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問題
1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因得不到楚懷王的信任,被放逐至長沙,後投湘江支流舊羅江自殺,時好五月初。
五、河邊長滿艾篙,剛50字。
2樓:匿名使用者
艾蒿沒聽過!吃粽子是為了記念屈原。
3樓:順利且如意丶赤子
品味中華風俗節日——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習俗 先回
4樓:匿名使用者
爬龍舟,吃粽子,包粽子。
5樓:匿名使用者
我是汨羅人,有賽龍舟,吃粽子,帶香囊,插艾葉。
端午節的主要風俗是什麼
6樓:鴻鵠聊民生
端午節的主要風俗:
1.吃粽子。
吃粽子是全國各地共同的習俗,已經維持了好幾百年。在古代,粽子也被稱為角黍,筒粽。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當時的人們為了保護這位偉人的屍體,便包了很多粽子放入河中,吸引魚蝦,自此之後便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2.賽龍舟。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之一,它的由來也和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據說在屈原跳江之後,楚國人不願看著這位偉人死去,便划著船去追趕,眾人爭先恐後,一直劃到了洞庭湖,最終也沒能找到屈原的蹤跡。賽龍舟的習俗最開始流行於南方,後來逐漸成為了全國性的習俗。
3.系五色線。
五色線也被稱為五彩線,或五彩長命縷,人們會在端午節當天,把五色的彩繩綁在手腕上,腳腕上或脖子上,專門用來防止五毒近身。而且五色線要一直戴到六月六才可摘下,並且扔到河裡沖走。
4.戴葫蘆。
成熟的葫蘆當中有無數的葫蘆籽,古人認為這象徵著「子孫萬代」,同時,葫蘆的諧音「福祿」也象徵著吉祥如意,因此古人們便有了戴葫蘆的習俗。在端午節,不管是小孩兒還是大人,都可以佩戴葫蘆,有辟邪驅瘟之意。
5.煮雞蛋。
除了粽子之外,雞蛋也是端午節不得不吃的食物。在民間有這樣一段傳說:世間有一瘟神,每到端午節便會禍害人間,帶來疾病,人們苦不堪言,便去女媧娘娘廟磕頭祈福,希望她可以消災降福。
過端午節的風俗
7樓:真果粒不真
過端午節的風俗有:划龍舟、採草藥、掛艾草、拜神祭祖、包粽子、放紙龍、栓五色絲線等。端午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的時間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
划龍舟比賽是端午節的民間風攜滾俗活動之一,在我國南方地區比較常見,划龍舟比賽也稱為賽龍舟。
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的風俗之一,「粽」和「中」近音,因此吃粽子寓意功名得中、健康吉祥。
拜神祭祖是端午節的風俗之一,在端午節這天,家族會進行祭拜祖先的儀式,除了緬懷先人們,也寄辯拍餘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美好期賀族望。
端午節有什麼習俗,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江南地區,有的習俗是在端午節飲菖蒲酒,則其藥用效能就更為直接。通常是在節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黃,浸入酒中,節日便可飲用。除了用艾 菖蒲和蒜這 端午三友 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掛驅鬼符還有一些嚴格的儀式。如有的要求必須在端午日出或正午時書寫,書寫材料用生朱,硯內...
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習俗資料?
1 躲端午,舊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躲端午簡稱 躲午 亦稱 躲端五 此習俗宋代似已形成。2 沐蘭湯,是中國節日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首先一身著漢服的女性端著一盆艾葉水,人們排好隊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裡的水,在參加活動的人雙手 額頭 脖頸輕輕拂拭一下,以示驅除晦氣。3...
端午節的有關習俗,端午節的有關習俗
淑女般的俠客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