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15 00:10:16

1樓:戒為良藥

意思: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作者】劉過 【朝代】宋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白話譯文

同一幫友人在安遠樓聚會,酒席上一位姓黃的歌女請我作一首詞,我便當場創作此篇。時為八月五日。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為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擴充套件資料: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南宋詞人劉過的創作的一首重遊故地的憶舊之作。詞人二十年前曾在安遠樓與朋友名士聚會,二十年後重遊此地,感慨今昔,因此寫了這首詞。

上闋概括描寫秋令時節安元樓的情景。下闋觸動物是人非的感嘆。“舊江山渾是新愁”淡語有深情,為全篇之主旨。全詞言簡意豐,情致哀婉。

作品鑑賞

劉過詞能夠在辛派陣營中佔據重要一席,並不僅僅是因為那些與辛棄疾豪縱恣肆之風相近的作品,還在於那些豪邁中頗顯俊致的獨特詞風,正如劉熙載所說:“劉改之詞,狂逸之中自饒俊致,雖沉著不及稼軒,足以自成一家。”(《藝概》)此詞就是這麼一首具有獨特風格的詞。

這是一首登臨名作。作者借重過武昌南樓之機,感慨時事,抒寫昔是今非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詞一起用了兩個偶句,略點景物,寫登樓之所見。

但既無金碧樓臺,也沒寫清嘉的山水。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滿目荒蘆而已。這裡的“滿”字和“寒”字下得好,把蕭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畫面,為全詞著上了一層“底色”。

細味這殘蘆滿目、淺流如帶的詞境,不止氣象蕭瑟,而且寫出了居高臨下的眺望之感來,是統攝全篇的傳神之筆。接下去,作者以時空交錯的技法把詞筆從空間的憑眺折入時間的溯洄,以虛間實,別起波瀾。“二十年重過南樓”,一句裡包含了多少感慨!

二十年前,也就是安遠樓落成不久,劉過離家赴試,曾在這裡過了一段狂放不羈的生活。

所謂“醉槌黃鶴樓,一擲賭百萬。”(《湖學別蘇召叟》)以及“黃鶴樓前識楚卿,彩雲重疊擁娉婷”(《浣溪沙·贈妓徐楚楚》),這就是他當年遊蹤的剪影。二十年過去了,可是以身許國的劉過卻“四舉無成,十年不調”,仍然一襲布衣。

此時故地重經,而且是在這個危機四伏禍亂不遠的時候,怎不令人悽然以悲呢?句中的“過”字點明此行不過是“解鞍少駐初程”的暫歇而已,併為下文伏線。

“柳下”三句,一波三折,文隨意轉,極見工力。“未穩”上承“過”字,說明行色匆匆,鉤鎖緊密,見出文心之細。“能幾日,又中秋”,意謂不消幾天,中秋又來到了。

一種時序催人的憂心、烈士暮年的悲感和無可奈何的嘆喟都從這一個“又”字裡洩露出來。三句迭用“猶”、“能”、“又”等虛字呼應提攜,真能將詞人靈魂的皺摺淋漓盡致地揭示無餘。

過片以後純乎寫情,都從“重過”一義生髮。曰“故人”,曰“舊江山”,曰“新愁”,曰“不似”,莫不如此。章法之精嚴,風格之渾成,堪稱《龍洲詞》中上上之作。

“黃鶴”二句從設問提起,妙處在能從虛際轉身。“磯頭”上綴一“斷”字,便有殘山剩水的淒涼意味,不是泛泛之筆。“舊江山渾是新愁”,是深化題旨之重筆。

前此種種灰黯的心緒,所為伊何?

難道僅僅是懷人、病酒、嘆老、悲秋麼?被宋子虛譽為“天下奇男子,平生以氣義撼當世”(《龍洲詞跋》)的劉過是不會自溺於此的,劉過此詞的憂國傷時之感無疑要高於宋玉《九辨》單純的寒土悲秋之感。他此刻所感受的巨大的愁苦,就是對韓侂冑引火的冒險政策的擔憂,就是對江河日下的南宋政局的悲痛。

舊日的壯麗江山籠罩著戰爭的陰影,而他對於這場可怕的災難竟然無能為力,這怎麼不教人悲從中來不可斷絕呢?“渾是新愁”,四字包括三層含義。本有舊愁,是一層;添了新愁,是第二層。

愁到了“渾是”的程度,極言分量之重,是第三層。舊愁為何?就是他《憶鄂渚》詩所云“書生豈無一策奇,叩閽擊鼓天不知”之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苦悶。

卒章三句買花載酒,本想苦中求樂,來驅散一下心頭的愁緒。

可是這家國恨、身世愁又豈是些許花酒所沖淡得了的!先用“欲”字一頓,提出遊樂的意願,接著用“不似”一轉,則縱去也無復當年樂趣,表示了否定的態度。“少年”,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相對而言。

劉過初到南樓,年方三十,故可稱為少年。且可與上片之“二十年重過南樓”相綰合,論其章法,確有草灰蛇線之妙。如此結尾,既沉鬱又渾成,令人讀之有無窮哀感。

劉過的愛國詞篇,多為豪爽奔放,痛快淋漓之作。但這首《糖多令》卻寫得蘊藉含蓄,耐人咀嚼。與其他愛國詞比較,的確別具一格,故而流傳甚廣。

《糖多令》即《唐多令》,原為僻調,罕有填者。自劉詞出而和者如林,其調乃顯。劉辰翁即追和七闋,周密而因其有“重過南樓”之語,為更名曰《南樓令》。

可見此詞影響之大。

2樓:韓琴

這句詩的意思是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出自宋代劉過的《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全詞原文如下:

安遠樓小集,侑觴歌板之姬黃其姓者,乞詞於龍洲道人,為賦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劉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陳孟參、孟容。時八月五日也。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蘆葦的枯葉落滿沙洲,淺淺的寒水在沙灘上無聲無息地流過。二十年光陰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這舊地南樓。柳樹下的小舟尚未系穩,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為過不了幾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爛不堪的黃鶴磯頭,我的老朋友有沒有來過?我眼前滿目是蒼涼的舊江山,又平添了無盡的綿綿新愁。想要買上桂花,帶著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但卻沒有了少年時那種豪邁的意氣。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安遠樓,在武昌黃鵠山上,一名南樓。建於2023年(淳熙十三年)。

姜夔曾自度《翠樓吟》詞紀之。劉過重訪南樓,距上次登覽幾二十年。詞人劉過以垂暮之身,逢此亂局,雖風景不殊,卻觸目有憂國傷時之慟。

這種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詞中。

詞一起用了兩個偶句,略點景物,寫登樓之所見,概括描寫秋令時節安元樓的情景。把蕭疏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畫面,為全詞著上了一層“底色”。細味這殘蘆滿目、淺流如帶的詞境,不止氣象蕭瑟,而且寫出了居高臨下的眺望之感來,是統攝全篇的傳神之筆。

下闋觸動物是人非的感嘆,舊日的壯麗江山籠罩著戰爭的陰影,而他對於這場可怕的災難竟然無能為力,這怎麼不教人悲從中來不可斷絕呢?

最後三句寫買花載酒,本想苦中求樂,來驅散一下心頭的愁緒。可是這家國恨、身世愁又豈是些許花酒所沖淡得了的!先用“欲”字一頓,提出遊樂的意願,接著用“不似”一轉,則縱去也無復當年樂趣,表示了否定的態度。

3樓:桃花飄零了

想買叢暗香浮動的桂花,載著滿甕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遙一番。然而,面對著舊日景色,卻沒有了年少時的那種輕狂與歡樂了。

出自南宋詞人劉過的《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原文: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

這是一首登臨名作,當時南宋朝廷軍備廢馳,國庫空虛,將才難覓,一旦挑起戰爭,就會兵連禍連,生靈塗炭。詞人借重過武昌南樓之機,感慨時事,抒寫昔是今非和懷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上闋概括描寫秋令時節安元樓的情景。

下闋觸動物是人非的感嘆。全詞言簡意豐,情致哀婉。

4樓:戊冰香鮑臨

[譯文]

即使想要買些桂花與好酒,再像往日般地飲酒遊玩,但是終究不能像少年時代那樣的盡情歡樂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短短三句,有情有景有慨嘆,烘托出一種人生意境。這意境是很中年的心情,年少時候雖有豪情,有高昂的遊興,卻不見得能夠隨心所欲。

等到年紀大了,各方面條件都好了,有花有酒有閒暇,於是舊地重遊。

可是,等到這時候才赫然發現,再喚不回的是年少的熱情與淋漓盡致。

人生的情味大不相同,中年人成熟了,更懂得咀嚼生命的細緻,也更明白了那曾經擁有卻一去不回的珍貴記憶。

原詞:唐多令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釋義:在這沙洲岸邊,一層層飄蕩著蘆花蘆草,深秋裡沙地顯得清冷,流水也變得清淺了。轉眼已過二十載,如今重到黃鶴樓,面對的卻是這樣悽蕪的景象。

行船在柳樹下尚未停穩,過不了幾天就又到中秋了,人生飄流際遇也是如此。

黃鶴山到此而斷,只是剩水殘山,卻不知故人好友這些年來,可曾重遊?假若重遊,恐怕也會同樣對這舊有山河產生綿綿愁緒吧。

很想振奮起來,鼓動歡欣的情緒,買叢暗香浮動的桂花,載著滿甕美酒,尋歡作樂。然而,面對著舊日景色,不得不慨嘆,無論如何都不能重現年少的輕狂與歡樂了。

5樓:出妙晴

原詞: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釋義:在這沙洲岸邊,一層層飄蕩著蘆花蘆草,深秋裡沙地顯得清冷,流水也變得清淺了。轉眼已過二十載,如今重到黃鶴樓,面對的卻是這樣悽蕪的景象。

行船在柳樹下尚未停穩,過不了幾天就又到中秋了,人生飄流際遇也是如此。黃鶴山到此而斷,只是剩水殘山,卻不知故人好友這些年來,可曾重遊?假若重遊,恐怕也會同樣對這舊有山河產生綿綿愁緒吧。

很想振奮起來,鼓動歡欣的情緒,買叢暗香浮動的桂花,載著滿甕美酒,尋歡作樂。然而,面對著舊日景色,不得不慨嘆,無論如何都不能重現年少的輕狂與歡樂了。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短短三句,有情有景有慨嘆,烘托出一種人生意境。這意境是很中年的心情,年少時候雖有豪情,有高昂的遊興,卻不見得能夠隨心所欲。

等到年紀大了,各方面條件都好了,有花有酒有閒暇,於是舊地重遊。可是,等到這時候才赫然發現,再喚不回的是年少的熱情與淋漓盡致。人生的情味大不相同,中年人成熟了,更懂得咀嚼生命的細緻,也更明白了那曾經擁有卻一去不回的珍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