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雄蕍菊
這種沒有特定歷史和人文背景的新體詩不用特意的逐字分析。
要看是誰給你寫的,什麼時候寫的,為什麼寫的。
看意思應該是想說你不怎麼與作者,或其他人親近吧,有距離感,言下之意就是想拉近你們的距離呀。
你怎麼看待這首詩?
怎麼理解這首詩呢?
怎麼評析一首詩?
如何評析詩歌
2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步———把握各類詩歌的特點。
這裡重點談談古典詩歌鑑賞。應從掌握律詩、絕句的基本格式和特點入手,至少弄清什麼是七律、五律,什麼是七絕、五絕;什麼時候押韻,什麼時候可不押韻;律詩共有幾聯,哪兩聯要求對仗;絕句的第3句為什麼一定不押韻;律詩與絕句和文章一樣,都有起承轉合,怎樣看。再如詞,在什麼地方押韻;怎樣區分上下闋;詞的特點是長於抒情。
另外,曲的特點往往比較通俗,相對於詩詞來說,要好理解些,熟練掌握了這些,第一步就走出去了。
第二步———瞭解詩歌常用的手法並細心體味意境。
詩歌的形象性與抒情性是要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的,常用的手法分為兩類:表現手法與修辭方法。
表現手法有襯托,包括正襯與反襯,有象徵,有託物言志,有寫景狀物,有直抒胸臆,有借景抒情,有情景交融等等。這些手法是你在理解內容、體味意境時所感受到的,比較寬泛,比較虛,瞭解和掌握起來難度較大。修辭手法有常見的對偶,包括正對、反對、流水對、自為對、錯綜對等,有比喻、比擬、誇張、排比、反覆、設問、反問等,這些難度不大,這一步也要走好。
第三步———瞭解並熟悉出題人的思路。
孫子兵法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當我們瀏覽近幾年的高考題時就會發現,詩歌鑑賞題往往是選錯誤的一項,這說明出題人在有意降低試題難度。
另外,他們命題的手法及思路常常採用「張冠李戴,無中生有,無限誇大,判斷絕對」等一系列障眼法,為考生設定一個個小陷阱,令你稍不留神就上當。所以要熟悉思路,做到心明眼亮。
第四步———慎重選擇練習題。
面對潮水般的詩歌鑑賞題,考生應慎重選擇。內容過於含蓄,背景過於模糊,用詞過於生僻艱澀,超出學生理解能力的題不做,以免做多了失去信心;過於淺顯,一看就會,沒有訓練價值的題不做,以免浪費時間;詩歌本身存在理解爭議的題也不要做,以免搞亂了頭腦。我們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多做一些難度適中,質量較高的題,哪怕高考試題也要慎選。
上述作法同學們如有興趣可以試試,願有所獲。
3樓:匿名使用者
總體來說,你做一篇詩歌鑑賞的步驟如下:
1.看標題(通常標題含有一定的資訊,如時令、地點、型別,當然也有隻是詞牌名的)
2.看作者(不過一來要防止被某些名家的慣有風格所誤導,二來有些不出名的就用不上)
3.看意象(詩句中的意象就是在間接提醒你詩歌的基調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判型別(屬於詠物詩、寫景詩、送別詩、詠史懷古詩……,有利於你正確和更快捷寫出詩歌的主旨)
5.看註釋(有註釋的詩詞一定要重視註釋!通常提供的是詩人的資訊,便於你把握主旨)
6.特別留意詩歌的主旨是否出現雙重性(現在的詩歌鑑賞多這樣考)
除了要有這樣的只是儲備以外,還要知道有什麼題型,相對的答題要點和方法如何。
大的方面普遍都是兩類:
要點概括題。
作用分析題。
而其中又分為意象概括和作用分析題、意境概括和作用分析題、語言鑑賞題(煉字、句、語言風格。主旨概括題等等。
【這些是我高三的語文老師辛苦整理的,的確很有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後詩歌鑑賞7分我拿個6、7分不成問題。但這些資料不能隨便放在網上,如果你想進一步瞭解就來找我吧,我用自己的理解來告訴你。】
回覆「小葉45」:
這位大俠說的對,知識是用來大家分享的。可是智慧財產權卻不能隨便侵犯的。之前在上面我已經申明瞭,那份資料是我高三的語文老師一個人整理的,而且整理得很好,但那些都是他的心血,在整個高三階段我們都是不外洩的,難道高中畢業了我就要外洩嗎?
我只不過說他真的覺得我能給他幫助的話就找我,我也說了,我只是用「自己的理解」來告訴他。因為我本來就想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一份這一年來自己對詩歌鑑賞題答題方法的認識和經驗,不過現在還沒弄出來,我唯有如此。
各位請見諒。如果不能理解的話,當我沒說,反正我有言在先,也無需再多解釋。
而我想說的是,交流是需要的,但是在閣下提出自己意見之前,最好先明白別人的意思。
你是怎樣看待這首詩的?
4樓:靈魂三塊半
這首《臥春》利用了諧音梗,實際上是一首惡搞的詩。如果你單看這首詩的話,可能會覺得它寫得妙極了,意境優美,富有理趣,除了有點「不明所以」的缺點外,簡直完美。但如果你因此反覆吟讀這首詩的話,那麼恭喜你,上了作者的當
下面先來說一下,這首詩的諧音是啥意思
《臥春》/《我蠢》
暗梅幽聞花,/俺沒有文化。
臥枝傷恨底,/我智商很低,遙聞臥似水,/要問我是誰,易透達春綠。/一頭大蠢驢。
岸似綠,/俺是驢,岸似透綠,/俺是頭驢,岸似透黛綠。/俺是頭呆驢。
這首詩裡的每一句話都在說:我不是很聰明。
這是一個比較老的段子了,初中的時候在拉麵店的桌子上,我有幸看到了這首詩的精彩片段。為啥我會印象如此深刻呢?因為我當時就沒反應過來,當著同學的面反覆吟讀這首詩。
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同學們都是大好人,沒有直接點明這個諧音梗。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感謝她們的「不點破」之恩。不過我還是想狡辯一下的,當時確實太單純了,而且「綠」「透綠」「透黛綠」這幾個詞一出來,我就被詩的氣勢鎮住了,誰會往諧音梗上想啊?
那麼這首詩出自**呢?其實是化用韓寒的《三重門》古詩和對聯中也有類似的諧音梗:
井底點燈深燭(囑)伊,共郎長行莫圍棋(違期)——溫庭筠《楊柳枝》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劉禹錫《竹枝詞》
上聯:」因荷而得藕「,其中,「荷」通「何」,「藕」通「偶」。
下聯:」有杏不需梅「,其中「杏」通「幸」,「梅」通「媒」。
個人感覺諧音雙關是描寫手法的一種,本無好壞之分。好的諧音梗能讓大家會心一笑,但前提是不要濫用,強行搞笑,也不要把羞辱別人當作樂趣。(拿這首詩和要好的朋友開開無關痛癢的玩笑,沒啥問題,但不要拿來折辱他人。
如何理解這首詩??
如何評價這兩首詩?
這首詩怎麼翻譯,這首詩怎麼翻譯啊?
黃昏時登樓而望,只見杏花在微寒中開放,一鉤斜月映照著小樓的欄杆。一雙燕子歸來,兩行大雁北飛,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號角聲。華美的窗前,一位佳人立於春風中,默默無語,閒愁萬種。也應像往日一樣,眼如秋水般清亮,眉似春山般秀美。這首詩怎麼翻譯啊? 朱仕遠 大意是 一個戴草帽的小孩子學習垂釣的本事 側身坐在草叢...
梅這首詩怎麼寫,《梅花》這首詩怎麼寫?
梅花 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原文如下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白話文釋義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元年 1068 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兩次辭相...
這首詩怎麼翻譯啊,請問這首詩怎麼翻譯?
朱仕遠 大意是 一個戴草帽的小孩子學習垂釣的本事 側身坐在草叢間 過路人招手問路 因為怕魚受驚不敢回答 請問這首詩怎麼翻譯?20 要解體成分子的人 雜曲歌辭 樂府 暖谷春光至,宸遊近甸榮。雲隨天仗轉,風入御簾輕。翠蓋浮佳氣,朱樓倚太清。朝臣冠劍退,宮女管絃迎。細草承雕輦,繁花入幔城。文房開聖藻,武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