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種手法表現佛教的義理

時間 2025-03-06 20:10:13

沒有開悟的人應該怎樣理解佛教經典的義理,依教而行

1樓:8萬4千法門

1學經教有秘訣,只管去念,不想它的意思。《無量壽經》一天念十遍,經念熟了,念一遍大概四十分鐘,兩個小時可以念三遍,所以一天念個十遍是很簡單的事情,不念經的時候就唸阿彌陀佛。

2唸經是修定,你要是起心動念,這一句什麼意思、那一句什麼意思,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那是什麼?那是用世間的方法,把佛經當作一種知識來對待,這就完全錯了。

3唸的時候規規矩矩、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去唸,不著文字相,文字只要念得不錯,沒有唸錯,沒有念顛倒,沒有念漏掉就行,不能著文字相,不能著名詞術語的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名字相,名詞術語,不著心緣相,就是一味念下去就會得定,這個定是念佛三昧。

4得定之後依舊這樣念下去,不要改方法,讓你的定加深,深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大悟,就開悟了。開悟之後這經裡面意思全知道了,完全通達明瞭,這是佛教教學的方法、教學的秘訣。所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要把自見念出來。

5自見就是自己沒有老師教,不需要別人講解,全通了。要不要老師?不需要。真正有這種緣分,自己找乙個清淨環境,選擇一本經書,用這種方法,摒棄外緣,真誠恭敬,你念它個十年肯定開悟。

6古人能開悟,現在人一樣也能開悟,還可能比古人快一點。為什麼?古人障緣少,現在障緣多,你都能定得下來,你比古人就強。

古人多少人生在現前這個時代不能成就,為什麼?環境干擾他。我們在現在這個環境能成就,功力比古人就高。

7方法重要,一定要懂得鍥而不捨,真幹。讀經是修唸佛三昧,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是求生淨土,是提公升品位,這是真的,其他事都是假的,要真幹。

2樓:匿名使用者

多讀,等你讀久了,自然就懂了。

3樓:網友

第一,遠離封建迷信及牛鬼蛇神等神話**的認識。第二,佛教講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世間法就是講精神世界的十二緣起及六道因果輪迴。

學習世間法並依教奉行可以三界自在,趨利避害,求人天福報,避地獄惡鬼畜生之苦。

4樓:aaa**王

開悟是一種複雜的因緣 和學習佛法沒有直接關聯 可以正常學習 自己理解 不行可以看講義。

為什麼佛教也愛用金銀珠寶

5樓:木木的知識分享

首先不是佛菩薩喜歡和需要,佛菩薩已經放下了執著,對一切事物不生貪念。這樣做是世間人喜歡,覺得豪華,氣派,有威嚴,所以佛菩薩採取方便法門,以金銀珠寶裝點佛像,讓世間人看到佛像就起歡喜心,生起恭敬心。佛法的本質是讓生命盡善盡美的教育,這些珠寶就像是教學過程中用到的教具一樣。

佛菩薩也不是需要世間人供養珍寶,而是這樣做對眾生有大利益,佛菩薩有好東西想給世人,但你要自己創造乙個機會,所以佛勸我們供養三寶。

佛還教導我們,看破放下,金銀珠寶,也不能執著放在心上,佛菩薩勸我們修佈施,用寶物錢財來救濟眾生,積累福報。

6樓:愛笑的善善哈

在極樂世界**為地,那是鋪地的。

佛教裡說的末法時期是什麼?有什麼特點?

7樓:泥頌

末法時期——教法從衰微到滅亡時期。佛法分化、流變漸漸會變得嚴重,社會風氣不好,信外道、邪師傳法的人多於信正法的人。隨即佛像、佛寺廟、佛經等開始變質,甚至最後還會不復存在。

時間為一萬年。

一萬年過後,所有佛經都將入滅,只留一部《無量壽經》(也叫《彌陀經》,但是不是那個小本的《佛說阿彌陀經》),這部經要住世二百年度人,之後只剩一句「阿彌陀佛」,最後連「阿彌陀佛」也不存在了,佛法徹底消失。知道彌勒佛佛降世,才能重新有佛法。

所以要珍惜殊勝難得的法緣,努力修行,爭取一生出離生死輪迴,末法時期也有正法,現在網路上有許多的佛教資源、

供你學習。經雲:末法時期 淨土成就。

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求生極樂。

8樓:網友

據佛典記載,佛法經歷三個階段:正法、像法和末法。正法階段為釋迦牟尼佛出世到涅盤後一千年,也有說五百年。

這個階段的特徵是修道證果者很多,佛法堅固純正,眾生善根福德深厚,功利思想淡薄,對一切善法易生出信解和信心。像法階段指往後一千年。像即佛像,像法也就是指以佛像、佛經等來表達正法,即相似於正法。

這個階段人們根基也較為純正,修道證果者相對較多,但佛法已開始慢慢分化、流變。末法階段指佛法從衰敗到滅亡時期,時間為一萬年。這個階段佛法分化、流變已經很嚴重,社會風氣惡化,信邪師外道傳法的人多於信正法的人,最終佛像、寺廟、佛經等開始變質,直至不復存在。

當前這個時代正處於末法時期的開端。一千多年前蓮花生大師就有預言「鐵鳥當空」將是末法惡世的來臨。「鐵鳥當空」,按現在的理解就是飛機在天空上飛,喻指現代科技。

末法時期裡對於信教的人,要護持正法,按經中說的去,不要相信外道邪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9樓:網友

在末法時期裡對於信教的人來說,先改缺點為第一要務。

10樓:

對於自己而言,如果深信佛法,就是處於正法時期,如果不信佛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就是末法時期。

末法時期的特點就是絕大多數眾生正邪不分,顛倒黑白,道德淪喪,天災人禍頻繁,飲苦食毒。

比如說飲苦食毒,現在的人,吃藥如吃飯,不是飲苦是什麼?食品中農藥、化學新增劑、甚至非食用物已經無人能倖免了,不是食毒是什麼?

末法時期裡對於信教的人要精進修行,淨土成就!

阿彌陀佛!

11樓:網友

釋迦牟尼佛說:"末法時期~僧人都很難自渡,更何況渡人"...

您在等 彌勒佛下世渡人? (也許已經下來了?).

末法時期(人類的道德在下滑)的特色~ 說食數寶的多~實修心性 的少。

去尋找一世成佛的宗教吧!祝福您!

12樓:李振利

科學昌明,信佛的少了。物質發達,人們的慾望強烈,信佛的就更少了。

13樓:清鼎

不會做 就按照《佛遺教三經》去做。

我想看懂佛經,但看不懂,有什麼方法可以看懂嗎?

14樓:無量光無量壽

多讀心中有本,多寫筆下生花。經教名義,貴在身體力行,自然由淺入深,通惠妙諦。

15樓:帶我和你看世界

看不懂,對了,佛說的是自性,沒見到怎麼能看懂麼,所以明心見性的人對經典可以通達,而佛說的經典主要用來清淨修行人的心,也可以說幫你拔出妄念,增長正念,堅持每天念還是有好處的,沒有時間就唸阿彌陀佛。

16樓:網友

末法年代群魔亂舞,魔的眷屬和隨從都在破壞佛的傳承,斷章取義,以偽隨真,混餚視聽。佛告誡後世善男子善女人,末代按四依法修行。佛經真實的都是有如是我聞開頭。

17樓:緣分靠硬擾

有些佛經不一定是真佛經,因為不同的佛經記載的內容是有矛盾的。但是有些真佛經一般人又理解不了,據說「如是我聞,一時佛……」/「我問如是,一時佛……」開頭的佛經可信度才高。

表現手法,小說的表現手法有哪些,文學中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泠修扣 表現手法 象徵 對比 烘托 設定懸念 前後呼應 欲揚先抑 託物言志 借物抒情 聯想 想象 襯托 正襯 反襯 by 知道團隊 寫意天下 細寫,心理活動,野蠻性格的突出和男主的風度而的緣分 表現手法,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手機使用者 一 表達方式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

古詩歌中常見的表現手法,詩歌表現手法有哪些?

燕燕知識百科 常見的一些詩歌表現手法有 借景抒情 寓情於景 直抒胸臆 託物言志 欲揚先抑 設定懸念 以小見大 卒章顯志 點面結合 象徵 烘托 虛實結合 反襯 通感 白描 對比 設定懸念 聯想 想象等。唐代偉大的愛國現實主義詩人杜甫所創作的 登高 這首詩,就是借景抒情的代表詩作,該詩的前四句主要是描寫...

詩歌的描寫手法有哪些?詩歌表現手法有哪些

1 烘托 襯托。襯托只是烘托的一種具體形式,利用事物間相似或對立的條件,以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些事物的藝術手法。襯托是兩方面的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襯。2 對比。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對比主要強調事物間的差異性,所列舉的事物都是並列關係,無主次之分。3 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