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燕雀飛

時間 2021-10-14 22:46:02

1樓:

越中覽古 【年代】:唐

【作者】李白——《越中覽古》

[編輯本段]【內容】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編輯本段]【作者生平】

李白(701—762年,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隻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

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

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祿山叛亂,他這時正隱居廬山,適逢永王李遴的大軍東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

後來李遴反叛肅宗,被消滅,李白受牽連,被判處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中途遇赦放還,往來於潯陽(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病死於安徽當塗縣。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

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反抗傳統束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在藝術上,他的詩想象新奇,感情強烈,意境奇偉瑰麗,語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邁的藝術風格,達到了我國古代積極浪漫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存詩900餘首,有《李太白集》。

其詩想象豐富,構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編輯本段]【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亦即詩人遊覽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有感於其地在古代歷史上所發生過的著名事件而寫下的。在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爭霸南方,成為世仇。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嚐膽,誓報此仇。

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詩寫的就是這件事。 詩歌不是歷史**,絕句又不同於長篇古詩,所以詩人只能選取這一歷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來寫。

他選取的不是這場鬥爭的漫長過程中的某一片斷,而是在吳敗越勝,越王班師回國以後的兩個鏡頭。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蹟的具體內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勾踐還宮的情況。

消滅了敵人,雪了恥,戰士都凱旋了;由於戰事已經結束,大家都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只「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托了出來。越王回國以後,躊躇滿志,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於是,花朵兒一般的美人,就佔滿了宮殿,擁簇著他,侍候著他。

「春殿」的「春」字,應上「如花」,並描摹美好的時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寫這一點,就把越王將過去的臥薪嚐膽的往事丟得乾乾淨淨表達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處是錦衣戰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

這是多麼繁盛、美好、熱鬧、歡樂,然而結句突然一轉,將上面所寫的一切一筆勾消。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勝利、威武、富貴、榮華,現在還有什麼呢?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幾隻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罷了。

這一句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以慨嘆出之。過去的統治者莫不希望他們的富貴榮華是子孫萬世之業,而詩篇卻如實地指出了這種希望的破滅,這就是它的積極意義。 詩篇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淒涼,通過具體的景物,作了鮮明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

一般地說,直接描寫某種環境,是比較難於突出的,而通過對比,則獲致的效果往往能夠大大地加強。所以,通過熱鬧的場面來描寫淒涼,就更覺淒涼之可嘆。如此詩前面所寫過去的繁華與後面所寫現在的冷落,對照極為強烈,前面寫得愈著力,後面轉得也就愈有力。

為了充分地表達主題思想,詩人對這篇詩的藝術結構也作出了不同於一般七絕的安排。一般的七絕,轉折點都安排在第三句裡,而它的前三句卻一氣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轉到反面,就顯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這種寫法,不是筆力雄健的詩人,是難以揮灑自如的。

李白另有一首懷古詩《蘇臺覽古》可資比較:「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蘇臺即姑蘇臺,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遊樂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蘇省蘇州市。此詩一上來就寫吳苑的殘破,蘇臺的荒涼,而人事的變化,興廢的無常,自在其中。後面緊接以楊柳在春天又發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舊,歲歲常新,以「新」與「舊」,不變的景物與變化的人事,作鮮明的對照,更加深了憑弔古蹟的感慨。

一句之中,以兩種不同的事物來對比,寫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詞,精煉而又自然。次句接寫當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還有一些女子在唱著菱歌,無限的春光之中,迴盪著歌聲的旋律。

楊柳又換新葉,船孃閒唱菱歌,舊苑荒臺,依然瀰漫著無邊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宮殿,美女笙歌,卻一切都已化為烏有。所以後兩句便點出,只有懸掛在從西方流來的大江上的那輪明月,是亙古不變的;只有她,才照見過吳宮的繁華,看見過象夫差、西施這樣的當時人物,可以作歷史的見證人罷了。 此兩詩都是覽古之作,主題相同,題材近似,但越中一首,著重在明寫昔日之繁華,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結句寫今日之荒涼抹殺之,轉出主意。

蘇臺一首則著重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日之繁華,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來襯托變幻無常的人事,見出今昔盛衰之感,所以其表現手段又各自不同。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詩人變化多端的藝術技巧。

2樓:媄亼

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

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想必李白定是站在紹興的越王城寫的這首詩。從鳳凰臺走下來的他,剛剛還在慨嘆「吳宮花草埋幽徑」,現在,站在滅了吳國的越國都城,又只看見城臺上春草亂生、鷓鴣橫飛的景象了。

李白所懷古的那個戰國時代,是充滿殺戮的時代,也是充滿哲理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個性與詩意的時代。只這首詩所寫的吳越故事,便有著伍子胥、夫差、勾踐、西施、文種、范蠡等一大批個性張揚的千古人物。夫差作為一個勝利者,終被臥薪嚐膽的勾踐擊敗。

文種的勤勉持重、范蠡的睿智果斷、西施的絕色傾國,2000多年後的今天,仍被人們反覆訴說和引用。而大軍破吳的那日,越**隊看見南門城頭那冤死的伍子胥頭顱,竟不敢從南門入城,一樣是表達了對英雄的敬仰、尊重、還有畏懼。

塵埃終於落定。越國戰士錦衣還鄉,越王勾踐宮女滿殿,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但是,勾踐卻如芒刺在背——不為別的,只因為建下不世之功的文種、范蠡還在左右,他們的才氣能力甚至威望,都可以與己媲美,想起吳國往事,勾踐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

於是,中國2000多年反覆上演的兔死狗烹的悲劇從此拉開了大幕。持重的文種不肯離開,被賜劍自盡;聰明的范蠡則遠遁他鄉,從此離開政治,做他遙逍的陶朱公去了。其實,范蠡幸運地生活在了割據的戰國時代,如果生活在大一統時代,他的遠遁避禍很可能也只是一個美夢罷了。

此首懷古詩,其實沒有多少精彩之處,只最後一句轉折,從鷓鴣入手,大開大合,略顯得有些玩味。

3樓:飄若纖纖

lz你要問什麼啊?

這首是李白的《越中覽古 》參考樓下呵呵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的後面兩句是什麼?

4樓:花緣軒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燕雀飛。

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小題1:本詩的一、二兩句

5樓:傲世刪

小題1:

一、二兩句描繪了越王及其戰士勝利歸來的畫面,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

小題1:詩人運用對比的寫法,選取了越王班師回國的兩個鏡頭,將昔時的繁盛和今日的淒涼作了鮮明的對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變遷、盛衰無常的主旨(1分)。

小題1:試題分析:根據「破吳歸」以及「盡錦衣」來描寫

一、二兩句所描繪的畫面。畫面內容:越王勾踐打敗吳國勝利歸來,戰士們意氣風發打算回家。

點評:描繪詩歌的畫面 ,最主要的就是要抓住畫面中的景、人,然後根據詩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語言形象的把詩歌內容描繪出來。比如本首詩歌中的一二兩句中的「人---越王勾踐、戰士」,一二兩句的意境是勝利的喜悅,根據這種氛圍來描繪畫面的內容即可。

小題1:試題分析:「昔日宮女如花滿春殿」與「如今惟有鷓鴣飛」形成對比,突出了人事變遷、盛衰無常這一主題,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希望當今統治者能夠以歷史為鏡,要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

點評:分析詩歌的表現手法,是詩歌鑑賞題中常考的題型,那麼怎樣來分析呢,一般可以這樣來分析:(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要用這種手法;(3)分析該手法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越王勾踐破吳尊,載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是什麼意思?

6樓:郭猛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

bai的《du

越中覽古》

越王勾踐破吳歸,zhi

義士dao還家盡錦衣。版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權惟有鷓鴣飛。

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蹟的具體內容。

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勾踐還宮的情況。消滅了敵人,雪了恥,戰士都凱旋了;由於戰事已經結束,大家都受到了賞賜,所以不穿鐵甲,而穿錦衣。只「盡錦衣」三字,就將越王及其戰士得意歸來,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和驕傲的神情烘托了出來。

越王回國以後,躊躇滿志,不但耀武揚威,而且荒淫逸樂起來,於是,花朵兒一般的美人,就站滿了宮殿,擁簇著他,侍候著他。「春殿」的「春」字,應上「如花」,並描摹美好的時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寫這一點,就把越王將臥薪嚐膽的往事丟得乾乾淨淨的情形表現得非常充分了。

都城中到處是錦衣戰士,宮殿上站滿了如花宮女。這種場景十分繁盛、美好、熱鬧、歡樂,然而結句突然一轉,將上面所寫的一切一筆勾銷。過去曾經存在過的勝利、威武、富貴、榮華,現在所剩下的,只是幾隻鷓鴣在王城故址上飛來飛去罷了。

這一句寫人事的變化,盛衰的無常,以慨嘆來表達。過去的統治者莫不希望他們的富貴榮華是子孫萬世之業,而詩篇卻如實地指出了這種希望的破滅,這就是它的積極意義。

越王勾踐翻譯(越王苦會稽之恥),《越王勾踐》的翻譯

蜜糖棗棗 翻譯越王為會稽山戰敗的恥辱而痛苦,想要深得民心以求得和吳國死戰,就身體不安於枕蓆,吃飯不嘗豐盛的美味,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聽鐘鼓 三年裡,煎熬身體,耗費精力,脣焦肺幹。在內親近群臣,在下供養百姓,用以招徠他們的心。如果有甜美的食物,不夠分的話,自己就不敢吃 如果有酒,把它倒進江裡,和人民共...

關於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和評價,關於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資料和評價

臥薪嚐膽的故事100字,越王勾踐經歷了什麼? 夢裡心落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他只在柴草上頭睡覺,並且在吃飯 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警醒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的準備,勾踐終於打敗了吳國,而吳王羞愧自殺。根據這段歷史出來的成語,就是 臥薪嚐膽 臥薪嚐膽 讀音 w x n ch ng d n...

越王勾踐勝利的原因是什麼,越王勾踐正是因為有了 的精神,所以最終取得了勝利

笑靨豬豬 1 原因 正確的戰略。認清越國實力不敵吳國的事實後,臥薪嚐膽,喚起國人鬥志,迎合吳國,麻痺夫差。積蓄國力。主要表現在發展經濟和人口上。首先,勾踐夫妻親自農耕 織布,身體力行,足以表現勾踐發展經濟的決心和力度。其實,鼓勵國人生育。凡生育者都有獎勵,多著國家還予以供養。勾踐個人作用不可忽視。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