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1、起源朝代不同
樂府詩是漢代及南北朝的詩體。漢武帝立樂府,製作雅樂,採集民歌。
歌行體是唐代變化成熟的詩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南朝宋的鮑照所創,有多種元素融合。
2、詩歌內容**不同
樂府詩更天然,無論語言和表達都來自於民間,如《孔雀東南飛》、《戰城南》等。而歌行體來自文人,多了很多修飾,如劉希夷《代悲白頭吟》。
3、特點不同
漢樂府詩語言樸實自然,句式長短不一,二至**言都有,根據需要變化。大多沒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長短整散不拘,靈活自由。可句句為韻,也可隔三四句為韻。
歌行體對樂府詩有繼承,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採用五言、七言、雜言,形式也多變化。如善用比興,排偶,問答,頂針,迴環等。
2樓:空白
1、朝代不同:
樂府體自兩漢至南北朝由當時的樂府機關所採集或編制的用來入樂的詩歌。
歌行體詩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歌行體。
2、起源不同:
樂府詩本是漢武帝時掌管**的官署名稱,後變成詩體的名稱,樂府詩是漢初設樂府令,掌宗廟祭祀之樂。漢武帝立樂府,製作雅樂,採集民歌。
歌行體是南朝宋的鮑照所創,鮑照模擬和學習樂府,經過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鑄創造,不僅得其風神氣骨,自創格調,而且發展了七言詩,創造了以七言體為主的歌行體。
樂府詩主要是前朝遺留、樂師創作、民間採集。而且多用於宗廟祭祀和宴飲表演。
歌行體都是作者有感而發,把記人物、記言談、發議論、抒感慨融為一體,內容充實而生動。
4、敘事方式不同:
樂府詩用對話或獨白形式敘事,歌行體詩多第一人稱者。
5、表達方式不同:
樂府詩須是敘他人事,可作寓言看,而歌行體詩的範疇已包涵樂府在內,並及其他。
3樓:止恆鈕羅
歌行體的特點是格式節奏上沒有嚴格要求,也不講究平仄,字數五七言為主,可參差不齊,可變韻。亦稱古詩、古風。
「行」就是歌行體的一種,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漢代樂府詩
兩漢所謂樂府指**機關.它除了將文人****的詩製成曲譜並製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漢書
藝文志》記:
「自孝武帝立樂府而採歌謠,
於是有趙,代之謳,
秦,楚之風,
皆感於哀樂,
緣事而發,
亦可以觀風俗,
知薄厚雲」.漢武帝采詩,
除為考察民隱外,
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
以供娛樂.六朝時,
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為一種帶有**性的詩體的名稱.
兩者區別:歌行體詩是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常題名為"歌"或"行"二者名雖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統稱"歌行體".《唐音審體》謂:"歌行本出自樂
府,然指事詠物...形式較自由".語言通俗流暢,文辭比較鋪展."行",有"樂曲"的意思.
它們當然屬於古體詩.因為古體詩從時間上說指2023年鴉片戰爭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回答者:瓏寶兒-秀才
二級5-31
20:08
樂府詩:一種合樂的古詩,因傳自樂府官署而得名。樂府原為漢武帝劉徹設定得**機關,專事製作樂章並採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和歌辭,分別用於朝廷典禮和宴會時演唱。
後來就叫「樂府詩」,為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歌行體詩是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常題名為"歌"或"行"二者名雖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統稱"歌行體".《唐音審體》謂:"歌行本出自樂
府,然指事詠物...形式較自由".語言通俗流暢,文辭比較鋪展."行",有"樂曲"的意思.
4樓:悉鴻禎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的官署名稱,後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
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後詩人擬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 加「歌」「行」「引」「曲」「吟」等。
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以後遂有「歌行」體。
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於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採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樂府與歌行之區別何在? 關於樂府與歌行的差異,宋人詩話中已有論說,其要義在於:樂府合樂,歌行從樂府出而行文更加流轉酣暢。
今人於此也多有研究,日人松浦氏認為,樂府多第三人稱者,歌行多第一人稱者,故歌行(尤其是李白)於情感的抒寫更痛快淋漓。論詞之緣起,當以樂府說為主,歌行之風格技巧,詞或有所取,然已不關大局。不知諸君以為如何?
2、至於後世,在即事名篇之前,樂府大抵須借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而一般的歌行則不必。
3、樂府側重表現形式,歌行則側重格律形式,側重不同,當有重疊者。
4、老杜與新樂府諸家即事名篇後,二者區別更為難見:一般說,樂府須是敘他人事,可作寓言看者,而歌行的範疇已包涵樂府在內,並及其他。
樂府詩和歌行體有什麼區別
5樓:半滿調調
1、起源朝代不同
樂府詩是漢代及南北朝的詩體。漢武帝立樂府,製作雅樂,採集民歌。
歌行體是唐代變化成熟的詩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南朝宋的鮑照所創,有多種元素融合。
2、詩歌內容**不同
樂府詩更天然,無論語言和表達都來自於民間,如《孔雀東南飛》、《戰城南》等。而歌行體來自文人,多了很多修飾,如劉希夷《代悲白頭吟》。
3、特點不同
漢樂府詩語言樸實自然,句式長短不一,二至**言都有,根據需要變化。大多沒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長短整散不拘,靈活自由。可句句為韻,也可隔三四句為韻。
歌行體對樂府詩有繼承,音節、格律一般比較自由;採用五言、七言、雜言,形式也多變化。如善用比興,排偶,問答,頂針,迴環等
6樓:一會
第91回 縱淫心寶蟾工設計 佈疑陣寶玉妄談禪 第92回 評女傳巧姐慕賢良 玩母珠賈政參聚散
什麼叫唐歌行體,它與樂府的區別是什麼呢?
7樓:
「歌行」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現,可說是這種體裁正式形成的標誌。
代表作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長恨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
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車行》等;
以「歌行」命名的:高適的《燕歌行》。
兩漢所謂樂府指**機關。它除了將文人****的詩製成曲譜並製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漢武帝采詩, 除為考察民隱外, 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 以供娛樂。
六朝時, 樂府乃由機關的名稱變為一種帶有**性的詩體的名稱。
兩者區別:歌行體詩是古代詩歌的一體,漢魏以下的樂府詩常題名為「歌」或「行」,二者名雖不同,其實並無嚴格的區別。後遂統稱「歌行體」。
《唐音審體》謂:「歌行本出自樂府,然指事詠物……形式較自由」。
近體詩形成前,除楚辭外的各種詩歌體裁,也稱古詩、古風,有「歌」、「行」、「吟」三種載體。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8樓:打醬油的某鴻
樂府是收集詩歌的一個機構,因為不知作者是誰,所以一概標明為樂府詩
什麼是樂府詩
三國之長空 一 樂府詩也稱為漢樂府,樂府初設於秦,為當時 少府 下轄的一個專門管理樂舞演唱教習的機構。漢初,樂府並沒有保留下來。到了漢武帝時,在定郊祭禮樂時重建樂府,它的職責是採集漢族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蒐集整理的詩歌,後世就叫 樂府詩 或簡稱 樂府 它是繼 詩...
漢樂府詩的特點,簡述漢樂府詩歌的特點
漢樂府詩歌的特點如下 一 語言樸實自然 1 漢樂府民歌多用生動的口語,親切樸素,敘事同抒情結合,感情真摰動人。如 孤兒行 寫孤兒受兄嫂虐待,詩句雖參差不齊,而情與境會,孤兒口狀心計之狀,活現筆端。詩句句式長短不一,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齊的齊言詩,也有錯綜參差的雜言詩。2 漢樂府民歌沒有固定的章法和...
西漢樂府詩代表作,漢樂府詩的代表作品是什麼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此詩抒寫了乙個女子對遠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內容可分為兩部分 前六句為第一部分,追敘初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