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列子、孔子的生平簡介如下:
1、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被尊稱為「亞聖」,著有《孟子》一書,倡導「以仁為本」。
2、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沖虛經》,(於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擴充套件資料:
孟子的傳道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覆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
2、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論,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3、易子而教:
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揮。他們都把全民教育當作實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張「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強學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當政者要身體力行,率先垂範。
「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離婁章句上)以榜樣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倫」,以建立一個「人倫明於上,小民親於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諧融洽的有人倫秩序的理想社會。
4、道德倫理: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著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時把人倫關係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係的基本的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係,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5、法先王:
法先王就是以先王的道德標準為規範。推崇堯舜之道。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
法后王就是以後世君王的做法為規範,比較講究實際,不泥古。荀子雖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但它具有一定的法家思想。
在這一點上,比孔孟進步。荀子所謂的「后王」既不同於其所謂「先王」,也異於孟子所謂的「先王」,學術界一般把荀子的歷史思想概括為「法后王」,使之與孟子的「法先王」相對立。
6、哲學思想: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
「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
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7、認識論:
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最重要的一環在於掌握客觀規律。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據水勢就下、可導而不可遏的規律,來說明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都須如此。
8、性善論:
孟子的主要哲學思想,是他的「性善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相對(梁啟超認為孟子的「性善論」強調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惡論」強調了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是孟子談人生和談政治的理論根據,在他的思想體系中是一箇中心環節。
9、飲食見解:
孟子在飲食上提出了較多的見解,多被後人視為經典。他從仁愛的角度出發,說道:「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後人將「君子遠庖廚」解為不近廚房,並作為孟子賤視烹飪的理論依據,這是不可取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後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
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這些地區又被稱為儒家文化圈。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
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
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虛經》,(於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
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後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4樓:js斤斤計較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
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
《列子》又名《沖虛經》,(於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並且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5樓:王彥路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魯國陬邑人,中國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
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
其實和一樓基本一樣 我只是把不必要的廢話全刪除 給你最簡單的答覆
6樓:藍灣國際城
孟子:生於鄒,長於隨,孟母三遷且為鄰。**禮,隨孔丘之孫,行儒家之法,變天下之為,行非常之事,亞聖也。
孔子:生於魯,長於齊,登泰山而小魯。遊四方,逢老子。
道自然,拘春秋,天下之事由此備。聖人也。
孟子簡介50字長。求幫助
7樓:阿薩姆的拉麵
孟子,中國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
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孟子及其門人著有《孟子》一書。
拓展資料
孟子的出生之時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約百年左右。
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貴族的後裔,平民出身,幼年喪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學、教書、周遊列國。
孟子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
孟子拜孔子之孫孔汲的門人為師時姓曾名參(孔子亦有徒名曰曾參,即曾子),後更改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孔汲的學生。
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沒有得到實行的機會。
最後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為《孟子》七篇」。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
「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
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父名激,母仉氏。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因而從魯國遷居鄒國。
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孔汲。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孔汲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種說法是,孟子在十
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拜入孔子之孫孔汲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孟子出生時孔汲已逝世三十載。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孔汲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就連孟子自己也曾說:
「予未得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諸人也。」(《孟子 離婁下》)無論是否受業於孔汲,孟子的學說的確受到了孔汲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孟子語錄和孔子語錄,孔子和孟子的名言
太多了,這裡僅列舉一部分。孔子 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 悅 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2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 由,悔女 汝 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 智 也。4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 歲寒,然後...
有關孔子,孟子的對聯,關於孔子和孟子的對聯,只要對聯
孔廟位於曲阜市中心,是歷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廟的對聯很多,進門就是清代大才子 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 四庫全書 總纂官紀昀 1724 1805 的一副 與國鹹休,安富尊榮公府第 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聯語高度評價了古代偉大的先哲孔子的 文章道德 與天不老。並說孔子的後人,同享福祿,世代尊榮。據傳...
老子孔子孟子莊子是朝代的嗎,老子孔子孟子莊子是一個朝代的嗎
柳蜈 不是,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時期人物,孟子和莊子是戰國時期人物。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約生活於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 道德經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