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平仄?我們都學過漢語拼音,這個貌似小學一年級就學的。漢語拼音有四聲:
第一聲陰平、第二聲陽平、第三聲上聲、第四聲去聲。那麼,粗略地說,「平」就是第一聲(陰平)和第二聲(陽平),「仄」就是第三聲(上聲)和第四聲(去聲)。也就是說,將四聲簡化為平仄兩聲。
為什麼說這只是個粗略地劃分呢,後面我們會說到,實際上詩詞裡每個字的平仄,不是按現代漢語的陰陽上去四聲來劃分平仄的,而是按一種特殊的韻書叫平水韻的來劃分四聲,劃分的方法與現代漢語有一些區別。這個我們可以先不管它,我們現在先按現代的四聲來吧。
現在我們先來看成語。曾經在某大學的一次講座中,要求在場的學生隨口說出一個四個字的成語,也就是最先想到哪個成語就說哪個。學生說了很多,比如虎背熊腰、赤膽忠心、一馬平川、疾風勁草、井井有條、峰迴路轉等等。
這些成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
我們來看它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就會發現,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的平仄是相反的:虎背(仄)熊腰(平)、赤膽(仄)忠心(平)、一馬(仄)平川(平)、疾風(平)勁草(仄)、井井(仄)有條(平)、峰迴(平)路轉(仄)。當時學生報上來20多個成語,除了兩個不符合這個規律之外,其他的都符合。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說明大多數成語符合這麼一條規律:二四分明,也就是第二和第四字的平仄是相反的。我們如果翻開一本成語詞典,就會發現,大多數成語符合「二四分明」這一規律,比例有多高我未做過統計,但憑感覺來說,應該有70%到80%,而那天學生報出來的比例要更高些,當時有20多個學生報了成語,只有兩個人的不符合這一規律,符合的比例在90%以上。
這說明了如下幾個問題:
一、說明漢語存在一種平仄交替的聲律。因為如果不存在這種聲律,純粹按概率的話,這種「二四分明」的現象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比例。
二、說明有這種平仄交替規律的成語更容易被人記憶。因為如果純粹按概率的話,學生報出的成語,符合「二四分明」的應該與成語詞典裡的一致,就是70%到80%,而現在達到了90%以上。說明有這種規律的成語更抑揚頓挫、琅琅上口,容易讓大家脫口而出。
我們知道,成語大都產生於唐以前,早至商周時期,這說明,漢語的聲律是一個客觀的存在,不是人為硬性規定或編造出這麼一個東西。這種平仄交替的聲律,就如舞步的鼓點,既有規律,又抑揚頓挫的富於變化,能達到悅耳美聽的效果。因此說漢語是形與音諧美的文字,漢語格律詩是形、音、意三者一體的完美結晶。
雖然四聲和平仄是早已潛伏於漢語中的規律,但直到南朝,周顒、沈約等人才明確提出四聲的概念,沈約並把這一概念應用到做詩中,提出了「四聲八病」說。「四聲八病說」可以說是近體詩格律的前身。近體詩的格律,是在唐代成熟的。
或者換句話說,近體詩(也叫格律詩)是在唐代形成的。
我們會聽到,格律詩有幾個名稱:近體詩、今體詩、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這兩個名稱,是唐朝人命名的,因為格律詩產生於唐朝,相對於更早的古體詩而言,唐朝人就把格律詩叫近體詩,也有叫今體詩的。
舊體詩這個名稱,是五四運動以後,搞新文化運動的那幫人命名的,因為這時候又產生了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就是白話詩,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新詩」。因為有了「新詩」,所以原來的詩就被稱為「舊詩」、「舊體詩」。但也有一些人對「舊體詩」這個名稱很不滿,認為隱含著「過時」的貶意。
再順便說一句,一些寫新詩的人,對中國的傳統詩歌一概稱之為古體,這是不對的。古體和近體是兩種不同的詩歌體裁。
二格律詩的格律
我們今天寫格律詩,不必再考慮「四聲八病」,只要符合格律就行了。下面就來講講格律詩的格律。
既然四個字有平仄交替、「二四分明」的規律,那麼六個字呢?八個字呢?我們自然會想到,這種規律是不是可以延伸呢?
事實上確實是可以延伸的。我們知道,常見的格律詩有兩種,一種是五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五絕(五言絕句的簡稱),八句的叫五律(五言律詩的簡稱);一種是七字一句的,四句的叫七絕(七言絕句的簡稱),八句的叫七律(七言律詩的簡稱)。那麼,有沒有六字一句的,或八字的一句的,或更多字一句的格律詩呢?
理論上是可以有的,但極少見。六字一句的前人作品有少量,八字一句的則幾乎沒有,或者只見於某些遊戲詩中。
詩詞平仄規律
2樓:匿名使用者
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
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明朝釋真空的【玉鑰匙歌訣】曰: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現代漢語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份變為去聲,一部份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並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錶如下: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第一聲 第二聲 第三聲 第四聲
例如:媽 麻 馬 罵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一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粵語九聲
現代粵語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聲,並細分為九聲,分別為「陰平」、「陰上」、「陰去」、「陽平」、「陽上」、「陽去」、「陰入」、「中入」和「陽入」。
粵語九聲聲調錶如下:陰陽
陰 中 陽
平 上 去 平 上 去 入 入 入
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
詩 史 試 時 市 事 色 錫 食
粵語九聲中,第
一、四聲(陰平、陽平聲)是平聲,其他的七聲(上、去、入聲)都屬仄聲。
以後查字典的時候(如商圌務大詞典),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數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個,便知是平是仄了。
後記:古人吟詩作對是按古音的, 當用今音朗讀古聯時, 就容易誤會古人平仄不合聯律了。舉例如 "吸來江水煮新茗;賣盡青山當畫屏。"
按普通話四聲,
吸來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聲則是,
吸來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從以上平仄排列,用古聲是合聯律,而用今音則不合了(最起碼的句末上仄下平鐵律都不符)。故以後談論聯中平仄時,首先要了解創作人是根據古音,今音,還是地方方言出聯;否則便會弄出笑話來。
四聲與平仄
四聲,這裡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心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裡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來說,共有四個聲調:
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箇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是:
⑴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⑵上聲。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⑶去聲。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⑷入聲。這個聲調是一個短促的調子。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儲存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儲存著入聲。
湖南的入聲不是短促的了,但也儲存著入聲這一調類。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語裡,入聲已經消失了。北方的入聲字,有的變為陰平,有的變為陽平,有的變為上聲,有的變為去聲。
就普通話來說,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西南方言中(從湖南到雲南)的入聲字一律變成了陽平。
古代的四聲高低升降的形狀是怎樣的,現在不能詳細知道了。依照傳統的說法,平聲應該是一箇中平調,上聲應該是一個升調,去聲應該是一個降調。
入聲應該是一個短調。《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疏藏。
這種敘述是不夠科學的,但是它也讓我們知道了古代四聲的大概。
四聲和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什麼字歸什麼聲調,在韻書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還儲存著入聲的漢語方言裡,某字屬某聲也還相當清楚。我們特別應該注意一字兩讀的情況。
有時候,一個字有兩種意義(往往詞性也不同),同時也有兩種讀音。例如「為」字,用作「因為」、「為了」,就讀去聲。在古代漢語裡,這種情況比現代漢語多得多。
現在試舉一些例子:
騎,平聲,動詞,騎馬;去聲,名詞,騎兵。
思,平聲,動詞,思念;去聲,名詞,思想,情還。
譽,平聲,動詞,稱讚;去聲,名詞,名譽。
汙,平聲,形容詞,汙穢;去聲,動詞,開髒。
數,上聲,動詞,計算;去聲,名詞,數目,命運;入聲(讀如朔),形容詞,頻繁。
教,去聲,名詞,教化,教育;平聲,動詞,使,讓。
令,去聲,名詞,命令;平聲,動詞,使,讓。
禁,去聲,名詞,禁令,宮禁;平聲,動詞,堪,經得起。
殺,入聲,及物動詞,殺戮;去聲(讀如晒),不及物動詞,衰落。
有些字,本來是讀平聲的,後來變為去聲,但是意義詞性都不變。「望」、「漢」、「看」字都屬於這一類。「望」和「嘆」在唐詩中已經有讀去聲的了,「看」字總是讀去聲。
也有比較複雜的情況:如「過」字用作動詞是有時平去兩讀的,至於用作名詞,解作過失時,就只有去聲一讀了。
辨別四聲,是辨別平仄的基礎。下文我們就討論平仄問題。
平仄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一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
仄,按字**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憑什麼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型別。
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又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我們可以概括為兩句話: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對句中是對立的。這種平仄的規則在律詩表現的特別明顯。
例如毛主圌席《長征》詩的第
五、六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這兩句詩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來說,每兩個字一個節奏。
平起句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最後一個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後面跟著的是平平,平平後面跟著的是仄仄,最後一個又是平。這就是交替。
就對句來說,「金沙」對「大渡」,是平平對仄仄,「水拍」對「橋橫」,是仄仄對平平,「雲崖」對「鐵索」,是平平對仄仄,「暖」對「寒」,是仄對平。這就是對立。
關於詩詞的平仄規則,下文律詩的平仄及詞的平仄中還要詳細討論。現在先談一談我們怎樣辨別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聲的(譬如說,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華南人),那麼,問題就容易解決。
在那些有入聲的方言裡,聲調不止四個,不但平聲分陰陽,連上聲、去聲、入聲,往往也都分陰陽。象廣州入聲還分為三類。這都好辦:
只消把它們合併起來就是了,例如把陰平、陽平合併為平聲,把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合併為仄聲,就是了。問題在於你要先弄清楚自已方言裡有幾個聲調。這就要找一位懂得聲調的朋友幫助一下。
如果你在語文課上已經學過本地聲調和普通話聲調的對應規律,已經弄清楚了自已方言裡的聲調,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北部的人,那麼入聲字在你的方言裡都歸了陽平。這樣,遇到陽平字就應該特別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屬於入聲字的。至於哪些字屬入聲,哪些字屬陽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韻書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麼,辨別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處稍有不同。古代入聲字既然在普通話裡多數變了去聲,去聲也是仄聲;又有一部分變了上聲,上聲也是仄聲。因此,由入變去和由入變上的字都不妨礙我們辨別平仄;只有由入變平(陰平、陽平)才造成辨別平仄的困難。
我們遇著詩律上規定用仄聲的地方,而詩人用了一個在今天讀來是平聲的字,引起了我們的懷疑,可以查字典或韻書來解決。
注意,凡韻尾是-n或-ng的字,不會是入聲字。如果就湖北、四川、雲南、貴州和廣西北部來說,ai、ei、ao、ou等韻基本上也沒有入聲字。
總之,入聲問題是辨別平仄的唯一障礙。這個障礙是查字典或韻書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國大約還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著入聲的,在那些地方的人們,辨別平仄更是沒有問題了。
對聯平仄檢測,詩詞對聯平仄查詢,古今音平仄檢測,重字
對聯平仄的檢測就是根據對聯中字的音調來判斷對聯是否和韻。現在漢語 普通話 拼音方案中聲調有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和輕聲,符號分別用 表示 輕聲不標 陰平 陽平 是平聲 上聲 去聲 是仄聲。 陽城幹部 1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2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基本的只此兩種,其他都是加減 寒...
古詩的對仗平仄問題,詩詞的對仗與平仄?
第一題題幹中一三五六八同韻,除了四八,其它六句三個對仗很容易看出,是要放在同一聯的,其中三五是背景,因為詩中並沒有直接說明作者自己望什麼什麼 憶什麼什麼,所以用背景開篇,故三五為首聯,然後就要看詩的邏輯了,寫觀景都是有順序的,很明顯這首詩是由大處寫到小處,自己排一下就好,韻腳在後句,所以是a。第二題...
唐宋詩詞的平仄音有什麼要求
wms蝴蝶飛 首先,古語中的音調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對應到現代漢語的話 平聲就是第一聲 陰平 和第二聲 陽平 上 sh ng 聲對應今天的第三聲,去聲對應第四聲,而所謂入聲現代漢語的普通話裡是沒有的,但是許多方言中都有保留,就是發音和短急促而止的,比如南京話裡的 白 入聲現在相對來說難以區分,因為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