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新制冷技術的潛在生產力有多大

時間 2025-03-17 11:55:28

1樓:網友

還沒有進入使用階段。

2樓:網友

當然任何乙個新節能技術對未來世界的經濟發展都有影響,但國內的新技術的構想很難有所成效,主要是沒有好的協作機構及配套條件去支援,另外資訊不足也經常造成研究者是坐井觀天的現象特別嚴重。

「天然新制冷技術」?到底是怎麼回事?

3樓:網友

一、設計原理。

1、把天然製冷與現有人工蒸氣壓縮式製冷兩種截然不同的製冷工藝方法相輔相成結合起來,形成乙個多級製冷迴圈複合的製冷系統。

2、利用現有蒸氣壓縮式製冷迴圈作為首級製冷,利用首級製冷冷量設計製造出乙個可供天然製冷迴圈的製冷工質蒸氣實行絕熱膨脹、並在其中冷凝液化的低溫、低壓空間。

3、利用製冷工質蒸氣在絕熱膨脹工況下冷凝液化時,只釋放微不足道的顯熱,並不釋放其數量與其汽化潛熱相等的凝結熱的物理特性建立天然製冷迴圈系統,作為末級製冷。

4、利用天然製冷只產冷、不產熱,製冷效率奇高的技術特性,為蒸氣壓縮式製冷提供良好的排熱環境,促使其蒸發壓力與冷凝壓力之間的壓差最大限度地縮小,從而顯著提高其製取低溫冷量的製冷效率。

5、利用天然製冷迴圈中液態製冷工質汽化時吸收汽化潛熱所產生的製冷量,作為末級製冷量。利用末級製冷量作為對外製冷量。

6、利用天然製冷迴圈中,其製冷成本為微不足道的顯熱,其製冷產出為高倍超出其顯熱的汽化潛熱的技術效果,將其作為冷量放大器,並將其作為中間級製冷迴圈,設定在多級製冷迴圈複合製冷系統中的首級製冷迴圈與末級製冷迴圈之間。

7、中間級製冷迴圈可以是一級,可以是兩級,也可以是兩級以上的多級。中間級迴圈的作用是將上一級製冷迴圈產生的冷量多倍擴大。

4樓:匿名使用者

天然新制冷技術採用「天人合一」思想。

地球原本是一臺大空調。

現有人工製冷空調,只有通過大量消耗電力與能源,才能保障一間有限空間、有限面積的房屋具有舒適宜人的居住溫度。地球這臺天然的大空調,面對炎炎烈日的強烈輻射,則要保障總面積為億平方公里的「大房間」能夠總體上有乙個宜人的居住溫度。

現有人工製冷空調的技術實質是「熱量搬家」。因此它一面產冷,一面同時產熱,並且通常是其產熱量大於其製冷量。

地球這臺大空調的工作原理截然不同,它只產冷、不產熱。它不要壓縮機,不要電;更不需要在東半球製冷時,把熱量排到西半球;在西半球製冷時,把熱量排到東半球。天然製冷是一種不僅能夠使相關物體溫度下降,而且能使相關物體所處環境的溫度也能下降的真正意義上的製冷。

太陽每天輻射到地球地表面的熱量,其中絕大多數被地球這臺大空調通過實行 以水為製冷工質的天然製冷迴圈 與實行大氣 絕 熱 膨 脹 運動 消耗了!

謝天謝地,此種熱量消耗是一種恰到好處的消耗。其所以恰到好處是因為選擇了水為主要製冷工質,使地球既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因為天氣越熱,水就蒸發汽化得越快越多,熱量也就消耗得越快越多;天氣越冷,水就蒸發汽化得越慢越少,熱量的消耗也就隨之減慢減少。

通過剖析地球這臺大空調,真正能從科學的意義上完全理解天然製冷的原理,人工製冷技術就將躍上乙個大臺階。一種只產冷、不產熱的,具有特高製冷效率的天然新制冷技術就將應運而生。

5樓:

天然新制冷技術: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

與室外的空氣進行熱交換而成為中溫中壓的製冷劑液體,經過毛細管的節流降壓、降溫後進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迴圈流動,達到降溫的目的。

天然新制冷技術是誰發明的? 目前技術進展如何?

6樓:網友

從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研究會主持召開的"《天然新制冷技術》暨技術市場論證會"上獲悉:發明人易元明先生經過長達16年的研究,發明一種全新的天然新制冷技術,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將使現有製冷工業產品面臨"改朝換代"的挑戰。業內專家認為,該技術是未來製冷發展的方向,有深入研究和開發的價值。

易元明曾是醴陵市建委主任、副市長,為解決醴陵瓷城的大氣汙染問題,他在任職期間就開始進行科學研究,1989年他首創了"深冷淨化煙氣"理論,通過深冷處理與氣液分離徹底淨化煙氣。在自然現象啟發下,他通過考察干冰生產等工程實際並進行試驗,發明了一種實現相變以冷製冷迴圈的天然新制冷技術,繼而又發明了低溫新能源技術和低溫新環保技術。《天然新制冷技術》以二氧化碳作為清潔冷媒,可以全面取代以氟里昂等對環境有害的製冷工質,在產品造價接近的前提下,新產品的製冷效率可以提高10倍以上,**空調的電費可以由現在的每天萬元以上下降到千元以下,家用分體式製冷空調的戶外排熱裝置可以取消,電冰箱與製冷空調可以合二為一。

據介紹,目前該技術的生產工藝路線已經確立,北京中科信科技發展中心已經和易元明先生合作,著手進行規模化生產的開發工作。

科技** 20000510 1版。

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十二個發明?

7樓:網友

石斧作為工具使用的石斧距今已經有1,76,000000年的歷史了,最早是在肯亞的圖爾卡納湖發現的。

2 火的掌握。

火的掌握也許是最重要的發明,但是卻不知道是誰。事實是,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如何成功地有計劃地生**的。

3 耕種農業。

中國有了大公尺,而墨西哥同時有了玉公尺。兩者標誌著耕種農業的興起。通過耕種,人類從遊牧採集文化轉向了定居社會。

4 車輪。如果有誰想再發明車輪,肯定是在浪費精力。車輪無疑是當代最完美的物品,提公升空間狹小。

5 紡織品。

棉花代替了粗麻,使得人類的衣裝,保暖、裝飾上更上一層。

6 造鐵術。

到底是哪位前輩首先坐在火爐旁邊看著裡面的幾塊鐵片變成液態,至今是個謎。

7 火藥。相傳在早在德國弗萊堡就有火藥蹤跡。不過卻缺少相關證據。只有15世紀的一段文字記載。

而據說1354年的丹麥海戰就曾經用過黑火藥。不過黑火藥名稱的由來到19世紀才得來。而絕大多數的論述中,中國人早在公元九世紀就發明了火藥,用於軍事目的。

但是證據也貧乏。中國主要是用在鞭炮裡。而德國元旦前夕的煙花每年要放掉5百萬只,大概100噸的黑火藥。

8 文字。如果有人要問,是誰發明了書寫,這是個棘手的問題。首先要弄明白,是字母還是讀音,或者是圖畫的象徵,抑或是混合體?如果不那麼嚴格的話,第乙個應該是一副四世紀的畫。

這種文字的優勢是,不管使用什麼語言都能懂。在中國3500年前就出現了象形文字。

9 印刷術。

印刷術的發明並非偶然,是對現實問題的解決。中國9世紀就有了紙張,而在幾百年後才發明了印刷術。在歐洲印刷機誕生前,佛教的《大藏經》的80,000印刷板展現了這個巨集偉的工程。

10 望遠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望遠鏡的發明並不能讓其覺得是重要的。因為沒有望遠鏡小的一樣可以看。17世紀採用了玻璃的裝置。而1608年荷蘭的望遠鏡投入使用。

11 鐘錶。

16世紀中在德國開始有桌上的鐘。那些鍾只有一支針,鐘面分成四部分,使時間準確至最少的十五分鐘。

12 熱氣球。

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諾內廣場做公開表演,乙個圓周為110英呎的模擬氣球公升起,帶著三隻動物飄然飛行了英里。1783年11月21日下午,孟格菲兄弟又在巴黎穆埃特堡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載人空中航行,熱氣球飛行了25分鐘,在飛越半個巴黎之後降落在義大利廣場附近。

13 蒸汽機。

8樓:ok一生有你

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判斷乙個發明是否偉大,應該有兩個標準,一是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一是是否超前。第乙個標準很好理解,火、文字、造紙、印刷、電、塑料、抗生素、網際網絡等都對人類產生了非常非常重要的影響。第二個標準就不太好理解了,如何判斷乙個發明是否超前?

比如電燈吧,即使愛迪生沒有發明,但是肯定還有別人會在不久後發明出來,這是時代的產物,水到渠成的事情,飛機、**、電報無不如此,因此很難算成最偉大的發明。用這個標準,火、文字、電、抗生素、網際網絡都應該歸到水到渠成這一類裡。 這麼篩選下來,只有造紙和印刷術就顯出了超前性來。

造紙是中國發明的,在從中國傳出前,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沒有單獨發明紙,而且沒有任何跡象標明他們可以單獨發明,紙的發明大大加快了中國文明的發展步伐,在紙的發明之前,中國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之間沒有多大差距,羅馬、印度的文明和中國比,並不落後,可是紙發明以後,世界其他文明就再難和中國比肩,紙的發明400年後,唐成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國。 印刷術也是如此,雖然中國發明瞭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但是並沒有對文明發展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德國人興登堡單獨發明了活字印刷,卻立刻在歐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現代歐洲文明的開端是文藝復興,活字印刷擴大了文藝復興的成果,讓歐洲文明一下跑到了世界文明競賽的最前沿。宋代以後,活字印刷在中國基本絕跡,而我們很難想像,沒有活字印刷術,歐洲文明會發展得如此迅猛,活字印刷對文明的影響如此巨大,使我們很難在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的名單中把它劃掉。2

9樓:網友

1.輪子。從遠古時期到現在,所有運輸離不開輪子的作用,人類運輸史上,輪子的發明讓整個世界動了起來。

3.釘子。鐵釘的發明,使得物體的幾何連線變得簡單而方便,建造一間木屋也是輕而易舉。

3。指南針。指南針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而且應用甚廣。

5.內燃機,作為眾多機器的動力心臟,是工程師們通過幾十年的研究突破,終於在19世紀後期完成了內燃機的設計和建造。讓世界進入了真正的工業化時期,讓人類的生產力得到空前的提公升。

6.**機的發明,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也是目前使用人群最多的發明之一,也是如今人們不可分割的日常工具之一。

7.電燈泡,讓全世界的夜晚變得不再黑暗。

8.青黴素。

9.造紙術。

10.蒸汽機,引發工業革命,飛機,火車,汽車提供能源。

11.電。12.貨幣。

10樓:佳麗三千吧

第乙個活字印刷術。第二個就是我們現在用的電。第三個是青黴素。

第四個半導體。第五個光學鏡片。第六個造紙術。

第七個內燃機。第八個疫苗。第九個網際網絡。

第十個蒸汽機。第十乙個製冷技術。第十二個火藥。等等。

天然氣的製冷方法有哪些?人工製冷的物理方法有哪些

人工製冷方法有五種 相變製冷 熱電製冷 氣體膨脹製冷 昇華製冷和熔化製冷。相變製冷 利用液體製冷劑在低溫和低壓條件下的汽化過程去吸收被冷卻物體的熱量,包括蒸汽壓縮式 蒸氣吸收式 蒸汽噴射式 蒸汽吸附式 熱電製冷 利用金屬的溫差電效應 氣體膨脹製冷 利用高壓氣體膨脹時的吸熱 昇華製冷 利用固體二氧化碳...

汽車用天然氣作為動力的技術已經這麼成熟了,那它們為什麼不推廣呢?

在一些公家車上部分地區給予了一定的扶持力度,也算是一種推廣吧!其實有些技術並不用去刻意推廣,既然車子燒氣可以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那麼飽受高油價折磨的運營車輛 出租之類跑活賺錢的 就會自發的去進行油改氣,這無需推廣,對於跑運營的車輛絕大多數已經完成了油改氣。按照估計的電動車發展時間表,在合適的時機切斷...

半導體制冷片原理及其技術運用,這個半導體怎麼實現製冷?如題 謝謝了

半導體制冷片為什麼能製冷?原理是什麼?應用在哪些方面?這個半導體怎麼實現製冷?如題 謝謝了 我們知道,傳統的風冷散熱系統是不可能把顯示晶片的溫度降到環境溫度以下的,因為 當兩者的溫度幾乎相等的時候會很快達到熱平衡,此時便根本無法繼續降溫,頂多也只能接 近環境溫度。而半導體制冷卻可以打破常規,能夠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