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交通事故達人
民航客機一般不裝備降落傘。有以下幾個原因:
1、飛機巡航高度一般是在10000公尺的平流層,這裡氧氣稀薄,氣溫很低,人員即使跳傘,也會出現暈厥——這就是為什麼飛機在窗戶碎了之後要放下氧氣面罩的原因。由於氣壓的原因,飛機裡的氧氣會迅速外洩。
2、民航客機的載重量是有限的,降落傘將佔用大量的載重資源,在何處放置也是一個問題;
3、使用降落傘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一般人很難掌握,一個平民在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情況下根本不會使用,跳傘後也會導致死亡。
4、飛行員本可以跳傘,但是為了加大飛行員的責任心,使其全力保障飛行安全,也沒有給其配備降落傘
2樓:匿名使用者
民航客機一般不裝備降落傘。原因是,
1、飛機巡航高度一般是在10000公尺的平流層,這裡氧氣稀薄,氣溫很低,人員即使跳傘,也會出現暈厥——這就是為什麼飛機在窗戶碎了之後要放下氧氣面罩的原因。由於氣壓的原因,飛機裡的氧氣會迅速外洩;
2、民航客機的載重量是有限的,降落傘將佔用大量的載重資源,在何處放置也是一個問題;
3、使用降落傘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一般人很難掌握,一個平民在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情況下根本不會使用;4、飛行員本可以跳傘,但是為了加大飛行員的責任心,使其全力保障飛行安全,也沒有給其配備降落傘
引用自
如果是軍用飛行器一般都有逃生裝置
3樓:逆天男人
這說不準啊 像那種軍用飛機就有拉 民用的到真幾乎沒有 不過我想應該是沒地方放 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吧 這很難說 飛機制造產商的問題了 我們這些小人物在怎麼說他們說不裝我們也沒辦法啊!而且 這問題絕對不是隻有你想過吧 那些造飛機的我就不信沒考慮過 而且國家那些大老們也該想過 不過還真不知道為啥不弄逃生裝置 不過我看那個美國片 <空軍一號>**專機啊 後面就有逃生裝備了
4樓:茹初雪行璐
飛機上面不是每個窗戶都是給緊急逃生的。通常200人座的有4個逃生門,400人座的有6個逃生門,600人座的有8個逃生門。主要的問題是因為飛機的機艙本身是需要加壓的,不然飛在幾千米高的天空飛機裡面的人就會受不了。
國際航空基本上都在萬米左右,飛機外面的溫度是零度以下的。所以不可能每一個窗戶都是可以逃生的。
當有緊急情況需要逃生時,飛機的航道兩排座位的下面會有燈光指示你應該往哪個方面逃生。而且逃生門旁邊的座位與前排的作為也比較寬,方便人行走。
飛機的座位本身已經可以作為浮水用的。救生衣在座位下面。氧氣袋在行李架下面座位上面。所以飛機本身對於逃生和救急已經是考慮的很清楚了。
只是國內的航班通常把作為安排的比較近,這樣可以放得下更多的人。
為什麼客機不為乘客準備空中逃生的裝置如降落傘。
5樓:匿名使用者
客機不為乘客準備空中逃生的裝置如降落傘主要有如下10個方面的原因:
1.客機的飛行速度
客機的飛行速度約500km/小時,這個時速不宜跳傘。
2.客機飛行的高度
客機除去起飛(爬坡)和降落(下行)外,飛行高度約在1萬米左右的平流層中。
3.平流層的溫度
隨高度不同,溫度也發生變化。約在零下十幾度到幾十度之間。如果,在沒有保暖措施的情況下,人跳出機艙就會成為「冰棍」。
4.客機的逃生口
客機的逃生口均在飛機側面,如果從逃生口之間往下跳,由於慣性因素,人可能直接被吸入到螺旋槳中。
備註:飛機有俗稱的「黑色十分鐘」,即起飛三分鐘,降落七分鐘。這個時間段,飛機顛簸厲害,高速運作。飛機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交通工具。
5、飛機巡航高度一般是在10000公尺的平流層,這裡氧氣稀薄,氣溫很低,人員即使跳傘,也會出現暈厥——這就是為什麼飛機在窗戶碎了之後要放下氧氣面罩的原因。由於氣壓的原因,飛機裡的氧氣會迅速外洩;
6、使用降落傘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一般人很難掌握,一個平民在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情況下根本不會使用;
73、飛行員本可以跳傘,但是為了加大飛行員的責任心,使其全力保障飛行安全,也沒有給其配備降落傘。
8、飛機失事通常都是在瞬間發生的,即使每位乘客都擁有降落傘,也來不及完成跳傘的準備工作。
9、現階段的飛機在設計上,一般只有前後兩個艙門。萬一發生緊急情況,會因為乘客爭先恐後地想搶先跳傘而造成極度混亂,從而影響飛行員的操作,有可能釀成更大的事故。
10、飛機在設計上都力求輕量,不笨重。試想一下400座的飛機需要配備400包以上的降落傘包,要給飛機增加負荷就很多了。還有,降落傘包平時不用的時候存放的地點也是個問題,乘客的座位下頭頂上的行李箱都本身空間就小,沒有合理的位置放置降落傘包。
綜上原因和限制,考量客機是目前最為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一旦發生空難也無法避免致死率太高的缺點,所以客機不為乘客準備空中逃生的裝置。
6樓:老唐灌水
1.同意樓上的回答;
2.氧氣瓶如果單獨配備的話檢測量太大,而且不安全.
7樓:鐵人鐵心
民航客機一般不裝備降落傘。原因是,
1、飛機巡航高度一般是在10000公尺的平流層,這裡氧氣稀薄,氣溫很低,人員即使跳傘,也會出現暈厥——這就是為什麼飛機在窗戶碎了之後要放下氧氣面罩的原因。由於氣壓的原因,飛機裡的氧氣會迅速外洩;
2、使用降落傘需要經過特殊的訓練,一般人很難掌握,一個平民在沒有經過特殊訓練的情況下根本不會使用;
3、飛行員本可以跳傘,但是為了加大飛行員的責任心,使其全力保障飛行安全,也沒有給其配備降落傘。
4、飛機失事通常都是在瞬間發生的,即使每位乘客都擁有降落傘,也來不及完成跳傘的準備工作。
5、現階段的飛機在設計上,一般只有前後兩個艙門。萬一發生緊急情況,會因為乘客爭先恐後地想搶先跳傘而造成極度混亂,從而影響飛行員的操作,有可能釀成更大的事故。
6、飛機在設計上都力求輕量,不笨重。試想一下400座的飛機需要配備400包以上的降落傘包,要給飛機增加多少負荷?還有,降落傘包平時不用的時候存放在**呢?
乘客的座位下?不行,那兒已經沒有空間了;頭頂上?也不行,乘客的行李箱本來就小,**還放得下降落傘包呢。
飛機上都配備降落傘,為何空難的飛機都不安排讓乘客跳傘逃生?
8樓:大愛沫沫
飛機上都配備降落傘,為何空難的飛機都不安排讓乘客跳傘逃生,其實是因為我們飛機的機長控制飛機讓乘客生還的機率要遠遠大於乘客自己跳傘生還的機率。
現在飛機上一個非常便利交通工具,可是飛機雖然安全係數高,但是還是難免會發生一些事故。無論是機器故障、人為因素還是環境氣象原因,飛機一旦發生事故,人員生還率幾乎等於0。而在這過程中,機長的選擇是唯一的,只能儘快尋覓合適的地點緊急迫降。
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在上飛機時,乘務人員會講解相關安全知識,還會演示穿戴氧氣面罩和救生衣,可是卻不會說降落傘的相關知識。機長操控飛機返回地面的概率,遠遠要把乘客自行跳傘生還的概率要高。
其實造成乘客跳傘生還機率小,主要是因為飛機飛行時的高度很大。通常在超過1萬英尺的高空,內外氣壓相差很大,飛機艙門很難開啟,即使僥倖開啟,在高空的混亂氣流之下,逃生者很容易直接撞上飛機,或被捲入發動機引擎內,直接成為碎片。其次,飛機在4萬英尺高空飛行時,外界氣溫接近零下60度,氧氣稀薄,這種情況下直接跳傘,逃生者會迅速失去意識,成為高空拋物,結果只能是十死無生。
此外,民航飛機飛行時的速度一般在400節-500節,而一般降落傘開啟的標準速度在110節左右,如果在飛機高速執行時直接跳傘,降落傘會被強勁的亂流直接撕成碎片,就是這樣,往往不讓乘客選擇跳傘。
9樓:董公子財經
飛機上都配備降落傘,空難的飛機都不安排讓乘客跳傘逃生,是因為跳傘也是個死,而且屍體更難找。
10樓:浴火方可重生
因為當困難來臨的時候所有人都不好逃生,沒時間。
11樓:化作一溪雪
其實我們要知道,按照常理來講飛機出現事故的機率並不大,相對於汽車而言就少之更少了,並且飛機一旦出現事故,那隻在幾秒之差,根本就沒有時間進行跳傘的動作和一些裝備設施,即使配備了降落傘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另外,人們在使用降落傘的時候需要特殊的訓練,也需要特殊的機制和準備工作,而在乘坐飛機的,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經過這樣的訓練,更沒有過多的經驗去操作降落傘,在空難發生的那一刻,人們就根本來不及學,而就這樣跳下去的話,更沒有生還的機率。
12樓:清風不願伴九州
我覺得這個主要是因為飛機上的乘客嗯那麼多飛機也不可能配備那麼多的降落傘再加上乘客也沒有專
13樓:這名字好記哦
乘客都是普通大眾,不會使用降落傘也是普遍現象,就算給了他們,他們也不會用。更何況,是不能確保自己安全降落的
14樓:職場小曦
因為使用降落傘需要專業的培訓,如果不專業的人使用反而會喪命。
15樓:高中陳老師
因為降落傘是需要專業的訓練才可以使用的,很多的乘客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16樓:肖兔兔的大堅果
主要是因為降落傘這個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也不會使用。
17樓:職場瑾汐
畢竟意外總是來的太快,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已經來臨。
為什麼飛機上不能使用手機,飛機上為什麼不能玩手機
卓曼容 大家都知道飛機上要關閉所有電子裝置,即使是調成 飛航模式 的手機也不行。但是問起為什麼,一般只有 這會干擾飛機的電子裝置 這種理由。我們從技術等多個角度為大家仔細解讀到底為什麼不能在飛機上開啟手機,甚至進行通話。移動 屬於無線電發射器,被 中國民航和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禁止在民航飛機上使用 ...
飛機上為什麼禁止使用手機
尼古拉斯凱 都知道飛機上要關閉所有電子裝置,即使是調成 飛航模式 的手機也不行。但是問起為什麼,一般只有 這會干擾飛機的電子裝置 這種理由。移動 屬於無線電發射器,被 中國民航和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禁止在民航飛機上使用 除非某架商業飛機或私人飛機的駕駛員認為它不會干擾航空器上的電子裝置。而不管飛行員...
飛機上能帶燕窩嗎,坐飛機為什麼不能帶燕窩
夏痰徽黃團 燕窩產自禽鳥,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和禽流感疫情傳播的風險。旅客從境外帶回的燕窩未經過任何檢驗,壞無人知曉。禁止私自攜帶燕窩入境,從某種程度上講,是通過減少流通渠道來降低燕窩的質量風險,並將重點放在合法途徑的入關把控上。 可以的,只是不能帶液體超過100ml的禁止帶上飛機,但是可以託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