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佔”意為觀察,“卜”是以火灼龜殼,認為就其出現的裂紋形狀,可以**吉凶福禍。它通過研究觀察各種徵兆所得到的不完全的依據來判斷未知事物或**將來。在許多社會裡,占卜僅僅是操作者在將行某事時,由於沒有把握而藉助某些器具或現象尋求資訊或解答,由此滿足心理需求的行為。
占卜所需的物質材料分兩類,一類是顯示卜兆及刻辭用的載體,即龜甲、獸骨等,另一類是整治甲骨及刻辭用的工具,有鋸、鑿、鑽、刻刀等。占卜流行於全世界各個時代的文化中,而且方法多種多樣。早期的占卜和宗教密切相關,其發展受到宇宙觀和民族心理的影響。
常見的占卜方式有詢問性占卜(如中國民間的求籤)、雞卜、鳥卜、鳥佔、水佔、星佔、紙牌占卜等。
《易經.繫辭》雲:“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
卜筮之道,起源甚早!《周禮》春官太卜掌三禮,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 藏早已亡佚,今僅有《周易》存焉。
《周易》之始作於伏羲,當時僅有其象,尚未有文字。周文王開展為六十四卦, 又屬之以辭,是為《彖辭》。周公賦予爻象,各作《爻辭》。
最後孔子作《十翼》。此經於是燦然大備,史稱“易經四聖”,而《易經》也成為後世陰陽五行哲學之圭臬!其中占卜一道,當然也是祖紹《周易》,萬變不離其宗。
不過更嚴格來說,卜筮之道起源早甚於《周易》,只是中國占卜之法,皆不能出《易經》之其右耳!
占卜之法繁多,古時之以蓍草占卦,方法十分繁複;如《繫辭》雲:“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 再扐而後掛”,此即是蓍草之占卜法。而後 來據說鬼谷仙師改蓍草為銅錢,定財、官、父、兄、子等用神之生剋制化,這其實是占卜法的重大改革!
因為古人心靜而誠,漫長的卜卦過程與時間,尚且可以制心一處,專心以待;今人事多而心有旁騖,哪堪冗長的等待!蓍草尚未揲完,心思 就像是在放一千個風箏般,早已不知飛向何方了?而不專心又如何能佔得準確的卦呢?
這種簡化的趨勢,一直在進行中;像是以米粒,數字,以及字劃....,其中如《梅花易數》一書中,洋洋灑灑羅列了如物數佔、聲音佔、字佔[字佔中包括了一字佔、二字佔....十一字佔],以及丈尺佔 和動、靜物佔....
等等。現今可見的占卜法中,大都脫不出這些範疇,只不過是略加變化而已。
2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比較實用的占卜方式就是,三枚錢幣,最好是古時一個時期一樣大小的銅錢,如果找不到,一樣面值的硬幣三枚也可以。占卜時平心靜氣,默唸占卜的問題,雙手合攏連搖六下,就出來一個卦,注意是一個問題。兩正一反,三正是陽爻,用“一”畫出;兩反一正,三反是陰爻,用“——”畫出。
注意從下往上畫,然後對照《周易》,找出自己的卦來,有乾坤屯蒙、、、、、、既濟,未濟六十四卦。注意同一個問題只能問一次,不能因為自己覺得好壞就推翻重來。
怎麼用周易占卜?
3樓:江上蚊子
晉敗楚鄢陵得復
成公十六年。晉楚遇於鄢陵。晉侯筮之。
史曰。吉。其卦遇復。
曰。南國蹙。射其元王。
中厥目。國蹙王傷。不敗何待。
公從之。及戰。呂奇射其王。
中目。楚師敗。
復卦:▅▅ ▅▅
▅▅ ▅▅
▅▅ ▅▅
▅▅ ▅▅
▅▅ ▅▅
▅▅▅▅▅
按:此亦不用彖辭。
杜注曰:復,陽長之卦,陽氣起子,南行推陰,故曰南國蹙也【按:子正北方,一陽初生,必逐漸增長,陽長則陰消,故曰推,曰蹙】。
南國蹙則受其咎,離為諸侯【《正義》曰:離為日,日君象,故為諸侯】,又為目,陽氣激南,飛矢之象。
何氏《訂詁》雲:貞我悔彼,以震木入坤土,射之義也。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周易》最早的確是作為一本占筮之書存在的,更確切地說,《周易》是上古時期三本占筮之書中的一本。據《周禮》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一曰《歸藏》,一曰《周易》。但在上古時期,卜筮往往與政治、軍事等重大事件聯絡在一起,國家決策往往要依賴占筮的結果,故而間接影響人們行為和思想的則更多是占筮背後的哲學內涵。
換言之,《周易》中所包含的哲學思想是占筮之法的內在基礎,即義理為體,占筮為用。
確切而不精確地說,《周易》可以看作我們華夏文明現存的最早的奠基性哲學著作,也是我們儒、道思想及很多傳統文化、觀念的濫觴,所謂‚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
易學並沒有太明顯的義理與象數之爭,而秦火之後,《周易》以卜筮倖存。
至於漢代,置五經博士,《易》學發展到達了一個高峰,西漢的《易》學派別,大抵分為訓故舉大誼,陰陽候災變,章句守師說和《十翼》解經意四派,東漢也分為四派,一為馬融等人為《費氏易》作章句,二為鄭玄、荀爽治《京氏易》和《費氏易》,三為虞翻治《孟氏易》,參以《周易參同契》之納甲之書,四為陸績專治《京氏易》,由此可見,以孟喜、京房為首的漢儒主要闡述象數之理。自魏王弼作《周易注》盛行後,漢《易》衰微,王氏盡黜象數,為《易》學史上的第一大轉折。唐朝時孔穎達為王弼及韓康伯作疏,使王氏易學廣為流傳,惟李鼎祚撰《周易集解》,儲存了漢朝術數的餘緒。
宋代陳摶、邵雍出,後有《天地自然之圖》、《先天圖》、《後天圖》、《河圖》、《洛書》等易圖出現,兼有紫微斗數、梅花易數等占筮之法流傳,術數又興。朱熹取其易圖,參以義理,遂《易》學又為之一變。程子、胡瑗等則專闡義理,李光、楊萬里等參以政事,《易》學流派日益繁多。
元朝多取程朱之學,明朝則以禪解易,明代高僧智旭所作《周易禪解》為其圭臬。清朝編纂四庫全書時,主要將《易》學發展分為兩派六宗:一為象數,漢儒言之,一變京、焦,二變陳、邵;二為義理,王弼興之,一變胡、程,二變李、楊。
到了近代,主要的《易》學大家則是舊學新釋的杭辛齋先生和闡釋象數的尚秉和先生。近年新出土的‚帛書周易也是研究的新的熱點。
縱觀《易》學的發展歷程,其年代之遠旁支之多無出其右者,所謂‚易道廣大,無所不包,因而要了解《周易》更不可偏信一家之言。
《周易》的價值不在於它是否真的能**未來,而是其中所包含的華夏民族先人們的思維方式。若能從中汲取些許的智慧並有所啟迪,面對時間洪流不後悔、不害怕、不迷茫而達人知命,那麼《周易》的價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所謂‚善《易》者不卜,善莫大焉。
壹、蓍草演易程式說明:
「蓍草筮佔法」,三變得一爻,重複步驟六次,共十八變,得六爻,即成一卦。
★第一變 :
(1) 手持五十根蓍草,拿出其中任何一根放在正前方遠處不用。(一根代表太極)
(2) 隨意把四十九根蓍草分兩撮,分置於桌上左右手端。(象天地兩儀)
(3) 將右手邊那撮蓍草拿起一根,夾在左手的無名指和小指之間。(象天地人三才)
(4) 將左手邊那撮蓍草,用右手四根又四根地數出,拿在右手裡,直至左手只剩下一、二、
三、四根為止。此時再將右手的蓍草放回左邊,左手剩下來的蓍草,夾在左手
的無名指和中指之間。(四根象四時)
(5) 拿起右手邊的蓍草,用左手四根又四根地數出,拿在左手裡,直至右手只剩下一、二、
三、四根為止。此時再將左手的蓍草放回右邊,右手剩下來的蓍草,夾在左手
的無名指和中指之間。
(6) 將左手指頭夾夾著的蓍草拿下來,合成一撮,橫放在面前遠處。
★第二變 :
第一變結束時,把左右兩邊的蓍草拿起合在一起,重複以上第(2)至第(6)步驟。注意
到第(6)步右手合成的一撮蓍草,橫放在較近的位置。
★第三變 :
第二變結束時,把左右兩邊的蓍草拿起合在一起,重複以上第(2)至第(6)步驟。注意
到第(6)步右手合成的一撮蓍草,橫放在更近的位置。
把左右兩邊剩下來的蓍草合起來,用四來除它,得到的商數是
九、八、七或六。這些
數字的象徵如下:九—老陽、八—少陰、七—少陽、六—老陰。
此為第一爻,重複以上步驟五次,共十八變,得六爻,合成一卦。
求得卦中的爻如是老陽和老陰,即是變爻,老陽爻變陰爻,老陰爻變陽爻。原求得的
卦名本卦,變爻後所得的卦名之卦。
★繫辭傳:「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佔。」
義理易以爻辭斷卦,朱熹《周易啟蒙》曾歸納出七條規則,可資參考:
(1) 一爻變者,以本卦變爻的爻辭佔。
(2) 二爻變者,以本卦二變的爻辭佔,以上爻的爻辭為主。
(3) 三爻變者,以本卦及之卦的卦辭佔,以本卦的卦辭為主。
(4) 四爻變者,以之卦中二不變的爻辭佔,以下爻的爻辭為主。
(5) 五爻變者,以之卦中不變的爻辭佔。
(6) 六爻全變者,乾坤兩卦以用九和用六的辭佔,並參考之卦卦辭。餘六十二卦佔以
之卦卦辭。
(7) 六爻全不變者,以本卦卦辭佔。
貳、蓍草演易法之機率分析 :
一個整數若是能被四整除,即以4n來代表;若被四除餘一,即以4n+1來代表;若被四
除餘二,即以4n+2來代表;若被四除餘三,即以4n+3來代表。
★一、第一變結果分析 :
1.1 將四十九根蓍草,隨意分成二撮,並由兩手分別持握之。若左手的蓍草數只要能
被四整除(4n),則第一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一定是40。
1.2 其它情形時(4n+1、4n+2、4n+3),第一變結束,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一定是44
。1.3 故知第一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只有40及44二種,故知發生機率是1
/4及3/4。
★二、第二變結果分析:第一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只有40及44二種。
2.1 第一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為40,則第二變結束時,左手的蓍草數若
為4n或4n+3,蓍草數總合必為32,左手的蓍草數若為4n+1或4n+2,蓍草數總合必為36
,故知兩者發生機率相同。
第一變 第二變
│ ↓↓ ┌→32
40→┤
└→36
2.2 第一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為44,則第二變結束時,左手的蓍草數若
為4n或4n+3,蓍草數總合必為36,左手的蓍草數若為4n+1或4n+2,蓍草數總合必為40
,故知兩者發生機率相同。
第一變 第二變
│ ↓↓ ┌→36
44→┤
└→40
★三、第三變結果分析:第二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有32、36及40四種。
3.1 第二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為32,則第三變結束時,左手的蓍草數若
為4n或4n+3,蓍草數總合必為24,左手的蓍草數若為4n+1或4n+2,蓍草數總合必為28
,故知兩者發生機率相同。
第二變 第三變
│ ↓↓ ┌→24
32→┤
└→28
3.2 第二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為36,則第三變結束時,左手的蓍草數若
為4n或4n+3,蓍草數總合必為28,左手的蓍草數若為4n+1或4n+2,蓍草數總合必為32
,故知兩者發生機率相同。
第二變 第三變
│ ↓↓ ┌→28
36→┤
└→32
3.3 第二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為40,則第三變結束時,左手的蓍草數若
為4n或4n+3,蓍草數總合必為32,左手的蓍草數若為4n+1或4n+2,蓍草數總合必為36
,故知兩者發生機率相同。
第二變 第三變
│ ↓↓ ┌→32
40→┤
└→36
★四、全部變化結果的分析 :
4.1 第一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為40時,第二變及第三變的機率分析圖如
下第一變 第二變 第三變 機率
│ │ ↓
│ ↓ ┌→24(六) 1/4 * 1/4 = 1/16
│ ┌→32→┤
↓ │ └→28(七) 1/4 * 1/4 = 1/16
40→┤
│ ┌→28(七) 1/4 * 1/4 = 1/16
└→36→┤
└→32(八) 1/4 * 1/4 = 1/16
4.2 第一變結束時,左右兩手的蓍草數總合為44時,第二變及第三變的機率分析圖如
下 :第一變 第二變 第三變 機率
│ │ ↓
│ ↓ ┌→28(七) 1/4 * 3/4 = 3/16
│ ┌→36→┤
↓ │ └→32(八) 1/4 * 3/4 = 3/16
44→┤
│ ┌→32(八) 1/4 * 3/4 = 3/16
└→40→┤
└→36(九) 1/4 * 3/4 = 3/16
↑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就會出錯!」
4.3 卦中陽爻與陰爻的發生機率是 (5/16+3/16):(1/16+7/16)=1:1,卦**現陽爻
與陰爻的機率是相同的,此點結論與金錢卦筮佔一樣。 但陽爻動與陰爻動的機率比
是 3/16:1/16,也就是說陽爻比較容易動,是陰爻的三倍,金錢卦筮佔時,陰暗爻
發生動的機率則相同。
老陰(六):1/16
少陽(七):5/16=1/16+1/16+3/16
少陰(八):7/16=1/16+3/16+3/16
老陽(九):3/16
可以自己參考《淵海子平》《三命通會》《珞琭子賦》《李虛中命書》《御定六壬直指》《河洛理數》
怎麼樣用周易來占卜啊?八卦只有三艾,周易裡的是六艾,怎麼就
一下子不大好說.簡單說一下,你看八卦不都是有三個橫槓嗎?一個橫槓叫做一爻。易經實際上是八卦兩個兩個相對應,不就有8 8 64中變化嗎?這樣每卦就有六個橫槓 六爻 要用易經占卜其實不難,你說的 艾 要麼就是指 爻 要麼就是指蓍草占卜法。大致內容如下 50根蓍草先取出一根,象徵天。這時已經是被八除不盡了...
如何用古詩詞來讚美別人,用古人的詩句來讚美泰山
百推寶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 贈花卿 中的名句.意思非常淺顯直白,主要是讚美樂曲悠揚動聽,如同天上的 仙樂 一般.通過學習這句詩,我們應該體會到,當我們讚美別人的時候,那些諸如真好 不錯之類的話是沒有什麼 技術含量 的,也是最容易流俗的,要使我們的讚美別開生面 與眾不同,...
古人是怎麼學習的,古人如何學習漢字
學五書四經,背古文,看許多課外書籍 古人如何學習漢字 疾風動竹 1 古人蒙學識字用的是 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三字經 取材典故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 歷史 哲學 天文地理 人倫義理 忠孝節義等等,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核心思想又包括了 仁,義,誠,敬,孝 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百家姓 是一篇關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