的,不構成犯罪:

6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過失犯罪的形式有:(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

(2)過於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預見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輕信能夠避免,實際上又未能避免的。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什麼是過失犯罪?

7樓:渠紹尹綺露

一個是葉子大小不一樣,另一個就是大葉女貞為小喬木,小葉女貞呈灌木狀。

8樓:禚曜盤小雨

一、犯罪過失

的概念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的一種心理態度。

注意:過失犯罪

,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二、犯罪過失的型別

按照犯罪過失心理態度的不同內容,刑法理論上把犯罪過失分為

疏忽大意的過失

和過於自信的過失

兩種型別。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

1、疏忽大意的過失的概念

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2、疏忽大意的過失的特徵:

(1)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應當預見是"預見義務"與"

預見能力

"的統一,它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①是指行為人有預見的義務。這種預見的義務,**於法律的規定,或者職務、業務的要求,或是

公共生活

準則的要求。

②是指行為人當時具有預見的能力。判斷行為人是否具有預見能力,在刑法理論上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是主觀說:即個人標準說,以行為人本人的注意能力為判斷標準。

另一種是客觀說:即以社會一般人或平均人的注意能力為判斷標準。

還有一種是折衷說:即以主觀標準為根據,以客觀標準為參照,根據當時行為人的主客觀條件綜合起來加以判斷。

這是我國通行的主張。判定行為人能否預見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標準,只能是行為人的實際認識能力和行為時的具體條件。也即根據行為人本身的年齡狀況、智力發育、文化知識水平、業務技術水平和工作、生活經驗等因素決定其實際認識能力,以及行為時的客觀環境和條件來分析他在當時的具體狀況下,對行為發生某種

危害結果

能否預見。故不可無視行為人的實際認識能力,也不宜脫離行為當時的具體條件。據此標準:

一般人在普通條件下能夠預見的,行為人可能因為自身認識能力較低或者行為時的特殊條件而不能預見;反之,一般人在普通條件下不能夠預見的,行為人也可能因為自身認識能力較高或者行為時的特殊條件而能夠預見。

(2)行為人沒有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即對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事先沒有認識。

(3)行為人對可能發生的危害結果缺乏認識是由於自己的疏忽大意造成的。如果不是由於疏忽大意,而是由於年幼無知、精神病等原因,則不具有罪過。

(二)過於自信的過失

1、概念

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

2、過於自信的過失的特徵

(1)在認識因素上,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2)在意志因素上,行為人輕信能夠避免危害結果的發生。

(三)過於自信的過失與

間接故意

的異同1、相同點:

(1)在認識因素上,行為人都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2)在意志因素上,行為人都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

2、不同點:

(1)過於自信的過失:不僅不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而且希望並相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結果的發生違背了其意志。

間接故意:雖不希望結果的發生,但也不是希望它不發生,而是採取放任態度,聽之任之,結果發生與否都不違背其意志。

(2)過於自信過失

做了一定的意志努力,並採取防範措施或應急措施,而間接故意則不做出任何意志努力。

什麼是過失犯罪

9樓: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對於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在刑法上,犯罪過失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犯罪結果的心理態度;二是指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犯罪結果的心理態度。

什麼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有哪些情況

10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過失犯罪的形式有:(1)疏忽大意的過失。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的。

(2)過於自信的過失。即行為人預見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輕信能夠避免,實際上又未能避免的。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11樓:農村土地流轉

一、什麼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是指行為人在過失的心理狀態下實施的犯罪,是犯罪構成要件中主觀方面的一種心理狀態。根據規定,過失犯罪有兩種情況:

二、過失犯罪有哪些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

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如某汽車駕駛員,在倒車時違反操作規程,不事先鳴笛,也不注意觀察,結果將在車後玩耍的小孩軋死。作為駕駛人員,其職責要求在倒車時必須先認真觀察,而該駕駛員由於疏忽大意,既不鳴笛,也沒有認真觀察,致使危害結果發生,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第二種情況是過於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懷著某種僥倖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還是以汽車駕駛員為例,某駕駛員已經知道自己駕駛的汽車制動不靈,需要修理,但由於急於出車跑業務,並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高超,出不了事,結果遇到緊急情況,將人撞死。作為駕駛人員,汽車制動不靈,可能會造成事故,是應該預見到的,但該駕駛員自認為技術高超,懷著僥倖心理,結果造成危害,應當負交通肇事罪的責任。

應當注意到,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

二是在處罰上,鑑於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我國規定的過失犯罪具體又可以區分為過於自信的過失與疏忽大意的過失,大多數情況下行為人要是過失實施了犯罪行為的話,通常是不認定為犯罪的。但也有少數情況,將過失行為也規定為犯罪,那麼此時就要依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了。

什麼叫過失,過失的意思是什麼?

過失釋義 1.因疏忽而發生的過錯。2.刑法上指行為人在犯罪時的一種心理態度。參見 過失犯罪 3.民法上指過錯的一種形式。即應注意 能注意而不注意的狀態。過失,漢語詞彙。拼音 gu sh 是指 應注意的 能注意的,而未注意 或是無法達到一般合乎理性之人所應達到的謹慎程度。現代解釋 所謂過失,是指在一定...

什麼是醫療過失行為,醫療過失行為應如何認定

微湖情 醫療過失行為是指醫務人員在醫務活動中因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 行政法規 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 常規,不是主觀故意而是客觀上有過失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行為。認定醫療行為是否有過失的關鍵在於醫療行為是否違反了有關醫療衛生管理法律 行政法規 部門規章 診療護理規範 常規和是否存在主觀故意。衡量醫療...

過失傷害致人重傷,什麼是過失致人重傷罪,故意

重傷是指使人肢體殘廢 毀人容貌 喪失聽覺 喪失視覺 喪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對於人身健康有重大傷害的損傷。評定損傷程度,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具體傷情,具體分析。刑法 已明確解釋了重傷的定義。重傷,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傷害 一 使人肢體殘廢或者毀人容貌的 二 使人喪失聽覺 視覺或者其他器官機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