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滅亡,明人都去了日本避難 日本在那時漢人眼裡地位是很低的

時間 2021-05-14 11:31:47

1樓:匿名使用者

以當時的條件能去日本的明朝遺老並不多,兩邊都是鎖國,哪那麼容易!當時心向明朝的士大夫也只有搭上海盜/海商的線,才能避難外國,日本不與中國直接接壤,德川幕府建立後政局相對穩定,也算無奈中的上選了。

明朝時,在日本的中國人多數與海盜/海商有關,明末時仍有大批人沒法返回故土,這是歷史遺留。南明滅亡時,朱舜水渡海避難日本,因不得批准,無法登岸,困頓舟中,經日本友人奔走後才得以在日本居留,可見鎖國下的日本並非避難樂土。但是氣節豈可輕易捨棄,不肯屈身為奴的士大夫只能遠走他鄉,最終埋骨海外……

2樓:匿名使用者

日本人自從壬辰之戰(2023年,2023年也是壬辰年,7個甲子過去了)被萬曆皇帝修理後,豐臣秀吉同志就被滅了族了;

德川家康同志很自覺,立下家規:德川家不准許和大明開戰;

估計大明的遺老遺少到了日本後,應該受到不錯的禮遇。 對於那些幸運的能夠到日本的人來說,應該是很不錯的選擇。

3樓:東皇之衛

因為就文化而言,日本繼承了中國,所以日本可以算入中華文化圈的一份子如同朝鮮,而滿清屬於夷狄之屬,相比較而言自然是日本更讓漢人有親近感,舉一個簡單例子,比如和服與漢服差不多,但滿清馬褂則與二者相差甚遠

4樓:陽光灑落在指尖

滿清下了剃髮易服的命令 規定當時不剃頭和不改服飾的全拉去砍頭 漢人中有一部堅守祖制 寧死不捨衣冠 但如果不剃髮易服在中原是沒法活下去的 因為隨時有被殺的危險 於是選擇就有兩個 日本和朝鮮 但朝鮮已經淪陷了 所以日本成了最後也是最好的選擇 有很多人(其實也就一小部分)去了日本 比如朱舜水。

5樓:

首先,大明後期商品經濟十分發達,李旦,鄭芝龍等壟斷了對日**,在室町等地均有大量明朝商人聚集。兩邊交流頻繁,而當時日本的主流文化是漢文化,文化上有一定認同感。

6樓:扣扣

因為 中國被滿人統治了

而那是倭寇經常饒我邊境 或許是想借倭寇打擊滿人吧

反清復明

7樓:匿名使用者

去日本多的是五胡亂華。看看他們的漢禮儀比中國好就知道了

8樓:

明朝滅亡的時候好像沒有人往日本跑的。至於南明政權的時候就不知道了。

明朝為什麼不把南明加上,明朝為什麼叫明

在崇禎皇帝殉國當年,在南京的福王朱由崧就即位稱帝,改元弘光,但隨後清兵揮師南下,揚州十日 之後,很快就攻下南京,弘光帝被俘。隨後,又有隆武帝朱聿鍵在福州稱帝 紹武帝朱聿鐭在廣州稱帝 永曆帝朱由榔在肇慶稱帝,再加上史稱 明鄭時期 的臺灣鄭成功政權 名義上也是輔佐明朝宗室 這些都被認定為 南明 為什麼不...

為什麼明朝的滅亡以北京陷落為標誌

明朝的政治中心在北京,南京充其量只是陪都,雖然南京的機構健全,但大多數只是形式,形同虛設的,皇帝,首輔等機構都是北京,當北京陷落後,明朝就滅亡了 南明只是一個地方割據勢力,不是正統的朱氏家族,算是民間的力量,不能算是明王朝的延續吧就好像三國時,諸葛亮是打著漢的旗號討伐亂臣賊子,但是後世把它歸為 蜀 ...

明朝有皇帝,為什麼只有明13陵,明朝有16個皇帝,為什麼只有明13陵

我這風景獨好 明太祖朱元璋 陵寢在 南京 明惠帝朱允文,由於 靖難之役 被朱棣趕下去了,生死不詳,所以沒有陵寢 明代宗朱祁鈺,土木堡之變 中繼位,後明英宗被放回後,於1457年被趕下皇帝位,然後被貶為王,死後是以親王禮制葬在了頤和園西側的金山口。所以明朝十六皇帝,只有十三陵。 16個皇帝,太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