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古代科技,現在的技術水平不能重新複製的

時間 2021-09-08 09:40:15

1樓:快樂時光

如果單純從科技進步的角度和生產力的角度來看,那絕大部分都不是問題了,只是有些存在爭議的還有少量確實造不出來的。

舉幾個例子。

失蠟法,這個工藝現在學界有爭論,就是關於古代青銅器有沒有采用失蠟法工藝鑄造的爭論,這個以曾侯乙尊盤為代表器物。

現代複製的話用失蠟法都沒能造的和古代一樣好,很多學者則是認為這類器物都是用的範鑄法造好小的部分然後焊接在一起的。關於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失蠟法,考古學界是還沒定論。

越王勾踐劍,要論鋒利程度和韌性剛性之類的指標,那肯定比不上現在的高階刀劍,只是人們現在不知道當時所用的確切工藝技術,因而沒法複製出完全相同的。

2樓:匿名使用者

一、地動儀

要說不能復原的文物,當首推東漢張衡的地動儀。

關於張衡渾天地動儀,史書只有短短一百多字的記載:

《後漢書》:陽嘉元年,夏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

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就這一百多字,困擾了人們兩千年:地動儀長什麼樣?原理是怎麼樣的?人們一概莫知。

二、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

此物件民間知名度不高,是中國第一批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之一。

此方案底部由四隻表情溫馴的梅花鹿承託一圓圈,四龍四鳳互相盤結,翼尾相接,構成一個內收而外敞的支架,上覆几案。

方案各部為分鑄後用鉚接和焊接而成,有的地方曲度較大,是用接鑄或失蠟法鑄成。器物的整個圖案由陶範鑄造鑄成零件,共使用了186塊陶範,經過多次鑄焊接(40個鑄接點、60個焊接點)而成結構如此複雜的成品。

三、曾侯乙建鼓底座

曾侯已編鐘大家都很熟悉,和編鐘一起出土的還有一件稀世珍寶——建鼓底座。這件國寶和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情況差不多,也是禁止出國的,因為沒有複製品

底座由八對大龍和數十條糾結纏繞的小龍構成,龍身互相纏繞,無數條首尾糾纏的小龍盤在一起,向上攀爬。底座整體鏤空並鑲嵌綠松石。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數清上面到底有多少條小龍。

有人說上面是108條龍,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數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四、九龍杯

看見這個可能有人要說了,九龍杯不是能製作了嗎,***還曾巧計取回九龍杯呢?

說的沒錯,九龍杯確實後來有景德鎮陶瓷大師仿製成功。可惜此人製造出一套杯子以後,出了車禍,不幸身亡,製造工藝又失傳了。

3樓:匿名使用者

高階瓷器絕對千年沒法超越!

一、工藝:

我們不應該從表面來看瓷器的價值,景德鎮瓷器基本是手工製作,技術基本是傳統工藝,手工製作的產品無法達到同一標準,過去有一句民謠「百窯萬件出一寶」就是說一件完美的瓷器非常難以製作,瓷器成品會出現幾百種質量缺陷,呈色、釉質、精細程度、工藝難度等等許多因素導致著**的差異。

二、原料:

首先從製造瓷器的泥料說起,不同的泥料有不同的成本,而且相差巨大,有幾百餘元一噸的渣頭泥,也有數萬元一噸的特種泥,如果按照普通工業產品定價規律「一工一料」的規則,最後燒成的瓷器的**可以相差300倍!渣頭泥是修整坯胎時刮削下來的泥料,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的雜質,簡單加工一下,以幾百塊一噸的**賣給生產低檔瓷器的廠家,一些廉價注漿成型的仿古瓷都是用這種泥料,「中白泥」千元左右一噸,是製作中低檔瓷的主要泥料,「高白泥」數萬元一噸,是製作名家藝術瓷和高檔仿古瓷的主要原料,中間的價位就相差近百倍。

三、繪製:

對於景德鎮瓷器來講,彩繪在瓷器成本中佔有絕對大的比例,而彩繪工費的差距很大,以繪製一個茶杯為例,僱用學徒繪製簡單紋樣不需要付工資,普通工匠幾十元,而高階工匠需要數百元,如果繪製複雜畫面如【清明上河圖】一套需近萬元,就是一個小小的款識成本的差距就不可想象,低檔貼花、列印工藝一個款識只需幾分錢,而手寫一個較為工整的款識一個字就要3-10元不等,如果「**到位」一個款識就要數百元。如果說繪製完差別還不大的話,但成瓷後,加上破損的成本,相差就很大了。

四、工序:

僅從原料的**差異我們就可以看出**有多大的差異,但是僅僅有錢購買使用這些原料還不夠,製作的成本也是一項主要成本,比如一隻茶杯成型最便宜的機壓成型只需要幾角工費,注漿成型可能還會便宜,而一隻手拉胚薄胎茶杯成型工費就要幾十元,而且能夠製作高階精品的工匠還很難尋覓,從製坯到燒成出窯需要經過晾坯、利坯、修坯、補水、蕩釉、彩繪、施釉、挑坯、裝窯、吹灰、燒煉、出窯-------一系列的輔助工序幾十道工序,其中只要有一次疏忽就可能會使產品報廢,如果製作中高檔瓷器這些輔助工種也必須僱用專業輔助工匠,如果製作低檔產品由於坯胎厚、工藝要求低坯胎成型後只需簡單的補水就可以施釉、燒煉,成本很低。

4樓:雪尚梅

古代的科技文化有很多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界上的七大奇蹟:"中國的秦陵兵馬俑。

埃及胡夫金字塔、巴比倫空中花園、阿爾忒彌斯神廟、奧林匹亞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但這些奇蹟中大多已被損毀,現僅存埃及胡夫金字塔和秦陵兵馬俑!都是現在技術水平不能重新複製!例如秦國青銅劍2023年春位於陝西省西安臨潼縣秦始皇陵東1.

5公里處,從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長86釐米劍身上有8個稜面,極為對稱均衡。它們歷經2023年從地下出土卻無蝕無鏽光潔如新,用現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這些青銅劍表面竟塗有一層厚約10微米的氧化膜,其中含鉻2%。這一發現立即震動了世界, 因為這種銘鹽氧化處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進工藝,據說德國在2023年,美國在2023年才先後發明並申請專利,而且只有在一套比較複雜的裝置和工藝流程下才得以實現。

二、素紗襌衣。素紗襌衣是我國考古工作者於202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出土的一件文物,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的巔峰作品,為國家一級文物。這麼大一件衣服重量只有49g,還不到一兩,用「薄如蟬翼」、「輕若煙霧」來形容絲毫不誇張,是世界上最輕的素紗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織物,近代有人使用頂尖的工藝,花費13年時間,最後造出來的還比古代的重了0.

5克,所以這些東西古代不一定就比不上我們。

5樓:匿名使用者

上世紀70年代,長沙馬王堆漢墓曾發掘出一件文物,經鑑定是西漢時期所創,當時紡織技術登峰造極,後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它就是最有名的素紗襌衣,這件衣服上下長128釐米,左右通袖長190釐米,如此長的一件衣服,重量卻只有49克,還不到一兩重,這麼長的衣服卻這麼輕,世界上沒有第二件,現代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也不服輸。

現代人花了13年的時間,終於創造出一件「素紗襌衣」,可是上稱一稱才發現,重量比原來那件還重了0.5克,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西漢時期人均壽命僅有20幾歲,可是卻能造出這麼一件無敵的衣服,而且時間也一定不是13年,可是現代人花了13年,造的衣服卻還不如西漢時期,實在是很難不讓人懷疑,這衣服就是從未來穿越到西漢時期的。

很多人一定認為,水晶杯只有現代才有,可是殊不知戰國時期就已經有了水晶杯,唯一流傳下來的一個水晶杯,也成為了國家的文物這一。此水晶杯高15.4釐米,外表光滑透明而且沒有任何紋飾,就算是放到現代,也算是一個絕美的藝術品,要是放在大馬路上,別人一定不會把它當成文物。

可是玻璃商品是在12世紀誕生的,為何戰國時期就會有玻璃呢?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文物也十分稀奇,它就是西漢時期的「見日之光」鏡,是一面被古人稱為是「神鏡」的銅鏡,它是一面正圓形銅鏡,直徑7.4釐米,淨重50克,背面還裝飾著很多漢代風格的紋飾,別看它外表看起來十分尋常,放在太陽光下就非比尋常了。倘若有一束光照到鏡面,鏡面反射出的光就會投影到牆上,牆上的光斑中就會顯現銅鏡背後的紋飾。

銅鏡背後的圖案、銘文,可以通過光線映在壁上,乍一看還以為是專門刻上去的圖案,十分的神奇,所以這面鏡子又被稱為是透光鏡。令人遺憾的是,這種鏡子的製作技術已經失傳,就連外國人都摸索不透其中的原理,更無法複製。

古人智慧是無限的,有哪些現在技術都無法複製發明?

6樓:貓

中國,是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國古人發明了非常多的東西,影響了後代,影響了全世界要說中國古人的智慧有多高,沒人會知道。但是根據古人遺留下來的文物來說,這些文物非常的先進,甚至有些是現代科學技術還無法解釋的。

這把寶劍聞名古今中外,是一把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這把越王劍雖在潮溼的地下埋葬兩千多年,但出土時沒有一點點鏽跡,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更為驚奇的是,寶劍上的金屬元素非常多,而且配合合理,其金屬記憶功能一直都是個未解之謎。

西漢"見日之光"鏡是西漢時期的銅鏡,該面銅鏡正圓,半徑3.7釐米,直徑7.4釐米,整體淨重約50克,背面裝飾有漢代風格的紋飾。

藏於上海博物館,是國家一級文物。之所以叫透光鏡是因為在強光照射下鏡子正面的圖案就會透過背面對映在牆上,堪稱最為逆天的古代文物,當年***還親自下令要搞懂這個原理。目前,透光的原理大體上是搞懂了,但是要複製這樣的鏡子,恐怕還得若干年

這件文物不是國寶級文物,而是國家一級文物。這件文物吃兩漢新朝時期的青銅器,其作用目前不得知。但根據史書中的記載,這是王莽發明的。

考古家根據其外形判斷,這與現代的遊標卡尺一致,其功能也可能是遊標卡尺的原型;但為何新朝時期會出現這麼先進的東西,這令考古家非常疑惑。

7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創造的5件發明,如今全部無法複製,其中一個讓慈禧愛不釋手

8樓:啦啦啦啦噢噢

素紗襌衣是我國考古工作者於202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出土的一件文物,是西漢時期紡織技術的巔峰作品,為國家一級文物。這麼大一件衣服重量只有49g,還不到一兩,用「薄如蟬翼」、「輕若煙霧」來形容絲毫不誇張,是世界上最輕的素紗襌衣和最早的印花織物,近代有人使用頂尖的工藝,花費13年時間,最後造出來的還比古代的重了0.5克。

古代印度的科技有哪些成就

古印度科技成就還是很高的,很少有人知道,主要是吃了不記錄歷史的虧 我在李約瑟的 中國科技史 裡看過一些。哲學方面的就不說了,題主說的阿拉伯數字也不說了,說些別的吧。比古代中國要差的東西就不說了,以下提到的都是達到古代中國水平 超過古代中國水平 有獨到首創之處的科技成就。1.天文學農業文明的天文曆法一...

明清時期科技衰落的原因有哪些,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高度發達的原因有哪些?而明清時期科技又為什麼落伍了?

知心姐姐小馬老師 首先看看全球大環境 西歐在精英階層 除宗教外 或者說是權貴和商人階級已經開始接受文藝復興運動,在擺脫了完全被宗教的思想和慾望束縛的人們開展了對世界的超越基本需求的新的探索方式,並且被部分貴族強烈支援,使得物理,化學,藝術,醫學得到了發展空間。明中期,西歐的資本主義雛形已經出現,表現...

有哪些穿越到古代發展科技的小說,有哪些穿越到古代發展科技的小說推薦?

超級晨霧的光 1 化工大唐 化工大唐 殷揚寫作的一本兩晉隋唐 由起點中文網首發。該書講述了陳晚榮穿越到唐代之後的利用現代的知識來生活的故事。2 臨高啟明 臨高啟明 首發於起點中文網的穿越歷史 作者是吹牛者。主要講述了一群三心二意,各懷抱負的普通人穿越到明代的海南省臨高縣發生的故事。3 明末工程師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