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高士談的詩《秋晚書懷》翻譯
1樓:網友
原文】:肅肅霜秋晚,荒荒寒日斜。
老松經歲葉,寒菊過時花。
天闊愁孤鳥,江流憫斷槎。
有巢相喚急,獨立羨歸鴉。
作者】:高士談。
秋晚書懷》觸景生情,懷念故國。
起聯發句即照應題目。以「肅肅」形容秋風強勁肅煞,以「荒荒」摹擬寒日暗淡無際,一片晚秋蕭條景象。「肅肅」,象聲詞。
頷聯以物自喻,寫自己風燭殘年,猶如經歲的老松霜葉,又似秋節後枯萎的菊花,行將乾枯。
腹聯二句先寫晚秋時節,一反「天高任鳥飛」的秋高氣爽,而斷言「天闊愁孤鳥」,乙個「孤」字,焉能不使鳥愁天闊!「江流」句妙用典故,因「斷槎(chá)」這不再如期而來的木筏子,比喻與故國隔絕,無法歸回。據張華《博物志》記載,海邊每年八月都有槎如期而來,於是備好食、用之物,乘槎到天河(即銀河)之上。
因為槎斷,自然無法歸來。
尾聯寫鳥兒尚有巢,同類相呼急,而自己卻孤獨地乙個人站立在晚秋的斜暉中,羨慕它們。抒寫盡對故園的懷戀之情。
作者借景書懷,將自己的風燭殘年與晚秋的松菊、孤鳥,江流、斷槎諸事物聯絡在一起,更顯得愁思深沉悲切。同其《秋興》、《不眠》諸詩對讀,無不貫穿著一股悲涼之氣,令人不忍卒讀。
2樓:網友
高士談(未知—1146),字子文,一字季默,小澗鎮人。南宋著名詩人。1125年(宋宣和九年)任忻州(山西忻縣)戶曹參軍。
後出使金國,被金留,官至翰林院直學士,著有詩集《蒙城集》等。《中州集》亦載有其詩文。
秋晚書懷原文_翻譯及賞析
3樓:夢之緣文化
數點寒鴉日又西,轉寒天色易悽迷。青山半出煙涵郭,紅葉亂流霜滿溪。半壁秋燈吟對影,故園夜雨夢扶犁。
山人飽聽農歌臥,但願年豐谷價低。——明代·吳學禮《秋晚書懷》 秋晚書懷 數點寒鴉日又西,轉寒天色易悽迷。
青山半出煙涵郭,紅葉亂流霜滿溪。
半壁秋燈吟對影,故園夜雨夢扶犁。
山人飽聽農歌臥,但願年豐谷價低。曲徑方池列館東,荷開殊勝昔年紅。虛瞻玉井青冥上,似睹金蓮紫禁中。
遊激源佳實豫知深雨露,苦心原自耐霜風。亭亭獨立煙波冷,肯羨春華在漢宮。——明代·徐階《次張龍湖吏侍院中觀蓮》次張龍湖吏侍院中觀蓮。
曲徑方池列館東,荷開殊勝昔年紅。
虛瞻玉井青冥上,似睹金蓮紫禁中。
佳實豫知深雨露,苦心原自神態耐霜風。
亭亭獨立煙波冷,肯羨春華在漢宮。繫馬庱亭東,題詩野店中。長河飛白雨,高樹灑清風。州界才相接,鄉音遽不同。齊梁陵寢地,猶得問樵翁。——元代·謝應芳《避雨》避雨。
繫馬庱亭東,題詩野店中。
長河飛白雨,高樹灑清風。
州界才相接,鄉音遽不同。
齊梁陵寢地,猶得問樵翁。春來偏與老人仇,腰膂如弓項領柔。看鷂觀燈都好景,正難高處去抬頭。
明代·徐渭《郭恕先為富人子作風鳶圖償平生酒肉之餉富人》郭恕先為富人子作風鳶圖償平生酒肉之餉富人。
春來偏與老人仇,腰膂如弓項領柔。
看鷂觀燈都好景,正難高處去抬鉛老頭。
秋晚書懷原文|翻譯|賞析_原文作者簡介
4樓:得書文化
作者塵猛] 崔塗 [朝代] 唐代。
看看秋色晚,又是出門時。
白髮生非早,青雲去自遲。
夢唯懷上國,跡不到他岐。
以此堅吾道,還無愧已知。
崔塗(854~?)字禮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帶人。唐僖宗光啟四年(888)進士。彎彎《全唐詩》存其詩1卷。
除夜 / 巴山埋兄悶道中除夜書懷 / 除夜有懷。
春夕。 赤壁懷古。
孤雁二首·其二。雲。
李白的一首詩翻譯,李白的一首詩 翻譯
李白的詩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便愛上了成都,夢裡夢外也開始嚮往成都。想去尋找舊時成都的繁華與秀麗,想去領略山城獨有的風姿,想去享受那閒適散淡中讓人回味無窮的茶文化和麻辣美味,想去感悟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佛文化和道文化的餘韻。第一次到成都,漫步在那竹林搖曳的...
李白有一首詩叫(談愛)嗎,有沒有李白寫的一首詩叫 《戀》
天下第七十八醜 假的,都是騙人的,和以前的什麼 去死,文章出軌,日本必亡的藏頭詩都是假的。絕非李白作品。望勿被騙。沒有這首詩,根本李白就沒有這種作品,都是自己寫的,要是李白還活著,知道了以後肯定會氣死的沒,所有希望尊重李白這位詩人 這首詩真的沒有 因為最近文章出軌所以有很多人八卦 更可惡的是 還扯上...
問一首詩的翻譯,請問這首詩怎麼翻譯? 20
弔古戰場文 原文 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餘曰 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譯文 廣大呀,廣大呀!空曠的沙漠無邊無際,遼闊的荒漠不見人煙。河水象飄帶一樣彎曲流動。群山像犬牙一樣交錯在一起。幽暗啊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