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文言文閱讀 虎求百獸而食之

時間 2025-02-22 10:20:29

1樓:從長順將錦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1、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

子無敢食我也。(無: 不。

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逆:違背。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遂: 就。

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畏: 害怕。

2、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虎求百獸而食之( d )

a、要求,請求 b、尋求,尋找 c、幫助 d、需求,需要。

虎以為然( a )

a、正確,對 b、這樣 c、然而 d、然後。

3、為下列句子中的「之」選擇正確的解釋,將字母填入括號內。

a、它們,代百獸 b、它,代老虎 c、它,代狐狸 d、它們,代老虎和狐狸。

虎求百獸而食之(a ) 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c )獸見之皆走( d )

4、選擇對下列語句翻譯正確的項。

天帝使我長百獸(d )

a、上天任命我做百獸的王。 b、天帝讓我比百獸長壽。

c、老天爺讓我比百獸年長。 d、上天派我帶領著百獸。

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 c )

a、看看百獸見到我的表現敢不走開嗎? b、看看百獸和我不離開嗎?

c、看看百獸看見我敢不逃跑嗎? d、看看百獸見到我是不是離開?

5、從寓言中可提煉出乙個成語,作為這篇短文的標題。

狐假虎威。6、分析句子中詞語的古今詞義。

子無敢食我也。 子:古義 兒子。

今義 你 獸見之皆走。 走:古義 走路。

今義 跑。

2樓:連霞禮雲

1、不。2、違背。

3、於是,就。

4、害怕 二、1、b

2、a 三、1、a

2、c 3、d

四、1、d2、c 5、狐假虎威。

6、子:古義:你。

今義:子女。

走。古義:跑。

今義:走路。

7、有些人憑藉著別人的威風來炫耀自己,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3樓:大東語文

閱讀理解 文言文解析。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文言文翻譯

4樓:達人方舟教育

老虎尋找食物,抓到狐狸。狐狸說:「你不敢吃我!

天帝派遣我來做各種野獸的首領,現在你吃掉我,是違背天帝的命令。你認為我的不誠實,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隨在我後面,看各種野獸看見我有不逃的嗎?」老虎認為有道理,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獸看見它們都逃跑。老虎不知道野獸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認為是害怕狐狸。

這是一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說的是憑自己的智謀逃出了虎口。後來都用來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狡猾的狐狸憑藉老虎的威風,在森林中嚇唬別人,但是,狡詐的手法決不能使狐狸改變虛弱的本質。

把戲一旦被戳穿,它非但會受到群獸的圍攻,還將被受騙的老虎吞吃。引申說明仗勢欺人的壞蛋,雖然能夠囂張一時,但最終決不會有好的。下場。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現人們用它來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也諷刺了那些仗著別人威勢,招搖撞騙的人。藉著別人的勢力,或職務上的權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

孟子課外文言文閱讀,《孟子》節選原文和翻譯

孟子 節選原文和翻譯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

文言文《曹聰智救庫史》翻譯,課外文言文《曹衝智救庫吏》求翻譯!!!!

是曹衝。曹操的一副馬鞍,放在馬廄中被老鼠咬了個洞,管馬房的小廝害怕曹操怪罪,想主動向曹操認罪請死。曹衝知道後,就對他說 不急著稟告,等三天再說。之後,曹衝用刀把衣服戳了個洞,看起來好像是被老鼠咬的,然後穿著去見曹操,一臉愁苦表情。曹操問他原因,曹衝說 聽人說衣服若是被老鼠咬破,就會倒黴,您看我的衣服...

古文怎麼做,課外文言文如何做?

孔子說 學習要常常複習,不是很快樂嗎?有從遠方來的朋友,不也很高興嗎?人家不理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一個君子嗎?曾子曰 我每天都會反省我自己,為每個人做事,我都盡力了嗎?我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忠誠?老師傳授我的知識,我自己都溫習了嗎?答題不易,麻煩點下右上角 滿意 以茲鼓勵,謝謝!孔子說 學了而後時不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