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魚紋彩陶盆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

時間 2021-08-30 11:09:51

1樓:易書科技

古代半坡人在許多陶盆上都畫有魚紋和網紋圖案,這應與當時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半坡人在河谷階地營建部落,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兼營採集和漁獵。這種魚紋裝飾就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中有大量的動物形紋飾,如魚、鹿、蛙等,但以魚紋最為典型。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公認的彩陶藝術精品。類似內容的彩陶盆在遺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為兒童的棺蓋來使用,很像一種特製的葬具。

彩陶盆上的人面是由人和魚合體而成,人頭裝束奇特,像是在進行著某種宗教活動,具有巫師的身份特徵。因此這類圖畫被認為是象徵著巫師請魚神附體,為夭折的兒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認為人面與魚紋共存構**魚合體,寓意魚已經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為圖騰來加以崇拜。

中國遠古文明源遠流長,形成於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文化發展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度從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其中彩陶藝術達到了相當完美的境地,這件人面魚紋彩陶盆便是其中代表之作,不僅是中國原始藝術創作的範例,也是中國陶器史上的藝術精品。

2樓:走遍世界博物館

魚紋彩陶盆,仰韶文化,公元前2023年—前2023年;2023年陝西西安半坡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什麼文化代表器物?

3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彩陶盆於202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屬於新石器時代前期仰韶文化陶器,距今2023年以上。

人面魚紋盆可以說是史前文化的代表符號了,中學的歷史課本上就有,一提起人面魚紋盆,大家想到的都是半坡遺址,讀了《中國歷史密碼》一書中關於姜寨遺址的介紹,才知道人面魚紋盆並非半坡所獨有。

目前為止,中國共有四處遺址都發現了人面魚紋盆,分別是西安半坡遺址(7件)、臨潼姜寨遺址(3件)、寶雞北首嶺遺址(1殘片)和西鄉何家灣遺址(1殘片)。四處遺址同屬於仰韶文化中的半坡型別。陝西歷史博物館目前就陳列著姜寨遺址的人面魚紋盆,距今約2023年。

之前看歷史教科書上的人面魚紋盆**,由於沒有詳細介紹,想當然地以為是史前人類的日常器皿。讀了《中國歷史密碼》的介紹,才知道這是葬具。

當時兒童的成活率不是很高,小孩夭折後,父母會把孩子的屍骨放到一個甕中,再把這個盆扣到甕的上面,並埋葬在房屋附近。陶盆底部留有小孔,先民認為可供死者靈魂出入,這兩個小孔就是為了方便小孩的靈魂自由出入的,說明當時人們已經產生了靈魂不滅的觀念。而內壁繪有魚群圍繞的人面,可能是當時一種圖騰,或者包含生者對亡者的祝福和長輩對晚輩的親情。

不論究竟是哪種含義,人面魚紋盆上水波流動,魚兒穿遊其間,生動反映了史前人類和魚的密切關係和特殊感情。

4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彩陶盆是西安

半坡文化代表器物.

此盆於20世紀50年代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當時,發掘共發現7件繪有人面紋的陶器,有兩件較為完整(其他5件為器物殘片),其中一件就是人面魚紋盆。半坡遺址出土的彩陶人面魚紋盆,紋飾神祕莫測最令人回味無窮。

這種圖案代表什麼含義?目前學術界對於人面魚紋的研究已經出現了近30種觀點說法,主要有圖騰說、神話說、祖先形象說、原始信仰說、面具說、摸魚影象、權力象徵說、太陽崇拜說、原始曆法說等等,還有的認為是水草魚蟲或嬰兒出生圖,甚至還有外星人形象之說。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的蘊含奧祕

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圖案蘊藏的含義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吳山先生編著《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裝飾藝術》不僅將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繪畫圖案視為裝飾藝術,而且將人面魚紋和100格網紋合稱為「人面魚網紋」;可以看出,後來有些著述和研究中的附圖是直接採用了吳著繪畫,其失誤在所難免。有些研究者注意到人面魚紋彩陶盆口沿紋飾可能與表示四方八位、四時八節有關(如錢志強《試論半坡期彩陶魚紋藝術》,孫新周著《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119—120頁)或認為100格網紋反映了仰韶先民的幾何知識(如鞏啟明著《仰韶文化》201頁),但遺憾的是仍然沒有對100格網紋作嚴謹、認真的模畫和分析。將書慶先生著《破譯天書:

遠古彩陶花紋揭祕》是迄今所見注重對彩陶紋飾作結構和數量分析的第一本著作,但他將100格網紋視作「兩個方向線條的交錯之形」,網紋便「成為陰陽交錯之形的符號象徵」,因此對人面魚紋盆100格網紋也沒有作準確的模畫。陸思賢先生在《神話考古》一書中對100格網紋作了專門的分析和研究,認為它與立杆測影、天象曆法有關,即表示夏半年晷影在三段六節之上,太陽通過表木的投影空間所畫斜線,合於五段十節,即十等分,故用10×10=100之數,又將其與「羲和生十日」神話相聯絡,所以他單獨將100格網紋作成一個圖(陸思賢著《神話考古》165頁,文物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在與李迪先生合著的《天文考古通論》中,陸先生對100格網紋的認識雖然仍然持天文曆法說,但具體含義有了變化,不再認為它與立杆測影或「羲和生十日」有關,而是引《說文》「畢,田網也」,認為它既與田獵、漁獵用的網有關,也是象徵畢宿與雨季的關係,所以人面魚紋彩陶盆內的100格網紋就畫成了寫意性的圖案(陸思賢、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論》70--71頁,祡禁城出版社2023年11月第1版)。

可見,是否嚴格、準確地對彩陶圖案進行模畫,是與研究者、繪畫者對它的認識和理解有關的。模畫失真,必然對研究有所阻礙,而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傾向性認識,則容易導致對原圖模畫的失真。

關於人面魚紋盆內的100格網紋,筆者認為其含義當與天文曆法有關:100格之數表示河圖數55、洛書數45之和,即河圖洛書數理表達方式的一種(河圖、洛書原本是對1—10十個數字的排列形式,源於古人對十月太陽曆的崇拜,參見陳久金《陰陽五行八卦起源新說》,《自然科學史研究》第5卷第2期,2023年。宋人劉牧、朱熹所傳河圖洛書在新石器時代可能已經產生,也可能同時與天象有關,但「河圖」、「洛書」在歷史上有多種表現方式或可以存在各種圖式,朱熹《易學啟蒙》所載河洛未分未變圖即是用100個圓點,排列成10×10的方陣表示。

或者可以這樣認為,只要是對100數或1—10十個自然數的規律性排列即是「河圖」、「洛書」,其本質實即對1—10十個自然數、十月太陽曆以及100數的崇拜,因劉牧、朱熹所傳黑白點陣河圖洛書圖式更為正宗一些,古人在上面又附會出許多深奧、豐富的含義,所以成了河圖洛書的正宗圖式)。100格網紋四角上的四個三角形兩兩尖角頂對,實即互相垂直的兩個陰陽交午圖形(半坡魚紋常見的圖式)中間斷開後置入了100格網紋所致;這種處理方式應該是表示河圖、洛書源於十月太陽曆的十個數,而太陽曆與立杆測影有關,這些聯絡與原始人類頗為神祕、混沌的思維方式正是十分吻合。關於100格網紋含義的這種理解,還可以從人面魚紋盆其他紋飾內涵表達得到佐證:

陸思賢先生比較系統地研究了半坡和姜寨遺址出土的人面魚紋,認為它們與表現月相有關(陸思賢著《神話考古》121—125頁;陸思賢、李迪著《天文考古通論》68—70頁)。錢志強先生在《半坡人面魚紋新探》中認為人面魚紋盆口沿露地線紋作對稱連線則構成甲骨文、金文中的「甲」、「癸」二字,代表十干,同時口沿露地線紋的四方八位式分佈也可能與表示四時八節有關。孫新周先生同意錢先生的認識並認為十干與十月太陽曆有關(孫新周著《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120頁),何新先生也認為十干當起源於十月太陽曆(何新著《諸神的起源》223頁,時事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

筆者還認為,人面魚紋盆口沿露地線紋中的四個「|」紋即表示四十數,四個「個」紋為十二數,既與四時八節十二月曆法有關,其總數五十二則與月相週期密合,即一年為五十二個七日。總之,人面魚紋盆的所有紋飾從天文曆法角度可以得到完整而合理的釋讀。

6樓:匿名使用者

此外,在先秦典籍《詩經》《周易》中魚有隱喻「男女相合」之義,以此推之,這人面魚紋也應有祈求生殖繁衍族丁興旺的涵義。但不管究竟蘊含何種奧祕,作為中國原始社會先民的藝術傑作,它已然放射出耀目的光芒。

人面魚紋彩陶盆所用的藝術手法和半坡遺址的工藝水平

在器物內壁用用黑彩繪對稱的人面紋和魚紋各一組。構畫手法大膽誇張。人面成圓形,頭頂上三角形髮髻高聳,額頭塗黑,一側留出彎鐮形,雙眼眯成"一"字,"┸"形鼻,嘴銜兩魚,人面兩側耳部亦有兩條小魚簇擁著。

在人面之間還有兩條大魚同向追逐,魚身及魚頭均成三角形,魚眼呈圓形,大魚的魚身以斜方格為鱗。人面在魚群之中顯出悠然自得的神情。魚紋刻畫得十分生動:

魚頭雖是寥寥數筆,卻把魚的形神勾畫得具體而細微。魚身上沒有了魚鱗,以對稱的菱形圖案裝飾,富有律動感,充滿了生氣。整體圖案顯得古拙、簡潔而又奇幻、怪異。

仰韶文化距今約5000-6000多年,遺址主要分佈在黃河中游、渭河、汾河流域,包括河南、陝西、山西等地區,是中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廟底溝、秦王寨等型別代表了其早、中、晚三個時期。其中,半坡型別彩陶以各式盆、缽、壺、尖底瓶多見;彩繪基本為黑彩,常見魚、鹿、蛙、羊等動物紋、人面紋以及三角、寬頻、波折、網格等幾何紋。

魚紋是半坡彩陶中相對比較多見的題材。

仰韶文化彩陶紋飾的發展從寫實到抽象,符合人類認識世界的客觀規律。人類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真實的世界,天上的鳥、水中的魚、山上的樹、地上的草,無一不栩栩如生。進而,人類進一步認識到各種事物的不同本質和規律,於是出現了諸如從魚紋到菱形、從花草到不同的弧形變化等各種各樣從寫實而來的抽象。

因此,在欣賞彩陶所反映的遠古藝術之餘,還可以瞭解我們的祖先認識世界的過程。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因第一個發掘地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仰韶村遺址而得名。距今大約7000-2023年。

仰韶文化一直至今已發現上千處,分佈在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以陝西省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7樓:回味童年的風采

說明當時的原始居民已經會捕魚,並喜愛魚,以捕魚為生。

人面魚紋彩陶盆暗示了什麼?

七年級上冊歷史: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為什麼要刻上這些神祕的圖案?這些圖案象徵著什麼?

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圖案有什麼意義? 5

8樓:匿名使用者

人面魚紋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考古工作者在陝西一帶發現的具有特殊意義的圖形圖案,學者們對此圖案的解釋眾說紛紜,現今為止最具影響力的就是圖騰說。通過考察仰韶文化地區原始人對人面魚紋的崇拜,延伸至其他氏族圖騰崇拜現象,可以得見遠古時期人類的圖騰崇拜是一種較為普遍和真實存在的現象,圖騰崇拜是原始社會各個氏族向祖先、保護神表示崇敬的一種儀式或精神文化。

人面魚紋圖案反映了原始時代人類在繪畫創作方面的豐富想象力,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引發了考古界學者對於人面魚紋本身所傳達資訊的一系列推測,在距今約2023年的遠古時代,是什麼人創造了這些圖案,這些圖案又表達了怎樣的含義。在眾多推測中,筆者較為贊同的是圖騰說,這也是現有認同者比較多的一種說法。

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係,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係,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係,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加以崇拜;在原始社會由於人們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在與大自然的接觸的過程中,往往對大自然的威力不能理解,感到恐懼、害怕,希望能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戰勝它。在同大自然的鬥爭中,人類認識了許多與自己有關的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等,由於它們能給人類造福,使人類得以生存下去,人們出於愛護它,產生了崇拜;有的由於面對大自然的威力而無法戰勝,敬畏它,產生了崇拜;也有的是為了戰勝其它氏族,而想要依靠某種神靈的力量,因此,把他們認為最有威力的東西,作為自己的圖騰而加以崇拜。

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圖案蘊藏的含義是什麼

青少年的紅星 1955年陝西西安半坡出土。陶盆高16.5釐米,口徑39.5釐米,是以細泥為原料,捏成型後著彩放在窯裡燒製而成的彩陶器。盆的底部略平,腹部突出,也比較深。盆內壁光滑,外表粗糙。盆的內壁和口脣繪有對稱的人面紋和魚紋。陶盆本身是紅色,盆上的花紋是黑色。紅底黑花表現了當時繪畫藝術水平和人們豐...

著名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出土於 選擇題

b名稱 人面魚紋彩陶盆 類別 陶器 年代 新石器時代 文物原屬 仰韶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 20世紀50年代陝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資料 高16.5釐米 口徑39.8釐米 賞析 人魚合體 彩陶是在陶器表面以紅黑赭白等色作畫後燒成,彩畫永不掉落。此盆由細泥紅陶製成,敞口卷脣,盆內壁...

彩陶人面紋運用了哪幾種方式

神奇的半坡,彩陶人面紋分類 半坡型別彩陶盆內繪有人面紋與魚紋相組合的花紋形式,相似花紋形式的同類彩陶有十多件,而且出自西安半坡與臨潼姜寨兩個遺址。半坡彩陶這類奇特花紋曾引起學術界廣泛注意,並有過許多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是魚圖騰崇拜的象徵,有人認為是原始文身習俗的寫照,有人認為是漁獵巫術的一種儀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