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學佛的人一生都在奮鬥,學佛人最重要的講求勇猛精進。看看淨空法師,人生經歷了那麼多的大起大落,為了自己的目標奮鬥終生,不僅成為一代高僧大德,也是我們佛**的好榜樣。學佛和事業、愛情並不衝突。
關鍵在於你個人怎麼處理。
2樓:唯梅子
如果是為了錢,而努力奮鬥,那當然是執著。
如果為了普度眾生,而努力奮鬥,那恰恰是為了,破除執著。
樓主所謂的「奮鬥」,是為了什麼而奮鬥?
如果被錢,牽著鼻子走,那當然不能說「沒心」,只能說是「貪心」。
如果為了利益眾生,而奮鬥,那當然不能說「沒心」,而是「菩提心」。
3樓:煩惱即菩提
努力奮鬥與學佛不矛盾,就像你說的,學佛是個好事情,能讓人心境平和,明白事理,指導你如何努力,比如行善積德。
4樓:匿名使用者
每一個凡人都沒有心。學佛就是找回我們的心。
你認為,這三個字是我執的表現,也是因為你不完全瞭解佛教造成的,這不賴你。希望你多看佛教入門的書籍,弄明白佛教到底在教什麼,才做評判。可以搜尋人身難得,輪迴過患,壽命無常這幾個看看。
5樓:曾紅螺
無心豈不同於木石了?
有心,有一顆無執著、顛倒、分別、妄想的心。
南無阿彌陀佛!
6樓:匿名使用者
莫道無心便是禪,無心還隔一重山. 無心易落入無記,不提倡
7樓:匿名使用者
你知道世事無常的道理嗎?你能想像老病死和求而不得的痛苦嗎?你相信這個世界是有因果輪迴的嗎?
你明白人身是多麼的難得嗎?你知道佛陀所證得的智慧有多麼的偉大嗎?你懂得執迷不悟、苦海無邊的道理嗎?
如果你真覺得執著是快樂、輪迴是幸福、糊里糊塗地生死是有價值的,那麼你就堅持走你自己的路吧。
8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的,學佛可以平靜心情,不知不覺的改變你的氣質,看問題也會比較深遠
學佛的人有怎樣的心態呢??
9樓:寶蘭連邦
學佛的人心態都比較平和,不會大喜大悲,凡是看的很淡,這樣的人也會長壽
10樓:匿名使用者
禽獸都知道繁衍生息,學佛的禽獸不如,斷子絕孫。
11樓:洛陽訪才子涵數
」佛法可以給我們提供正確的人生觀念?」如何提供?佛法又是什麼?
」學佛是為我們的幸福人生服務的」?信佛的人都認為人生一切皆命定!無須求,無須博!
如果全民學佛,那必將是一個和平世界!
為什麼學佛的人那麼多,成佛的人那麼少
12樓:8萬4千法門
「要當孝順,即《觀經》之孝養父母,見於彼經三福之首,乃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之一也。」在這一品的開端,念老就引用了《觀無量壽經》淨業三福,這個三條十一句,世尊告訴我們,那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換句話說,一切菩薩修行成佛,這個三條是最高的指導原則。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學習佛法,經歷很長的時間,有人幾年,有人幾十年,得不到修學的效果,於是對修學佛法懷疑了、中悔、退心了。
自古以來這都常常見到,不足以為奇。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產生?對於淨業三福瞭解得不夠透徹,沒有真正能夠修學,所以學佛的人多,成就的人少。
由此可知,這三條是多重要。淨宗學會當年剛成立的時候,這是二十多年的事情,我們跟同學們定了日常修學的課程,只有五個科目,愈簡單愈好記。第一個科目就是淨業三福,不僅僅是修淨土最高的指導原則,可以說所有大乘法門都不能違背、都不能離開。
你說這個三條是多麼重要,違背這三條決定不能成就。而這第一條,確確實實就是落實在儒釋道的三個根。孝養父母,怎麼做法?
只要你能夠把《**規》做到。《**規》不是念的、不是講的,字字句句都要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它才管用,這是根本的根本。
唐朝中葉以後,在中國佛教裡面的祖師大德,他們放棄小乘的學習。盛唐的時代,小乘有兩個宗派,俱舍宗跟成實宗,只要是學佛,小乘不能不學。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佛說是「非佛**」,佛不承認你,你躐等了,小學沒有念去念大學,哪有這種道理!
唐朝中葉之後,祖師大德放棄小乘,那怎麼辦?他們用儒、用道代替小乘。行不行?
通過這一千多年的實驗,行,效果卓著。這一千多年來,佛門裡面無論哪個宗派,都有很好的成績表現,說明儒跟道確實可以代替小乘。儒、道是我們中國本土的東西,我們學起來格外的親切。
所以儒家我們就採取《**規》,道家我們採取《太上感應篇》,去落實「慈心不殺」,儒家的《**規》落實「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孝親尊師。有這樣的基礎,後面修十善業就不難。所以淨業三福頭一條四句,裡面就是講儒釋道的三個根,如果這三個根沒有學好,學佛當然有問題。
所以佛不承認你是**,我們受了三皈,拿了皈依證,沒用處,佛不承認。如果你真學,真的把儒釋道三個根紮好,沒有做皈依的儀式,佛菩薩還是承認你,你是他的真**,不是假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三皈五戒這是形式,不是很重要的,重要是你真正肯幹,你真學,這比什麼都重要。
孝養父母,這一句可以說是世出世間法的大根大本,哪有不孝父母的人會有成就,他能夠作佛、能夠作菩薩,沒這個道理!哪有不孝父母的人,能夠成為世間的聖人、賢人、君子?沒有!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沒看到一個。今天的人把孝養父母疏忽了,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他修學世出世間法都不會有成就,我們不能不知道。你要問為什麼?
因為孝親尊師是性德,世出世間的聖學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不是性德,跟它不相應,它不是世間某一種學術。今天世間的學術,他們所求的是知識,不孝父母、不敬尊長,學知識可以學到,智慧不行,他沒有真智慧。沒有真智慧,換句話說,他沒有真正的福報。
他在社會上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財富,但是他的人生不快樂,他的人生沒有幸福。這是我們同學們你只要細心去觀察你都看到,都在眼前。
...我們把小乘丟掉,疏忽掉,是唐朝中葉祖師大德們提倡的。小乘經翻得非常完備,這章嘉大師告訴我,我們的小乘經跟南傳巴利文的經去對照,大師告訴我,巴利文經典比我們大概多五十部的樣子,一共三千多部,只多五十部算不了什麼。
由此可知,我們這個小乘經翻得很圓滿。祖師大德為什麼不學它?隋唐初期學,小乘有兩個宗,成實宗、俱舍宗,到宋朝這兩個宗沒有了,中國只有大乘八個宗,小乘沒有了。
祖師大德用儒、用道代替小乘,行不行?你看這一千七百年它的成績,你就知道行。這一千多年來,唐朝差不多一千五百年,大乘八大宗高僧、高士(高士是在家人、居士),開悟的、證果的有,所以用儒跟道來代替沒錯。
可是今天儒也不要,道也不要,小乘也不要了,一下就學大乘,學到之後都狂妄自大,所以一無所成。這是什麼?不聽佛的教誨。
中國人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佛是老人,你不聽他的話你就不會有成就,他不欺騙你。今天從**紮根?決定要從《**規》、《感應篇》、《十善業》紮根,如果不從這裡紮根,你學上三百年都沒用,你能不能開悟?
肯定不能。你能不能得定?不可能。
這個道理一定要懂,要非常認真努力,用個
二、三年的功夫把根扎穩。一定要曉得,世尊當年在世用十二年時間紮根,那個根底多厚,所以當時證阿羅漢的人很多!
現在這個時代,學了一輩子,修了一輩子,初果都達不到,如果不是念佛法門帶業往生,可以說一個成就都沒有。今天成就全靠阿彌陀佛,但是阿彌陀佛也不能少這三個根。你有這三個根,真的你是經裡面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你往生有把握;你沒有這三個根,那往生的時候就靠運氣了。
最後一念是不是阿彌陀佛,這要靠運氣,最後一念要想到別的事情就完了。誰能保證自己最後一念是阿彌陀佛?自己都不能保證自己。
你要是想靠助念,靠不住,到時候沒有那個緣怎麼辦?所以經上,佛是一再重複的勸導我們,一心念佛,把什麼事情都丟掉。為什麼?
雞毛蒜皮不重要,不要為不重要的事情去操心,統統丟掉。一心念佛,養成這麼一個習慣,功夫成就了,多住幾年不在乎。為什麼?
我隨時可以走得了,我不需要人助念,不需要人幫忙,想走就走,這行。
學佛的人是不是什麼事都能看得開
13樓:鏡中明月心
不一定。所謂佛祖怒,變身冥王。
14樓:蹲在牆角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學佛的人也是平常人,也食五穀雜糧,怎麼可能事事都看的開呢
請問學佛的人:什麼是心?請學佛的人回答,不是學佛的人別厚著臉皮回答。
15樓:白羽井
心是靈魂的的本性,心狠之人前世最屈之人,心善之人來生大富之人。所謂因果報應,然心狠之人來世必定窮苦最屈之人。如不修行,必是因果相報,惡果迴圈。
所以佛倡導修心養性,唯有不斷修行,才能免遭苦難。
16樓:樂陶陶闖天涯
出世即有心。言為心聲,相由心生。
17樓:
我真的不想說我是釋永信
18樓:匿名使用者
你認為什麼是心,它就就是心
19樓:匿名使用者
無知,可憐,幼稚!只有佛有心?
關於學佛,關於人生。學佛的人如何看待人生?
我也經歷了很多,很難熬,但是我都挺過來了。而且也像你一樣,對親朋人際交往冷淡,不過我是生來不喜歡殺生的。我們家與這些事很有緣很有緣很有緣,從小耳濡目染。對於神佛,我是又敬畏有好奇的,而且一開始我也變的不愛吃肉,不忍看到別人痛苦。不過可能是因為另一半的緣故。我又可以愛吃肉,可以忍受別人的痛苦,哎,誰讓...
學佛的朋友請進,學佛的人請進!!!!
多點打坐,腦子一有雜念,你就腦子放空。常常唸佛號。朋友,也是不生不滅的。只是一個助緣,到你離開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有你就珍惜。沒有你就珍惜你自己所有的時間。好好去悟道。多花點時間在學佛上,不要把時間花在聽流行歌和逛街談心上。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是沒有學佛的,很容易影響你的心。特別你現在還年輕。還來得及。...
問佛友們學佛的可以有時幽默嗎,是不是學佛的就要一直不笑,沒有幽默感不歡笑不改友一點絲毫的樂受,那這
隨愛無涯 佛講見心見性,只要心裡有佛,一心向佛,可以不必拘泥形式。去佛坦然一樣坦然面對重生,可以像彌勒佛一樣天天笑呵呵,普度眾生 學佛和幽默是兩碼事。學佛是世上最快樂的事,只是世人誤解或者見識不夠,自誤誤人。你沒看見一些大德學得好,笑容滿面,令人歡喜。釋迦牟尼佛在世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讓人一見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