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未央宮中斬韓信
原句出自《孟子·離婁上》,被三國司馬懿引申為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離婁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意思是:要想取得最高統治權、獲得整個天下是有辦法的,那就是獲得民眾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要想獲得民眾有辦法,那就是獲得民心就可以得到民眾;要想獲得民心有辦法,民眾所需要的,就給予他們,反對的不要給予。
「得民心者得天下」據三國時的司馬懿所說,其臨死前對司馬師和司馬昭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諸侯;得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
大意就是:得到民眾的擁戴可以成為帝王,得到帝王的青睞可以成為諸侯,得到諸侯的賞識可以成為有權力的**。
唐代魏徵也提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要知道什麼叫「水能載舟,亦能溢舟」,(就是說水能將小船浮起來,也能讓小船沉入海底)。
所以,這個「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就相當於是水,而你要想的天下,就要讓你的「船」浮起來,也就要靠水,也就是民心。當你獲得了人民的心,那就等於你得到天下了,民心等於天下。
2樓:起名太麻煩
是的出自《孟子》一書,也是《雍正王朝》主題曲希望能幫到你謝謝希望採納
3樓:糕調
出自 《孟子·離婁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而「得民心者得天下」據說是三國時的司馬懿所說,其臨死前對司馬師和司馬昭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諸侯;得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誰知道這句話的意思請解釋一下?
4樓:匿名使用者
【得人心的人可以得到天下,失去人心的人會失去天下】你不是開始來吧?
5樓:步健
得民心者得天下」據說出自三國時的司馬懿,其臨死前對司馬師和司馬昭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諸侯;得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
也可能是孟子,因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
關於《項羽之死》得民心者得天下為話題的作文
聯盟 1當項羽在烏江自吻 他敗了他敗給的不是劉備 他敗給了歷史 甚至有些天真的他 他忘記了歷史是向前行的 歷史需要劉備 名門之後的你 卻有些任性 與其說你是霸王 不如說你是一個淘氣的孩子 當鴻門宴放走劉備的那一剎那 便註定了你的失敗 才有了後來的那一幕 寶馬贈亭長 頭顱送故人 項羽在烏江自刎了 2在...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什麼意思,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什麼意思 ?
艾爾蘭 指站在正義 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 違背道義 仁義,必陷於孤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 孟子 公孫丑下 指站在正義 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 違背道義 仁義,必陷於孤立。是由孟子以及他的 編寫。孟子,名軻,字子輿,鄒 現在山東鄒城市 人,是孔子之孫伋的再傳 是我國戰國時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翻意
原文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戈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