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學生混日子這種現象,如何一句話警醒混日子的大學生?

時間 2021-08-30 10:05:42

1樓:匿名使用者

學校不夠與時俱進,教育一直侷限在智育方面,對於社會發展中產生的一些新問題如環保問題、學生沉迷網路和遊戲問題基本上沒能給予教育和引導,現在的學校總體上太過於功利,沒有站在社會的高度來辦教育。有一位權威人士你可以認識,可以向他詳細瞭解一下,就是「軍寶老師」 樂於助人,現在網路上可火了,所以網路上很容易就可以找到他的,祝你馬年好運,心想事成!

2樓:輝趙雪厓

學校裡的知識都挺落後的,到現在了估計還在用20-30年前的教材,孩子學了對以後進入社會真心沒什麼用。

找機會讓他們多工作實習,多參加社會實踐。

儘早,最好大一就開始

3樓:英北啊

首先要說的這個事情就是高中的學習問題。大學生混日子的現象其實最早是源於高中的。因為我們在為高考沒日沒夜的奮鬥的時候。

老師都會這麼這麼來激勵我們:「考上大學就輕鬆了。就可以隨便玩了。

」沒錯也正是由於這種,高中老師不負責任的說法。

我們的中國的學生,在高中拼了命的學習,而到了大學我們緊密的聽從老師們的建議。開始了瘋狂的墮落了的生活。沒事就在宿舍裡打著遊戲,不想去上課,就不去上課,在宿舍想要睡著大覺就睡著大覺。

簡直是好不自在。所以說這種現象,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們的高中老師是要背鍋的。

另外一個就是大學生的學習問題。大學並不相識高中一樣,課程給你排得滿滿。一上大學之後,發現整個環境都輕鬆了下來。

特別是老師也不是那麼管你的學習了,使得大學生們變得更加的放鬆了。

特別是對於我們這些中國的學生,在高中時期被老是管的慣了,一沒有老師的約束,似乎都不知道怎麼辦好了。所以如果玩心上來了沒有遏制的力量,就開始了每天混日子的情況。這在很多的大學都不斷的上演著。

所以大學生混日子這種現象,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但我們知道的就是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僅僅只是因為學生的個體的原因,還是這個社會的責任。所以如果我們不想要我們的學生混日子。就要好好的思考一下,怎麼樣可以讓我們的學生重新的回到課堂中上課。

如何一句話警醒混日子的大學生?

4樓:百度使用者

新學期開學後,一位大學老師在科學網的部落格上分享了一次自己與學生交流的經歷和思考:

前些日子,跟一位即將面臨學業警告大二學生談話,談到最後的結果令我特別沮喪,我甚至開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否得當。當我焦慮他的學業問題時,他卻一臉淡然的跟我爭辯,似乎毫不在意。

「老師,這都大學了,你為什麼還總盯著我學習?」「我不學習跟你有什麼關係嗎?我爸媽都不管我,你憑什麼管我?」「我能混畢業就行了,你別總煩我行嗎?」

這種現象並非個例。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對學習生活反饋的「無焦慮感」令我有些吃驚。甚至一些優秀的學生也會有類似的疑問:

「老師,你說我們努力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很迷茫,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升學、工作、出國這幾個選擇我都不在意,怎麼辦?

」「我不知道我應該追求什麼?」

當週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對未來、對學業、對生活的一面茫然回答著「不知道」「不關心」「無所謂」「不操心」的時候,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想必不少從事過學生工作的老師都會對這位老師的經歷深有體會,很多學生每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外賣到門口」「**玩手機,下床打遊戲,一上課就犯困」「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想逃就逃誰管著」「專業是媽選的,畢業是爸定的,我操心不著」「白天玩吃雞,晚上打王者,週末去戀愛」哪兒還有時間去焦慮?

然而,學生可以不焦慮,老師卻免不了痛心。一位滬上「985」高校的輔導員坦言,開學的第一週往往無比揪心,因為需要進行退警、退學學生工作。「每次面對學生懊惱不已、追悔莫及的樣子,以及父母傷心難過、充滿絕望的神情,總讓我有無能為力的悲哀與無盡的自責。

」很多人都會問,考上名校還會因為學業問題退學?答案是「是的」。全國每年每所學校都會有少部分學生因為成績不達標的原因受到學校的退學警告甚至退學處理。

為什麼不好好不珍惜呢?這是一個很難一下子回答清楚的問題。

復旦大學校長曾新生開學典禮上提醒新生,自律要從大學生活第一天開始。從緊張的高中階段來到自由開放的大學,很多學生容易放鬆自己、迷失方向,甚至有同學會患上「空心病」,這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實際上,即使在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這樣的名校,每年也會有學生因為學業問題而退學。

以上海紐約大學為例,上海紐約大學首批畢業生今年6月曾以靚麗成績單驚豔社會,但細細數來,仍有超10%學生沒能順利畢業。資料顯示,第一屆入學學生295名,畢業時卻只有260名,35名學生未能按時畢業。對此,校長俞立中也覺得正常,在他看來,某種程度上講,越是好的大學,淘汰率越高。

即使不少學生能夠「幸運」地混過大學時光,可是走出象牙塔之後,又該怎麼面對呢?有篇刷爆大學老師朋友圈的文章——《醒來吧,致還在沉睡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文章設想了大學生混沌度日的後果: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站在大學老師的角度,他們努力攀登學術的高峰,希望能把自己的學問傾囊相授,希望學生能夠成長那個能與自己博弈的智人,而不是看著學生在最該上進的時光裡選擇頹廢,有一位大學老師甚至在知乎上提出疑問:如何一句話讓混大學的同學警醒?

以下是一些高贊回答:

@caressez:有一種落差叫做: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還辜負了曾經受過的苦難。

@韓東燃:你高興就好~——不,我說的是十年後的你高興就好。

@一笑風雲過:你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也要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條件狀語從句:不是大學對不起你,而是你對不起當年那個奮戰高考的自己。

@北小弦嘎嘎:去年你高三,明年你大三。

@ze ran:重修要交錢。

@鬼木知:身無飢寒,父母不曾虧我。人無長進,我以何對父母。

@katarika 2:一個在三流大學自暴自棄、並且持有讀書無用論的高中同學對我說:

「上大學有啥用?好好學習?這年頭你還想拿文憑就能找著工作?我認識一個人花了40萬直接上銀行了。」

我:「那你覺得,如果銀行就招一個人,咱倆都掏40萬去,銀行要誰?」

想必每個大學生都聽過這樣一句毒雞湯:沒有掛過科的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而說過這話的人可能自己高分pass,卻在勸你放心掛科,但掛科之後呢,無法拿獎學金,無法保研,影響出國交換深造,評優評獎。

那些可能唾手可得的機會,全都因為你曾經的懶惰和散漫失之交臂。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喜歡自詡佛系青年,來標榜著自己無慾無求,無憂無慮。可是,身處這個時代,每一個人都無法擺脫焦慮,對生存的焦慮、對未來的焦慮、對時間的焦慮、對地位的焦慮、對身份的焦慮、對金錢的焦慮、對健康的焦慮、對知識的焦慮、對未知的焦慮、對希望的焦慮等等,合理的焦慮是促使人不斷前行的根源。

這個世界不需要雞湯,需要雞血,這個世界沒有童話,只有史詩。但凡進步的人,有追求的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焦慮,因為焦慮,開始思考;因為思考,所以行動;先思考的人,先得到答案。

綜合整理科學網知乎青年報

5樓:匿名使用者

混日子的人,沒有一個認識到自己時間的寶貴和有限。也就認識不到自己的重要。一個連自己都不看好的人,憑什麼冀望別人提拔看重你!

作家楊大俠表示,浪費時光就是輕賤自己

如何看待大學生之間的攀比現象?

6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相互攀比是普遍存在的。人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打扮得漂亮,人人也都希望自己比別人有錢。只不過這需要注意一個適度的原則。

在適度範圍內,無可厚非。但超出適度的範圍,特別是捨本逐末了,荒廢學業了,那就是不對的了。特別是如果在攀比的過程中帶有人身攻擊階層歧視的味道,那就的確是人性方面出問題了。

所以,攀比到底對不對,是不是教育或人性的問題,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作為大學生不比知識而比吃穿用,這是肯定不對的。是捨本逐末。這樣的大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人生觀價值觀方面也存在問題。

簡單地說就是拜金,炫富,輕佻,對生活缺乏深刻的瞭解。這在一定程度上和教育有關。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個社會教育失敗的體現。

父母和老師沒有教授學生人生的道理,社會環境也沒有給學生產生足夠的正面薰陶。在這種外部條件下,人性中醜陋的一面就會暴露出來。所以,這既是教育的失敗,也是人性醜陋一面的表露。

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內部有著千絲萬縷的必然聯絡。而不是單獨孤立存在的。

7樓:明月照微光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剛剛步入社會,對社會上的很多**都抵擋不住,男生還能稍微好一點,男生攀比的話就是誰的女朋友更漂亮,誰的球鞋更貴。

女生就不一樣了,衣服,包包,化妝品,旅遊,男朋友,學習,成績,身材,只要是不一樣的地方都會存在對比,有些攀比還是潛移默化的。

有的好的方面,還會促進自己。但是一旦攀比錯了,就一失足成千古恨了。看到有的女生,為了買名牌,不惜省錢不吃飯都要買衣服,買化妝品,最後把自己的身體健康都毀掉了。

而且,這樣的例子還非常多,實不相瞞,我身邊就有幾個這樣的朋友,其實怎麼說呢,對於別人的事情,不觸碰到自己的利益,也就隨風而過,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過好自己的一生,別對別人的人生指手畫腳。

8樓:雲邊有個賣部

最主要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校教育的失敗。

很多人到了大學就開始放飛自己,就像高中許多老師說的,上完大學之後你會比較輕鬆。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上大學之後沒有固定的作業,有自己相對寬鬆的時間,你想幹嘛就幹嘛,課餘時間都由你做主。

好不容易熬過了高中不用再穿校服,有些女生就開始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想要更好變得更好。畢竟高中的時候成天忙於學業,沒有時間收拾自己,好不容易上了大學當然要好好打扮一番,也就會造成一定的攀比心理。

而且上大學之後,大學老師基本都不會怎麼管學生都是靠自己的自覺。 有很多學生會去兼職,掙生活費滿足自己的開銷。在這中間難為會遇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心理可能也會發生變化,想要追求一些好的東西。

攀比可以,但要看哪些方面,如果嚴重超出 自己的預算那就算是病態的了。

9樓:偉大的鄧培發

那是家庭背景好的學生才能比的,家庭條件一般的也參與不了。但是也會有些同學會去借校園貸來攀比。

跟學風有關,要是整個學校的氛圍很好,學校充滿書香文化,在這樣的的氛圍當中久而久之也會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

你在一個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寢室,那很有可能你就成了什麼樣的人,現在的大學生剛剛脫離父母的管教,相對比較的自由,心智不成熟,社會上又存在非常多的**,容易踏進渾水很正常。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心理,也在所難免,我認為一個好的學校氛圍是很重要的。

論一個學校對於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我是深有體會的,我在的學校學風比較差,管理很嚴格,但是整體還是非常的散漫,這樣相互攀比的現象在我們宿舍多得數不勝數,曾經也因為不懂事而犯錯,而我一個朋友她在的學校就很少這樣的行為,學風很正。大環境能影響整個人的成長。

如何看待大學生的逃課現象

一 對學生逃課現象的反思 人們所說的逃課,通常指沒有履行請假手續而不上課的行為,即所謂的顯性逃課。而現實中,有些人雖然是人在課堂而未學習,形成了隱性逃課。我們將二者均視為逃課行為。1.顯性逃課成因分析 通常人們把學生不正常進入課堂聽課的原因歸結為3個方面,即學生自身的原因 教師的原因及管理的原因。上...

你如何看待大學生家教的現象,關於大學生當家教你的看法是什麼?

挺好的。一來可以掙生活費,二來可以有一些工作經驗。新東方的老闆就是做家教起家的。馬雲也是做家教起家的。今天在美國上市,在全中國到處都有的培訓機構,學而思,他的老闆也是做家教開始。做家教能幫助大學生增加一定的社會閱歷和取得一定的經濟收入,但做家教佔用的大量時間,勢必會影響本身也處在學習階段的大學生的學...

如何看待大學生頻繁跳槽的現象

mim陌陌 大學生剛出來熱情高漲,但是接觸職場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看到職場某些弊端,例如上司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還有不能完全適應工作崗位等,就會出現倦怠感,出現這些情況有些人就會用跳槽來面對,逃避現實,認為換個環境就能更好的開始。同時,大學生剛出來工作,都是希望能學到東西,可以在工作中增長自己的經驗,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