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皇帝都是哪幾位,魏國曆代皇帝都是誰

時間 2021-08-11 17:35:05

1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 北魏道武帝(太祖)

北魏開國皇帝(386─409),即拓跋矽。鮮卑族拓跋部人,祖昭成皇帝。魏先世曾建代國,376年為前秦苻堅所滅。

386年拓跋矽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為魏,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稱帝。

三十九歲被弒。《國史大綱》

北魏明元帝(太宗)

北魏明元帝(409─423),即拓跋嗣,北魏皇帝,道武帝長子。409年十月,道武帝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嗣殺紹,乃即位,年號永興。

即位後十一年,宋篡晉。《國史大綱》

北魏太武帝(世祖)

北魏太武帝(423─452),即拓跋燾。北魏皇帝,明元帝長子。423年以皇太子嗣位。452年二月為宦官宗愛所殺。

滅夏、滅北燕、滅北涼,北方始統一。侵宋臨江而返。《國史大綱》

北魏文成帝 拓跋睿(高宗)(452-465)

北魏獻文帝 拓跋弘(顯祖)(465-471)

北魏孝文帝(高祖)

北魏孝文帝(471─499),即拓跋巨集,亦即元巨集,北魏皇帝。即位時僅五歲,太皇太后馮氏當國。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馮太后死,始親政。

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又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此外又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時宋篡於齊。遷都洛陽。《國史大綱》

北魏宣武帝 元恪 (499-515)(世宗)

北魏孝明帝 元詡 (515-528)(肅宗)

母胡太后稱制,魏始衰。太后弒帝。爾朱榮舉兵晉陽,立孝莊帝,沈胡後於河。《國史大綱》

北魏孝莊帝 元子攸 (528-530)(敬宗)

殺爾朱榮。爾朱兆弒帝。《國史大綱》

北魏長廣王 元曄 (530-531)

北魏節閔帝

北魏節閔帝(531─532),即元恭,北魏皇帝,廣陵惠王元羽之子。即位前襲爵廣陵王。531年爾朱兆、爾朱世隆等廢長廣王元曄,立恭以為帝,年號普泰。

532年四月為高歡所廢,後被鴆殺。

高歡討爾朱氏,廢帝,立孝武帝。《國史大綱》

北魏廢帝

北魏廢帝(531─532),即元朗。北魏皇帝,章武王元融之子。531年高歡起兵討爾朱氏,十月元朗為帝。532年四月,廢以為安定郡王,十一月被殺。

北魏孝武帝

北魏孝武帝(532─535),即元修。北魏皇帝,孝文帝子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永安三年(530年)封平陽王,532年四月,高歡廢元朗,擁立元修為帝。

534年,帝憤高歡專權而西入長安,投奔宇文泰。十月,高歡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遷都於鄴,自是魏分東西。閏十二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殺,北魏亡。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又稱後魏、拓跋魏、元魏。鮮卑拓跋氏建立。

北魏,自公元386年,拓跋珪稱王建國,至534年魏孝武帝兵敗逃往長安投奔宇文泰,歷經十四帝,凡一百四十九年。初,建都雲中,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398年,遷都於平城(今大同),439年,拓跋燾統一北方。拓跋巨集493年起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534年,**為東魏與西魏。

—  獻明皇帝  (北魏太祖追崇) 拓跋寔 —  —   北魏太祖  (初諡烈祖)  (西魏文帝  改為烈祖) 道武皇帝  (初諡宣武皇帝) 拓跋圭 登國 386年—396年   皇始 396年—398年   天興 398年—404年   天賜 404年—409年   北魏太宗 明元皇帝 拓跋嗣 永興 409年—413年   神瑞 414年—416年   泰常 416年—423年   北魏世祖 太武皇帝 拓跋燾 始光 424年—428年   神麚 428年—431年   延和 432年—434年   太延 435年—440年   太平真君 440年—451年   正平 451年—452年   — 南安隱王 拓跋餘  承平或永平 452年   北魏恭宗  (北魏高宗追崇) 景穆皇帝 拓跋晃 — —  北魏高宗 文成皇帝 拓跋浚 興安 452年—454年   興光 454年—455年   太安 455年—459年   和平 460年—465年   北魏顯祖 獻文皇帝 拓跋弘 天安 466年—467年   皇興 467年—471年   北魏高祖 孝文皇帝 元巨集[1]  (拓跋巨集) 延興 471年—476年   承明 476年   太和 477年—499年   北魏世宗 宣武皇帝 元恪 景明 500年—503年   正始 504年—508年   永平 508年—512年   延昌 512年—515年   北魏肅宗 孝明皇帝 元詡 熙平 516年—518年   神龜 518年—520年   正光 520年—525年   孝昌 525年—527年   武泰 528年   — 元氏 - 528年   — 元釗 建義 528年   北魏肅祖  (北魏敬宗追崇) 文穆皇帝 元勰 — —   — 孝宣皇帝  (北魏敬宗追崇) 元劭 — —   北魏敬宗 孝莊皇帝  (初諡武懷皇帝) 元子攸 建義[2] 528年   永安 528年-530年   — 長廣敬[**請求]王 元曄  建明 530年-531年   — 節閔皇帝 元恭[3] 普泰 531年-532年   — 元朗[4]  中興 531年-532年   — 武穆皇帝  (孝武皇帝追崇) 元懷  — —   —  孝武皇帝  (出皇帝)  元脩[5]  太昌 532年   永興 532年   永熙 532年-534年

3樓:匿名使用者

魏武帝 曹操 (為追諡,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少帝 曹芳 (邵陵厲公)

高貴鄉公 曹髦

魏元帝 曹奐

北魏的皇帝都是哪幾位

4樓:匿名使用者

北魏北魏道武帝(太祖)

北魏開國皇帝(386─409),即拓跋矽。鮮卑族拓跋部人,祖昭成皇帝。魏先世曾建代國,376年為前秦苻堅所滅。

386年拓跋矽重建代國,同年改國號為魏,398年建都平城,次年稱帝。

三十九歲被弒。《國史大綱》

北魏明元帝(太宗)

北魏明元帝(409─423),即拓跋嗣,北魏皇帝,道武帝長子。409年十月,道武帝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嗣殺紹,乃即位,年號永興。

即位後十一年,宋篡晉。《國史大綱》

北魏太武帝(世祖)

北魏太武帝(423─452),即拓跋燾。北魏皇帝,明元帝長子。423年以皇太子嗣位。452年二月為宦官宗愛所殺。

滅夏、滅北燕、滅北涼,北方始統一。侵宋臨江而返。《國史大綱》

北魏文成帝 拓跋睿(高宗)(452-465)

北魏獻文帝 拓跋弘(顯祖)(465-471)

北魏孝文帝(高祖)

北魏孝文帝(471─499),即拓跋巨集,亦即元巨集,北魏皇帝。即位時僅五歲,太皇太后馮氏當國。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馮太后死,始親政。

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又改鮮卑姓氏為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此外又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時宋篡於齊。遷都洛陽。《國史大綱》

北魏宣武帝 元恪 (499-515)(世宗)

北魏孝明帝 元詡 (515-528)(肅宗)

母胡太后稱制,魏始衰。太后弒帝。爾朱榮舉兵晉陽,立孝莊帝,沈胡後於河。《國史大綱》

北魏孝莊帝 元子攸 (528-530)(敬宗)

殺爾朱榮。爾朱兆弒帝。《國史大綱》

北魏長廣王 元曄 (530-531)北魏節閔帝北魏節閔帝(531─532),即元恭,北魏皇帝,廣陵惠王元羽之子。即位前襲爵廣陵王。531年爾朱兆、爾朱世隆等廢長廣王元曄,立恭以為帝,年號普泰。

532年四月為高歡所廢,後被鴆殺。

高歡討爾朱氏,廢帝,立孝武帝。《國史大綱》北魏廢帝北魏廢帝(531─532),即元朗。北魏皇帝,章武王元融之子。

531年高歡起兵討爾朱氏,十月元朗為帝。532年四月,廢以為安定郡王,十一月被殺。

北魏孝武帝北魏孝武帝(532─535),即元修。北魏皇帝,孝文帝子廣平武穆王元懷第三子。永安三年(530年)封平陽王,532年四月,高歡廢元朗,擁立元修為帝。

534年,帝憤高歡專權而西入長安,投奔宇文泰。十月,高歡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遷都於鄴,自是魏分東西。閏十二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所殺,北魏亡。

魏國曆代皇帝都是誰

5樓:帥氣的小宇宙

三國時期魏國有5個皇帝: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齊王(曹芳)、高貴鄉公(曹髦)、常道鄉公(曹奐)。

1、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曹魏開國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與正室卞夫人的嫡長子 。

2、魏明帝

魏明帝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長子,母為文昭甄皇后。

3、 魏齊王

曹芳(232年-274年),字蘭卿,魏明帝曹叡養子,三國時期曹魏第三位皇帝,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後繼立為帝。嘉平六年(254年),司馬師將曹芳廢為齊王,改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司馬炎代魏稱帝后,改封曹芳為邵陵縣公。

泰始十年(274年),曹芳病逝,終年四十三歲,諡號為厲公。

4、高貴鄉公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彥士,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為高貴鄉公。

5、常道鄉公

曹奐(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三國時期魏國最後一位皇帝,260年-265年在位。甘露三年(258年),封常道鄉公。

為何清朝皇帝都是瘦子,明朝皇帝都是大胖子

謝邀。這個問題嘛,悅史君先上明朝皇帝圖 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接下來再看看清朝皇帝 清太祖愛新覺羅 努爾哈赤清太宗愛新覺羅 皇太極清世宗愛新覺羅 胤禛這 多的道路悅史君也不多說了,只能說這些年來,大辮子戲的毒害太大了,用電視劇或者電影來學歷史,可以休矣啊!這個觀察得還挺細。從歷史書上的一些畫像來看...

唐朝皇帝都是怎麼死的時候

太宗李世民52歲時因誤食金丹送命,葬昭陵。高宗李治身體不好,頭痛目眩尤其嚴重,56歲時病死於洛陽宮中的貞觀殿。中宗李顯55歲時,他被自己的老婆韋皇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死。睿宗李旦55歲壽終正寢。玄宗李隆基52歲病逝,葬建陵。肅宗李亨 代宗李豫 原名李俶 德宗李適病逝。順宗李誦804年9月,本來疾病纏身...

朝鮮(韓國)的歷代皇帝都有誰

筆有千秋業 因為封建時代如今的韓國和朝鮮是統一的,韓國是二戰之後才建立的朝鮮半島38線以南的國家,建立後就是資本主義國家,所以關於朝鮮的皇帝的情況只有朝鮮一說,詳解如下 李氏朝鮮歷代皇帝簡介 1392年 1398年 太祖 李成桂 1335年 1408年1398年 1400年 定宗 李芳果 13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