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瓶子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天儀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座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渾天儀發明者是閬中人落下閎,後又被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改進1。
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制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渾天儀和地動儀的簡介
2樓:秋秀榮兆娟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天儀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座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它們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制的。
西方的渾天儀最早由埃拉托色尼於公元前255年發明。葡萄牙國旗上畫有渾儀。自馬努埃一世起渾天儀成為該國之象徵。
地動儀是漢代科學家張衡的又一傳世傑作,在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比較頻繁。據《後漢書·五行志》記載,自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江河氾濫、房屋倒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張衡對**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動儀。
3樓:在藥王山墊腳的姜維
223332233333333377777777777778888888888887777777「:///…(看6(:44444444
4樓:玉元柳
1l'1l|11111州小
有關渾天儀的詳細資料
5樓:詮釋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座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它們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制的。
西方的渾天儀最早由埃拉托色尼於公元前255年發明。 葡萄牙國旗上畫有渾儀。自馬努埃一世起渾天儀成為該國之象徵。
西方的渾天儀 渾儀模仿肉眼所見的天球形狀,把儀器製成多個同心圓環,整體看猶如一個圓球,然後通過可繞中心旋轉的窺管觀測天體。渾儀的歷史悠久,有人認為西漢落下閎、鮮于妄人、耿壽昌都造過圓儀,東漢賈逵、傅安等在圓儀上加黃道環,改稱「黃道銅儀」。早期結構如何已沒有記載。
而最早有詳細結構記載的是東晉史官丞南陽孔挺在光初六年,即公元323年所造的兩重環銅渾儀,這架儀器由六合儀和四遊儀組成。到了唐貞觀七年,即公元633年,李淳風增加了三圾儀,把兩重環改為三重儀,成為一架比較完備的渾儀,稱為「渾天黃道儀」。 唐朝以後所造的渾儀,基本上與李淳風的渾儀相似,只是圓環或零部件有所增減而已。
隨著渾儀環數的增加,觀測時遮蔽的天區愈來愈多,因此,從北宋開始簡化渾儀,到了元朝郭守敬則對渾儀進行徹底改革,創制出簡儀。 渾象的構造是一個大圓球上刻畫或鑲嵌星宿、赤道、黃道、恆穩圈、恆顯圈等,類似現今的天球儀。渾象又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在天球外圍---地平圈,以象徵地。
天球轉動時,球內的地仍然不動。現代著作中把這種地在天內的渾象專稱為「渾天象」。通常認為渾象最初是由西漢耿壽昌創制。
東漢張衡的渾象是他設計的漏水轉渾天儀的演示部分。以後,天文學家還多次製造過渾象,並且和水力機械聯絡在一起,以取得和天球週日運動同步的效果。唐代的一行和樑令瓚,宋代蘇頌和韓公廉等人,把渾象和自動極時裝置結合起來,發展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
應該說是被張衡改進過。
渾天儀的資料 5
6樓:
渾天儀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座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它們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制的。
渾儀模仿肉眼所見的天球形狀,把儀器製成多個同心圓環,整體看猶如一個圓球,然後通過可繞中心旋轉的窺管觀測天體。渾儀的歷史悠久,有人認為西漢落下閎、鮮于妄人、耿壽昌都造過圓儀,東漢賈逵、傅安等在圓儀上加黃道環,改稱「黃道銅儀」。早期結構如何已沒有記載。
而最早有詳細結構記載的是東晉史官丞南陽孔挺在光初六年,即公元323年所造的兩重環銅渾儀,這架儀器由六合儀和四遊儀組成。到了唐貞觀七年,即公元633年,李淳風增加了三圾儀,把兩重環改為三重儀,成為一架比較完備的渾儀,稱為「渾天黃道儀」。
唐朝以後所造的渾儀,基本上與李淳風的渾儀相似,只是圓環或零部件有所增減而已。隨著渾儀環數的增加,觀測時遮蔽的天區愈來愈多,因此,從北宋開始簡化渾儀,到了元朝郭守敬則對渾儀進行徹底改革,創制出簡儀。
渾象的構造是一個大圓球上刻畫或鑲嵌星宿、赤道、黃道、恆穩圈、恆顯圈等,類似現今的天球儀。渾象又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是在天球外圍---地平圈,以象徵地。天球轉動時,球內的地仍然不動。
現代著作中把這種地在天內的渾象專稱為「渾天象」。通常認為渾象最初是由西漢耿壽昌創制。東漢張衡的渾象是他設計的漏水轉渾天儀的演示部分。
以後,天文學家還多次製造過渾象,並且和水力機械聯絡在一起,以取得和天球週日運動同步的效果。唐代的一行和樑令瓚,宋代蘇頌和韓公廉等人,把渾象和自動極時裝置結合起來,發展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鐘。
渾天儀的工作原理?
7樓:今年的冬天沒有下雪
渾天儀執行的原理基礎是利用齒輪和設計巧妙的水力「滴漏」,帶動渾象 繞軸旋轉,使渾象的旋轉與地球的週日運動相等,渾象每轉一圈,也就等於地 球自轉一圈。但是,當時的人們還是很懷疑渾天儀是否真的能觀測天象。
張衡為了證明自己設計發明的渾天儀真的能觀測天象,進行了一個小測試。他在室內依據渾天儀的顯示說出外面星星的位置,與戶外觀天象的人所看到的星象完 全吻合,直到這時,人們才相信渾天儀真的能觀測天象。
張衡所發明的渾天儀是根據以往的製做研究改進而成的,是相當成熟的作品。
8樓:夏侯詩杉
從《渾天儀圖注》記載可以看出小渾是一個較渾天儀小些的木質圓球,在圓球上先畫出一大圓為赤道,再畫一個與之成24度交角的大圓為黃道,在黃赤道上均分成365又¼刻度,兩者的起始都在冬至點。在赤道北極及其相沖處(即南極),各用針一孔,作為圓球旋轉軸的兩端。取一長條竹篾,在其兩頭的**各穿一孔,令這兩孔之間的距離與圓球半個大圓弧的長度相等,將竹篾的兩孔與南北兩極相重合,竹篾則縱貫圓球,這時竹篾兩孔間的連線必與圓球相切合,這是因為從北極到南極針孔中心間也正好等於182又5/8度,即半個大圓弧。
沿中分線把竹篾削去一半,必須使中分線正好是竹篾兩端孔中心的連線。從冬至點起,令竹篾的中分線沿赤道每隔一度移動一次,每一次均讀出它與黃道相交的度值,就可以得知赤道每增一度時,黃道度或少或多於一度的數值。這多少之數即為黃赤道進退數。
赤道度增率大於黃道度增率時,為多,為進數;;相反,為少,為退數。這是我國古代量度黃赤道進退數具體方法的最早、最詳盡的記載。
小的渾天儀模型製成後,作為試驗,試驗準確了,然後再用銅來鑄成正式儀器。在張衡謹慎、細心操作下,耗費了許多心血,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這個儀器終於製造成功了。因為這個儀器是根據渾天理論來製造的,所以張衡就把那個用竹蔑編成的模型叫做「小渾」,銅鑄的就定名叫做「渾天儀」。
張衡的渾天儀在好些地方和近代的假天儀相似,不過近代的假天儀當然比它精密得多。
張衡製造的渾天儀是依據渾天原理而製成。其形狀是個球形的東西,相當於現在的天球儀。渾天儀分做內外幾層,每層都可以轉動,中間有個鐵軸貫穿球心,軸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轉的方向,軸和球體的接觸有兩個交點,即天球上的北極和南極。
球的一半隱沒在地平圈的下面,另一半顯露在地平圈上面。在球的表面排列有二十八宿和其它恆星,球面上還有黃道圈和赤道圈,二者成24度夾角,分列有二十四節氣。從冬至點起(古代以冬至作為一年的開始),把圓分成365¼度,每度又細分成四個小格。
球體外面有兩個圓圈,一個是地平圈,一個是子午圈,外圈圓周長為一丈四尺六寸一分。天軸支架在子午圈上,和地平斜交成36度,就是說北極高出地平36度。這是洛陽地區的北極仰角,也是洛陽地區的地理緯度。
這架儀器的構造,幾乎囊括了當時所有先進的天文學知識。
為了使渾天儀能夠按照時刻自己轉動,張衡又設計了一組滴漏壺。滴漏壺是古代測知時刻的儀器,它用一個特製盛水的器皿,下面開個小孔,水一滴一滴流到刻有時刻記號的壺裡,人們只要看到壺裡水的深淺,就可以知道是什麼時刻。當時沒有發明鐘錶,我們的祖先就用它來測定時刻。
張衡運用這個原理,設計了一組滴漏,巧妙地應用兩個壺和渾天儀配合起來,利用壺中滴出來的水的力量來推動齒輪,齒輪再帶動渾天儀運轉,通過恰當地選擇齒輪個數,巧妙地使渾天儀一晝夜轉動一週,把天象變化形象地演示出來,人們就可以從渾天儀上面觀察到日月星辰執行的現象。
張衡製成青銅渾天儀後,把它安裝在一間密室裡,用流水的力量使它轉動。然後,讓一個管理人關閉在室內,高聲向站在觀象臺上的觀察者報告說:渾儀上哪一顆星正在升起,哪一顆星正在達到天頂,哪一顆正在落下去。
一切都準確地同天象相符。
9樓:匿名使用者
簡而言之,渾天儀的原理就是把星星、節氣等資訊刻在天球上,然後讓天球轉動,和觀測的星空保持一致。
10樓:匿名使用者
渾天儀是渾儀和渾象的總稱。渾儀是測量天體球面座標的一種儀器,而渾象是古代用來演示天象的儀表。它們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制的。
渾儀模仿肉眼所見的天球形狀,把儀器製成多個同心圓環,整體看猶如一個圓球,然後通過可繞中心旋轉的窺管觀測天體。
漏水轉渾天儀的介紹
11樓:100_匕挖
漏水轉渾天儀簡稱渾天儀,為東漢科學家張衡於公元117年設計並製造的一件天文儀器,屬水運渾象,是有明確歷史記載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發動的天文儀器。儀器通過轉動機械,把渾象和漏壺結合起來,以漏壺流水控制渾象,使它與天球同步轉動,以顯示星空的週日視運動。漏水轉渾天儀還有一個附屬機構即瑞輪冥菜,由傳動裝置和渾象相連,實現機械日曆功能。
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制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誰有渾天儀,地動儀的資料?
12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指望了,古文獻是沒有這方面資料的。現代,多數都是有人自己猜想的原理和製作的模型,沒什麼資料好查的。
張衡發明的渾天儀靠什麼作動力
渾象的介紹
13樓:手機使用者
渾象是一種表現天體運動的演示儀器,類似現代的天球儀,是一種可繞軸轉動的刻畫有星宿、赤道、黃道、恆隱圈、恆顯圈等的圓球,渾象主要用於象徵天球的運動,表演天象的變化。渾象與渾儀合稱為渾天儀。渾象最初是由中國天文學家耿壽昌發明於公元前2世紀中葉的西漢時期。
東漢的張衡水運渾象又對後世渾象的製造影響很大,宋朝的水運儀象臺則達到歷史上渾象發展的最高峰。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制造於明朝,陳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張衡的地動儀真的有效嗎,張衡地動儀真的有用嗎
張衡的地動儀到底是偽科學還是真科學?教科書刪除地動儀真的好嗎 地動儀是測出 發生的方位,並沒有 的功能。古代交通不發達,後情報傳到皇帝耳中需要很長的時間,地動儀可以在 之後做出反應表明哪個方向發生了 在今天通訊這麼發達的年代並沒有什麼卵用,哪兒發生 1小時後全世界都知道了!張衡地動儀真的有用嗎 張衡...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張衡的地動儀 發明故事
rostiute魚 公元132年 陽嘉元年 張衡在太史令任上發明了最早的地動儀,稱為候風地動儀。據 後漢書 張衡傳 記載 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圓徑八尺,頂蓋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關閉發動之機。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在每條龍的下方都有一隻...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張衡的地動儀 發明故事
alison劉淑婷 那個時期,經常發生 發生一次大 就會給老百姓和國家帶來很多的傷害。當時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 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張衡卻不信神邪,他對記錄下來的 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能測出 的儀器,叫做 地動儀 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像一個酒罈,四圍鑄著八條龍,龍頭伸向八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