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沒有滅掉魏國,為何魏國一戰就滅了蜀國

時間 2022-02-02 03:15:12

1樓:龍丘雪

無論是人口還是兵力,蜀漢都比曹魏差得多。依靠蜀漢的實力想打垮曹魏十分困難,其實從當年關羽喪失荊州開始,諸葛亮隆中對的計劃就已經殘了。面對這樣的情況,任何人都無法挽回。

姜維九次攻打魏國只是以攻代守罷了。

2樓:sunnya莫

主要是當時的蜀國在朝廷許多大將都死了之後,宦官弄權,昏君當政。即使是姜維也改變不了這個狀況,前方打仗,後方掉鏈子,這樣怎麼能打得過魏國呢。

3樓:雪亮門牙的大笑

姜維相比諸葛亮,是良將帥才,但不是相才,加上當時蜀漢的國力和國運都不行了,一邊是投不投降都有好日子過,一邊是打贏當皇帝打輸去死,決心顯然不可同日而語,蜀漢滅亡也是必然了。

4樓:笑依舊是笑

姜維只是一位戰將,有能力掌控一場戰爭的勝負,國家之間的較量已經超出了姜維的掌控範圍。蜀國沒有英明的君主,魏國對蜀國早就虎視眈眈。

5樓:

蜀國雖然人才輩出,有不少出名的謀士和驍勇善戰的勇將,奈何後期國力虛弱,宦官弄權昏君當政,不被魏國滅了才怪。

6樓:談了個假的戀愛

魏滅蜀之戰,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而姜維只是一位戰將,他有兩大缺點,第一大缺點,貪功冒進,第二大缺點,知兵而不知人

為什麼姜維對魏國有這麼大的仇恨?蜀國滅了後還繼續煽動鍾會造反,他原來不是魏國的麼。。。

7樓:匿名使用者

信仰吧你站在歷史的角度看很清晰,在他們那個時代角度上,也許看不清。

8樓:惡魔伊始

可能是為了回報知遇之恩,亦或者是自身不受重用遭受排擠

9樓:

在**,就要盡心盡力。可能姜維回報知遇之恩吧!

10樓:執金吾

最主要的還是姜維在蜀國受到重用,位尊權重,在魏國他不過是個小將,如果再降魏,他的地位能及鄧艾、鍾會麼?。隨著魏國滅蜀,他的權力地位也就沒有了,怎能不恨?!

再者姜維忠義,投降蜀國是因為在魏才華得不到施展,降蜀後得到重用,諸葛亮也對其青睞有加,此時變節,無異於忘恩負義,怎麼會再叛蜀?

他之所以煽動鍾會謀反,製造他和鄧艾之間的矛盾,就是為了亂蜀,希望可以藉機收復失地,用計逼迫他們與自己 對抗魏國,其心之苦,令人敬佩!

11樓:匿名使用者

所以說漢奸一類的叛徒始終是政治上最反動的那幫人,他們因為沒有回頭路可走,陷入死地後什麼壞事都做的出來。姜維就是這樣,原是魏國人的他因為投降蜀國,後來又幫著蜀國禍害本國,欠下了魏國累累血債,魏國也弄死了他留魏的家人,所以回頭不是那麼容易的,姜維索性就一錯到底,與魏國勢不兩立了。

《三國志姜維傳》建興六年,丞相諸葛亮軍向祁山,時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維及功曹樑緒、主簿尹賞、主記樑虔等從行。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

維等相率還兾,兾亦不入維。維等乃俱詣諸葛亮。會馬謖敗於街亭,亮拔將西縣千餘家及維等還,故維遂與母相失。

維昔所俱至蜀,樑緒官至大鴻臚,尹賞執金吾,樑虔大長秋,皆先蜀亡歿。

《袁子》維為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

《魏略》諸軍攻兾,皆得維母妻子,亦以維本無去意,故不沒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孫盛雜記》初,姜維詣亮,與母相失,復得母書,令求當歸。維曰:「良田百頃,不在一畒,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按《魏略》的說法,魏國給了姜維回頭的機會,只是派人監禁了姜維留魏的家人,而沒有收捕下獄。《孫盛雜記》則提及姜維母寄書勸兒子歸魏。《袁子》指出姜維的秉性是好功名,所以不肯復歸母國。

然而從同姜維一同投降蜀國的樑緒、尹賞也都留蜀的情況看,可能他們這幫人也同樣被蜀監視,根本跑不回去,不管姜維是有心不回國,還有真的回不去,總之這樣一來魏國就沒理由不處罰姜維留魏的家人了,所以推測魏國把他老孃和老婆孩子都下獄或者處死了,這進一步讓姜維他們鐵了心跟著蜀國反魏,直至蜀國滅亡。

實際從姜維拒絕母書歸魏時,就應該知道他家人的下場,導致老母妻兒遭難,所以可以說歷史上的姜維並不是什麼孝子仁人,為母至孝都是羅貫中在演義裡幫他洗白的藝術形象。

姜維的防守策略是不是蜀國被一戰滅國的主要原因

12樓:守護迷途

肯定不是。是姜維的防守策略使蜀國多活了幾十年。

魏國打仗從不缺糧,為何花了43年才滅掉弱小的蜀漢?

13樓:匿名使用者

從蜀國裡面的的原因來講,早期有劉備縱橫無敵,中後期有諸葛亮嘔心瀝血精營,末期有劉阿斗休養生息,因此要想迅速的攻滅蜀國並不是現實的。早期曹操親率三軍攻取漢中,劉備率軍迎敵,一舉戰勝曹軍並佔領漢中,自此魏國對蜀國始終都是居於守勢,再沒有主動進攻蜀國。

劉備率軍吳國失敗後,魏國企圖藉機佔領荊州,結果蜀漢沒多久結盟,最後沒有下文。中後期諸葛亮六次遠征魏國,雖然沒什麼成果,不過懾於諸葛亮的威名,魏國仍然以守為主導。諸葛亮人死之後,姜維又數次遠征魏國,這造成蜀國政權內部不穩定,因此魏國派兩隻偏師入蜀,一舉擊敗蜀國。

三國中,魏國毫無疑問是最強有力的一方,整體實力碾壓「吳蜀聯盟」,但若想將其成功消滅也並非易事。為了更好地面對曹軍集團之威脅,吳國、蜀國採用了「抱團方法」,結為堅固的攻防聯盟,就算是關雲長被殺、夷陵大戰後,彼此仍然繼續維持聯盟關係,相互抗拒曹軍。因此,曹軍集團的敵人不僅僅是割據益州的蜀國,更有盤踞東南地區的吳國,是雙面受敵,兩面作戰,因此會心有餘而力不足。

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孫權曾統領十萬精兵御駕親征,攻擊合肥,窺覷中原,要不是張遼等盡全力抵禦,吳國精兵如果攻克合肥防禦,魏明帝曹叡可能性要成亡國之君了。因此,魏國若想攻擊蜀國,則不得不提防吳國隨時隨地侵略之可能性,要考慮到大後方問題。

14樓:

因為幾十年來,蜀漢一直有諸葛亮和姜維這樣的人才在支撐著,他們多次伐魏,其實就是在以攻為守。

15樓:情感核彈

魏國雖然是一個大國,兵力財力,物資從沒斷過,但是也不看看蜀漢是誰在領導著,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在領導著當時的蜀漢,怎麼可能那麼容易被打下來。

16樓:

因為蜀漢前期人才多,不但不好打,還時常被對方攻擊,而且蜀漢佔據先險要之地,防守容易,進攻則很難。

17樓:活在瓜裡的籽

因為蜀漢早期有劉備縱橫無敵,中後期有諸葛亮嘔心瀝血精營,末期有劉阿斗休養生息,因此要想迅速的攻滅蜀國並不是現實的。

18樓:麻莉麻莉哄

畢竟蜀漢早中期有劉備諸葛亮等人領導著,並不是魏國一下子能攻破滅掉的。

19樓:沿見

因為蜀國是從263年左右才開始衰敗,之前魏國一直看不到機會,後來蜀國內政腐敗,民眾極為疲憊,這才給了魏國機會。凡事都要看結果,結果還是證明魏國是強大的。

20樓:愛笑的完結

不缺糧就一定能贏嗎?兩國交戰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很多,比如人心向背,人才等

21樓:丸子閒談文化

這是因為蜀國地理位置很好,諸葛亮的計謀才能很高,蜀國可以說是兵強馬壯,不容易被攻破。

三國時期蜀國為什麼會被魏國滅?

22樓:匿名使用者

您所說的都是蜀國繁榮時期,走上衰弱道路的要從關羽說起,關羽因為劉備成功入川,並奪去了漢中,關羽開始驕傲,想要奪取樊城,沒想到被陸遜白衣渡江之計襲取了荊州,關羽被曹操和孫權夾擊,最後敗走麥城,被吳國捕獲並斬殺,劉備為此大動干戈,準備與孫權決一死戰,沒想到途中張飛遇刺,黃忠戰死,不久火燒連營700裡,夷陵大敗,從此蜀國兵力匱乏,不久馬超又病死了,趙雲在北伐又病死途中,自此蜀中良將更少了,諸葛亮雖然很厲害,但蜀中小人作梗,且壽命不長,最後兵敗五丈原,諸葛亮隕落了,而魏國以司馬懿為首的還有很多人,姜維一人寡不敵眾,最後雖一計害三賢,但無法挽救蜀國,重要原因是劉禪的無能。

三足鼎立的三國,為什麼魏國滅蜀國的時候,吳國卻見死不救呢?

23樓:匿名使用者

哪怕吳國真的國泰民安、朝政廉明,它也無力去逆天改命,去幫著蜀國趕跑魏國侵略軍,更不可能去顛覆掉蜀國政權,若如此,也不過是能略微延長一下鼎立相持的時間,但是無法改變最終的結局。

24樓:檸檬我超萌

肯定不會救的啊,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唄,應該還挺高興的,畢竟少了一個對手

25樓:小姐姐獅子座

魏國滅蜀國的時候為什麼東吳見死不救?只怪蜀漢滅亡的太快

26樓:之建

首先,在夷陵之戰後,蜀漢成為魏蜀吳三國中最弱小,所以有吞併的意思。

27樓:小短腿

吳國那時候高興都還來不及,怎麼救,就等著兩敗俱傷的局面了。

28樓:雜糧煎餅

三足鼎立的三國若如此,也不過是能略微延長一下鼎立相持的時間

29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是地理位置的問題就不及時,要不就是君主也想打破這個天下的情況

假如陸遜與諸葛亮共同北伐,能不能滅掉魏國?為什麼?

不能,因為當初關羽北伐直接包圍了襄陽和樊城,然後威震中原,而陸遜卻連襄陽邊都沒見到就被打跑了,而合肥卻是孫權這輩子也過不去的坎,所以即使是陸遜和諸葛亮同時北伐也不可能滅掉魏國。能夠滅掉魏國。三國鼎立雖說魏國最強大,但是如果蜀國和吳國同心協力一起北伐,兵力和武將都是佔優的,會成功。有可能。因為打仗打得...

軟弱的唐高宗為何能滅掉高句麗

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高句麗被兩國夾戰,再加上內亂,唐高宗佔據了兩大優勢,給高句麗非常沉痛的打擊,直接滅亡了。唐高宗雖然軟弱,但是他的運氣不錯,趕上了一個很好的條件,當時高句麗真面臨內亂,這讓唐高宗有機可趁 新羅和唐朝裡應外合,所以才能夠滅掉高句麗。畢竟高句麗路途遙遠,唐軍作戰糧草跟不上會很麻煩,但是有了...

姜維身為大將軍,為何要去沓中避禍

狗頭郤正出的餿主意,郤正這人就喜歡出餿主意,不是後主機智裝憨,直接供出幕後主謀的郤正,化解了郤正借刀殺人的壞心眼,我鬥帝的性命堪憂,司馬昭能安心讓阿斗善終?姜維避禍 典故內容是什麼 蜀國後期,姜維為什麼把兵帶到沓中,而不支援陽平關?那個時候宦官黃皓向後主進讒言要害姜維,姜維向人求計,那個人告訴他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