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長征每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七律長征》使用了那幾種修辭手法?

時間 2021-10-19 09:56:19

1樓:假面

全篇運用比喻、誇張、對偶、擬人的修辭手法。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用了比喻,誇張、對偶的修辭手法。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拍」是人的動作。

長征:2023年10月間,**紅軍主力從**革命根據地出發作戰略大轉移,經過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甘肅、陝西等十一省,擊潰了敵人多次的圍追和堵截,戰勝了軍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無數艱險,行軍二萬五千裡,終於在2023年10月到達陝北革命根據地。

譯文: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裡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著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著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悅的是踏上千裡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2樓:射手

運用比喻、誇張的修辭手法.

這首詩首聯是全詩的統領,一開場就道出紅軍不怕艱難,視萬水千山的漫漫征途為小事一樁.在此不僅寫了紅軍不懼自然界的困難,也明顯地暗示了圍追堵截的敵軍更不值一提,對於紅軍來說,他們只是等閒之輩,不堪一擊.

最後二行(即尾聯),詩人終於發出出自肺腑的贏得長征勝利後的喜悅之情,二萬五千裡轉戰的目的地已經到達,三軍大會師近在眼前,全軍上下都在喜笑顏開.

3樓:匿名使用者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運用比喻、誇張、對偶、擬人的修辭手法.

第2句用了比喻,誇張、對偶的修辭手法.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拍」是人的動作。

《七律長征》使用了那幾種修辭手法?

4樓:筆有千秋業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wēi yí)騰細浪,(比喻,五嶺本是山比喻為江河)烏蒙磅礴(páng 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對仗,很是工整)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擬人,雪山會笑豈不是擬人?誇張,夾金山哪有一千里這樣長?)

三軍過後盡開顏。

請君參考!

5樓:yiyuanyi譯元

用了誇張、借代、對偶的修辭手法

《七律長征》的尾聯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6樓:

用了誇張、借代的抄修辭bai手法「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

du盡開顏。」zhi是對首聯的迴應。開dao端言「不怕」,結尾壓「更喜」,強化了主題,昇華了詩旨。

「更喜」承上文而來,也是對上文的感情收束。紅軍過五嶺、越烏蒙、渡金沙、搶大渡,從敵人的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自然令人欣喜。而現在,紅軍又翻岷山,進陝北,勝利大會師已為時不遠,戰略大轉移的目的已基本實現,與前面的種種喜悅相比,它自然更勝一籌。

「盡開顏」寫三軍的歡笑,這是最後勝利即將到來的歡笑,以此作結,遂使全詩的樂觀主義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兀現。

7樓:匿名使用者

借代的修辭手法。三軍代指部隊

七律長征遇到的哪些困難和戰役,七律長征中有哪些戰役

一顆大楊樹 一 七律長征中的四次 戰役 1 烏蒙山迴旋戰 1936年,在長征中,中國工農紅軍紅二方面軍 第2 第6軍團 在雲貴高原烏蒙山區對國民黨進行的著名機動作戰。2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於長江的上游。紅軍到達金沙江後,先後找到七條船並控制了皎平渡兩岸 渡口。紅軍主力就靠這7只小船從容地過了江。兩...

《七律長征》這首詩有什麼特點,七律長征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頑強的革命樂觀主義態度 來自九鯉湖美不勝收的紫微星 樂觀,積極向上,奔放 七律長征 這首詩有什麼特點 七律長征這首詩的意思是什麼? 大意 紅軍不畏懼遠征的艱辛,千山萬水化做區區小事不足道來。五座大山蜿蜒回起伏只如水面蕩起細小的波答 浪,高峻,挺拔的烏蒙山也如腳下流動的小泥丸。金沙江的水波拍打著懸崖,...

七律長征主要內容20字,七律長征的全文意思

主要內容 全詩生動概述了長征的艱難歷程,強調紅軍對困難的蔑視,借山水來反襯紅軍的壯舉,讚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七律 長征 是近代詩人 所作。原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譯文 紅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