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墓門 墓門有棘①,斧以斯之②。夫也不良③,國人知之。知而不已④,誰昔然矣⑤。
墓門有梅⑥,有鴞萃止⑦。夫也不良,歌以訊之⑧。訊予不顧,顛倒思予⑨。
註釋】 ①墓門:墓道的門。一說陳國城名。
棘:酸棗樹。 ②斯:
析,劈開,砍掉。 ③夫:這個人,指陳陀。
知而不已:儘管盡人皆知,他卻依然如故。 ⑤誰昔:
往昔,由來已久。然:這樣。
梅:梅樹。一說梅即棘,梅古文作「槑」,與棘形近,遂致誤。 ⑦鴞(xiāo):貓頭鷹。
古人認為是惡鳥。萃:集,棲息。
訊:借作「誶」(suì),斥責,告戒。 ⑨顛倒:
跌倒。 【譯文】 墓門前長著棗樹,就操起斧子把它砍掉。這個人是不良之徒,國中的人無不知曉。
知道他居心險惡卻不加制止,很早以來就已這樣糟糕。 墓門前長著梅樹,貓頭鷹聚集在樹上。這個人是不良之徒,唱支歌兒把警鐘敲響。
告戒的話充耳不聞,栽了跟斗才想起我的歌唱。[1]
2樓:金桃排案
知而不已:別人知道(他在幹壞事)而(他)卻不罷手。
誰昔然矣:過去有誰會這樣的呢?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麼意思?
3樓:小山村情懷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是指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這個句子的出處是
唐代李節《餞潭州疏言禪師詣太原求藏經詩序》。
餞潭州疏言禪師詣太原求藏經詩序》:"抑能知其然,未知其所以然者也。吾請言之。""論者不思釋氏扶世助化之大益,而疾其雕鎪彩繪之小費,吾故曰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者也。"
這句話告訴我們的就是
知道是這樣,但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近義詞:
成語例句:
柯崗《逐鹿中原》第三章:「也只是在按照上級的命令辦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進行著工作。」
成語用法:
作謂語、賓語;用於書面語。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句『
1、即便是有魔導科技類的特殊魔女存在,但人們卻反而因為兩種文明的巨大差異導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普通人也接觸不到高階的魔導科技。
2、你們啊……真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但大部分魔紋都因為超出了卡恩的理解水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4、對任何醜惡的東西,他能象嫌惡臭不自覺地加以譴責,雖他還年幼,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5、洪金練功的天賦並不算好,在練習九陽神功時,也沒有人可做指導,因為覺遠縱然練成了九陽神功,卻始終都是渾渾噩噩,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6、經驗豐富的人,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7、忍術的釋放需要查克拉的支援,而提取查克拉的能力,他是從技能卡上面獲得的,到底該如何製造查克拉,張凡根本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會,但是他說不明白。
8、只是楚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回覆的手段只能靠吸收殭屍死亡時散逸出來的生物能或者乾熬時間。
好工具9、對於自己的真實之眼,向陽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秘技的修煉,必然是由淺入深,細細講解。
10、我不會氣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這篇**必須由你來寫。
語知而不知,雖舍之而可也是什麼意思
4樓:網友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的意思是:如果老師開導了還是不懂,暫時放棄開導,也是可以的。「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出自《學記》,《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
原文選段: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見。
譯文:只憑記憶力掌握書本上的各種知識,這種人不夠資格當教師。當教師的人,一定要善於聽取學生的問題,並能夠予以解名三沒有提問的能力時,老師才加以開導。
如果老師開導了還是不懂,暫時放棄開導,也是可以的。
學記》一般認為是中國戰國晚期思孟學派的作品,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樂正克。其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瞭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
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什麼意思
5樓:夢之緣文化
出飢李野處:《論語·憲問》
原文: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譯文:子路夜裡住在石門,看門的人問:「從**來?」子路說:「從孔子那裡來。」看門的人說:「是那個明知做不到卻還要去做的人嗎?」
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做人爛喊的大道理。人要有一點鍥而不捨的追求精神,許多事情都是經過艱苦努力和奮鬥而得來的。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執著精神。
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什麼意思,「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是什麼意思?
幽靈漫步祈求者 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意思為 給學生講解後還不明白的情況下,暫時擱置問題也是可以的。出自 學記 第十四章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釋義 只是靠腦袋裡裝很多知識以應對學生的發問,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的人,是沒有資...
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什麼意思,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什麼意思
語知而不知,雖舍之可也意思為 給學生講解後還不明白的情況下,暫時擱置問題也是可以的。出自 學記 第十四章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釋義 只是靠腦袋裡裝很多知識以應對學生的發問,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的人,是沒有資格做人家老.語知...
「知之者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1 意思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一個智者呀!2 這句話出自 論語 表示對學習態度的一個論述。3 簡介 論語 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及其再傳 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 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 論理思想 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 大學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