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清颺的風
李善長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朱元璋將他比作張良+蕭何的合體,將徐達比作韓信,朱元璋曾說:「善長功大,宜封大國(國公)」,以李善長的待遇為開國大功臣的最高規格,其他功臣依次遞降。
李善長享受的待遇是: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三師是三公之首)、中書左丞相,封大國(韓國公),歲祿四千石,身免二死,子免一死,生封公,死封王,男尚公主,親戚拜官。
所以,李善長享有死後封王的待遇,而且因為他功大,很可能封的是親王(一字並肩王,比如徐王),而不是其他功臣的二字郡王——清代以前親王郡王是看封爵字數的,一個字的都是親王,二個字的是郡王,徐達例外。
親王一般取周代諸侯國名,如秦王、趙王、周王、燕王……郡王一般取古代地名(如岐陽王李文忠,岐山南麓的王)或對其功勳的讚譽(如開平王常遇春,開創太平盛世的王;黔寧王沐英,使黔地安寧的王),唯獨徐達死後所追封的中山王例外,看字數是兩個字,但中山國可是戰國時代與齊楚燕韓趙魏秦幾乎並駕齊驅的諸侯國(戰國七雄是萬乘之國,中山、宋是九千乘之國),所以徐達的中山王是二字親王,因為他是第二功臣。
可惜李善長太惜命,不肯早死,不然以他的第一功勳身份,死後封個徐王妥妥的……
最後糾正一下你的問題錯誤:常遇春生封鄂國公,死後追封開平王,贈兩世王爵;徐達生封魏國公,死後追封中山王,贈三世王爵。徐達的待遇顯然要高於常遇春的。
2樓:餓狼傳說
常遇春的王爵是在他死後追封的,他在世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作為徐達的副將作戰的。常遇春生前被封為鄂國公,洪武二年在征途中猝死。朱元璋追封他為開平王以示懷念。
這種死後的追封,是有名無實的。徐達死後也被追封為中山王,只是有一個王的名號,沒有實際的封國,權力和世襲制度。還有李文忠也是這樣的。
3樓:卓雙玉
因為他比徐達猛 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 而且會處關係 最重要的是封王是死了以後的事了 他的後人最多也算是個爵爺 對**沒威脅
4樓:匿名使用者
死後追封,徐達死後也追封為中山王。
5樓:白羊
常遇春活著的時候只是鄂國公,開平王是死後追贈。徐達也一樣生前魏國公,死後中山王
明朝有異姓封王的嗎
6樓:奧斯陸咖啡
有啊有明一朝生封王爵的只能是宗室,異姓王。明末局勢混亂時,制度遭到破壞,封了不少異姓王,而且這些異姓王都是割據小朝廷所封的,正史上並未予以承認。
【明朝的異姓王總共有】
揚王陳公:逸其名。明太祖朱元璋母淳皇后之父(即朱元璋的外祖父),洪武二年追贈揚王。
徐王馬公:逸其名。明太祖朱元璋妻馬皇后之父。洪武二年追贈徐王。
中山王徐達:開國功臣之一。封魏國公,追贈中山王,諡「武寧」。
開平王常遇春:洪武二年卒于軍,追封王,諡「忠武」。
岐陽王李文忠:初封曹國公,追封岐陽王,諡「武靖」。
寧河王鄧愈:追封岐陽王,諡「武順」。
東甌王湯和:初封中山侯,進封信國公,追封王,諡「襄武」。
黔寧王沐英:初封西平侯,追封王,諡「昭靖」。
定遠王沐晟:初襲侯,永樂六年七月以徵安南功進封黔國公,正統四年卒,追封王,諡「忠敬」。
東平王朱能:靖難第二號功臣。永樂元年九月封成國公。永樂四年卒于軍,追封東平王,諡「武烈」。
平陰王朱勇:朱能之子。永樂六年七月襲成國公。正統十四年沒於土木堡,追封平陰王,諡「武愍」。
定襄王朱希忠:朱勇玄孫。嘉靖十五年襲成國公。萬曆元年卒,追封定襄王,諡「恭靖」。十一年追奪王爵。
河間王張玉:靖難功臣之一,戰死於東昌,追封榮國公,諡「忠顯」。洪熙元年追封河間王,改諡「忠武」。
定興王張輔:張玉之子,靖難功臣之一。初封信安伯,進封新城侯,再晉英國公。正統十四年歿於土木,追封定興王,諡「忠烈」。
寧陽王張懋:張輔之子。景泰元年襲爵。正德十三年卒,追封寧陽王,諡「恭靖」。
忠勇王金忠:本名也先土幹。永樂二十一年以其部屬歸附,封王,賜姓名。宣德六年八月卒。
宣平王朱勇:撫寧伯朱謙之子。景泰二年襲伯爵,成化三年二月進封侯,成化十五年進封公,弘治九年二月卒,追封宣平王,諡「武莊」。
7樓:麴演
明朝有'異姓不封王'的制度,再準確點說就是『還活著的異姓不封王』,除了明末政局混亂的時期有幾個異姓王(未被承認)外,其他的異姓王都是死後追封!!例如:徐達,常遇春這樣的開國功臣,都是死後追封,活著的時候只是國公(公爵)!
8樓:匿名使用者
我知道的有跟著朱棣靖難的張玉,死後世襲爵位
9樓:
活著的時候應該沒有,最高就是xx國公,死後就有追封xx王的,像徐達,常遇春。
古代有異姓封王封侯的嗎?漢朝以後就沒有異姓能受封了嗎?
10樓:宇宙萬回春
有啊。在清朝就有,三藩是指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因為這三位有功於清朝,所以就封為異姓王。其實漢朝以後異姓王很多的。
11樓:圍**貼用
曹魏末年,掌權的司馬昭效仿曹操,封晉王。司馬昭死後,其子司馬炎立刻篡魏自立,建立西晉。
唐朝初期歷經南北朝諸多變亂,統一後只有極少數異姓王,但是之後逐漸開始增多。唐中葉,東平郡王安祿山反叛,開始安史之亂,成為唐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此後國家名雖統一,實際割據嚴重,各地軍閥亦有異姓王,最終東平王朱全忠控制朝廷,加封樑王,數年後篡唐自立,建立後梁。
五代十國以後,北宋除延續後周幾個異姓王之外,不再封異姓王。王號稱為功臣死後加封的手段,不再成為對於政權的威脅。
清朝遵滿蒙習俗,滿族、蒙古族的權貴常有封王,不限於愛新覺羅氏。但漢人封王則極其罕見,僅於初年加於幾名反明歸清的將領。此後,平西王吳三桂等漢族王謀反,引發三藩之亂,失敗後被盡數消滅。
從此中國再無異姓王。
12樓:匿名使用者
都有吧,三國曹操不就是魏王嗎?一般比較亂的時候封的比較多
東漢:魏王曹操。
魏晉南北朝:曹魏有晉王司馬昭、司馬炎;前趙有平晉王石勒;後趙有武德王冉閔;北魏有馮翊王宗愛(太監);樑朝有陳王陳霸先等等。
隋朝:唐王李淵、鄭王王世充。
唐朝:漢陽郡王張柬之 扶陽郡王桓彥範 博陵郡王崔玄暐 南陽郡王袁恕己 平陽郡王敬暉 汾陽郡王郭子儀、大寧郡王僕固懷恩、臨淮郡王李光弼、西平郡王李晟 武安郡王李懷仙 晉昌郡王辛京杲 高平郡王薛嵩 南平郡王李希烈 通義郡王朱滔 武威郡王李嗣業(追封)、雁門郡王田承嗣、昌化郡王白孝德、樑王朱溫 晉王李克用等等。
宋朝:威武郡王石守信(追封)渤海郡王高懷德(追封)琅琊郡王王審琦(追封)韓王趙普(追封)濟陽郡王曹彬(追封) 廣陽郡王童貫(太監)、鄂王岳飛(追封)、鄜王劉光世(追封)、蘄王韓世忠(追封)、循王張俊(追封)、和王楊存中(追封)、涪王吳玠(追封)、信王吳璘(追封)等等。
元朝的王爵封得很隨便,有一大堆,不一一列舉。
明朝:中山王徐達(追封)、開平王常遇春(追封)、東甌王湯和(追封)、延平郡王鄭成功、晉王李定國、秦王孫可望、蜀王劉文秀、延安王艾能奇、鞏昌王白文選、慶陽王馮雙禮、漢陽王馬進忠等等。
清朝: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義王孫可望(追降義公)、嘉勇郡王福康安(追封)、武勳王揚古利(追封)、忠襄郡王黃芳世(追封)、忠勇郡王黃芳度(追封)、嘉勇郡王傅恆(追封)、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科爾沁郡王是蒙古科爾沁部首領世襲的王爵,不止一人)。
13樓:蕓麗
古代當然有異姓封王封侯,漢朝以後也有(不好意思,從漢朝開始講起了)唐宋明清都有
西漢初劉邦就分封了八位異姓王 有齊王韓信、樑王彭越 、趙王張耳 、淮南王英布 、燕王臧荼 、長沙王吳芮 、燕王盧綰 、韓王信
西漢末,曹操也曾被獻帝封為魏王;
唐朝:汾陽郡王郭子儀;
宋朝:韓王趙普(追封)、鄂王岳飛(追封)、 鹹安郡王韓世忠、廣陽郡王童貫(宦官封王,千古一人)
朝: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岐陽王李文忠,寧河王鄧愈、東甌王湯和、黔寧王沐英(六人皆追封)
清朝:平西王吳三桂、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嘉勇郡王福康安(追封)
義王孫可望
14樓:凌煙閣
有!公侯伯子男,有封公爵的!異姓王一般都是有功勞的國公逝世后皇帝追封!宋代異姓王比較多!
15樓:劉姓博義
有了哇,比如說清朝多爾袞率清軍入關的,建立的清朝,就封了四個異姓王:吳三桂、尚可喜等
16樓:葛希玉
清朝也有啊,吳三桂封了平西王啊
不是皇親國戚可以被封為王嗎?
17樓:色耗子啃書
可以 歷史上很多異姓王爺的
楚王韓信、樑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韓王信、燕王盧綰、長沙成王吳臣、長沙成王吳回、長沙共王吳右、長沙靖王差
呂后封的幾個算不算?呂祿啊,呂產啊~~~
曹操應該不算,好象是逼迫獻帝封他的~~~
唐高祖封羅藝為燕郡王,賜姓李氏;唐高祖封過杜伏威為吳王,賜姓李氏; 唐中宗封過張柬之為漢陽王、崔玄暐為博陵王、桓彥範為扶陽王、袁恕己為南陽王、敬暉為平陽王; 唐肅宗封過郭子儀為汾陽郡王,封過李光弼為臨淮郡王; 唐德宗封朱滔為通義郡王,封李希烈為南平郡王;朱溫就不算了哈...其實在唐中後期異姓封王很多,一一列舉太多,其實很多沒有享受王爵待遇
宋朝有封柴(郭)宗訓 鄭王;符彥卿 魏王;王景 太原郡王;北宋中期到南宋時期封了很多外戚為郡王,都是沾家族福廕,也太多...這些王沒什麼實際的權力,不能開府,僅僅一個頭銜。
明朝的都是追封的,南明像李定國,孫可望等人就不計算在內了。
清朝有吳三桂封平西王,孔有德封定南王,尚可喜封平南王,耿仲明封靖南王(耿繼茂,耿精忠世襲),孫可望在南明封秦王,後來降清封義王。
追封的沒計算進來,被脅迫封的也沒計算在內
18樓:荊天城
春秋時代018-楚國自封為王一
19樓:如何拼湊你的愛
這個是有不同封建國家制度來決定的:
分封制:王族,功臣,先代貴族。
宗法制:通過嫡長子繼承官位
一般來說都是按照這個制度來的...所以可以的吧!嗚哈哈
歷史上被異姓封王的有誰
20樓:苦味精味苦
漢朝楚王韓信
樑王彭越
淮南王英布
趙王張耳
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
長沙王吳芮
韓王信呂王呂臺
樑王呂產
趙王呂祿
燕王呂通
魯王張偃
魏王曹操、曹丕
隋朝:唐王李淵
鄭王王世充
唐朝:燕郡王羅藝、漢陽郡王張柬之扶陽郡王桓彥範博陵郡王崔玄暐南陽郡王袁恕己平陽郡王敬暉汾陽郡王郭子儀、大寧郡王僕固懷恩、臨淮郡王李光弼、西平郡王李晟、 武安郡王李懷仙、晉昌郡王辛京杲、高平郡王薛嵩、 南平郡王李希烈通義郡王朱滔武威郡王李嗣業(追封)、雁門郡王田承嗣、昌化郡王白孝德、常山郡王王景崇潁川郡王陳敬瑄、琅邪郡王王重榮、鉅鹿郡王時溥、蜀王王建、越王錢鏐、臨清郡王羅弘信、太原王王處直、上谷郡王成汭、岐王李茂貞、樑王朱溫、 晉王李克用等等。
宋朝:河南郡王慕容延釗(追封)、鄧王錢俶、衛王史彌遠、威武郡王石守信(追封)渤海郡王高懷德(追封)琅琊郡王王審琦(追封)韓王趙普(追封)濟陽郡王曹彬(追封) 廣陽郡王童貫(太監)、鄂王岳飛(追封)、鄜王劉光世(追封)、蘄王韓世忠(追封)、循王張俊(追封)、和王楊存中(追封)、涪王吳玠(追封)、信王吳璘(追封)等等
明朝:中山王徐達(追封)、開平王常遇春(追封)、東甌王湯和(追封)、麗江王傅友德(追封)、寧河王鄧愈(追封)、黔寧王沐英(追封)、岐陽王李文忠(追封)、河間王張玉(追封)、定興王張輔(追封)、寧陽王張懋(追封)、忠勇王金忠、定遠王沐晟(追封)、延平郡王鄭成功、晉王李定國、秦王孫可望、蜀王劉文秀、延安王艾能奇、鞏昌王白文選、慶陽王馮雙禮、漢陽王馬進忠等等。
清朝: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吳三桂、義王孫可望(追降義公)、嘉勇郡王福康安(追封)、武勳王揚古利(追封)、忠襄郡王黃芳世(追封)、忠勇郡王黃芳度(追封)、嘉勇郡王傅恆(追封)、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科爾沁郡王是蒙古科爾沁部首領世襲的王爵,不止一人)。
痛風患者,為什麼不能夠吃火鍋呢,痛風為什麼不可以吃火鍋?
土衝萬歲 患痛風的人大部分是男性。痛風在早期如果不做檢查患者沒有什麼明顯症狀。發燒,關節紅腫,疼痛劇烈,是痛風的特徵。痛風發作時的疼痛簡直是撕心裂肺。痛風患者為什麼不能夠吃火鍋呢?痛風與火鍋 首先,人們都知道痛風患者是不能夠吃海鮮 喝啤酒的。海鮮啤酒一起食用,會使痛風患者病情加重。痛風患者不能吃火鍋...
當代中國,為什麼眾多的宗教能夠和睦相處而不發生「宗教戰爭」
數碼小兵 因為中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韋青青 宗教在現代社會的地位以及越來越弱化了,雖然宗教界不承認,可事實就是這樣 當然宗教界人士會說現在很多高階人士都信教,但問題是過去幾乎所有人都信教,現在已經少很多了,人的盲目崇拜會越來越少 因為現在中國的宗教沒有一個能夠囂張到要別的宗教滅亡的地步,相反都謹言慎...
華佗為什麼不稱「醫聖」,醫聖為什麼不是華佗,而是張仲景?
因為張的著作在今天看來都是合理或基本合理的 華的那些東西看起來神乎其神,但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是否能夠實現是很值得懷疑的 即時在現代,有哪個醫生能夠把病人的某個內臟弄斷一節拿出來洗洗,再放回去。真正科班出身的醫生都知道,華的那些東西禁不住推敲的。事實上,研究醫學史的人大部分的態度是傾向於認為 1,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