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一、以仁為本的戰爭觀
這一思想大約形成在奴隸社會的初期,到奴隸社會的末期基本成熟。以仁為本的戰爭觀,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1、戰爭支柱——以仁為本。
《司馬法·仁本第一》開宗明義:“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為正。正不獲意則權。
”仁者使人親,義者使人悅。此二者,才是戰鬥力的凝聚核,才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基礎。 2、戰爭準則——師出有名。
《禮記·檀弓下》主張“師必有名”,認為師出無名,必將遭到眾人的反對,定成敗局。
二、“不戰則已,戰則必勝”的指導原則
1、重站思想。《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大聲疾呼:“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認為戰爭是關係到國家民眾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不能不認真研究和對待。 2、慎戰思想。即慎重對待戰爭,不輕易言戰。
《孫子兵法》中這樣寫道:“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 3、備戰思想。
其意就是未雨綢繆。孫子受當時形勢的影響和思想的薰陶,提出了必須重視備戰的思想,並告誡人們思想上時刻不要忘記戰備,做到“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4、善戰思想。就是要會用兵打仗。
一是注重以“道”為首要因素的多因素制勝論。“道”就是政治,是“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也。
”當然,在注重道的同時,其他四個“天、地、將、法”因素也不可忽視。 二是廟算制勝論。廟算,是古代開戰前在廟堂舉行軍事會議,商討與謀劃戰爭的一種方式。
《孫子兵法》主張戰前要算,要對戰爭全域性進行計劃和籌劃,定出可行的戰略方針。 三是“詭道”制勝論。《孫子兵法》裡講道:
“兵者,詭道也”。因此,他提出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的詭道之法,進而達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目的。
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戰爭指導思想
《孫子兵法·謀攻篇》中寫道:“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這不僅僅對戰爭有指導意義,而且對政治、外交、經濟乃至工作生活都有一定幫助。
四、“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
自古以來,戰爭的直接目的就在於儲存自己、消滅敵人。最高和最理想的目標就是以“全”爭勝——“不戰而屈人之兵”。《謀攻篇》中指出:
“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因此,“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站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五、因情用兵的作戰思想
其主要表現在:“致人而不制於人”,奪取主動權。強調的就是要根據戰場的具體情況,靈活且有針對性的採取制勝方法。
六、孫子在用兵上強調奇正
他說:“凡戰者,以正合(合力攻擊),以奇勝(奇兵制勝)”。奇正是我國古代一對重要的軍事矛盾,歷代兵家多有闡述和運用。
奇正的含義廣泛,一般說來,常法為正,變法為奇。分而言之:在兵力使用上,守備、鉗制的為正兵,機動突擊的為奇兵;在作戰方式上,正面進攻、明攻的為正兵,迂迴、側擊、偷襲的為奇兵;在作戰方法上,按一般原則作戰的為正兵,採取特殊戰法的為奇兵。
奇正充分體現了用兵的機動靈活性,出奇制勝的高妙之處,在於攻擊敵人無備與虛弱之處。
七、選賢任能的用將之道
選賢任能,不僅是古人的用人之方,也是用將之道。 1、重將思想。《投筆膚談·軍勢第七》指出:
“三軍之勢,莫重於將”。並且認為,“大將,心也。士卒,四肢百骸也”。
我們現代所說的“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2、選將思想。在古代,選將標準有五,《孫子兵法·計篇》中明確提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3、用將思想。古人認為,將帥使用的原則,就是信任和放手。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2樓:匿名使用者
以仁為本,以和為貴!!!
3樓:諸像非像
先禮後兵。中**事思想的最高理想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意即先談判,談不攏再打,以談判取勝為最上策,以攻城為最下策。
4樓:莫雲軼
三面圍剿,網開一面。
先秦諸子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5樓:雲端之上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統治階級互相征戰,放鬆了對社會的控制,所以導致了社會上各種思想大發展
6樓:特刺激了
先秦時代的歷史總結和思想濃縮。以儒墨道法為大主線,詳盡闡釋諸子百家,關於人性善惡、德治法治、有為無為,跨越三百多年的大辯論。
道家思想及儒家思想對當代中國人的影響?
7樓:匿名使用者
一、道家思想的影響
1、道家主張要順應其發展規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屬性,讓其自然得到發展,不去人為的改造干擾。
現代的可持續發展觀,就是一種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種延伸,一種具體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實體化。當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為出發點,倡導人們更加熱愛自然、迴歸自然,希望人與自然在和諧相處的環境中共同發展。
2、道家並不完全反對人有私利,但主張要適可而止。
道家的這種思想在現代解決人生問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上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人們要滿足慾望,是為了尋求幸福快樂。但是他們力求滿足的慾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結果。
此觀點直到當今社會還是很受用。
二、儒家思想的影響
1、儒家的道德倫理學說是儒家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形成及發展有其深遠影響。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和特徵之一,同時也是儒家倫理思想中基本行為規範和重要道德範疇。在儒家道德體系中,孝悌是仁德的開始和基礎。儒家的眾多關於“孝”的論述,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更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2、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種道德教育,對當代人的價值在於思想價值觀的修正。
“有教無類”的思想可以說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張。這種思想對於解決今天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應當有借鑑意義。
總之,道家人生哲學的差異和互補,迥異成趣,交相輝映,以其博大精深將永遠閃耀在中國傳統哲學燦爛的文化星空裡,也將影響於當今乃至後世。
擴充套件資料
1、道家思想作為一個複雜的學說,自上古至今,已歷數千餘年,中間自然會經過許多發展的階段,出現許多不同的名稱,這是不言而喻的。在它的較早時期,按地域與時間則有鄭道家、晉道家、秦道家、楚道家、齊道家、戰國道家、先秦道家、原始道家等種種稱謂。
按方向則有北方道家與南方道家。從戰國末至秦漢是一大階段,當時人稱“刑 ( 形 ) 名法術之學”或“黃老道德之術”。到魏晉又是一大階段,史稱“玄風”、“玄學”。
各階段之道家雖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但又都帶有自己的特點。道家思想,“皆仰取諸象於天,俯查諸度於地。”
2、儒家思想是中國文明史經歷了夏、商、周的近2023年之後,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創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總結、概括和繼承了夏、商、週三代尊尊親親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一個完整的思想體系。
東周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劃時代的歷史變革中,周王室衰微,諸侯坐大,維護封建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諸侯爭霸,社會處於動盪之中。
這時候代表各階級利益的知識分子異常活躍,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他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著書立說,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們各自為新興的地主階級設計了一套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治國方案,為秦漢以後的社會治國思想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8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8·孝感)孔子說“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仁”是其所建立學派的核心思想。孔子學派的學說,從戰國開始,成為天下之顯學而發揮重要作用。
從西漢到明清,基本處於獨尊地位。而且,久而久之,這一學派的一些思想觀點不斷滲透到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當中。孔子建立的學派是:
儒家學派。
9樓:yiyo粉少
儒道兩家,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心理框架和價值系統,相互刺激,相互吸收,推動著民族精神的演進,從而共同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道家思想及儒家思想對當代中國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道家思想的影響
1、道家主張要順應其發展規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屬性,讓其自然得到發展,不去人為的改造干擾。
現代的可持續發展觀,就是一種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種延伸,一種具體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實體化。當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為出發點,倡導人們更加熱愛自然、迴歸自然,希望人與自然在和諧相處的環境中共同發展。
2、道家並不完全反對人有私利,但主張要適可而止。
道家的這種思想在現代解決人生問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上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人們要滿足慾望,是為了尋求幸福快樂。但是他們力求滿足的慾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結果。
此觀點直到當今社會還是很受用。
二、儒家思想的影響
1、儒家的道德倫理學說是儒家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形成及發展有其深遠影響。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和特徵之一,同時也是儒家倫理思想中基本行為規範和重要道德範疇。在儒家道德體系中,孝悌是仁德的開始和基礎。儒家的眾多關於“孝”的論述,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更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2、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種道德教育,對當代人的價值在於思想價值觀的修正。
“有教無類”的思想可以說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張。這種思想對於解決今天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應當有借鑑意義。
總之,道家人生哲學的差異和互補,迥異成趣,交相輝映,以其博大精深將永遠閃耀在中國傳統哲學燦爛的文化星空裡,也將影響於當今乃至後世。
10樓:又見眼鏡蛇
影響不大了。因為現行的教育將其作為古人的思想進行“落後化”、“糟粕化”。對於有些內容當做類似於格言的性質選入課本,地位顯得可有可無;至於社會**文學大家教授之流則將其作為賺錢的工具。
真正能起到“入心隨意”的著實不多。所以當代中國人思想裡幾乎看不到道家及儒家思想了。偶爾提起也只是讓人覺得是一種歷史和記憶,其真正的精髓和內涵以及宗旨卻無人知曉。
中國人”驅趕“了這種思想,取而代之的是金錢至上,追名逐利以及功利為先的思想。新聞網路甚至是教育等媒介發揮的是反作用力。深入地挖掘並引導著陰暗心理。
踐踏公益,質疑善事為作秀,見義勇為之類的俠義行為代價高昂得甚至無法承受等等。
中國傳統設計思想的美學價值,論述中國古代傳統設計思想
首先就要說一下中國傳統美學的價值,從美學視角論中國傳統心理護理思想及其現代價值 從美學視角看,中國傳統心理護理思想具有美學的特徵,表現在儒家 下學上達 道家 照之於天 醫家 以情制情 的心理護理思想中 以 形神統一 虛靜守神 天人合一 作為心理健康護理的標準 方法和理想 注重心理護理,強調和諧統一,...
我想知道中國古代軍事書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的書籍有哪些
八陣總述 美芹十論 太公兵法 百戰奇略 墨子城守各篇簡注 太公兵法 佚文附錄 便宜十六策 乾坤大略 太公金匱 兵制 潛夫論 太公陰謀 策林 權書 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道德經論兵要義述 群書治要六韜 尉繚子 範子計然 三略 衛公兵法輯本 古今刀劍錄 三十六計 握奇經 鬼谷子 神機制敵太白陰經 吳子 何博...
中國古代軍事家繼什麼,中國古代軍事家繼什麼 光
你是想說戚繼光吧,明朝時期的抗倭名將,主要是跟倭寇也就是小日本那邊飄過來的浪人 其實就是流寇 幹架,他還留下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詩 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 1528年11月12日 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諡武毅。漢族,山東蓬萊人 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