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希臘羅馬腓尼基
明朝的政治中心在北京,南京充其量只是陪都,雖然南京的機構健全,但大多數只是形式,形同虛設的,皇帝,首輔等機構都是北京,當北京陷落後,明朝就滅亡了
南明只是一個地方割據勢力,不是正統的朱氏家族,算是民間的力量,不能算是明王朝的延續吧就好像三國時,諸葛亮是打著漢的旗號討伐亂臣賊子,但是後世把它歸為「蜀」,而不是後漢,當劉備等人就認為自己是漢室宗親,不是地方勢力,是正統;南明的情況差不多吧
對於補充問題確實讓人深思,我查了以下資料
劉秀,字文叔,南陽郡蔡陽人,為高祖九世玄孫。
說明劉秀是皇室的血脈,並非很遠
在東漢那個時代,對內,劉秀是反對新朝王莽的政權,對於王莽,劉秀是正統
對外並不存在類似三國兩晉南北朝或是兩宋是封建割據的局面,劉秀所復興的漢室,理所當然可算是正統,何況劉秀是高祖的後裔
劉備就不一樣了,先不說到了劉備時代,系譜更久遠。劉備之時是亂世,不僅有蜀,還有魏,吳。另一方面,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皇帝在曹操手裡。
等到劉備建立所謂的漢,曹魏已經建立,吳也建立,蜀只是封建割據中的一個,已不能作為單一正統自居,主要是時代條件變了
另一方面,樓上說的也有道理,首都陷落不一定是王朝滅亡的標誌。拜占庭君士坦丁堡被十字軍攻陷了,可是拜占庭並未亡國;羅馬410年被西哥特人攻陷,可是羅馬是在476被外族廢黜皇帝才滅亡的,就好像南宋1276臨安陷落,1279才滅亡
回到你的問題上,我有以下見解,如果錯誤,請糾正
1明有兩都,西漢也有兩都。西漢的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但一般總是將長安作為正統的首都,儘管洛陽經濟十分發達,但長安的安危關係到漢帝國的安危,長安是正真的中心,尤其在古代那種重政治更甚於經濟的條件下。
看看七國之亂都是衝著長安去的,何況明代南京的實際地位不及西漢洛陽。
2古人有易代修史的原則。修宋史的是元,修明史的是清,可能歷代對前朝的態度見解不同,所以宋是延續到1279,明只是1644了
3南宋端宗(流亡皇帝)幼主(流亡皇帝)分別是宋度宗的庶長子、宋恭帝的哥哥和宋度宗幼子。
南明朱由崧(1607—1646) 即南明弘光帝。明神宗孫、福王朱常洵長子。明崇禎十六年(1643)襲福王。
唐王朱聿鍵是唐定王朱檉八世孫, 朱聿鐭(2023年—2023年)明太祖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孫
請注意,宋末兩帝是皇帝的親生兒子,而南明的大多數是孫子或是更遠的關係,古人很在乎輩分和血緣,嫡出和庶出的就有很大差別,何況是輩分和關係遠近的,所宋可以再攻陷首都後的三年即1279結束,明只能是1644了,後面的南明不被史學家承認以上若
2樓:匿名使用者
遼雖是五京以最後幽州陷落結束,其實仔細看元代編撰的《遼史》就知道,其實遼真正滅亡是西遼滅亡的2023年,而我們還是隻以2023年幽州陷落為遼的終結。宋一般以1276臨安陷落,恭帝出降為結束,因為漢民族的民族情感,加之明王朝統治者以1279為元的開始,雖然《元史》從太祖鐵木真開始,但1206-1279分別為金、宋時期,因此宋以2023年崖山陷落為終結,《宋史》從960年起至帝丙共18帝320年。明有兩京,崇禎17年李闖攻陷北京,崇禎帝自刎明亡。
這是因為越到近代我國曆史工作者也逐漸瞭解統治者的心理,勝者為王的道理,故南明1645-1661的歷史不被清王朝所承認。其實中國在三國、晉、南北朝時歷史很混亂重疊,265-280這段時間是三國時期,同時也是晉時期。386-420是晉十六國時期,同時也是北魏時期,581-589是南北朝時期,也是隋時期,因此不必刻意去追求南明為什麼沒有入明史,現在有歷史學家編撰了一部《南明史略》來彌補這個缺憾。
另漢代光武劉秀與更始劉玄均是劉邦後裔,嚴格說起劉備建漢,而陳壽更為蜀,因此漢朝可以前206-263傳26帝(含王莽、劉玄、劉備、劉禪)470年。
3樓:草鞋奇緣
滅亡總是會有一個標誌的 很多都死一都城的陷落為標誌的 明朝也不例外 有很多王朝 象唐 到後期已經名存實亡 但還是不算滅亡 相反 明滅亡之後 他的勢力還是有的 因為明朝還有很多藩王在全國各地 這仍然是明朝的勢力
4樓:一夜笑天下
一是因為北京是首都,第二,崇禎在北京死了。一個朝代皇帝都死了,還不算滅亡?
5樓:匿名使用者
回答補充問題。劉秀基本統一中國了,雖然叫做漢,但是朝代習慣叫做東漢,和西漢皇帝到底有沒有什麼關係,還得慢慢研究去。劉備那個沒統一中國,當然他也叫漢,不過是蜀漢。
三國志裡面稱作蜀。
6樓:寒風扶柳簫聲怨
北京陷落之後,雖尚有南明,但是清出於某些不便明言的原因,馬上找人寫了《明史》。南京的朝廷還是比較健全,朱氏血脈也是一直一息尚存。
順道說一句,一個國家但凡有了《x史》之後,就算是對外宣稱x國亡國了,
你覺得呢? 為什麼是以北京為標準?
7樓:s學海無涯
以前朝代的興亡不是看是不是首都淪陷,而是以看皇氏承傳,看有沒有繼承人,以前都是世襲制,國家就是某個人的,某個人亡了,國家也就亡了,也就是江山易主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感覺應該是按照政權的影響力來判斷的
一旦王族人丁單薄了,沒有有號召力的旗幟了,基本上就歇菜了國都的淪陷只是標誌之一,應該不是絕對的標準。
南明應該也是明朝,不過為了區別原來的大陸明朝而已宋朝已經被滅了一次了,再區別都不太好取名了哈,呵呵
9樓:我愛尤麗迪絲
明朝被李自成攻破了國都,只是理論上的滅亡,而在長江以南,明朝還有半壁江山,史稱南明。
不過主流觀點認為,攻破了該國國都、殺死(俘虜)該國國主,就意味著這個國家滅亡。
10樓:飛揚of魚
親戚也得人家承認才算啊
劉秀能打,當上了皇帝當然沒人敢說他
劉備那個,不是統一的**政權,是不計入我們所說的正統王朝的南宋在都城被破的時候也已經是滅亡了,就算還有皇室,只能叫流亡**。
理論上講,都城被破,皇帝**就叫亡國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北京城破 帝死 國滅
明朝為什麼會走向滅亡?
12樓:你大爺
與其他王朝相比,明朝的滅亡的不同之處——財政危機 國家財政困難,導致發生饑荒,沒有錢去賑濟;發生戰爭,沒有錢支付軍餉。沒有錢賑濟災民,饑民作亂;沒有錢發軍餉,致飢兵作亂。飢兵與飢兵結合導致大規模的國內叛亂。
**軍隊缺乏戰鬥力,導致國家既無法消除外部侵略,也無法肅清內部叛亂。財政危機導致軍事危機,軍事危機導致更大的財政危機,如此惡性迴圈,明朝最終走向滅亡。 財政危機:
一是稅收拮据,二是災難頻繁,三是通貨膨脹。 「稅收拮据」主要因為稅率一直很低,朝廷收農業稅時是收現銀,所以收稅期間往往會導致糧價**,從而導致農民賤賣糧食繳稅,之後糧價恢復正常,如此一來稅賦也會成倍增高,並且讓商人從中牟取暴利,若是朝廷加農業稅,那麼只能導致這種現象更為嚴重,甚至會導致許多拖欠的現象。明朝中後期經濟重心已經向工商業轉移,農業發展處於停滯階段而商業稅收又實在少得可憐,所以朝廷要增加收入就必須增加商業稅,但當時文官集團又和商賈相互勾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文官集團就是商賈的代言人,即便皇帝想加徵商業稅也會因為文官集團會的阻撓而難以達成,這就造成了明朝稅收拮据持續的局面。
"災難頻繁」主要因為萬曆、天啟、崇禎三朝正處於全球氣候的一個「小冰河期」。自2023年起一直到十七世紀中期是著名的小冰河期,幾乎所有的太陽黑子消失了長達七十年之久,在這一段時間內宇宙射線的流量降低,而同時氣候變冷,這是過去一萬年間十數起類似情形中距今最近的一次,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冷的。酷寒必將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這導致了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
旱災越來越頻繁,同時鼠疫也開始蔓延爆發,明朝末年蔓延到了京畿地區,這直接導致了北京城的輕易被攻佔。 「通貨膨脹」主要是因為明朝萬曆、天啟、崇禎三朝海外**龐大,出口的商品種類之多,數量之龐大,致使大量**流入中國。明朝時期從海外流入中國的**在五億兩以上。
如此多的**堆積在中國,必然導致各種商品的**飛漲,在災荒頻繁的年月裡糧價也隨之而飛漲,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
13樓:歷史趣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
14樓:談歷史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15樓:小海說歷史
明朝滅亡,東林黨魏忠賢,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明朝為什麼滅亡
為什麼明朝滅亡,明人都去了日本避難 日本在那時漢人眼裡地位是很低的
以當時的條件能去日本的明朝遺老並不多,兩邊都是鎖國,哪那麼容易!當時心向明朝的士大夫也只有搭上海盜 海商的線,才能避難外國,日本不與中國直接接壤,德川幕府建立後政局相對穩定,也算無奈中的上選了。明朝時,在日本的中國人多數與海盜 海商有關,明末時仍有大批人沒法返回故土,這是歷史遺留。南明滅亡時,朱舜水...
為什麼明朝在閹黨魏忠賢手裡沒有滅亡,而是亡於明君崇禎之手?
因為東林黨之害大於閹黨吧。魏忠賢儘管個人品德敗壞,但在國家邊防問題上確是很重大局,沒有魏忠賢,恐怕還真沒有熊廷弼 袁崇煥等人的戰績。魏忠賢不過一姦邪小人,最多不過烏煙瘴氣,而魏忠賢死後東林黨結黨營私,成為了不受約束的文官集團。明朝之所以亡於明君崇禎之手是因為他信任文官集團。沒有用宦官去制衡他們。導致...
北京的京可以加什麼偏旁變成新字,可以北京的京加偏旁變成新字?
京可以加以下偏旁變成新字 晾 晾晒 瓊 瓊瑤 掠 掠奪 就 就業 驚 驚嚇 景 景色 諒 原諒 涼 冰涼 鯨 鯨魚 瓊花 瓊島 這類的 就,掠,瓊,景,諒,涼,涼,猄,鯨,黥,鷲,蹵,僦,噈,憱 翞,鶁,剠,勍,椋,婛,弶,綡,稤,倞,鍄,輬,驚,這個問題有很多的答案。比如說驚喜 可以北京的京加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