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的高音怎樣才可以正確的輕鬆的唱上去

時間 2021-07-14 08:20:52

1樓:

用你的前額來共鳴~~口蓋一定要開啟~~~~就是說嘴每個發音要張開````鼻音自然而然就出來了~高位置,深呼吸,巧協調

你可以看這個:

怎樣才能獲得有良好共鳴的聲音呢?我的體會概括起來就是九個字:“高位置,深呼吸,巧協調”。做到這九個字就能產生有共鳴的聲音。我所說的“高位置”是指頭腔共鳴;

“深呼吸”是指有支點的、深部位的呼吸,這是唱出有威力的高音的先決條件。

為了獲得高位置,也就是頭腔共鳴,我先談談對共鳴的認識。

什麼叫共鳴?打個比方,司號員如果只吹號嘴,也能發出聲音,但是這個聲音是乾巴的、沒有力量的。如果加上號身,就可以吹出圓潤的、有剛有柔的、有力度變化的、很有光彩並能傳得很遠的聲音,這個號身就是軍號的共鳴腔體。

號嘴在氣的作用下發出聲音,聲音在銅管腔體裡產生了共振,就可以形成有共鳴的聲音。

同樣道理,人聲的共鳴是氣流通過聲門振動聲帶發出基音,隨後得到咽腔、口腔、鼻腔、頭腔、胸腔等各共鳴腔體的共振,這樣的聲音應該是可以被歌者控制的,又是可以根據藝術表現的需要而進行調整的。要獲得好的共鳴效果,瞭解一下人體各腔體的基本作用和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口腔和咽喉腔是人體重要的共鳴腔體,統稱口咽腔。它的腔體形狀、大小是可以變化的,但是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能夠調節共鳴。通過口咽腔的作用可以上連頭腔,下連胸腔,形成混合共鳴,所以口咽腔是混合共鳴的聯絡站。

頭腔包括額竇、蝶竇和鼻腔。頭腔和胸腔,它們的腔體是固定的、不變的,它們不能起調節共鳴的作用,但是可以被口咽腔的動作和氣息的流動引起振動,達到共鳴的效果。

以男高音為例。一般說來發低音時,使用胸腔共鳴是主要的,這樣聲音寬厚有力。發中音時應以正確的口咽腔共鳴為主,這樣聲音明亮清晰。

發高音時,應以頭腔共鳴為主,這樣高音就會明亮而豐滿,也就是常說的有光彩的金屬感。

以上分別談到了三個部分的共鳴腔體和高、中、低音的相互關係。在演唱中,每首歌曲幾乎都包含著高音、中音和低音。因此我在實踐中感到,頭腔、口咽腔、胸腔這三部分的共鳴腔體,從來就沒有分開過。

我認為要科學地把這三個部分的共鳴腔體有機地、合理地結合在一起,使我們發出高、中、低的每一個音都有這三個共鳴腔體不同比例的振動,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共鳴效果。所以發高、中、低音的時候,只是三個腔體的振動比例不同,而聲音的音色,基本上應該是統一的。只有這種混合共鳴的聲音,才能達到無論是高、中、低的哪一個音,都是圓潤的、有光彩的、優美和富有樂感的。

就頭腔、口咽腔、胸腔來說,我認為首先獲得正確的口咽腔共鳴是主要的。因為口咽腔包括喉頭、上下顎、牙齒,尤其是雙脣、舌、小舌、軟顎、咽壁等等,這都是很靈敏的組織。口咽腔又是吐字的重要部位,演唱中的語言和感情的表達,全靠口咽腔在極迅速的瞬息變化中來完成。

口咽腔在把字吐清楚和準確地表達語氣、詞意的同時,還起著共鳴和調節共鳴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要上連頭腔、下連胸腔,這樣,才能唱出具有藝術魅力的歌聲來。

如果說,大腦是指揮我們唱歌的“司令部”,那麼有力的氣息就是歌唱的“後勤部”,而口咽腔的作用就如同“前沿陣地”那樣重要了。在這個陣地上,舌、脣、齒、小舌、軟顎、硬顎、咽壁等諸“戰鬥員”相互配合好,對我們的歌唱就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時,只有調節、運用好口咽腔共鳴,才能更好地帶動頭腔和胸腔的共鳴。

因此,我認為:只有依靠科學的方法,充分發揮口咽腔的功能和它調節共鳴的作用,才能得到良好的、平衡的混合共鳴。

(三)我是怎樣獲得頭腔共鳴的?我是通過哼鳴的練習,先獲得混合共鳴,並進一步獲得高音共鳴(即頭腔共鳴)的。

我認為通過哼鳴的練習,可以獲得良好的混合共鳴。以男高音為例,應該在中音區的g1音到高音區的d2音之間,多做大三度哼鳴的練習:

我練習哼鳴的時候,基本上是笑肌微提,上下顎各有上提和下放的感覺,雙脣和上下齒自然地似閉似不閉,舌頭放平。當聲帶發出的基音通過咽腔沿舌面向前移動時,軟顎和小舌有輕輕向上提的感覺,基音在口咽腔和鼻咽裡同時產生共鳴,連同眉心處都有振動的感覺。我認為這種輕柔、和諧的振動過程,就是哼鳴練習的基本方法。

我感到做哼鳴練習的時候,氣息一定要保持深呼吸的狀態,就是讓氣息由上腹部部位均勻向上流動,在上腹部有明顯的支點感覺。正確的哼鳴給內耳聽覺帶來一種豐滿的、有光彩的聲音感,氣息從鼻子裡出來,但不是鼻音。正確的哼鳴應該是整個口咽腔和鼻腔共振後產生的一種和諧的聲音。

1、2、3三個音都像從同一個地方飛出來似的。在低音區練習哼鳴的時候,應伴有明顯的胸腔共鳴的聲音,到音高一些的時候,胸腔共鳴就不明顯了。以上是我練習哼鳴的體會和感覺。

把哼鳴練習好,是很重要的。從實踐中我感到通過哼鳴練習,使我比較容易地獲得了混合共鳴,而且對高音的訓練幫助很大。哼鳴是一種不太強烈的練習,做這種練習既能使歌唱者比較容易體會到聲音共鳴的感覺,又能使歌唱者本人容易聽辨到自己的發音,不斷地進行調整,而且不會輕易使聲帶和咽部、喉部的肌肉過分疲勞。

做這種練習還可以增強嚥部,喉部肌肉的韌性。因此,這是最容易得到正確混合共鳴的一種練習方法。

在高音區進行哼鳴練習的時候,也就是唱到e調的高音i 以上的時候,自然而垂直地開啟嘴巴發母音“a”,就會比較容易發出一個富有共鳴的高音區的“a”;

任何一個母音都可以用來做這樣的練習。當練習到一定的程度,有了把握的時候,就可以不用“m”音來帶了:

要練好高音,我認為應該先耐心地、反覆地練習好中音區,使中音區的聲音能強能弱,能漸強漸弱。在中音區的聲音基本上都能獲得比較豐滿的共鳴情況下,再進入高音區的練習,是有益的。在這裡我想強調一下練習好中音區的聲音是非常必要的,因為他是唱好高音或者低音的基礎。

練習哼鳴要有一個從摸索到掌握、從不熟練到熟練,並達到得心應手的地步。這樣一個過程,是要付出較長時間的細緻勞動的。

還有兩個八度的練習,這是一條難度較大的練習曲:

歌唱是人類高階神經活動之一。高音的訓練,一定要有科學的態度,講求紮實,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計劃、有方法、有標準地去訓練;同時不可忽視中、低音的練習,也不要一時高興,拼命練個不停,或者高音上有了某些體會,就猛練高音。我的老師有這樣一句話,對我很有啟發和幫助,他說:

“在唱高音最痛快、最有起色的時候就要停下來,用腦子去想想,而讓喉嚨休息。”只有這樣控制自己,才能不斷地、冷靜地總結一些有用的東西,不會為了一時痛快而使聲帶和喉部肌肉負擔過重,不得恢復,以至沙啞,甚至失聲,而造成終身遺憾。唱歌要勤思索。

有時我們感覺到的東西,卻一時做不到;一時做到了,但又不能從理論上解釋清楚。因此,一定要把理論、感覺與自己的實踐結合起來、統一起來,才能紮紮實實地、不斷地提高和鞏固自己的歌唱基本功。

二、掌握和運用呼吸的方法和體會

這個問題,可以分三個方面來談:

(一)我在唱高音的時候是怎樣用氣的。以《延安頌》的最後一句為例:

上例的“爛”字是在f調的高音4 上,也就是在 bb2 的延長音上。在唱這類高音時,我用氣的體會是:必須要有深呼吸的支援。

這時候我的上腹部有稍微提起來一點的感覺,但不是把氣提起來,恰恰相反,氣有往下落的感覺。這樣一上一下就形成一種內在力量。通過有控制地把上腹部向上提,口咽腔也會有一個連鎖反應,即軟顎和小舌都有向上提的興奮感覺,這就給口咽腔造成一個適當的腔體以及往上唱高音的趨勢。

那麼氣的運動又該是怎樣的呢?此時我感到氣是貼著前胸內壁自然地向外流動。當然,氣是從氣管裡撥出來的,但是氣出來的時候,前胸內壁能感覺到氣息流動時所產生的一種擦力,而口腔和喉頭則是和吹灰、吹油燈時的感覺相同。

這種感覺是有力而自然的,同時又是集中的。這時還能感到深呼吸的支點,這個支點我覺得是在橫膈膜或者更往下的部位。對這個支點每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但是一定不能感到是在身體的上部位。

我所說的有支點的呼吸,就是指深呼吸。我認為,要唱好高音,就必須依靠深呼吸的支援。

(二)對氣息和氣息運用的認識。我認為氣息是聲音的動力,自如地運用呼吸是歌唱的基礎。

在我國傳統的民族聲樂中,對氣息的運用是十分重視的。

早在一千多年前,唐朝《樂府雜錄》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調其氣”的論述。這說明良好的發音和共鳴,只有首先依靠恰到好處的氣息支援,才能完美的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所以,對氣息運用的控制能力的訓練,是打好歌唱的基礎和進行歌唱藝術表現的重要環節。

呼吸的正確姿態,我認為應該是:身體直、重心穩、上胸開、雙肩鬆。

氣息運用的兩個基本環節是吸氣和呼氣。我先談談吸氣的體會。我認為歌唱時的吸氣方法與平時一般的呼吸不大相同。

歌唱時氣要吸得深一些而且要在最自然的狀態中完成,要不緊張、不僵硬,吸氣的量要根據樂句的長短和歌曲情緒的要求來決定。吸氣過多了會造成緊張,使聲音失去靈活性;

吸氣過少了會使聲音失去支援力。因此,吸氣要適量,要留有餘地,從容不迫,流暢自如。

關於呼氣,我的體會是把吸進來的氣在一瞬間控制起來,立即轉化成呼氣狀態,也就是一種準備發音的氣息狀態。這種狀態應要保持著,一直到又吸進一口新氣為止。被控制的氣應該是豐滿的,控制氣的時候,人的感覺應是輕鬆自如的。

如果是過分的控制,會因為氣息緊張而使聲音發僵、不流暢,甚至造成聲音搖晃等。因此,在歌曲進入高潮,要求情緒激昂,音也比較高的時候,控制好呼吸尤為重要,一般說來,唱高音時,總會感覺到比唱中音時更多用一點勁兒。因此,我們要用深而有力的氣息去支援高音,同時又均勻地、自如地把聲音送出去,聲音出來要有流動感,要像泉水一樣向外流動。

要用最節約的氣獲得最好的聲音效果,甚至音唱得越高,氣越要用得節約而集中。在唱高音的時候,我感覺聲音在氣的前頭,像飛出來一樣,只是要漸強的時候才加氣息。

在唱高音的時候,氣息一定要有支點。我國早有“丹田”

和“衷氣”的說法,這種說法就是要求演唱者能用橫膈膜、上腹肌來控制呼吸。氣息有了支點,始終保持著深呼吸的狀態,那麼頸部、下顎、軟顎、舌根、喉部都不會因為用氣的大小而僵硬,這樣聲音共鳴腔體和聲音的位置才有條件得到調整。

就是在力度變化和音程跳動比較大,樂句的難度也較大,感情變化十分劇烈的情況下,歌聲也會是自如的、飽滿的,給人的感覺是有把握的、輕鬆的。以我唱《八十書懷》這首歌曲的後兩句為例:

在唱這一段的時候,我感覺要特別注意氣息的控制。如果氣息控制不好,用氣過多,就會衝擊的太狠;如果氣息不足,灌不滿,聲帶振動不起來,“山”字上這個高音是唱不好的,高潮也掀不起來。再往下唱“夕照明”這一句的時候,作品要求有一個感情強烈的結尾,我在“明”字上做了個由弱漸強的處理,希望造成一個生動的、充滿活力的意境。

又比如我在唱下面這段曲子時,是這樣處理的:

這個“啊”基本上是在 調高音1上行腔的。在聲音的表達上,氣息一定要深,吸氣要適量,要控制好,不然吐氣的時候就很容易一吐了之,等再唱到第二個高音的時候就非常困難了。所以要善於控制氣息,要從歌曲感情的表達出發,研究氣息的運用和控制。

我國傳統的民族聲樂就講究氣息要“綽綽有餘”、“不使人有力竭之感”。

(三)我在演唱歌曲時是怎樣換氣的。換氣在我國傳統上叫做“氣口”,氣口的安排不僅僅是為了分節斷句,更主要的是為了藝術表現的需要。元朝燕南芝庵《唱論》中則有“偷氣、收氣、換氣、歇氣、就氣”等等各種用氣方法的記載,是非常生動的經驗。

我們在唱歌時要隨著歌曲感情的要求,在一字、一詞、一句、一段之間進行各種換氣的安排,巧妙地運用各種換氣的技術。

我在演唱《想起***紡線線》這首歌曲的時候,其中有幾句我是這樣用氣的:

在“紡的線哪”之後,緊搶著吸一口氣,氣要吸得自然而很急切。這種急切的吸氣,用來表達對總理無限熱愛,無限讚歎的感情,是比較合適的。接下去在“又勻”及“又細”兩處之後,都急切地吸了一口氣,彷彿是看到總理親手勞動的結晶——雪白的棉線而愛不釋手,不由自主地發出讚歎之聲。

這三口氣是任何語言和音符所不能代替的,是任何美妙的聲音所不能表達的。最後唱出“白格生生真好看”時,聽眾就會和演員一齊發出衷心的讚美了。如果不用這三個氣口,而是一口氣唱下去,這一樂句就可能表現得很呆板。

我認為這三個氣口使這一句話說活了,生動了,節奏性加強了,生活氣息更濃了。所以,我們在唱歌時要調動一切氣息的運用和變化手段,來為表現歌曲的內容、感情服務。

總之,吸氣、呼氣、換氣、偷氣、搶氣等等,都要安排得越自然越好,不做作,不勉強,不緊張。要根據作品的不同風格、不同內容來安排氣口,就是在練習時也要不脫離**形象的要求來安排氣口,要結合作品來練,練是為了用,這才能獲得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唱高音的一些初步體會。談出來與同志們共同討論,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怎樣吻才正確?交交方法,怎樣接吻才是正確的

心理諮詢師王民泉 接吻和吻是有區別的,接吻的物件應該是愛的人,注意是愛情的愛,沒有血緣關係,朋友之間有了接吻的行為,那就不單純了。接吻的程度決定了心理距離,初吻是半點朱脣淺淺嘗。熱吻是忍將碎玉都嚐遍。溼吻是翻江倒海雙龍戲,軟玉溫香喜浴狂。 楓島 你愛怎麼吻就怎麼吻 不過,初吻啊,最好不要太激動 進來...

找高音 美聲 假聲唱法的男歌手(歌唱家),或者歌曲

卡魯索帕瓦羅蒂多明戈 ee輩子 怎麼沒有中國的呢?戴玉強,閻維文,丁毅,楊洋 葉孤城 魔鬼之子 愛你在心口難開英文版 這兩首你聽一下 愛你在心口難開一定要聽英文的啊 睢辰丁逸秀 日本有個 吉田亞紀子 kokia 中國的美聲男高音歌唱家有哪些? 中國的美聲男歌音唱家有很多,他們的聲音響亮,悅耳動聽,是...

如何長時間保持正確的坐姿,怎樣才可以保持一個正確的坐姿

晨光科力普省心購 俗話說 站如鬆,坐如鐘。坐著要像座鐘一樣端正。現在很多人都不懂得或不在意坐姿,久而久之就感覺到腰痠背痛。保持正確的姿勢,對身體正常生長髮育和健康是很重要的。科力普省心購,晨光旗下辦公用品一站式採購平臺,行政人事採購採買辦公用品記得聯絡我哦 也許你小時候曾經聽過媽媽說過,身體坐直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