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念舊丶
只看這一句並不能說明這句的意思,要結合它的前一句,因為這一句是前一句的傳遞。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道是一切起始點,如果不能得到道,那就做到德,如果做不到德、那就要做到仁,如果仁也做不到,那就要坐到義,如果連義也做不到,那就做到禮。(前面的道~德~仁~義都是通過學習前人,總結自己,然後以心出發才能做的到的,唯獨禮不需要。禮,有乙個標準,只要按這個標準一言一行的去做,就能達到。
所以禮在這裡是最下乘的,這都是在說的作為乙個人主或者國君或者諸侯或者首領)因為你是為了乙個標準做的禮,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為人或者人品,所以你能收穫到的反饋就是淺薄忠信、稍微一刺,就會轟然崩塌。
再說到前識者……這一句,前識者對應夫禮者。(前識者和用禮的國君這裡是對稱的關係),前識者並不是在誇獎有超前遠見卓識的人,這裡有貶義的含義,意思說你這人看似有遠見卓識,但這是你所得的道德表面,你以為你有卓識遠見(但是因為道太難得了,你以為你得了其實你沒有,)但這是你自己以為的,也是你愚昧的開始。也有一層意思是,當你以為你自信滿滿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失敗的種子~為什麼這麼多人的人生是跌宕起伏的~就沒有那種從0開始,就一直往上,不會**的人生呢?
都是因為這些人在到了乙個所有人都認為的高峰的時候,他自以為得道了,他的自信心膨脹了,自信和自大很多時候是劃等號的~所以,你以為得道了,其實你沒有。因為上德不德,上道不道~
如何理解老子說的「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2樓:綜合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預見能力的人,是得道的昇華,但也是愚昧的開始。這也告訴我們做人做事不要太聰明,物極必反。
3樓:看下巴
前識者指的是「一」,「一」可以代指很多東西,也就是所謂的「名可名非常名」,「道」指的是「無」或「太」,太極可以是無極,無極也可以是太極。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是有益的,那麼就禺到「太」(即下乙個「無」),如果「一」是無益的,就禺到本來的「無」,因為「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所以「無」才是根本,而不是「一」,即「道」是「德」的根本,行「德」是為了得「道」,「禺」指的是行德的這個行為。譬如,平地上有乙個土丘,如果你想建城,則可以依靠土丘而建,這樣可以增加城的防禦;如果你認為土丘阻礙了你的視線,則應當將其剷平。
為了行路穩,需要將坑填平;為了取水,需要挖個深坑;父母教育你,是希望你能夠獲得常人的認知,這些都是「前識者,道之華而禺之首也」
4樓:言若顧
前識是指提前預見,這就是說,能夠預料到事情的發展是道的花朵,但是正因為預料到了,所以對於將發生的壞事進行預防,那麼就會改變事物發展方向,這樣就和預見的結果矛盾,以後就不會再相信**了。
5樓:秋意涼
這句話是說有預見性、前瞻性的見識,這是道德高標準的人的表現,但還達不到悟道、得道,僅僅愚、真的開始。 這句話將前瞻性的見識認為是人性進入純樸狀態的開始。
6樓:華裳
對於將來所發生不好的事情進行**便可以更好做出防備,但是**結果幾次都是不對的,那人們便難以再去相信了。
7樓:網友
這句話就是狼來了的故事的完美總結。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什麼意思?
8樓:乾萊資訊諮詢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這就是說,前識功能的出現是道的花朵,是人性進入純樸狀態的開始。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能夠預見到事物的發展前景當然埋埋是好事,為什麼只是「道之華」呢?因為**是對以後事物發展狀態的評估,如果對於即將發生的壞事進行**,那麼人們會進行防備有可能就影響事物本來的發展狀態。
改唸這就與**者的結論相違背,這樣的事情如果多次發生,人們也就不相信**者核液困的**。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9樓:剛陽文化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38章。《道德經》前面37章是道篇,從本章起進入德篇。
前識者,是指前文的知識/認識: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道是自然 。自然,是最原始的存在,有關它的特點,道家有多種表達。比如:
精氣神,希夷微,玄元始。德是萬物的自然狀態。所如旅以,德 是道化萬物的產物 。
萬物因自然而生,又因失去自然而死。萬物生而有德,也因無德而死。
所以,萬物有德則法道;法道則自然,自然則歸根覆命,此為厚生之道;萬物無德則失道,失道則不自然,不自然則無根流浪,此為取死之道。
道是無極,萬物有太極 。太極有陰陽,所以有天地/乾坤/生死/上下/善惡……有了千差萬別。上德,是符合天/陽/生/善的德,而下德,是趨於地/陰/死睜拿/惡的德。
上德無德,因其合道,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因其受制於形器,喪失了自然,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自然無為,而萬物自賓。萬物皆得其自然而生。下德為之,萬物有所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滿足身體的需求而追求利益,反而傷害了自然,也傷害了自身,最終逐漸失去自然。
失道而後德 。人類自誕生起,因為有了一具身體,而失去了其原始自然的狀態/道,但是多少還保留一些自然的天性/德。
失德而後仁 。人類迷失了自然的天性,但是還可以遵循倫理/習俗的人性/仁,做乙個好/善人。仁是德善的人性。
失仁而後義 。人類拋棄了仁性,還保留義的情感。人/萬物有情,所以有義。
失義而後禮 。人類拋棄了情義,還保留禮的儀式。禮是禮法,禮敬自然。萬物/生命彼此心中互相尊重,心照不宣地遵守自然法則,才可以和諧共存。
所以道,德,仁,渣早凳義,禮,是人類/萬物在自然界和諧共存而具備的生存本能。
禮者,忠義之薄而亂之首。禮是因為尊敬而生,不敬則無禮。無禮,則下不忠,上不義,人類社會喪失倫常禮法,自然界星辰失度,天崩地裂,災變頻發,禍亂和紛爭由此就產生了。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前述這些知識/認識,是萬物/生命的自然本能。越高階的生命,越契合於道,所以也越自然,也越長生。
所以,這些知識/認識是道的精華,也是萬物/生命的秘密。不瞭解它們,就會失去自然, 生命層次也會降階。這就是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不瞭解這些知識,會遠離道,遠離自然,失去根本,這是愚昧的開始。
前識者愚之首譯文
10樓:闞敏劉文樂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三十八章(下篇)原文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公升伏洞,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吵枯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廳基華。
故去彼取此。
上等的道德自然為之而不是有意而為,下等的道德按著道德去做了,所以是有意而為。所以上等的仁義按著仁義去做了,不是有意而為。上等的義按義已去做了,是有意而為。
到了用禮儀去待人,如果沒有理會,那麼只能擄起衣袖而強來!所以說失去道才講德,失去德才講仁,失去仁而講義,失去義才講理禮。用禮者是忠信之泊!
禍亂的開始!而所謂的先見之明者,那是大道的虛華 ,是愚昧的開始!所以說大丈夫要厚道而不泊,真實而不虛華。
所以要捨棄仁義禮選取道德。
儒家文化思想一直主張仁義禮,而道家的無為恰恰與其相反。道家思想認為正是有了仁義禮是因為人們丟失了道德之後才會出現的。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體現的內容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 論語 述而 全句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是講學習的方法 釋意選擇別人的優點去學習,他們的缺點 如果我有 就去改正它。善 好的,優點 其 代 他們 論語 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怎樣解釋 出自何處
解釋 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引以為戒,要注意改正。出自 論語 述而 全句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 是什麼意思?1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 論語 述而 2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意思是 看見人...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什麼意思
可樂可123可樂 意思是 任何行為如果沒有效果,都應該回過頭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身端正做對了,天下的人才會歸服他。出自 孟子 離婁章句上 第四節 原文 孟子曰 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譯文 孟子說 愛別人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