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中剛登基的朱高熾管不住兩個弟弟,歷史上朱高熾怎麼

時間 2022-01-18 00:15:45

1樓:三胖時尚

電視劇《大明風華》中基本是採用了明朝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四代皇帝的歷史記載,在歷史記載上進行演繹故事和宮廷內鬥,有些還是非常貼合曆史的真面目的。

明仁宗朱高熾在記載中比較肥胖,而且走路有點瘸,這和電視劇中的形象是非常符合。明成祖朱棣只有四個兒子:明仁宗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四子朱高爔(未封爵,夭折),活著的三兄弟都是徐皇后所生的親兄弟。

朱棣比起他的父親朱元璋的26個兒子,確實有天壤之別啊!

朱高熾和朱高煦的帝位爭奪戰。朱元璋活著的時候,已經將朱高熾確認為燕王朱棣的世子,也即是王爵的繼承者了。靖難之役開始後,朱高熾由於肥胖,走路還有點瘸,不太適合征戰,因此就留在了北京做朱棣軍隊的後勤工作。

而第二子朱高煦隨著父親朱棣南征北戰,並且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功勞很大 。

朱棣做了皇帝之後,太子這個位置誰來做成了一個大問題,大兒子是嫡長子,在靖難之役中做後勤工作,人比較賢明;二兒子跟隨朱棣立下了汗馬功勞,功勞很大,人有些缺點。朝中大臣們也是各執一詞,這讓朱棣左右為難,不知道立那個兒子好。

著名的文臣代表解縉支援朱高熾,畢竟他是嫡長子,又是朱元璋立的世子,人比較賢明。如果朱高熾擔任皇帝,文臣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啊。解縉這個人鬼點子比較多,他勸說朱棣的方法很特別,他不談立誰為太子,而是特別誇獎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明宣宗)為「好聖孫」,這讓朱棣看清了一個事實,立長子為繼承人,可以兩代皇帝無憂啊,於是下決心馬上立朱高熾為太子。

解縉雖然勸誡了朱棣,但也為以後自己被殺埋下了禍根,二皇子朱高煦不是那麼好惹得。

狡詐的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朱高煦自認為居功至偉,在朱棣眼中的地位很高,這個兒子不管做什麼,他都寬容。

2023年,朱高熾被封為太子,朱高煦封漢王,朱高燧封趙王。既然已經封為藩王就要就藩,朱高煦的封地在雲南,他很不願意,直接拒絕前往,一直留在北京。朱棣面對自己立了大功的兒子也沒有辦法,也只有留在北京了。

為了奪得帝位,漢王朱高煦經常誣告自己的大哥及其支持者,只要抓住把柄就想置於死地。那個對朱高熾立太子有大功的解縉就被他抓住了小辮子,違反了朝廷規制,直接弄死了。

2023年,朱棣覺著該給朱高煦一點補償,將他封在了山東青州,但仍然拒絕就藩,而且私底下招募了不少精銳的武士。這下朱棣明白了,這是盯著帝位不放啊,於是將大臣參奏朱高煦的奏摺全部收攏起來,將他囚禁,並且打算廢為庶人。

太子朱高熾這下明白了好多事,馬上出來保護自己的弟弟,這也是朱棣希望看到的,假如太子不保自己的弟弟,估計他的太子之位也不保險了。2023年,漢王朱高煦就藩樂安(山東樂陵),總算離開了北京!

朱棣的第三子朱高燧也不是個省心的主。封趙王不久,朱棣就命令他不要就藩,居住在北京,這樣朱棣活著的三個兒子都留在了北京。朱高燧也是朱棣寵愛的兒子,經常幹出一些不法的事情,他居然把朝廷配給他的趙王長史殺了,多虧了自己太子大哥的求情才得以免罪。

2023年5月,幾個朱棣的貼身**居然密謀毒死病重的朱棣,然後驕詔廢太子朱高熾,立朱高燧為帝,參與密謀的都是原來朱高燧的人。不想陰謀被舉報,朱棣獲得了「偽詔書」,下令逮捕朱高燧之後,差點沒把他嚇死,又是多虧了太子進言才得以脫罪。

太子朱高熾博得愛護兄弟、賢明的好名聲,群臣絕大多數都擁護他了。

登基的朱高熾如何對待自己的弟弟?2023年,朱棣病死在北征途中,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他對待自己的這兩個親弟弟還是蠻照顧的。

1、趙王朱高燧

朱高燧封趙王,封地在彰德府,治所在河南安陽。明仁宗朱高熾讓久居北京的朱高燧就藩,每年增加他的薪酬20000石米。趙王朱高燧本來有常山三護衛,分別是左、中、右三衛,群牧所、儀衛司等,人員差不多20000了。

得到賞賜的朱高燧心領神會,距離北京這麼近,又擁有這麼多人馬,必須得讓哥哥朱高熾放心,於是放棄了常山衛的左右兩個護衛的人馬,將自己的附屬軍隊直接減掉了三分之二。

這也算是朱高熾、朱高燧兄弟相知了。漢王朱高煦被自己的侄子朱瞻基打敗後,反口咬住了老三朱高燧有參與謀反,給自己的侄子出難題。朱瞻基沒有處理自己的三叔朱高燧,就是讓人問了話。

這下朱高燧嚇壞了,趕緊把常山中護衛也交了出去,其他軍隊人數多的官衙也交出去。朱瞻基只收回了護衛軍的人馬,其他照舊,並且賞賜了80傾的田園,大約合計現在4000畝。

2、漢王朱高煦

朱高熾對待不安心的二弟漢王朱高煦也是一如既往的寬大。他即位之後,明明知道自己的侄子在北京探查虛實也不放在心上,反而對朱高熙大加賞賜。封賞了不少財寶、批准立了漢王世子,其他的侄子也都封了郡王,一切以安定為主。

朱高熾在朝臣中的威望很高,漢王朱高煦也不敢輕舉妄動,真要做出不軌行為,等同於雞蛋碰石頭,俗話說「仁者無敵」。不過朱高熾的做派也為朱高煦謀反壯膽了,仁慈在某些人看來就是軟弱的代名詞。

不作死不會死——朱高煦。朱高熾比較好色,朱棣去世之後他就沉湎於女色之中,當時有一個大臣叫李時勉的,曾經上奏摺勸諫朱高熾「戒色」,氣的他夠嗆,差點沒把李時勉打死!他只做了10個月左右的皇帝(2023年8月——2023年5月29日)就去世了,和沉眠女色、吃仙丹養生有很大關係!

朱高熾去世之後,漢王朱高煦就開始謀反行動,當時企圖劫殺從南京返回北京即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基走得太快,他根本沒有找到下手的機會。

2023年8月,朱高煦在山東樂陵叛亂,同月朱瞻基親征。雙方還沒有開戰,朱高煦的部下就開始叛變了,都想捉拿漢王朱高煦獻給皇帝,面對這種情況,朱高煦只好自己投降了。

到了北京之後,朱瞻基本來也沒打算殺了自己的二叔,還到獄中看望他。朱高煦居然在獄中故意絆倒了朱瞻基,氣的朱瞻基下令蒸死了他,其他兒子也全部被殺!

2樓:白珍全全全

他對他的兩個弟弟很好,是非常的寵愛而且有些沒有底線。尤其是二弟朱高熙受到了非常多的寵愛。

在位不足一年的朱高熾,為什麼能受到後世稱讚?

3樓:

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劇中有一個角色令大家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謹小慎微又有點滑稽搞笑的皇太子朱高熾。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的朱高熾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他在明朝歷史上又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朱高熾是明成祖朱棣的長子,他自幼酷愛讀書,喜歡儒家文化,少年時期就表現出了很強的行政事務處理能力,並因此得到了祖父朱元璋的誇獎。

「靖難之役」爆發後,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率主力南下與建文帝的軍隊決戰,朱高熾負責留守北平確保大後方安全。2023年11月,建文帝手下大將李景隆率50萬大軍圍攻北平,朱高熾在手下只有萬餘人的情況下巧妙地組織防禦,成功抵擋住了李景隆的進攻。此次防禦戰的勝利讓許多人改變了對朱高熾的看法,以往大家總認為燕王世子只是個文縐縐的書生,可沒想到他在軍事方面表現也如此出色。

「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成功奪位成為明朝的第三任皇帝。2023年5月,在大學士解縉、黃淮的極力要求下,朱高熾被立為太子。

朱高熾擔任太子期間的表現可圈可點,每次朱棣御駕親征的時候,朱高熾就被任命為監國,負責處理平時需要皇帝決斷的事務。總體來說,朱棣對他的表現還是相當滿意的。2023年,朱棣強令次子朱高煦到樂安州(今山東惠民)就藩,此舉相當於幫朱高熾掃除了政治道路上的最大障礙。

2023年,朱棣在北征蒙古回師途中去世,朱高熾奉遺詔即皇帝位,史稱明仁宗。

朱高熾在剛一登基就宣佈取消一批重大計劃和在建工程,其中包括:鄭和海上遠航計劃、邊境茶馬**、雲南和交趾(今越南)採辦**珠寶的商團。朱高熾之所以要在老爹剛一蹬腿就馬上取消他生前的諸多政策並非不孝,而是當時大明王朝真的沒錢了。

朱棣生平好大喜功,不怎麼顧及民生。但朱高熾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果將他老爹的執政理念一路堅持下去,那麼朱家的天下恐怕很快就會走到盡頭了。

為了安撫民心,朱高熾還下令在永樂年間為逃避過於沉重的田賦、勞役而流亡各地的百姓重返故里,朝廷免除他們所欠的所有稅款,並給予今後兩年免徵田賦、勞役的政策。

朱高熾頒佈的這些政策效果立竿見影,短短幾個月時間,大明王朝就從民生凋敝的狀態下迅速走出,全國各地都出現生機勃勃的新氣象。這為後來他兒子朱瞻基在位期間的盛世打下了堅實基礎。

朱高熾在位期間的另一項重大貢獻就是提拔了一批非常能幹的**,他們中有大名鼎鼎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有被譽為「論事如立高岡,無遠不見」的黃淮、有「才華一代文章伯,事業三朝社稷臣」的金幼孜。這些人在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兩代執政期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為「仁宣之治」的最大推手。

在任用賢能的同時,朱高熾還淘汰了一大批可有可無的**,一方面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也更有利於打造清明的政治環境。

朱高熾性格寬厚,善於納諫。他鼓勵大臣們直言不諱,不必擔心遭到報復。雖然有時候一些過分的指責會使他惱羞成怒,但事後他總是能反省自身並要求得到大臣的原諒,這項品質在中國歷史上的帝王中非常罕見。

此外,朱高熾還下令寬恕當年那些忠於建文帝而遭到處罰的「罪官」及其家屬,併發還他們被沒收的財產。

2023年5月29日,明仁宗朱高熾突然去世,終年47歲,在位時間不足一年。中國歷史上的短命皇帝基本都沒多少存在感,但朱高熾卻是個例外。後世盛讚他是一個開明的儒家君主,他堅持簡樸、仁愛、誠摯的理想,及時糾正了其父永樂皇帝執政期間諸多嚴酷和不得人心的政策。

雖然他沒有像他的爺爺朱元璋、父親朱棣那樣在軍事上取得巨大成就,但對明朝百姓而言,朱高熾這樣的皇帝才是他們真正渴望的大明天子。

朱高熾是一個好人,也是一個好皇帝,雖然他的執政時間只有短短八個多月,但他卻為大明王朝留下了許多寶貴遺產,為他的繼任者鋪平了通往盛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