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長憶別時》宋·蘇軾
1樓:野半下獨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於景疏樓上。既而與餘會於潤州,至楚州乃別。餘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於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純冊?卷珠簾、悽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今朝有客,來從指褲卜濉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迴廊曉月,也應暗記。
譯文: 八月十五日孫巨源離開海州,這之前我在景疏樓上為他送別。後來不久他又與我在潤州相聚,一路同行到楚州才分別。
我十一月十五日回到海州,與太守相會於景疏樓上,(想起巨源兄)所以作這首詞寄給巨源。
我時常回憶,我們分別的時候,坐在景疏樓上,那月光像水一般。喝著美酒,唱著清歌,可惜友人難留,只有月光跟隨著你一同到千里之外。你走之後正好三個月了,唯穗月亮圓滿了三次,今天,又是乙個月圓之日,我乙個人喝著酒,冷冷清清,與誰同醉?
我捲上珠簾,悽然地看一眼月影,同著月光,一宿無眠。
今天有個客人,來自濉水旁,他告訴我你也很想我。你的相思淚(憑藉)融入清清的淮水,流進大海。而今你在哪呢?
你在中書省(**行政官署),你在宮中,在漫漫長夜裡,露水沾溼了被子。這時的你,在迴廊裡看著月亮,也應該暗暗思念我吧。
永遇樂蘇軾的上下闕不同
2樓:
摘要。永遇樂蘇軾的上下闕不同,表示要像他們一樣金戈鐵馬為國立功的豪氣,下闕卻表示無人任用的悲傷。
永遇樂蘇軾的上下闕不同,表示要像他們一樣金戈鐵馬為國立功的豪氣,下闕卻表示無人任用的悲傷。
詞上片寫詞人立於京口北固亭之中,面對萬里秀美如畫的大好河山,追憶孫權和劉裕這兩位英雄人物,兩位英雄已去,如今再難尋覓像他們一樣的英雄。孫權以弱制強,使東吳成為三國鼎立中的一足,然而他的豐功偉績早已被風雨沖刷乾淨。南朝宋武帝劉裕歷經千辛萬苦,從京口起兵,「金戈鐵馬」,揮戈北代,「氣吞萬里如虎」,收復了大片失地。
而今的南宋統治者呢?只是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並無半點起點之意,一味割地求和,與前面兩位英雄形成鮮明對比。詞的下片放眼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北伐失利一事,欲告誡南宋朝廷不可輕舉妄動,要做好充分準備再途大業,免得落得個「倉皇北顧」狼狽南逃的下場。
當年還有劉義隆,現如今到處是一片和平景象,朝廷根本無法再北伐,放棄了很多良機,然而詞人本人「尚能飯」,可卻無人能識,滿腹的無奈與憂憤也只有藉詞抒發了。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1]漢族,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永遇樂·明月如霜(蘇軾)——賞析
3樓:得書文化
永遇樂·明月如霜。
明歲雹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
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餘浩嘆。
賞析:王文誥雲:戊午十月,夢登燕子樓,翌日往尋其地作。(《蘇詩總案》)
曾敏鏈蘆行雲:東坡棚雀帶守徐州,作燕子樓樂章。方具稿,人未知之,日忽哄傳於城中。
東坡訝焉,詰其所從來,乃謂發端於邏卒。東坡召而間之,對曰:「某稍知音律,嘗夜宿張建封廟,聞有歌聲,細聽乃此詞也。
記而傳之,初不知何謂。」東坡笑而遣之。(《獨醒雜誌》)
先著雲:野雲孤飛,去留無跡,石帚之詞也,此詞亦當不愧此品目。僅歎賞「燕子樓空」十三字者,猶屬附會淺夫。(《詞潔》)
永遇樂原文及翻譯註釋
4樓:ray聊教育
永遇樂原文及翻譯註釋如下:
原文: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翻譯:落日金光燦燦,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暮雲色彩波藍,彷彿碧玉一樣晶瑩鮮豔。景緻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於何地哪邊?
新生的柳葉如綠煙點染,《梅花落》的笛曲中傳出聲聲幽怨。春天的氣息已露倪端。但在這元宵佳節融和的天氣,又怎能知道不會有風雨出現?
那些酒朋詩友駕著華麗的車馬前來相召,我只能報以婉言,因為我心中愁悶焦煩。
原文:中州。
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翻譯:記得汴京。
繁盛的歲月,閨中有許多閒暇,特別看重這正月十五。帽子鑲嵌著翡翠寶珠,身上帶著金捻成的雪柳,個個打扮得俊麗翹楚。如今容顏憔悴,頭髮蓬鬆也無心梳理,更怕在夜間出去。
不如從簾兒的底下,聽一聽別人的歡聲笑語。
永遇樂以對比手法,寫了北宋。
京城汴京和南宋。
京城臨安元宵節的情景,藉以抒發自己的故國之思,並含蓄地表現了對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滿。上片寫元宵佳節寓居異鄉的悲涼心情,著重對比客觀現實的歡快和她主觀心情的淒涼。
辛棄疾《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翻譯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二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注 釋 京口 古城名,三國...
急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解析
袖籽歌 一 孫權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此句是懷念孫權的。又從 無覓英雄孫仲謀處 句可見作者認為如今已沒有孫權這樣能保證讓國家太平的國君了。表達了對孫權的讚歎,表現他想抗金,收復中原的願望。隱含他對當時統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滿。二 劉裕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重要字詞注音
lol虧了具體竭盡全力來咯考慮了 是bi 佛 第四聲 不信你看古詩文網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注音版 辛棄疾的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全文注音 心氣齊京口北固亭懷古忘了怎麼背了以前背的倍兒溜啊現在都忘了 斜陽古詩詞中的斜字讀xia 根據拼音朗讀古詩詞 可以幫助把不會的字音學會 你直接搜尋這個古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