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死於第幾次下西洋的途中(先後七次下西洋)

時間 2021-09-02 23:24:56

1樓:王

鄭和(明洪武四年2023年—宣德八年202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術家。 鄭和,原本姓馬名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為咸陽王;曾祖父伯顏(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2023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里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咸陽世家。 米里金生馬三保,襲封滇陽候1。

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馬三保33歲時,因戰功御賜鄭姓,改名為和。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為為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

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15世紀初朝鮮所制的地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顯示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2023年(洪武四年辛亥)馬三保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35號。 2023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歲 明軍徵雲南。

馬和父親馬哈只去世。馬和被擄入明營,遭宮刑**! 2023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歲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2023年(永樂二年 甲申) 33歲 馬三保因戰功顯赫,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改稱鄭和,並擢拔為內官監太監。 2023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歲 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2023年10月2日)回國。 2023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歲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

2023年(永樂七年 己丑) 38歲 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 42歲 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 46歲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2023年(永樂十九年 辛丑) 50歲 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2023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歲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202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歲 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

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小費

死於第七次下西洋 2023年(宣德八年 癸丑) 62歲 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四年(一四0六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順風南下,到達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

爪哇古名?婆,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南洋要衝,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 當時,這個國家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

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佔領。鄭和船隊的人員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佔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計一百七十人。鄭和部下的軍官紛紛請戰,說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急於向麻喏八歇國進行宣戰,給以報復。

「爪哇事件」發生後,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六萬兩**以贖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師不利,而且又無辜損失了一百七十名將士,按常情必然會引發一場大規模戰鬥。然而,鄭和得知這是一場誤殺,又鑑於西王誠惶誠恐,請罪受罰,於是稟明皇朝,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

明王朝決定放棄對麻喏八歇國的賠償要求,西王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 爪哇島三寶壟紀念鄭和六百週年活動組委會成員向記者談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說鄭和對各國不論強弱親疏,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即時兩國發生衝突,仍能保持極大的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現出對鄰國的和平共處,睦鄰友好,使中國和印尼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我們定居在這裡也感到臉上有光,我們以鄭和為驕傲。 印尼的學者認為,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特混艦隊。

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 2023年10月13日 。

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準備,主要是送外國使節回國。這次出訪所到國家有占城、渤尼 今汶萊 、暹羅 今泰國 真臘 今柬埔寨 、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裡等。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佈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

永樂七年二月初一 2023年2月15日 ,鄭和、王景弘立《佈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船隊於永樂七年夏 2023年 回國。

第二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000多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 2023年10月 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啟航,11月到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同年12月從福建五虎門出洋,順風經過十晝夜到達占城,後派出一支船隊從占城直接駛向暹羅。鄭和船隊離開占城又到真臘,然後順風到了爪哇、淡馬錫(今新加坡、滿刺加)。

鄭和在滿刺加建造倉庫,下西洋所需的錢糧貨物,都存放在這些倉庫裡,以備使用。鄭和船隊去各國的船隻,返航時都在這裡聚集,裝點貨物,等候南風開航回國。鄭和船隊從滿刺加開航,經阿魯、蘇門答刺、南巫裡到錫蘭。

在錫蘭,鄭和又另派出一支船隊到加異勒 今印度半島南端東岸 、阿拔巴丹和甘巴里。鄭和親率船隊去小葛蘭、柯枝,最後抵古裡,於永樂九年六月十六日 2023年7月6日 回到了祖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2023年12月18日 朝廷令鄭和進行規模更大的一次遠航。

永樂十一年 2023年 冬開航。首先到達占城,後率大船隊駛往爪哇、舊港、滿刺加、阿魯、蘇門答刺。從這裡鄭和又派分船隊到溜山 今馬爾地夫群島 。

而大船隊從蘇門答刺駛向錫蘭。在錫蘭鄭和再次派分船隊到加異勒,而大船隊駛向古裡,再由古裡直航忽魯謨斯 今伊朗波斯灣口阿巴斯港格什姆島 。這裡是東西方之間進行商業往來的重要都會。

鄭和船隊由此啟航回國,途經溜山國。後來鄭和船隊把溜山國作為橫渡印度洋前往東非的中途停靠點。鄭和船隊於永樂十三年七月八日 2023年8月12日 回國。

這次航行鄭和船隊跨越印度洋到達了波斯灣。第四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670多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四年十二月十日 2023年12月28日 朝廷命鄭和送「十九國」使臣回國。

鄭和船隊於永樂十五年五月 2023年 冬遠航,首先到達占城,然後到爪哇、彭亨、舊港、滿刺加、蘇門答刺、南巫裡、錫蘭、沙裡灣尼 今印度半島南端東海岸 、柯枝、古裡。船隊到達錫蘭時鄭和派一支船隊駛向溜山,然後由溜山西行到達非洲東海岸的木骨都束 今索馬利亞摩加迪沙 、不刺哇 今索馬利亞境內 、麻林 今肯亞馬林迪 。大船隊到古裡後又分成兩支,一支船隊駛向阿拉伯半島的祖法兒、阿丹和刺撒 今葉門民主共和國境內 ,一支船隊直達忽魯謨斯。

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日 2023年8月8日 鄭和船隊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 2023年3月3日 ,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到達國家及地區有占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 今索馬利亞朱巴河 、麻林、古裡、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裡、蘇門答刺、阿魯、滿刺加、甘巴里、幔八薩 今肯亞的蒙巴薩 。

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 2023年9月3日 鄭和船隊回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刺和阿丹等國使節。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六月九日 2023年6月29日 ,明宣宗朱瞻基命鄭和再次出使西洋。同年閏十二月初六,船隊從龍灣 今南京下關 啟航,2月3日集結於劉家港。

在劉家港,鄭和等立《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績碑》。船隊到達福建長樂太平港,在南山三峰塔寺立《天妃靈應之記》石碑。兩碑都記下了他們六次出航的歷程。

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船隊從五虎門出洋。這次遠航經占城、爪哇的蘇魯馬益、蘇門答刺、古裡、竹步,再向南到達非洲南端接近莫三比克海峽,然後返航。當船隊航行到古裡附近時,鄭和因勞累過度一病不起,於宣德八年 2023年 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裡逝世。

鄭和 船隊由正使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經蘇門答刺、滿刺加等地,回到太倉劉家港。宣德八年七月初六(2023年7月22日)鄭和船隊到達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資料載有27550人。

第1次下西洋 第2次下西洋 第3次下西洋 第4次下西洋 第5次下西洋 第6次下西洋 第7次下西洋 (一四0六年)六月 2023年10月13日 2023年10月 2023年12月18日 2023年12月28日 2023年3月3日 2023年6月29日

3樓:

2023年60歲的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2023年他62歲死於歸國途中。

4樓:丹尼

鄭和死於 第七次 下西洋的途中 2023年 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裡(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

5樓:鬼蛋

在第七次下西洋的時候吧。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當時的皇帝是朱棣,他是篡上的,據說是為了尋找那個未死的小皇帝 被篡的那位 還有炫耀國力的意思。鄭和是外國人 色目人 他的目的是尋找聖地麥加。所以最後一次他米有跟船回國,自己一個人離開了船隊。推薦 曉說 一,講的很有意思。優酷上有,個人感覺很好看。1.宣揚明朝國威 政治目的 2.擴充套件海外 經濟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是什麼,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夜丶玄 1.鄭和下西洋所體現的中華民族熱愛和平 睦鄰友好 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優良傳統。2.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 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樓主沒看過百家講壇嗎?目的 1,尋找建文帝 2,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 3,提升中國在世界的地位 發生在六百年前的鄭和下西洋,是一件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它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近百年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記者在此間舉行的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國際學術論壇上採訪了當代鄭和研究權威鄭一鈞,他以獨特的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