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笑飲青盞
1.並未發生戰爭。僅在第一次下西洋時遇上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的內戰。因此受到牽連,被誤殺一百七十人。後以和平方式解決。
2.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摺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
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記:
「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3.第六次依然是奉明成祖之命,而第七次則是奉明宣宗之命。故而朱棣應是在第六次出航之後駕崩。
明仁宗四十八歲即薨,在位僅一年。是否支援不得而知。但其子宣宗時支援的。
4.這個。。額。。大概穿越過去聽聽才知。
5.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
6.並無確切證據說明。但從航線看,不是很有可能。因為是向西航行,且只到達非洲。。。
2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寶船長44丈,寬17丈,船員共27000多人,最遠到達美洲
3樓:匿名使用者
1, 第一次下西洋時候被抓哇國好像是誤殺了點,完了那個國家賠償了其他都是友好**什麼的
2.60多艘 多大我沒量過=。=!
3.應該是6次回來7次以前,應該是支援吧 要不他能去的了嗎4、這個還真沒有影像記載=。=! 網友惡搞 葵花寶典是他創的 你看看東方不敗的樣子
5.美洲?
6. 好像是 咱中國的史學家說了 老外不信
鄭和完成七下西洋的關鍵因素
4樓:那年明礬
首當其衝的是永樂時期明朝的國利之強盛是世界第一,十分的有錢,四方想不認他做大哥都難,這是國家因素。
然後是因為朱棣支援,因為朱棣的思想是比較開明的,這是統治者因素
最後是鄭和自己有那個能力,跟隨朱棣南征北戰,見識過無數大場面,加上他是伊斯蘭教徒,本身就嚮往到麥加朝聖,這是自身因素
鄭和七下西洋
5樓:命運執行者
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帶去了明永樂年間的陶瓷,絲綢,書籍等,
購回當地的特產象牙、寶石、珍珠、珊瑚、香料。
6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帶來外國土特產,帶走中國特有的土特產
為什麼鄭和七下西洋都是向西走?
7樓:
鄭和在下西洋之前是下過東洋的.
8樓:貓兒不眠
西面國家多 東面只是日本 再走就是太平洋了 北面是東西伯利亞連人都沒有 他去那幹什麼
這個問題用考察嗎?
鄭和七次下西洋,為什麼能夠進行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9樓:
有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
鄭和七下西洋究竟為了什麼?
10樓:青妍知識屋
1、鄭和下西洋目的:
①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②擴充套件朝貢**(經濟目的);
③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④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
⑤加強同各國的聯絡。
2、事件簡介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
3、成果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
11樓:
發生在六百年前的鄭和下西洋,是一件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它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近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記者在此間舉行的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國際學術論壇上採訪了當代鄭和研究權威鄭一鈞,他以獨特的視角審視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提出的新觀點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鄭一鈞指出,鄭和下西洋是發生在人類社會轉軌時期,中國人順應歷史的潮流,嘗試用自己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為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社會秩序,為了海洋的「靜海」而做出的一種偉大嘗試。這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先例,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當我們透過歷史的帷幕,來重新審視這一段歷史時,我們不能不以崇敬的心情,論及我們的先輩所創造的這一段歷史的輝煌。
在人類歷史前進的步伐剛剛邁入十五世紀之際,鄭和首次下西洋,揭開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動的序幕。鄭一鈞說,由於世界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使東西方交通為之大變,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這對人類社會與國際關係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從此進入了一個歷史轉軌時期。鄭和航海壯舉使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這個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臺上,以自己偉大的和平實踐,譜寫了十五世紀初人類文明史上的壯麗篇章。
鄭一鈞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海內外大一統的太平盛世。在這種巨集偉目標的指引下,鄭和奉明成祖朱棣的旨意出使海外諸國,為實現世界「大同」與「和諧」的理想追求作了不懈的努力。在處理與海外國家關係方面,始終是站在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立場上,致力於在亞非沿海諸國之間建立持久的和平局勢,並通過提高一些比較落後的東南亞島國的文明程度,推行睦鄰友好、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方針。
鄭和下西洋,除了用發揚中國的文教禮儀的方式之外,還通過發揚海外國家中優良的傳統文化和禮俗的方式來「敷宣教化」,充分尊重各國固有的文明,並給予發揚光大。
其次,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發展和擴大海外**。鄭一鈞介紹說,中國周邊的海外國家大多分佈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這一地區,尤其是南洋一帶,散佈著眾多的島國,南洋與大陸的空間不協調,地理的分散、不連續,缺乏進一步聯結的基礎。海洋空間上的限制,國與國之間難以溝通,是造成海外各國關係不協調的重要原因,也是鄭和下西洋致力於建立中國與海外各國間和諧友好關係的障礙。
正是通過大力發展海外**,以經濟交往為紐帶,將分散於大洋中的各個國家和地區聯結起來,為鄭和使團致力於中國與海外各國關係的協調發展,找到了一條現實可行的途徑。鄭和下西洋就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在人類歷史上進行的從未有過的偉大和平實踐。
鄭一鈞表示,鄭和下西洋偉大的和平實踐,是鄭和遠航對十五世紀初期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六百年前,鄭和作為偉大的和平使者,為「靜海」奮鬥了一生,最後以身殉職。鄭和下西洋以後,西方殖民者的對外擴張,東西方一些海洋強國大搞海上霸權,無不導致「亂海」,一直到今天,鄭和下西洋時期「靜海」的局面沒有再出現過,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莫大遺憾。
我們今天紀念鄭和,就要傳承文明,發揚鄭和為「靜海」而奮鬥終身的精神,與世界各國人民一起,共同為建立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為最終實現祖輩們嚮往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而奮鬥。(中新社記者韓勝寶)
12樓:六方文獻
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虧是損,是賠是賺
13樓:亥念寒
主要原因是怕朱允文迴歸,朱隸一心想讓朱允文死,自己做皇帝才安心
14樓:移行換影
公費出國旅遊——每個人都喜歡的!!
為什麼鄭和要七下西洋
15樓:匿名使用者
1,做生意,2,找朱允炆~
由鄭和七次下西洋,你想到了那些成語?
16樓:曉秋槓槓
【驚濤駭浪】【 九死一生】【令如出山】
【 振臂一呼 】【浩浩蕩蕩 】【驚濤駭浪】【 水土不服 】【講和通好】【 觀風問俗 】【奇珍異寶】【 互通有無】【 五洲四海】
【 心悅誠服】【堅持不懈 】【浩浩蕩蕩 】【氣勢磅礴】】【巨集偉浩大】
17樓:晤歌
劈風斬浪 驚濤駭浪 九死一生 令如出山
振臂一呼 浩浩蕩蕩 驚濤駭浪
水土不服 講和通好 觀風問俗
奇珍異寶 互通有無 五洲四海
心悅誠服 堅持不懈 浩浩蕩蕩
氣勢磅礴 巨集偉浩大
18樓:柯初彤
d f g f b t d g g t11
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相關史料,速度!!~~~ 5
19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兩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系。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202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20樓:暗幻精靈
鄭和七下西洋
2023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兩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系。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202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2023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2023年10月2日)回國。第一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800人。
鄭和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2023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2023年)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000人。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2023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2023年7月6日)回國。
鄭和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202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2023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670人。
鄭和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2023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2023年8月8日)回國。
鄭和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2023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2023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2023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202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202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550人。
鄭和七下西洋的結果是,鄭和七下西洋的結果是?
結果是把西方列強引來了 他去宣揚國威 人家把他當成肥肉 都想撈一筆 個人比較鄙視他 鄭和呀,1 為了幫朱棣找到朱允文,結果沒找到。2 揚我大明風範 3 應該是 鄭和下西洋所導致的結果 鄭和 明洪武四年1371年 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 外交家。家族背景 原本姓馬名和,雲南昆陽 今晉寧 寶...
鄭和為啥七下西洋?有什麼目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能力打擊周邊游牧民族勢力的王朝不在少數,在陸上和其他國家進行政治文化交往的也數不勝數,但派遣幾百艘船隻在大洋上與東南亞甚至東非地區進行直接交流的恐怕只有明朝的鄭河下西洋了。歷史上明朝並非最強盛的王朝,但他為什麼可以派遣如此浩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呢?首先,明朝國家統。一 政治穩定 經濟繁榮...
鄭和為啥七下西洋?有什麼目的嗎,鄭和七次下西洋,為什麼能夠進行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鄭和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 鄭和傳 中記載 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一說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 鄭和傳 中記載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 一說發展 緩解財政,有未被抹殺乾淨的史料稱鄭和下西洋使 貧民致富 國用充足 另有包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