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沒耐心怎麼辦,孩子做事總是沒有耐心,該怎麼辦?

時間 2022-01-16 09:55:14

1樓:刑雲亭

一些家長朋友常常說:「我家孩子很聰明,就是沒有耐心,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大為提高,孩子們從小接觸令人眼花繚亂的事物,這樣的狀態下,孩子們往往缺乏耐心,遇到很小的困難就放棄,或者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沒辦法順利完成一件事。

孩子做事情沒有耐心該怎麼辦呢?

我們先來了解缺乏耐心的孩子會出現的3種傾向:過度的暴力性、依賴性和散漫性。

暴力性這是缺乏耐心兒童的最大特徵。不管是誰,讓自己做不願做的事,或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時,大聲尖叫、罵人或打小朋友等。剛開始自己還會自責,可一旦形成習慣,自責感就會消失,連父母的勸導都聽不進去。

依賴性遇到稍稍困難一點的問題,便失去獨自解決問題的意志,轉而向他人求助,這種依賴性會使孩子的意志漸漸薄弱。

散慢性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看起來態度散漫。玩玩具的時候,看看這個拿拿那個;參加鋼琴、美術、書法等學習班,都不能堅持下去。

如果孩子一直缺乏耐心,很不利於未來的學習、成長,嚴重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該怎樣培養孩子的耐心呢?

為了培養孩子做事情的耐心,父母們應該這樣做:

1、言傳身教

父母首先要學會耐心,才能讓孩子有耐心。如果父母性子急躁,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緒問題。

2、勿包辦代替

對於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愛一切包辦,這樣一來孩子如果不喜歡時,父母便全權代勞,使孩子失去求知慾,更失去了耐性。

3、堅持運動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心理。運動有無與倫比的功效。讓孩子確立可行的目標,每天進行一定量的運動鍛鍊,孩子會逐步具備自我調整的能力。

4、給孩子有限的玩具與圖書

不要一次給孩子很多玩具或圖書。如果給了太多,孩子應接不暇,就會只滿足於它們帶來的新鮮感,而沒有耐心去探索每一個玩具與每一本圖書。

5、參與團體遊戲

與單獨玩相比,多玩一些團體遊戲可以使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提升孩子的耐心,培養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

6、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目標

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設立目標,並幫助他們最終實現。孩子最好要反覆說出自己的目標,通過這個方式,向自己暗示一定要堅守承諾,從而產生堅強的意志。

7、讓孩子專心去做一件事

要儘量避免孩子一心兩用,比如邊看電視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做作業,這些行為要儘量杜絕。

8、讓孩子獨自看書,獨自學習

9、不要打斷孩子

如果孩子在專心地做一件事,不要隨意打斷孩子。如果經常打斷孩子,孩子在以後做事情時就會擔心被人打斷,從而不敢專心。

10、對孩子說話不要反覆強調

對孩子說話不要重複說,很多媽媽總是擔心孩子沒聽見一句話翻來覆去的說。如果總是反覆說同一句話,長此以往,孩子就不會細心聽其他人講話了。

掌握以上這些方法,孩子做事沒耐心的問題就會漸漸得到改善。

2樓:有十個兄弟姐妹的寶媽

孩子沒有耐心,做事總是三分鐘熱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讓孩子做個有耐心的人。

3樓:為本教育

耐心,是孩子體貼別人的表現,和他人和諧相處的祕訣。研究發現,能延宕需求、學習等待滿足的孩子社會適應力較佳,而且善於處理挫折。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其實就是教他們學會等待。

耐心是可以學習的,但是父母必須給予合理的環境、實際的期待和具體的規定。不要期待孩子的行為在一夕之間就能有所轉變。

條件許可的話,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行為訓練類的親子游戲專案吧,比如《普蕾成長計劃》,對於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比如懶惰、脾氣暴躁、沒耐心、拖延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孩子做事總是沒有耐心,該怎麼辦?

4樓:

不是沒有耐心,對待感興趣的事情應該很專注的。你提到的情況表明,孩子明顯的擔當起了「首長」「司令」的角色。從這裡入手,需要強化孩子「怎麼尊重父母」「在家裡權利排名和利益排名不同」。

5樓:商榷小人物

先從自己和周圍環境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周圍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最大。

6樓:斜溪

言傳身教。一個現象反映的不只是一個問題,需要綜合改善。

7樓:為本教育

耐心,是孩子體貼別人的表現,和他人和諧相處的祕訣。研究發現,能延宕需求、學習等待滿足的孩子社會適應力較佳,而且善於處理挫折。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其實就是教他們學會等待。

耐心是可以學習的,但是父母必須給予合理的環境、實際的期待和具體的規定。不要期待孩子的行為在一夕之間就能有所轉變。

條件許可的話,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行為訓練類的親子游戲專案吧,比如《普蕾成長計劃》,對於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比如懶惰、脾氣暴躁、沒耐心、拖延等都有不錯的效果。

8樓:可愛妹子

學會表揚她,告訴她不要著急,要一步一步來

9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您的描述呢,可以肯定您平時非常的溺愛孩子,或者作為父母,在你們平時的時候也有沒耐心的語言或者行為,孩子不可能一開始就有想你所說的那種行為的,一定是經過了「學習」。學到了你們的這些行為或者語言,如果不及時的加以調整,可能這種心理會在孩子心中造成很大影響。建議很好跟孩子溝通一下,或者帶著孩子去跟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好好聊聊,孩子的事都不是小事,希望樓主好好考慮一下,有問題的話可以私我

孩子做事很急躁,沒有耐心怎麼辦

10樓:優勝教育

一、共情:孩子做事情總是煩

躁,動不動就情緒化,就放棄了,讓人擔心他未來的發展,是嗎?

二、具體化:您可以舉例說明下孩子沒耐性的具體表現嗎?

三、**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專注力不足,自控力差;

解決:養成良好的專注習慣,可以用舒爾特表訓練法、視覺追蹤法、拼圖法等,以及跟孩子商量嘗試使用番茄工作法,逐步提升孩子的專注力,20分鐘休息5分鐘,會休息的孩子才會更好的學習和工作。

b 家長給孩子增加的額外負擔太多,任務沒完沒了,所以孩子用磨蹭少做後面的任務。

解決:家長給孩子制定任務要把握一個度,任務完成適當休息,勞逸結合,更好地提升孩子的學習和辦事效率。

c 家長給孩子的承諾一定要踐行。

解決:家長給孩子許諾的,一定要說到做到,否則會嚴重影響哈子的自控能力的發展和延續。

1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家長要做出榜樣。許多孩子沒有耐心,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頭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長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廢的行為習慣。

在開始一種新的活動之前,必須讓他把正在進行的活動有個了結。例如,讓孩子去吃飯,應在開始做飯時就告訴「孩子畫好這張畫後,才能吃飯」。然後,在孩子吃飯之前,別忘了認真檢查畫到底畫完了沒有,如果完成目標,就要畫完了再給他吃飯。

可以有目的地進行一些訓練。比如:夾彈子、剝毛豆、搭積木、簡單的塗色練習等等。

比如,父母可以利用家中的陽臺,買來花盆和一些花籽,教孩子種花草,讓孩子在培育花草的過程中,觀察看植物生長的過程,如何時發芽、長葉、開花,體會一個生命的成長。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明白:無論你怎樣著急,你今天撒下種子,它不會明天就長大。

要想有收穫,你必須耐心地等待,給它澆水,有時還要鬆土,並讓它享受到充足的陽光。

在訓練之前,要給孩子明確要求,並嚴格按照要求來檢查孩子的行為,不能半途而廢。練習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可以給孩子設定點障礙。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給孩子設定點障礙,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難的機會。

因為耐心是堅強意志磨鍊出來的,越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越能鍛鍊孩子的耐心。要鼓勵他「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做好一件事要一定經過努力才能完成」。在孩子經過努力完成一件事後,應當及時給予表揚,強化做事有始有終的良好習慣。

孩子做事沒耐心怎麼辦

12樓:淡漠

從你的描述來看,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很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通常表現為兩種情況:其一是注意力飄浮不定,專注的目標會經常轉移;其二是心不在焉,常沉浸於白日夢而忘記眼前的事情,後者其實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只是將注意放錯。

只要家長用心糾正,使他們將心事轉移到主要事情上去,會改善很多。

家長應該認識到,專心其實是一種可以訓練、學習和培養的行為習慣。因此在埋怨孩子不專心的同時,亦要反省自己有無不對之處。例如,孩子玩一種玩具時全身投入,正是在培養聚精會神的習慣,此時家長切不可打擾、干涉。

佈置一個固定的玩遊戲的角落,將環境收拾地有條不紊,以減少孩子分心的外界事物。不要同時買太多的玩具及圖書給孩子,使不知所措,而無從培養仔細、有耐心、反覆和專注一件物品的習慣。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表現出專心、堅持和耐心的榜樣。

一旦發現孩子有專心的表現,更應加以鼓勵和稱讚。

對於年齡小的幼兒,可從說一則故事開始,不斷地增加數量來加以訓練。至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則鼓勵他們做有興趣的事,並且做完一件以後再開始做另外一件,投入的時間逐漸增加。除了要他們自己提醒自己不分心以外,家長亦要表現和善的態度。

只要採取這些方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一定能得到改善。

孩子做事不專心,沒耐心怎麼辦

從你的描述來看,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很好。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通常表現為兩種情況 其一是注意力飄浮不定,專注的目標會經常轉移 其二是心不在焉,常沉浸於白日夢而忘記眼前的事情,後者其實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只是將注意放錯。只要家長用心糾正,使他們將心事轉移到主要事情上去,會改善很多。家長應該認識到,專心其...

孩子做事沒有耐心,愛發脾氣怎麼辦

優勝教育 一 共情 孩子做事情總是煩躁,動不動就情緒化,就放棄了,讓人擔心他未來的發展,是嗎?二 具體化 您可以舉例說明下孩子沒耐性的具體表現嗎?三 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專注力不足,自控力差 解決 養成良好的專注習慣,可以用舒爾特表訓練法 視覺追蹤法 拼圖法等,以及跟孩子商量嘗試使用番茄工作...

孩子做事磨蹭怎麼辦

柯貞教育 孩子並不可能如 一樣積極主動,有時甚至會拖拉磨蹭,這就是孩子的天性。等到孩子開始上學,做作業,這時才發現孩子開始拖拉磨蹭。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保持冷靜的心情,因為一味的發脾氣只會讓孩子更加焦慮,焦慮客觀上會加重拖延症狀。家長可以通過規範行為,來促使孩子加快行動。任何行為,任何好行為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