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寫我快樂
客家人一般都會包給孩子壓歲錢,而且他們還有那種拜神,趕窮鬼的習俗。大多數男人會出門拜年,小孩出門玩鞭炮,女人和老人則在家等人上門拜年。
客家人過年有什麼習俗?
2樓:農民阿慶
帶你瞭解下我們那裡的過年習俗。
3樓:太貓
煎粄的記憶是很深的,雖然現在生活好了,但注重傳統的客家人到新年之際總會做煎粄,就是用糯公尺粘公尺加糖攪拌後,滾上芝麻,做出丸子大小後用油炸至有點焦色,就可以了。大年三十中午洗完澡之後穿著新衣服去祭祖,回來就做晚飯,但不同平常的是大年三十會很早吃晚飯,出了年就是走親戚了,同樣的親戚也會來你家,沏一壺好茶,拿新年的年貨款待到來的貴賓,這些應該每個地方差不多,至於吃方面除了家常菜,也會弄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比如梅菜扣肉,冬筍燉鴨……作為客都梅州,七個縣,每個縣有每個縣比較突出特色的美食,但客家人的熱情你是能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
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4樓:空空天氣
客家人認為進入臘月的廿四就是「入年掛」了,也就意味著這個「年」就開始了。首先要做的是大掃除。家家戶戶抹抹洗洗,把家居整理得乾淨整潔。
大人們要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讓他們提前過個小年。
不可或缺的年貨如下:川糖。龍川、河源、紫金等地出產的一種蔗糖。特點是粘性強,適合做年糕,幾乎每戶要購進上百斤。新衣服。每人最少要做一套新衣服、一雙新鞋,買一雙新襪。
年初一和年初二這兩天,儘管屋內屋外的地面堆滿厚厚的鞭炮紙屑、菸頭、糖果紙等垃圾,但這兩天不能掃地,也不能倒垃圾。這些垃圾必須等到年初三才能清掃。
因為人們認為新年伊始的年初一和年初二這兩天要」囤財「,這兩天掃地和倒垃圾,會掃走和倒掉家中的財運。客家人把年初三稱為「窮鬼日」,這一天要把「窮鬼「送出去。」送窮鬼「是把貧窮和不好的東西送走,與貧窮、黴運告別的意思,所以年初三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把垃圾、不好的東西清掃出去。
當天每家每戶都會打掃衛生,大人、小孩齊上陣,打掃完畢後,將垃圾裝入麻袋,並點上。
三、五支香插在垃圾袋上,然後點燃一卷炮竹,將垃圾與剛才掃地用的掃把一起丟到遠離家口的地方,丟得越遠越好,這乙個過程叫」送窮鬼「。
客家地區過年有什麼習俗呢?
5樓:網友
客家人過年的習俗:
隔年飯在除夕前一天,都會用大木甑蒸「年飯」,亦稱「隔年飯」,供奉祖先神祗時,「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還要燒紙錢,供桔子、柚子等,有的還要擺上幾枚銀元,取意「有食有財」,「隔年飯」要供奉數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飯」要重新蒸過,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歲歲有餘糧」,到初五「隔年飯」吃完後,才開始放新公尺下鍋煮新飯。
磨豆腐,乾魚壙,殺豬、雞、鴨。
農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戶戶開始磨豆腐。農家多數家門口有小魚壙,到農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後全部魚壙放水捉魚,一方面要用壙魚製作菜餚,另一方面方便春節後挖取壙坭做肥料肥田。與此同時,開始陸續殺豬。
一般人家過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豬肉,有的人家過年一戶殺一頭大豬,主要用途是:一、饋贈親戚、朋友,每一戶親戚要饋贈二至三斤豬肉,特別是岳父家饋贈的肉就更多,新結婚姻親饋贈的豬肉數目更為可觀,否則會被人恥笑為「孤寒鬼」。
貼對聯年節這一天,家家都會貼上寫有吉祥語的紅對聯和橫幅,大廳裡貼上大紅的「福」字,豬牛圈裡貼上「六畜興旺」的紅條幅,除外還會在許多用具上貼上紅紙條,稱之為「封歲」、「上紅」。
點歲火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歲的習俗,家家通宵達旦燈火明亮,稱之為「點歲火」,火籠加炭稱之為「漚火桶」。大家團聚一起,辭舊歲迎新春,共享天倫之樂。除夕之夜,大人還有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
敬祖先臘月三十日早餐後,凡是當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掃衛生,將祖祠牆壁粉刷一新。午後,陸續有人攜禮盒、三牲、炮竹、元寶香燭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進香。行禮之後,放炮竹,有的放銃。
每到大年三十午後,祖祠香火繚繞不斷,炮竹聲不絕於耳,一直延續到黃昏。
拜年初一早餐,客家人習慣要吃「長壽麵」,因為麵條長象徵長壽。接著小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孩子糖果桔子,有的還會給「紅包」,舊稱「掛頸」。到親戚家拜年,一般要帶桔餅、糖等禮物,主人備茶果接待,有的還要留飲「拜年酒」吃雞腿,拜年活動一般會延至元宵後,甚至正月底。
吃素齋客家人自古以來就有「勤儉持家」的風氣、和戒殺生的慈悲觀念,所以在年初一,一年頭一日第一餐不吃酒肉,也就是吃「素齋」。吃了早齋以後,一般的習慣老人家是要到寺廟燒香,因之寺廟香火鼎盛,大家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平安納福。
6樓:過芫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傳統意義上的「年節」,口頭上稱為「過年」。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古老幹支紀元曆法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原始信仰與祭祀文化是年節形成的重要因素。
新春賀歲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活動形式,喜慶氣氛濃郁,內容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1][2]
我國古代民間早有過新年的風俗,古時新年曾專指干支歷的「立春」。節氣立春時,陰陽轉化,陽和起蟄,品物皆春,意味著新的乙個輪迴已開啟,新的一年之始。後由於曆法變動,新年通常指陰曆正月初一,稱為陰曆年。
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掃塵、辦年貨、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舞龍、舞獅、遊神、祭祖、放爆竹、煙花、年例、拜年等習俗。[3][4][5][6]
7樓:農民阿慶
帶你瞭解下我們那裡的過年習俗。
客家的春節有什麼習俗
8樓:於入水
四川客家春節習俗。
客家人的不斷遷徙,使他們對故土更為留戀。對家鄉內山水、習俗的懷容念使他們緊緊地團結起來,戰勝了一次又一次的艱難困苦,傳統習俗成為聯絡客家人的堅強紐帶。在川籍客家人中,二、三百年來仍保持了客家的傳統風俗習慣。
客家人對農曆新年極為重視。家家戶戶掛彩燈、貼門神,並在糧倉、家禽牲畜圈上貼寫吉祥的語言,以示來年的豐收吉祥。有條件的客家鄉鎮從正月到二月要耍燈舞,燈的種類有龍燈、獅燈、蚌燈等,這是客家人在原籍的彩燈習俗流傳至今。
此外,還要舉行大型慶典活動--舞龍,有彩龍、火龍、水龍、脫節龍和和上川龍之分。其中,尤以上川龍最有特色。上川龍是清初江西劉氏移民帶到川西的,由劉氏族人年年扎龍,年年舞龍,用於拜年沖喜,祈求風調雨順。
上川龍巨大雄偉,由三五十人操作舞動,龍頭重達三五十斤,耍龍技巧性強、路數多。
9樓:網友
掛彩燈,貼門神。放鞭炮,舞龍,逛花燈。
10樓:富華蓄電池
有和我們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有機會可以親身體會一下是最好的了。
客家人過年有什麼習俗? (最好是客家人回答)
11樓:風清陽
入年界:小孩子是不能罵人和打人的,包括不吉利的話。 敬祖宗:百善孝為先,每逢年過節都要上香拜祖宗。等等,你好哇,我是客家梅州滴- -
12樓:隆順盛
現在貌似沒那麼多習俗了,我們過年一般大年三十就去祠堂祭祖,除夕晚上12點放鞭炮,接財神。除夕晚上點年燈(就是屋裡開燈不滅到天亮)整個初一到十五一般就是走訪親戚朋友(一般都是聚一起打麻將)那些太傳統的東西正在流失。感覺沒什麼特別的。
13樓:網友
是滴,大概正月十五就結束了,正月十五也不算。
客家人過年都有什麼習俗
14樓:東城書生
客家人過年,年初三有送窮鬼的習俗,所以年初三不歡迎別人到他們家裡。
15樓:手機使用者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說,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小年過後,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炒粉皮、結公尺糖、炸豆腐,以及購買雞鴨魚肉、香燭爆竹之類。
此外還少不了抽出時間來打掃庭院、擦拭門窗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早早地貼上對聯、年畫,然後準備年夜飯。年夜飯最講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湯",主要有大肉、蘿蔔、肉丸和菇類。
吃年夜飯前要先做兩件事:一是給長輩端上熱氣騰騰的"年湯";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爾後,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這一餐一定要吃點飯,表示吃到了"年飯",長了一歲。
飯後,年長者會為小孩包上吉利的"壓歲錢",除夕才算過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們早早地便起來洗漱乾淨,然後點香燭、放爆竹,給長輩拜年。之後,裝上一盤粉皮、公尺糖、花生,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
這一天有很多講究,不撈飯、不掃地、不打水,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早餐也要吃齋,並以芹菜、豆腐為主,意為勤勞致富發財。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殺乙隻閹雞,把雞血淋在"紙錢"上,謂之"血錢"。早飯後,一家人便穿戴整齊,和家族人一起帶上香燭爆竹、茶酒齋飯,上墳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家族人便開始一家一家拜年,一邊說著祝福的話,一邊喝著滾燙的酒。
這一天,新媳婦還要和丈夫一起趕回孃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開始走親戚。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場開始了新年的第乙個圩日,俗叫"開圩"。這一天,人們忙著趕場,各種玩具、小吃特別多,還有舞獅的、舞龍燈的,格外熱鬧。
正月初七一早,家家戶戶便用炸果、炸豆腐、臘味等湊成七種佐料煮稀飯,俗稱"七寶羹",客家人認為吃了"七寶羹",一年無病無災。直至正月十五過了元宵,傳統的過年才算結束。
如今,過年增添了許多內容,封建陋習明顯減少,人們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體育比賽,傳統的節日有了新的色彩。
客家人的過年習俗
16樓:網友
每年春節的年初一和年初二,客家地區在過去有不動掃帚的習俗。各家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儘管堆滿厚厚的爆竹屑、果皮、菸頭、糖果紙、花生殼,都不能掃地。客家人認為在這兩天內掃地,會掃走家中的財氣。
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梅州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江西新新 讓你瞭解客家人家的春節習俗 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梅州客家人過春節的習俗 那不是我嘛 入年界 過大年 洗柚葉澡 守歲 敬祖先 開大門 拜年 走親戚 吃歲飯 出年界。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 年界 梅州客家人加緊準備過年,外出的人都要趕回家過年。入年界後,要教育小孩不能罵人,不能講不吉利的話。在...
客家人院門上的通用對聯,客家人刻在房屋大門上的一副對聯是什麼
樑景紅色彩與設計 丁氏堂聯 鳧遊家池水 化鶴歸遼鄉 卜氏堂聯 鉅野振家聲,續署烏羅,文學淵源東魯重 杭川為牧守,疆開太古,風規道理西河傳。馬氏堂聯 絳帳家聲遠,銅標世澤長。上官堂聯 天水家聲遠,上官世澤長。文氏堂聯 信國昭日月,潞公品圭璋。方氏堂聯 正學家聲遠,壯猷世澤長。王氏堂聯 三公槐樹,一甲梅...
閩南人潮汕人客家人的相互的關係,客家人和潮汕人是同宗的麼
來自蓮洞驚才風逸 的胡蘿蔔 在梅州大埔光德九社村是個福佬村,這個村也是閩南人中的一個典型 雲夢知秋 閩南人和潮汕人很有淵源。潮汕話是閩南方言的一個分支。客家人和以上的差別就比較大了。據說是不同時期南下的漢人 閩南人是福佬民系的一個支系族群,他們主要分佈於福建漳州 泉州 廈門 臺灣大部分地區及廣東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