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孟子觀點的具體體現

時間 2022-02-19 10:15:17

1樓:為午夜陽光

之所以說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是孟子觀點的具體體現,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出:

1、【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證,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

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2、【孟子的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民本思想。提出春秋無義戰,反對一切戰爭,要求統治者用仁政治國,輕徭薄賦,主張自然資源持續利用。

3、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釋義】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原文】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注:天時、地利、人和:《荀子·王霸》說:

「農夫樸力而寡能,則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苟子所指的「天時」指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地利」指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地形,「人和」是指得人心,上下團結。而孟子在這裡所說的「天時」則指尖兵作戰的時機、氣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險要,城池堅固等;「人和」則指人心所向,內部團結等。

【原文翻譯】

孟子說:「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方圓三裡的內城,方圓七裡的外城,圍著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並攻打它,一定得到了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但是卻沒有取勝,這正是說明有利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勢。

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裝備不是不堅固鋒利,糧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卻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因此說: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地去,不能靠劃定的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援他的人少。

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親戚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會歸順於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的條件),攻打內外親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有不戰之時,如果進行戰爭,就一定會勝利。

2樓:天下第一大聖人

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文章中,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

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

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

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3樓:

因為孟子的觀點是以人為本 仁 愛人

4樓:滄海屠狗客

孟子的主題思想是「民為本」

5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的主要觀點是仁政,其實仁就是人!

孟子的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對嗎?

6樓:

不能以個案以偏概全,凡事都有特例的

總的來說 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強調的是人和的重要性 而不是說天時地利不行

7樓:實用資料彙編

道理並沒有錯,你說的只是偶然現象。

8樓:方舟以外

你說的對。

這句話並不是真理,只是真相,哲理的東西要昇華成公理還是有距離的。

9樓:迦若伽藍暮色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孟子的一種論點,他的論點是為他的政治目標兼愛非攻做基礎的。 但有一定的合理性,得民心者的天下。

歷史有一定的偶然性,我個人還是認為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不因為戰爭成敗而下定論。

為什麼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0樓:張廖懷蓮戴富

原句是: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譯文: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賞析

11樓:保彬

1.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形,有利於作戰的地形比不上人心上下團結。

2.得天時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問題古往今來都是人們所關注的。三 者到底誰最重要也就成了人們議論的話題。如我們在註釋中所引, 荀子曾經從農業生產的角度論述過天時、地利、人和的問題。

但 他並沒有區分誰重要誰不重要,而是三者並重,缺一不可。

孟子在這裡則主要是從軍事方面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 和之間關係的,而且是觀點鮮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 之,「天時」又次之。

這是與他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貫思想分 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係的目的分不 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係的目的分不 開的。正是從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出發,他得出了「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這就把問題從軍事引向了政治,實際 上又回到了他那「老生常談」的「仁政」話題。

按照孟子的看法,老百姓不是靠封鎖邊境線就可以限制住的, 國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險阻就可以保住的,所以,閉關鎖國是沒有出 路的。要改革,要開放,要提高自己的國力,讓老百姓安居炙業。 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會「得道者多助」,多助到了極點,全天下 的老百姓都會順從歸服。

那就必然會出現孔子所說的那種情況 ——「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論語·子路》各國人士 都來申請留學,申請經商,甚至攜帶妻子兒女前來申請移民定居 **還用得著「封疆之界」呢?只怕是趕也趕不走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這樣成了名言,以至於我們為 現在還常常用它來評價國際關係,譴責霸權主義者。 當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同樣是名言,而且, 還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商業競爭、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的狂熱 之中。這充分說明它所蘊含的哲理是豐富、深刻而具廣闊的延展 性的。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誰說「人和」不是最最重要的財 呢?

12樓:匿名使用者

「道」指( )施行仁政 ,「得道者」指施行仁政的人,文中體現全文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天時不如地利中 孟子提出了什麼觀點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援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

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後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的印象極其深刻。

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佔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

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範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

因而,第4段絕非多餘的閒筆。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下文說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援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對這一章的註釋是:

「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註釋是:

「民和為貴,貴於天地,故曰得乎丘民為天子也。」可見這一章不是論戰爭,而是講民心向背的,是借戰爭論述實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層推進,短文先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做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完成本文的論證。

這一章開頭即提出中心論點,並用概括性很強的戰例加以證明,然後從理論上進行論證,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論斷,闡明瞭「人和」的實質。短文最後以得「人和」的「君子」「戰必勝矣」作結,突出地說明了「人和」是決定戰爭勝負最主要的條件。 本文語句整齊、流暢,一氣貫注,很有說服力。

比如在論證地利不如人和時,作者先用四個並列的雙重否定句,充分鋪張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很強的說服力。又如在闡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時,作者也是先用了三個否定的排比句,順理成章地推匯出結論;然後又把「多助」和「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匯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什麼意思

金牛咲 意思是 孟子說 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 內部團結。出自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選自 孟子 公孫丑下 原文選段 孟子曰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裡之城,七裡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 然而不勝者,...

找出歷史上「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戰爭例項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句經典智慧的戰爭理論,在20世紀的近代戰爭中,屢次得到了現實的證明!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引人注目的前蘇聯對法西斯德國的衛國戰爭!德軍企圖通過閃電戰,繼續在蘇俄廣褒的國土上稱霸披靡。希特勒妄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進攻,摧毀蘇聯的意志和抵抗。戰爭中期德軍卻發現舉步為艱,蘇...

天時不如地利中孟子提出了什麼觀點

這篇短文一開頭就提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這一觀點,指明 人和 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 就是下文說的 多助 和 天下順之 即人民的支援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 民貴君輕 的政治思想。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 天時 地利 人和,並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 不如 強調了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