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歲,總是莫名的煩惱,還有點杞人憂天的樣子,總是擔心害怕不安恐懼,愛瞎想,怎麼辦

時間 2021-09-10 14:17:10

1樓:匿名使用者

找自己好朋友傾訴一下,改變自己的性格,別太要強了孩子,你已經很優秀了,知足常樂,我和你一樣的性格,也有這樣的想法,只要自己不要把所有的事兒都放心上,不要每件事兒都想最好,你馬上就能好,你現在多好啊,要多看閃光點,去掉恐懼感就好了,自信點

2樓:匿名使用者

對你來說,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出在你對自己的要求、評價、期望值與自己實際情況,遭遇的變化,情緒、心理調節上的失衡,導致你把很多簡單事情複雜化或想太多了。有時你可能因為一些不順心或出乎意料的,難以控制的結果而變得有些憂鬱,悲觀,開始一些有損自信心與積極性的心理暗示,而讓你深陷其中的則是這些心理的負面變化都發生在不知不覺中,所以建議你把這些感覺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訴說,讓他們幫你找到這些症狀的根本原因。

我和你幾乎同歲,我有過這麼些感覺,人保持一種積極或良好的狀態久了,就很容易因為一些小的障礙或問題走向反面。其實人越優秀就容易越嚴格而苛刻的對人對己,然而當你不小心陷入一種怪圈時,也許只有旁觀者能明白到底是外界在捉弄你還是你自己給自己套上了很多枷鎖,對於現在已上大學的你而言,我覺得大一是調整並解開心結的關鍵而大好時機。如錯過這個時機,將會對你今後發展帶來跟多隱患和麻煩,我曾在一則情緒方面的科學文獻中看到過這樣一種生理現象,其大意是:

消極情緒會上癮,比如人(經常悲觀的人)在悲傷時大腦會釋放某種激素(類似於有煙癮的人在抽菸時的感覺一樣),久而久之,你會因為很多並不嚴重的事開始你的消極邏輯(比如剛上大學陌生的環境,一些前所未有的際遇,一些難以操控而未知的現實……),並開始依賴並享受這種感覺,但往往事後又會悔恨那顯而易見的消極,又難以感知它背後隱藏著的讓你著魔(上癮)的東西已漸漸使你不得不把它變為一種常態的現象,這便是這種「癮」逐漸侵蝕你靈魂的魔力。因此,需要你正確認識它的危害,及時將其遏制方為上策~

3樓:銀月鬼舞者

怎麼說呢,你就是以前的我。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你沒有一點心理問題,相信我!其實你想的這些都是多餘的(比如我這亂想是有什麼起因的,我為什麼不開心,怎麼解決之類的,),包括你所謂的「陰影」什麼的。

你想一想,一個如此樂觀的人,怎麼可能3分鐘就變悲觀呢?開心是不需要理由的。你擔心的就是擔心本身,相信我,你這只是暫時的,就像人生中的紅燈一樣,等一下就過去了。。

可能現在和你說也沒法不想。不過給你絕對有用一個方法:鍛鍊身體。

做自己喜歡的運動或者跑步跳繩(無論你是不是在亂想一通),就當機械式的任務吧,堅持下去,別要想要立竿見影的成效(你也知道那是假的,3分鐘熱度。。)但你會有一天突然發現(可能2天,可能2個星期,因人而異),你不再胡思亂想了(前提是你要堅持鍛鍊,那我保證你會恢復到原來樂觀自信的自己),這時你會發現原來以前的自己多傻(我以前還一直以為自己沒救了,看到有人抑鬱犯傻,自己也搞得緊張兮兮的。。那「痛苦」的可不亞於你啊),這時,一切就如過眼浮雲,以後想想付之一笑了。。

其實你仔細觀察一下,你身邊很多人都會和你一樣亂想(我們班就有n個),希望你多幫他們快樂起來。最後我是個高中生,即將升高3,說了這麼多不要見怪。以後有什麼報考大學不懂的地方,還要多多請教。。

(如果你已經不亂想了,那麼以上的話就無視吧,順便把你的qq留一下)

4樓:匿名使用者

過於重視眼前的結果會影響你今後的人生;

把每個過程認真的走過,

你必定會有豐厚的收穫,

當你學了馬哲,雖然有很多人不愛學,但深入學習之後的辯證法確實很有幫助,

多看中國歷史,瞭解人物傳記,也會有助於你思考自己怎麼看得與失,自己想要做怎樣的人;

追求一些自己想追求的並持之以恆,你的未來就會你自己做主張;

既然先天條件都不錯,家庭,學業,很和諧,

找個自己的理想並追求一下遠比糾結於這樣的事情更有樂趣哦:)之後你就會發現,曾經糾結的一切只不過是一片浮雲,遊雲從風,無影無蹤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同病相憐啊~ 我也是 沒事就瞎想,走路時 睡覺時 也是這樣。 這是典型的 啊q心裡了。 就看自己了,努力不去 瞎想。

又開始瞎想的時候 試著聽聽**了, 看看書,電影。會有些效果的。 至於你的負面情緒,我勸你看一些勵志電影, 我推存一部很讚的電影 有時間去看看 對你症狀會有所幫助的, 比如《我和世界不一樣》 優酷裡有連結。

看了你就知道了,我真的看哭了, 看完 覺得世界也沒什麼 害怕的。 希望這部電影 成為你的醫生!!

6樓:匿名使用者

人存在不是來受苦的不要難為自己不要鑽牛角尖樂觀愉快才是正道:難得糊塗、阿q精神、自然、平常心;美女祝你辛福,不放心就去看下心理醫生吧

7樓:匿名使用者

壓力過大,導致短時間內心理超負荷,調養一段時間看看吧。

8樓:匿名使用者

休息不好,又想的太多,擔心太多,會加重疲勞,主要是休息疲勞問題,這個輕了自然擔心就少

9樓:王chen晨

呵呵,做有意義的事唄,不一定要去看醫生呀,你可以去一個人到國外度假,多好呀,還有女生多唱歌有好處,去當歌手也可以呀

10樓:匿名使用者

分散注意力,找個男朋友吧。

11樓:

還是去看心理醫生得好

總是杞人憂天,該怎麼辦? 我總是會莫名其妙的亂想,總是擔心這樣,擔心那樣。看到別人的不幸,就總是會

12樓:匿名使用者

人總有一死,這是不可避免的,相對於那些受災而死去的人,活著是多麼幸福,所以,能活著比什麼都好,何必要自己嚇自己,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呢?要努力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一切,活在當下!

13樓:抱著被子晒太陽

其實你想這些是正常的,你所想的別人也會想,不過你以為你想這些不正常,從而導致你認為你自己不正常,從而進入惡性迴圈

14樓:chuyi歲月

我以前和你一樣,但是後來慢慢就好了,也沒有誰開導。先問一下你的年齡,我分析下原因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這是妄想症,建議去看看心理醫生

我總是有中莫名的恐懼和擔憂

16樓:代牧屏方

我也有過,不過我的自我調理功能還是挺強的.

就說說我的做法吧:

當你有一個可怕的念頭時,有兩個選擇:

一、不要回避,面對它,分析它,結果,分析的結果是這個念頭是不存在的,是沒有必要去擔心的,是可以忘記的,這樣,多次以後,就會慢慢的淡去,以後再有類似的事法生,就會把它當做一個不重要的事,從腦海裡一閃而過;

二、那就是迴避它,讓自己不要去想,不要主動去想,找一些事讓自己去想。比如你課本中的一道數學題,用這個時間去想,但不一定要想出結果,只是為了淡去那個念頭;或是自言自語地讓自己從正反兩面想一個事,就想是在辯論似的,這樣也會達到目的!

還有,要相信自己,不要疑神疑鬼的。

還有我常常有這樣一個事發生:剛剛做的一件事或一個動作一個場景,像是在以前就發生過的,只是現在又重新來過一次。呵呵,挺好玩的。

希望lz早日走出煩惱!

17樓:匿名使用者

焦慮是指一種缺乏明顯客觀原因的內心不安或無根據的恐懼。預期即將面臨不良處境的一種緊張情緒,表現為持續性精神緊張(緊張、擔憂、不安全感)或發作性驚恐狀態(運動性不安、小動作增多、坐臥不寧、或激動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錶現(口乾、胸悶、心悸、出冷汗、雙手震顫、厭食、便祕等)。

焦慮與自我的防禦機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道德焦慮產生與「超我」的影響,即當個體的思維,感覺或行為違反了自己最初的價值或道德標準。當個體做錯事(甚至只是認為做錯事時)超我會製造出內疚,羞愧以及自卑感。道德焦慮是對來自自己良心的懲罰的恐懼。

(焦慮在人類進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強大「自我」 的人能夠有效應付各種有威脅的環境狀況,對本能衝動能夠控制並能夠提供有益的釋放,並對所知的價值和標準進行考慮。對於這樣的人,焦慮起一種有用的訊號作用,它表示某中需求 ---環境的本能的,道德的---存在而且要求注意。於是作出行動,焦慮在達到高水平之前被降低。

然而對於多數人來說,這一過程並不總是這樣順利工作的。多數人至少需要暫時的防禦來抵擋焦慮以解決困難的經歷。我們並不總是能夠很理智的對待自己,不能以現實的方式對待生活。

當我們採取不現實的方法來對待環境,衝動或良心時,就是在運用防禦機制。

根據精神分析理論,自我應用防禦機制來保護個體不受焦慮侵襲,對防禦機制的運用表明自我的減弱---這一狀態可能是輕微的,暫時的,也可能是嚴重的,持續的。防禦機制是對實際狀況的歪曲,而且是無意識進行的,如果長期運用,個體的功能會嚴重受到影響;當情況惡化時需要建立更極端的防禦,因為逃避了真實的應對。總之,運用一些防禦機制是常見的,如果他們成為對不愉快的內部或外部的典型反映,則可能會傷害有效的功能?

常常提到的防禦機制有:壓抑,反向形成,取消,投射,合理化,否認,認同,轉移,固結,迴歸。

壓抑是最基本的防禦機制,自我將它不能接受的東西排除出意識之外。不愉快或不合要求的衝動,思想,情感,或記憶,被留或投入無意識之中,因為他們可能會引起焦慮。

自我必須運用能量阻止這些材料進入意識水平。

反向形成指在意識中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思想或情感轉變為相反的東西。恨轉變為愛,怨恨轉變為熱情,性要求轉換為「純潔」的關心,等等。但是,最初的衝動,思想,情感,並未失去,它只是一相反的表達在意識中隱藏起來。

反向形成可以通過相反情感的表達強度察覺出來。例如,防禦的個體對他人表現出比一般情況過多的愛,熱情和關心,使得接受者感到不安和有落入圈套的感覺。

取消是自我重新構件以前的行動使它產生叫少焦慮的努力,如果一個行為或起後果不能被接受,軟弱的自我會以幻想它消失和使情況安定來取消這一行動,因而讓這一行動不軌造成過多的不快。在取消過程中事實回受到嚴重的扭曲,當事人在意識水平上也許真的相信他從未以不可接受的方式作過什麼事。

投射指把自己的無法接受的特點給以別人來消除自己的這一特點的努力。好像一個人在說「這不是我的情感,思維或衝動,因為這些都是他們的!」進行投射的人會認為其他無辜的人恨他,希望他受到傷害,想要利用他,認為別人是罪惡的,敵意的,等等,而實際上正是他有著這些情感或思想。

合理化指對不合理的,不能接受的行為給以合理解釋,讓非理智的東西對自己或他人顯得理智。如果個體作出了以後感到後悔的衝動的事情,他可能不接受自己作出了衝動的行為這一解釋,於是對這一行為找出「好的理由」。合理化還用以解釋奮鬥目標的失敗,

例如說「我沒有認真去做」,或在做事前做事後裝成很隨便的樣子,這是個體免遭由於未成功和喪失自尊產生的焦慮。

否認指自我不能直接處理目前的環境中的威脅現實,因而不承認這一情況的真實性。

環境中的某些情況太不愉快讓人無法面對;否認這一現實的存在可以消除焦慮,至少暫時地消除。伴隨否認得的還有可能對現實的幻想。例如,某人會否認他愛的人死去的這一事實,用儲存去世的人的物品或把屋子保留成去世人生前是的樣子來使幻想存在。

在另外的情況中,已婚夫婦可能回無意識的排斥婚姻不和的跡象,仍然表現出關係很好很幸福的樣子。

認同是對他人特點的接受。它可以達到消除對更強大的人恐懼的目的。如果是為了這個目的它可以被成為認同侵犯者。

例如,為了消除俄狄普斯情結產生的閹割恐懼,男孩通常會認同父親。還有「丟失物體認同」,這是企圖重新得到或恢復失去喜愛的物體或人。

著也許就是小女孩對她所排斥的母親人體能夠以解決伊萊莎情結的基礎。有些人還會表現出離開或死去親人或自己渴望的人的特點,無意識地企圖在自己身上使親人愛人重新出現或得到。與其他防禦機制一樣,認同可以是個體消除威脅和不安,不用直接面對它們。

轉移是把本能能量放入最直接最滿意的替代出口的活動中,因為最直接最滿意的出口可能不存在或可能被禁止的。通常我們都是不能直接釋放最基本的性和攻能量的。然而,如果不給以出口,會出現無法忍受的挫折感。

轉移可以將最直接的滿足形式轉換成某種替代的滿足形式。個體對自己最渴望或最恨的人不能佔有或攻擊通常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某一可以替代的人身上,或用其他方式來使用這一能量。如果轉移的結果是做出了讓社會接受的,有益的活動,就稱為昇華。

弗洛伊德認為文明的進展**與昇華,在昇華中原始的,本能驅力被導向建設性的,創造性的活動中。

固結和迴歸是有關聯的防禦機制。在心理性發展中,個體可能會或多或少地固結在不同的階段上。過多的挫折(也許因為過少的滿足)或對發展下一步驟過多的焦慮(也許因為過於受寵)回導致兒童的自我按兵不動來保護自己,導致個性發展的障礙。

以後,當遇到某種不愉快的體驗時,個體很可能不會有效地處理;作為對不適情境的防禦,個體將回歸,即回到有前一發展階段特點的行為上,由於固結,對不斷增長的複雜性和挫折的足夠的處理方式得不到發展;當個體面對困難的現實時,傾向與回到他所知道的唯一應對方式r桓齟竽瀉⒃諉娑嶽亞榫笆笨贍芑夭歡纖筆種富蠆卦諑杪樅棺雍竺妗r晃荒暱岬男履?

當見到婚姻不和的第一個跡象時就會跑回父母家中尋求安全。一位開始一個新的,困難的工作的男人也許會生病,要求呆在家中受到妻子的照顧,迴歸的一個較輕微的情況(與口脣階段的固結有關)是處於壓力下時咬指甲。

多數防禦機制對人類活動有消極影響。我們必須學會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弱點和侷限性。我們應該積極的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建立強大的「自我」。

我怎麼總是擔心很多事情,總是莫名其妙的擔心很多事情,要怎麼克服自己不去想

其實你多慮了,關心家人的安全當然是件好事,但不管什麼事就怕走極端。其實生活中會有許多我們連想都不願意想的事,一不小心想到心跳加速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擔心,這是人之常情。至於你的諸多擔心,我還是希望你能把心放寬,雖然我們生活中的危險是有的,但是我們真正遇上的比較大的危險是很少很少的,而且兩種不幸都發生在...

我總是莫名其妙的擔心,CF總是莫名其妙掉線的問題

嘿嘿遊僧解人意 不必為此過於擔心,這種現象是正常的。中國有句俗語不是叫 三思而後行 嗎,那就是提醒人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認真考慮,做到心中有數。俄羅斯也有一句類似的諺語直譯成中文 七次丈量,一次裁剪 失敗是成功之母 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在做完每一件事情後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方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也經...

我時常感到莫名的擔心,怎麼辦,總是會擔心害怕怎麼辦

我有時候也會為一些小事情很擔心,別人覺得不重要的事情我就是要擔心。這個當然和我的經歷有關。你說,你很擔心是不是說錯話了,你想表現的好,是對的。可是這樣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其實誰都會說錯話,再重要的人物都是有可能說錯話的。說錯了,就說錯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最壞的結果能怎麼樣呢,你可以自己想下。被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