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祭天儀式的順序,古代皇帝登基儀式應該有什麼步驟

時間 2021-09-24 21:29:05

1樓:輕靈觸動

祭天儀式順序:

1、儀式的第一項是迎神,燔柴爐內升煙火,表達了將人間敬天之意傳於上天的寓意。

2、回拜位後,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

3、迎神後為奠玉帛,即向天神、祖宗進獻玉、帛。

4、第三個順序是進俎。

5、接下來行初獻禮。

6、初獻之後行亞獻和終獻禮。

祭天的原因:

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道。天之道在「始萬物」,地之道在「生萬物」。

在天地萬物之中,人應該負有一種神聖的使命。祭天就是提醒人們要「順天時、合地理」,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天確實有一種神聖性,人對天應該有一種敬畏感,這一點在宗教情感裡得到了相當程度的表現。

人間的帝王要在天帝面前俯首稱臣,必須對天帝表示尊敬,必須有一定的禮儀和供奉。皇帝是天子,就必須要與上天保持密切的聯絡了,這樣祭天就成了皇帝與上天對話的一個平臺。在這裡,帝王得到上天的授權來統治萬民,並傳達上天的意志。

所以,與上天對話,是皇帝義不容辭的神聖責任。而皇帝與上天對話的方式就是各種祭祀活動。即使今天,人們站立在圜丘**仰望蒼穹,也會感覺到與天堂的接近。

皇帝既是受命於「天」,又必須是當「運」的興盛者。所以,當中國人跪下來恭聽最高指示時,總會聽到這樣的開場白:「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2樓:匿名使用者

據史料記載,明清兩朝每年冬至日的圜丘祭天,是古代郊祀最主要的形式之一,禮儀極其隆重與繁複。現簡介如下:

祭前準備:每當祭日來臨之前,必須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不管耗費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如:

對天壇內各種建築及其設施,進行全面的大修葺。修整從紫禁城至天壇皇帝祭天經過的各條街道,使之面貌一新。祭前五日,派親王到犧牲所察看為祭天時屠宰而準備的牲畜。

前三日皇帝開始齋戒。前二日書寫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宰好牲畜,製作好祭品,整理神庫祭器;皇帝閱祝版,至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壇看神位,去神庫視邊豆、神廚視牲,然後回到齋宮齋戒。

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樂部就緒樂隊陳設;最後由禮部侍郎進行全面檢查。

祭位設定:圜丘壇專門用於祭天,臺上不建房屋,對空而祭,稱為"露祭"。祭天陳設講究,祭品豐富,規矩嚴明。

在圜丘壇共設七組神位,每組神位都用天青緞子搭成臨時的神幄。上層圓心石北側正面設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邊圓錐形。第二層壇面的東西兩側為從位--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牌位,神幄為長方形;神位前擺列著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餚等大量供品。

單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種禮器,就多達七百餘件。上層圓心石南側設祝案,皇帝的拜位設於上、中兩層平臺的正南方。圜丘壇正南臺階下東西兩側,陳設著編磬、編鐘、鎛鍾等十六種,六十多件樂器組成的中和韶樂,排列整齊,肅穆壯觀。

祭天時辰:為日出前七刻,時辰一到,齋宮鳴太和鍾,皇帝起駕至圜丘壇,鐘聲止,鼓樂聲起,大典正式開始。此時,圜丘壇東南燔牛犢,西南懸天燈,煙雲縹緲,燭影劇院搖紅,給人以一種非常神祕的感覺。

祭典程式

①迎帝神:皇帝從昭享門(南門)外東南側具服臺更換祭服後,便從左門進入圜丘壇,至中層平臺拜位。此時燔柴爐,迎帝神,樂奏"始平之章"。

皇帝至上層皇天上帝神牌主位前跪拜,上香,然後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對諸神行三跪九拜禮。

②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樂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③進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進俎,樂奏"鹹平之章",回拜位。

④行初獻禮:皇帝到主位前跪獻爵,回拜位,樂奏"奉平之章",舞"干鏚之舞"。然後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讀畢樂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禮,併到配位前獻爵。

⑤行亞獻禮:皇帝為諸神位獻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⑥行終獻禮:皇帝為諸神位依次獻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祿寺卿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皇帝至飲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

⑦撤饌:奏"熙平之章"。

⑧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禮,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爐焚燒,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⑨望燎:皇帝**焚燒祭品,奏"佑平之章",起駕返宮,大典結束。

祭天戒律:祭天大典,是封建皇帝展現"君權神授"思想,顯示"天子"神聖權威所玩弄的一種把戲。為了達到其宣揚神權以維護皇權的目的,要求輸祭天事條的人員,不得有任何差錯,否則要予嚴懲。

如在《大清律》中明文規定:"每逢祭祀,於陳祭器之後,即令御史會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執事各官,如有在壇廟內涕唾、咳嗽、談笑、喧譁者,無論宗室、覺羅、大臣、**,即指名題參。"因此,凡隨祭人員無一不是誠惶誠恐,膽戰心驚的。

如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他到圜丘壇舉行常雩禮求甘雨,有三件事使他不滿而懲辦了一些**。

對雩壇祝版上的文字寫得不夠工整而不滿。對具服臺更衣幄次所設的坐褥不夠整齊而不滿。對按規定應懸掛三盞天燈而少懸了一盞而不滿。

對此三件小事,乾隆大發雷霆,下令查辦。結果,工部尚書羅源漢、右侍郎諾穆親、禮部尚書德保、侍郎德明等人,均被革職。尤其工部侍郎徐績受處分最重,革職後被髮配新疆。

同時,有關**也被"查明革職,發往伊犁效力贖罪"。

古代皇帝登基儀式應該有什麼步驟

3樓:恏乄亖

古代皇帝登基儀式應該在先帝退位後進行。步驟如下:

1、迎蒼天:皇帝從昭享門(南門)外東南側具服臺更換祭服後,便從左側進入圜丘壇,至中層平臺拜位。此時燔柴爐,迎蒼天,樂奏『始平之章『。

皇帝至上層蒼天牌位前跪拜,上香,然後到列祖列宗配位前上香,叩拜。回拜位,對上蒼行三跪九拜禮。

2、奠玉帛:皇帝到主位、配位前奠玉帛,樂奏『景平之章『,回拜位。

3、進俎:皇帝到主位、配位前進俎,樂奏『鹹平之章『,回拜位。

4、行初獻禮:皇帝到主位前跪獻爵,回拜位,樂奏『奉平之章『,舞『干鏚之舞『。然後司祝跪讀祝文,樂暫止。讀畢樂起,皇帝行三跪九拜禮,併到配位前獻爵。

5、行亞獻禮:皇帝為諸次位獻爵,奏『嘉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回拜位。

6、行終獻禮:皇帝為諸次位依次獻爵,奏『永平之章『舞『羽龠之舞『。光祿寺卿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皇帝至飲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

7、撤饌:奏『熙平之章『。

8、送禮:皇帝行三跪九拜禮,奏『清平之章『。祭品送燎爐焚燒,皇帝至望燎位,奏『太平之章『。

9、望燎:皇帝**焚燒祭品,奏『佑平之章『,起駕返宮,大典結束。

拓展資料

漢代的登基大典一般要等一個月左右,唐宋兩代往往是先帝死後第二天就舉行登基儀式,明清兩代往往是半個月左右(康熙比較特殊,順治死後第三天就舉行即位儀式)。漢代和明、清兩代是先繼位再舉行登基大典,而南北朝和唐、宋時期是繼位和登基大典同時舉行。

在古代,多數情況下老皇帝死時下一代皇帝和大臣們都會在身邊,老皇帝一斷氣,大臣們會立即參拜新皇帝,這個其實就已經算是即位了;先帝死後,新帝登基大典之前這段時間,新皇帝(儘管他還沒舉行登基大典)仍會被大臣們稱為皇上。等舉行完登基大典後,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了。

4樓:王一一

不同時期的登基儀式會有一些細節上的不同,但大致過程不會差太多。

1、頒佈遺詔

2、擇日即位禮(選個登基黃道吉日,這個是必須的,還有瑣事,比如說定做龍袍皇冠之類的、擬旨到民間貼告示)、封禪,也就是祭天(秦始皇舉行過封禪大典,這是最盛大的典禮)

3、大赦天下

4、頒佈詔書登基,

5、傳國玉璽

6、宮中樂手演奏,由內侍扶著,登上皇位,**停下,接受百官朝賀,以及四方朝賀,

7、祭告宗廟、社稷以及萬民。

登基大典(dēng jī dà diǎn):為新皇帝即位所舉行的一個重要的宮廷儀式。登基大典會在老皇帝死後一個月之內擇吉日舉行。

漢代的登基大典一般要等一個月左右,唐宋兩代往往是先帝死後第二天就舉行登基儀式,明清兩代往往是半個月左右(康熙比較特殊,順治死後第三天就舉行即位儀式)。

漢代和明、清兩代是先繼位再舉行登基大典,而南北朝和唐、宋時期是繼位和登基大典同時舉行。

在古代,多數情況下老皇帝死時下一代皇帝和大臣們都會在身邊,老皇帝一斷氣,大臣們會立即參拜新皇帝,這個其實就已經算是即位了;

先帝死後,新帝登基大典之前這段時間,新皇帝(儘管他還沒舉行登基大典)仍會被大臣們稱為皇上。等舉行完登基大典後,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了。

5樓:匿名使用者

1、頒佈遺詔

2、擇日即位禮(選個登基黃道吉日,這個是必須的,還有瑣事,比如說定做龍袍皇冠之類的、擬旨到民間貼告示)、封禪,也就是祭天(秦始皇舉行過封禪大典,這是最盛大的典禮)

3、大赦天下

4、頒佈詔書登基,

5、傳國玉璽

6、宮中樂手演奏,由內侍扶著,登上皇位,**停下,接受百官朝賀,以及四方朝賀,

7、祭告宗廟、社稷以及萬民望採納

6樓:呂屹

在中國叫登基大典,在西方叫加冕儀式,這體現了東西方不同的文化信仰,西方人信仰god,需要教皇加冕,中國人信仰天,開國皇帝的儀式一般是先祭天,在祭天時被人披上黃袍,然後穿上龍袍在殿堂或南郊面南接受朝賀,向四方釋出登基檄文,宣佈登基建國,同一天還要以皇帝身份釋出皇后皇太子任命,百官任命,可能還有冊封**將領爵位,開國皇帝死後,加上個釋出遺詔,一般立即舉行登基大典,不會等太久,在華夏登基後才是皇帝,才能以皇帝身份處理事務。

在古代為新帝所進行的登基儀式是一個重要的宮廷儀式,他都有那些步驟順序?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皇帝的登基大典是非常的隆重的,會在上一任皇帝去世後的一個月之內選擇吉日舉行,這是需要去祭天的

8樓:英雄多少無奈

登基大典(dēng jī dà diǎn):為新皇帝即位所舉行的一個重要的宮廷儀式。登基大典會在老皇帝死後一個月之內擇吉日舉行。

漢代的登基大典一般要等一個月左右,唐宋兩代往往是先帝死後第二天就舉行登基儀式,明清兩代往往是半個月左右(康熙比較特殊,順治死後第三天就舉行即位儀式)。漢代和明、清兩代是先繼位再舉行登基大典,而南北朝和唐、宋時期是繼位和登基大典同時舉行。

在古代,多數情況下老皇帝死時下一代皇帝和大臣們都會在身邊,老皇帝一斷氣,大臣們會立即參拜新皇帝,這個其實就已經算是即位了;先帝死後,新帝登基大典之前這段時間,新皇帝(儘管他還沒舉行登基大典)仍會被大臣們稱為皇上。等舉行完登基大典後,就是名正言順的皇帝了。

求古代皇帝子嗣等級順序,求古代皇帝子嗣等級順序

沒夢想的檸檬 1 皇帝的兒子除去太子繼承皇位外,其他均封為親王。2 皇帝的女兒封為公主,官位正一品。3 親王的兒子除世子繼承王位外,封為郡王或者國公。擴充套件資料 宗法制源於原始社會後期的父權家長制。隨著社會發展,漫長的原始母系氏族社會逐漸被父系氏族社會取代,並最終確立了父權在家庭中的統治地位,太古...

中國古代的皇帝排列順序

板藍根遊戲 夏據傳禹曾受卦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 另據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 山西南部汾澮一帶 後,才稱 夏 商相傳商 今河南商丘南 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後就以 商 來稱其部落 或部族 湯滅夏後,就以 商 作為國名。後盤庚遷殷 今河南安陽西北 後又以 殷 或 ...

古代哪個皇帝最痴情,古代痴情皇帝

朱佑樘和張皇后 我個人認為朱佑樘對張皇后才真正算得上是痴情又專一,朱佑樘和張皇后在歷史上算是難得的一夫一妻制的帝王夫妻。很多人都以為他們的愛情平平淡淡,但是實際上非也。朱佑樘算是勤政廉潔的明君,但是他對待張皇后和張皇后的孃家,他的做法卻大大的違背了他一貫的作風,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只要是張皇后的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