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是什麼詞性?「華夏」一詞最初指的是什麼?

時間 2025-02-14 15:30:08

1樓:逍舞暗碎紫

左傳》中說:「中國是乙個文明古國,一向被稱作禮儀之邦,叫做「夏」,「夏」有高雅的意思;再加上中國人的服飾很美,所以又叫做「華」。

後來,有人認為我國古代把「夏」當作族名,把「華」當作國名。「夏」是從夏水(即漢水)得名,「華」是因為華山而得名。但夏水只是一條很小的支流,華山也只是名山之一,算不上名氣很大,很難成為乙個國家的代表。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朝代是在黃土高原上建立的夏朝,它在上古的朝代中文化程度最高,影響也最大,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夏朝從一開始就以**大國自居,因此,「夏」就有了「中國」的意思,「夏人」也就成了「中國之人」。後來,人們把文化高的地區稱為「夏」,把文明程度高的人或族叫「華」,「華夏」合起來就代表了中國是乙個有高度文明和發達文化的**大國,「華夏」也漸漸成了中華民族的代名詞。

華夏的意思就是華夏民族,專指自堯舜禹至夏朝這段時期形成的民族部落至建國時期的民族種群,因屬於第一次形成的名稱,後代自商朝以後都陸續延續下來,以示正統而已。其中華,並不僅僅指服飾美的意思。其舜帝名重華,實際就是整個民族以其名代族名的重要意思。

而夏朝是第乙個王朝,也意味著第乙個家族,實際也是第乙個族群控制多個民族進行融匯所形成的「國」,即第乙個國家。所以才出現了「華夏」這個詞。而且基本代指的是國家,雖然這個國家在當時的地域實際是很小的一塊。

後來各個朝代的大國都是該族群逐步延續下來。因此,華夏即中華也就是中國的意思。

2樓:淺墨草萱繪人生

華夏是名詞。

華夏原指我國中原地區,後復包舉我國全部領土而言,遂又為我國的古稱。

3樓:翼飛

華夏的詞性是名詞,形容詞。

當名詞講時是古代中原地區的自稱。

「華夏」一詞最初指的是什麼?

4樓:網友

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也是"華夏"一詞的**。

華,服章之美為之華!漢族的民族服飾在世界上最為美麗,華美,幾千年以來被萬邦推崇。

夏者,家繼禮法聖賢之學,國從利益相承之出,家有千年源流聖賢傳,而國家繼吾國吾民之利益而世代傳承,這也是真真正正的夏章。

古人是以服飾華採之美為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為夏。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

華」意為「榮」,「夏」意為「中國之人」,即中原之人。春秋以後,又稱諸夏。

參考:網友bai_e族_du

華夏」一詞起源於何時,為什么會成為「華夏

1 華夏 一詞最早見於 左傳 襄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547年 楚失華夏 唐孔穎達疏 華夏為中國也 從字義上來講,華 字有美麗的含義,夏 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 所指即為中原諸侯國民,也是有漢以前對漢族先民的稱謂。也可代指漢族,如 明 葉盛 水東日記 喜信和勇 佛本夷人,固宜神。則...

華夏中的華出自什麼典故,「杜陵」一詞出自什麼典故?

好吧親愛的 漢族和中國的古稱,孔穎達 春秋左傳正義 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故稱夏。文獻有 諸夏 之稱,乃 諸多夏國 華夏列國 之義,非為 華夏 之別稱。元前2100 前770年黃河中下游黃帝的後裔先後建立了夏朝 商朝 周朝。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了自春秋戰國以來群雄割據的局面。漢族於先秦時自稱...

夏丏尊 葉聖陶最初提出語文一詞的含義是什麼

有一種看法認為 語文就是文字。但這種看法未免太狹隘。他只是語言的紀錄,知識語言系統的一部分。如果按這種說法來講,難道我們學語文學了十二年就是學了十二年的漢字?這樣恐怕要貽笑大方了。還有種說法就是擴大了語文的外延。即凡是書面的東西都納為語文,包括了 合同 檔案 便條甚至黑板報都可稱為文章,稱為語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