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戀空記事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綜合觀,即大教育觀
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認識到教育是整個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許多教育問題實質上是社會問題,必須把它置於整個社會系統中加以考察和解決。而教育問題的解決,又必然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二)辨證觀,即對立統一觀
古代教育家強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時也不忽視知識教育的作用,即"德智統一觀"
(三)內在觀,即強調啟發主體的內在道德功能和自覺性。重視啟發內心的覺悟,相信主體內在的力量。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創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並作為一個教育原則,貫穿於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運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題不是孔子提出來的,南宋朱熹的《論語集註》雲:「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認學生間的個別差異,並瞭解學生的特點。孔子瞭解學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兩種。第一,通過談話。
孔子說:「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學生談話,有個別談話,也有聚眾而談。
如有一次有意識地向子路提出一個假定性的問題:「道不行 ,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字路並未說話,僅以高興預設,孔子便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第二,個別觀察。
他通過多方面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由表及裡地洞 察學生的精神世界:要「聽其言而觀其行」,單憑公開場合的表現作判斷還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憑一時的行為作判斷還不夠,還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學生的所作所為,**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傾向,這就可以把一個人的思想面貌瞭解透徹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認為不同的事務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質。
(二)學思結合,知行統一
在教學中,孔子把「學而知之」作為根本的指導思想,他的「學而知之」就是說學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學而得的。學,不僅是學習文字上的間接經驗,而且還要通過見聞獲得直接經驗,兩種知識都需要。他提出「博學於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於古代文化、政 治知識這些前人積累的間接經驗。
他還提出「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孔子重視學,也重視思,主張學思並重,思學結合。他在論述學與思的關係時說:「學而 不 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既反對思而不學,也反對學而不思。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還強調學習知識要「學以致用」,要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之中。把學到的知 識要 「篤行之」,他要求學生們說話謹慎一些,做事則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訥其言而敏於行」 ,應當更重視行動。
由學而思而行,這就是孔子所**和總結的學習過程,也就是教育過程,與人的一般認識 過程基本符合。這一思想對後來的教學理論、教學實踐產生深遠影響。
(三)啟發誘導,循序漸進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憤與悱是內在心理 狀 態在外部容色言辭上的表現。
就是說,在教學事必先讓學生認真思考,已經思考相當時間但還想不通,然後可以去啟發他;雖經思考並已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詞表達出來,此 時可以去開導他。教師的啟發是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的,啟發之後,應讓學生再思考,獲得進一步的領會。孔子在啟發誘導、循序漸進的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種,即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兩端,攻乎異端。
七、樹立教師的典範
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於後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他回答子貢的提問時說:「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他也曾在學生面前評價自己說:「若聖與仁, 則吾其敢。抑為(學)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也。
」他為後世的教師樹立了六個方面的典範:
學而不厭。教師要儘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 尚的品德,這是教人的前提條件。
溫故知新。教師既要了解掌握過去的政治歷史知識,又要借鑑有益的歷史經驗認識當代的 社會問題,知道解決的辦法。
誨人不倦。孔子30歲左右開始辦學,40多年不間斷地從事教育活動,就在從政的5年間,也仍 然從事傳授,周遊列國時,也隨處講學。有的學生品德很差,起點較低,或屢犯錯誤,他也 不會嫌棄,耐心誘導,造就成才。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對學生的愛和高度負責,是他有誨人不倦教學態度的思想基礎。
以身作則。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 化 學生。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政者,正也。
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 從政乎何有?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學相長。孔子認識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不是單方面的知識傳授, 而是可以教學相 長 的。他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答疑解惑,經常共同進行學問切磋。
不但教育了學生,也提高自己。 參考資料:http:
2樓:衛河散人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德行文學並重,學以致仕。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我們要繼承古代教育思想的積極因素,從小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樹立經世濟民思想。活到老,學到老。要經得住生活的打擊與挫折。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有哪些
3樓:烊是千璽的烊
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主要有三種,分別是:
1、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對於中國文化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論語中。孔子從**人的本性入手。
認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個性差異主要是後天形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所以他注重後天的教育,主張「有教無類」。孔子的學說以「仁」為核心和最高道德標準,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強調忠孝和仁愛。
孔子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表現啟發性教學原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習和行動相結合,要求學以致用。
2、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思想:墨翟以"兼愛"和"非攻"為教,同時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 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還注重使用技術的傳習。 對於獲得知識的理解,墨家認為,主要有「親知」、「聞知」和「說之」三種途徑。
前兩種都不夠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須重視說知,依靠推理的方法來追求理性知識。
3、道家思想:道家主張迴歸自然、"復歸"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古代社會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4樓:你瞅啥
1、官學和私學並行的教育體制;
2、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
3、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
4、教育與生產勞動的分離和對立
古代只有私塾,沒有名義上的學校。真正的學校是國家辦的。數量很少。
一般是貴族才能進去。比如說:國子監、國子寺、國子學等。
所以一般的平民百姓是無法獲得教育的。這些學校的特點都是一樣的:階級性、道統性、**性、象徵性、刻板性。
5樓:馬鞍山精銳
專門的教育
機構和執教人員;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文字的發展和典籍的出現豐富了教育內容,提高了教育職能;教育與生產勞動分離,學校輕視體力勞動,形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對立;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強迫體罰、棍棒紀律 ;官學和私學並行的教育體制;個別施教或集體個別施教的教學組織形式。
古代社會教育特徵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適合統治階級所需要的官吏、牧師或騎士。在封建中國,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傳播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和治國方略,培養能夠維護和鞏固封建統治的官吏。在歐洲封建時代,世俗封建教育主要是培養能夠忠於世俗封建主的「騎士」,而僧侶封建教育主要是培養能夠忠於教權的「教士」或「牧師」。
歐洲封建社會的學校教育基本上是由教會來控制。
第二,學校教育既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又具有嚴格的等級性或濃厚的宗教性。教育的等級性就是指在封建統治階級內部,不同官職出身的人的子弟接受不同等級的教育。如在我國唐朝的官學體系中,設有「六學二館」,即弘文館、崇文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律學。
教育的宗教性主要是歐洲封建教育而言的,教育的宗教性體現了教育的階級性。
第三,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經典為主。在中國,封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以及根據這些經典所編撰的一些啟蒙讀物,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女兒經》等。在西方,其主要內容就是宗教教義及與之相產的內容,如《聖經》,教父著作,經院哲學家的著作,各種祈禱書、讚美詩、聖詩等。
不過,也存在著一些少量的科技教育的內容。例如中國增加一些算學、天文學、醫學等方面的內容。到了唐代,各地建立起一些專科性學校,同時在一些**部門,如太醫署、太僕寺、司天臺等,也設科招生,培養一些專門人才,達到一定的規模,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最早的。
第四,教育教學方法主要以嚴格的紀律約束為主,輔以個人自學和修行。機械記憶、背誦、體罰是常用的教育教學及管理措施,與此同時,教育者們也非常強調個人的體會和自覺踐行。
第五,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教育體系,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教育經驗,提出了比較豐富的教育教學思想。中國在漢代就建立了從**到地方的官學體系,還有私學系統,私學不僅有啟蒙教育,而且還有高等教育。在官學和私學之外,還有書院和社學。
在中世紀的歐洲,教會也創辦了大量的、各種層次和型別的的學校,如教區學校、主教學校、修道院學校以及教會大學。在這一時期,出現的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章和專著有:我國的《學記》、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韓愈的《師說》和《進學解》、程端禮的《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和黃宗羲的《學校》等等。
西方的傑羅姆的《致萊塔的信》、本篤的《本篤規程》、伊西多的《辭源》等。
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對於現代教育教學有何借鑑意義
一是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的論斷,即主張人的天賦素質相近,而人的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而形成的。這一論斷不僅被現代教育科學所證實,而且一直被推崇為一個人成長的重要因素。二是 有教無類 的教育原則,即倡導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強調教育的平民化和公平性。這不僅在春秋舊戰國...
中國古代倫理思想的特點,中國封建倫理思想有哪些特點
倫理與宗法關係的緊密結合 倫理與宗法關係相結合,從而形成了以 忠 和 孝 為核心內容的宗法體系,這是中國倫理思想最突出的和最基本的特徵 木子 男人三妻四妾!女人三從四德!中國封建倫理思想有哪些特點 棋盤上的小棋子 各種維護和體現宗 理的法律原則紛紛設立。成了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一條基本原則。平等觀念欠...
中國古代軍事家繼什麼,中國古代軍事家繼什麼 光
你是想說戚繼光吧,明朝時期的抗倭名將,主要是跟倭寇也就是小日本那邊飄過來的浪人 其實就是流寇 幹架,他還留下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詩 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 1528年11月12日 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 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