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起兵造反時,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權,為何無動於衷了呢

時間 2021-08-11 18:10:21

1樓:孺子誠可教

首先要糾正問題裡一個錯誤,高平陵之變時曹爽身邊沒多少部隊,他選擇投降除了比較懦弱外,最重要的是沒有什麼勝利的希望。

曹叡臨死前任命曹爽和司馬懿為顧命大臣,輔佐曹芳。然而司馬懿卻遭到曹爽排擠,最後司馬懿趁曹爽和曹芳出城去高平陵掃墓的機會發動政變,控制京都,以曹爽投降被殺告終。

曹爽之所以不起兵反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事發突然,曹爽身邊並沒有多少部隊。

曹爽陪曹芳出城是掃墓,因此所帶的部隊並不多。根據《晉紀》所記載,當得知司馬懿發動政變以後,曹爽不得不臨時徵發高平陵周圍屯田的數千軍士承擔護衛工作。軍屯的士卒雖然也是軍隊,但是他們戰備任務不重,平時種田為主,戰鬥力較差。

曹爽需要徵發屯田之兵來應急,可見他身邊士兵不多。

反而是司馬懿得到蔣濟的支援,所以控制了洛陽的中軍,並出城控制了洛河的浮橋,切斷曹爽逃往關中的道路。司馬懿之所以不馬上發起進攻,只不過是因為曹芳還在曹爽軍中,為了儘可能減少政變造成的影響,所以希望和平解決,而並非是軍力不如曹爽。

二是司馬懿的政變得到了郭太后和朝中多數大臣的支援,曹爽孤掌難鳴。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並非是想篡奪皇位,而是曹爽為了和司馬懿爭權多次插手軍中事務,結果造成了伐蜀和對吳戰爭的失敗,加上曹爽排斥郭太后,引發了朝野上下極大的不滿。

而且曹魏皇族和世家的關係一向緊張,所以其他世家出身的大臣也大多支援和他們一樣出身世家的司馬懿。政變發生以後,郭太后下了懿旨支援司馬懿,蔣濟、高柔、陳泰等大臣也都倒向了司馬懿一邊,特別是曾經在中軍任職的蔣濟,在軍中影響力很大,他出馬控制中軍以後,在洛陽司馬懿已經佔據了政治和軍事上雙重優勢。

三是地方實力派也大多不支援曹爽。

當時魏國有五大軍區,分別是揚州、荊州、豫州、關中和河北。這五個地方又以對吳蜀一線的揚州、荊豫、雍涼軍隊最多。在五個軍區裡,司馬懿長期在荊州任職,荊豫都督王昶又是司馬懿心腹,自然是支援司馬懿。

而揚州都督王淩、豫州都督毋丘儉雖然後來反對過司馬家族,但是隻是反對司馬家獨攬朝政,他們效忠的是曹魏,並非曹爽,在高平陵之變時,他們並不會支援曹爽。

河北都督程喜則遠在幽州,而且兩人關係不深,曹爽並無把握得到他的支援。

只有雍涼都督夏侯玄是曹爽的心腹,然而司馬懿也曾經在雍涼任職,雍涼軍中他的舊部不少。而伐蜀失敗導致曹爽和夏侯玄兩人在雍涼軍中名聲並不好,所以夏侯玄能掌握雍涼多少部隊也是問題。更何況司馬懿早已防著此事,所以派兵切斷了曹爽去關中的道路。

所以當時曹爽面對的問題是軍隊沒司馬懿多,朝中和地方上支援他的人少,而論能力,他更是沒把握和司馬懿比,加上他性格懦弱,選擇投降也就不奇怪了,畢竟他也沒想到司馬懿會趕盡殺絕。

2樓:吃瓜預備役選手

因為他們的實力不足以和司馬懿抗衡,就沒有做無謂的反抗,也沒有去反抗。

3樓:眾鑫星辰玉

在發動事變時,司馬懿只是控制了皇城而已,但是曹爽和天子在一塊,完全可以以天子的名義起兵,號令諸侯勤王,但是曹爽卻妄想自保,害怕失敗,因為一家老小都在皇城,所以不戰而屈

4樓:w自在飛花

當時曹爽上了司馬懿的當司馬懿裝病,認為他中風了。所以超爽放心了銅錢子出去巡遊。並帶了一小部分的部隊。

當時司馬懿聽說天子走後,馬上召集他的兒子和部下殺到了王宮。當時王宮裡的兵馬基本都早被他買通了。見到了郭皇后,當時他就對郭皇后下了通緝令告訴。

必須講超爽拿歸。朝廷案犯,當時郭皇后威逼之下,也值得這樣做了回頭。講超爽滅了三族,這就是,曹爽和天子為什麼無動於衷了?

司馬懿起兵造反時,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權,為何無動於衷?

5樓:北九

這個的話相對當時四萬一起並,反正草場天子他倆不是出去了嗎?出去,然後司馬懿在半路截殺,就這樣,這個書寫金文

6樓:風逸安

因為他們的實戰經驗不足,而且還缺少政治經驗。

7樓:bat誰主沉浮

當時天子還很小,因此沒有主見。而曹爽是草包一個。他不敢和司馬懿硬抗,因此他向司馬懿投降了。

8樓:瘋狂的綠帽子

因為當時曹爽的兵權就是虛的,天子那時候也沒啥用了,曹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

司馬懿起兵造反時,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權,為何無動於衷?

司馬懿起兵造反時,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權,為何無動於衷?

9樓:七彩論世

三國曆史是最後是三國歸晉,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就是司馬懿。司馬懿不僅聰明有城府更是野心勃勃,一直為自己謀反做準備。在公元249年,司馬懿趁著曹爽一行人去高平陵祭祖的時候,趁著京城的毫無戒備,就撕下了偽裝多年的孱弱面孔,率兵長驅直入魏國的京城,不費任何吹灰之力就把曹魏的都城佔領,然後自立為王。

這樣,魏國由曹姓改名為司馬。

很多人奇怪,當司馬懿騎兵造反,篡奪了曹家積累多年的皇位,當時曹爽與皇帝都有兵權,為什麼對這一切都是無動於衷?

這一切歸根於曹爽在位輔政期間,一直飛揚跋扈,得罪了滿朝的大臣。無論是老臣還是功臣,對曹爽都不支援。

從當時曹魏政權的內部分工。受魏明帝的託付,司馬懿與曹爽一起擔任起了輔佐新帝的任務。司馬懿勢力的強大,曹爽也是難以抵抗。

司馬懿為曹魏政權的元老級人物,有著一定的威望,雖然篡奪政權的確是理虧,可是追隨他的朝臣諸侯肯定不在少數。曹爽雖然是輔助大臣,卻失去了其他大臣的支援,沒有號召能力,自然也不能幫助新帝反抗司馬懿的篡位。而且,司馬懿軍事才能有目共睹,帶兵打仗可以說是戰無不勝,再加上他這次是有備而來,實在勝率渺茫。

司馬懿作為四朝老臣,為人奸詐狡猾,決策上果斷。在起兵造反之前,採取以退為進策略,裝病閉門不出成功騙過曹爽,趁曹爽則陪同魏帝曹芳掃墓時,與眾臣發動政變。等叛變完成後,便請奏魏帝曹芳陳明利害,此次政變是不得已為之,目的只是廢除曹爽兄弟軍權,沒有別的意思。

看來司馬懿是善於拉攏經營關係網,做好政變的充分準備,掌握勝利的主動權。

當時,朝廷很多將領軍士的家屬都在城內,被司馬懿控制了人身自由。尤其是曹爽也看到自己的妻兒都在司馬懿手裡!曹爽當年捨不得不要妻兒,將領也不願不顧家眷的打回去。

由於司馬懿以洛水為誓,保他全家平安榮華富貴。再加上曹爽也知道司馬懿久經戰陣,長期對陣諸葛亮這樣的神人,沒有能力打敗司馬懿,自然對司馬懿的叛亂也是無動於衷。

曹爽的不反抗,最重要一點就是覺得司馬懿只不過是想要政權,卻不敢有任何公然廢帝的念頭。當時他想著,司馬懿只要不廢帝,那麼自己還是可以保全性命甚至享受榮華富貴的,可是,由於曹爽的誤判,最後落得家族被誅殺三代的可悲下場。正可謂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10樓:情懷與歷史

一首先,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已經有人向曹爽建議效仿曹操了。根據《三國志》,司馬懿奪權後,大司農桓範帶著大司農印尋找曹爽。桓範見到曹爽兄弟後,勸他們帶著皇帝曹芳到許昌,以皇帝為號召要求天下的軍事力量支援自己,從和司馬懿對抗。

如果曹爽真的聽從了謀士桓範的建議,曹魏歷史的走向,很可能就會發生改變。但是,猶豫不決的曹爽,還是選擇了向司馬懿投降,希望換回餘生的榮華富貴。由此,曹爽之所以向司馬懿投降,第一個原因就是曹爽自己貪圖享樂,不敢放手一搏。

二針對曹爽的這一心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先後派侍中許允、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並以洛水為誓允諾其只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和之後的榮華富貴。同時,曹爽雖然掌握了天子和兵權,但是,自己和心腹的家眷留在了都城洛陽,並且被司馬懿所掌控了。所以,這也是曹爽投降的重要原因。

即便曹爽可以捨棄自己的家眷,曹爽的手下也不一定都能捨棄。一旦有人因為洛陽城中的家眷和司馬懿裡應外合,曹爽也可能會面臨險境。

三再者,軍事能力上相差司馬懿甚遠,也是曹爽沒有抵抗的重要原因。曹爽雖然是曹真的長子,出生於將門之家,但是,就曹爽自己來說,既沒有軍事天賦,也缺乏戰場上的歷練。正始五年(244年),鄧颺和李勝等人為了令曹爽建立軍功名聲而建議征伐蜀漢,結果,曹爽真的率領了大軍征討蜀漢,結果被蜀漢大將軍費禕擊敗。

此戰,曹魏大軍損失慘重,不僅曹爽自己信心備受打擊,也導致曹魏將是對於曹爽頗有怨言。

四最後,所以,非常明顯的是,即便曹爽效仿曹操遷都許昌,召集天下將士討伐司馬懿,因為自己軍事能力較差,而很多曹魏老將在公元249年之前就去世了,這導致曹爽缺乏戰勝司馬懿的信心和勇氣,從而選擇了交出了兵權。並且,司馬懿篡權是後來的事情,在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懿獲得了郭太后和蔣濟等朝中大臣的支援。與此相對應的是,曹爽在此之前則排斥異己、專權跋扈,導致自己在曹魏宗室和朝廷都失去了人心。

更為關鍵的是,對於皇帝曹芳,也不一定會站到曹爽這一邊,畢竟在當時,起居自比皇帝的曹爽,更像是亂臣賊子。總的來說,基於以上幾點原因,曹爽放棄了抵抗,接受了司馬懿的處置。對此,桓範大哭道:

「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也即曹真這樣有才能的人,卻剩下了曹爽、曹羲這樣的兄弟,最終會導致滅族之禍。

11樓:孤獨的yu呀

因為他們的軍隊都在外面,皇宮裡的進軍都是歸司馬家交管的,還有洛陽的守城軍也是司馬家的人管理的,遠水解不了近渴,他們這時候也沒有辦法了,反抗就是死亡,只能無動於衷

12樓:adhas獅子

司馬懿是靠著曹爽外出,一舉奪了都城。首先司馬懿在魏國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對抗蜀國表現的智謀也是無與倫比的。

奪權後,天子和曹爽就先認了,認為自己就對付不了司馬懿,這從曹爽跪地請饒就可以看出。

所以根本沒有反抗。其二,如果敢反抗,就肯定會被就地處置掉。司馬懿肯定也不會放虎歸山的。

司馬懿造反的時候,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權,為什麼不阻止

孺子誠可教 首先要糾正問題裡一個錯誤,高平陵之變時曹爽身邊沒多少部隊,他選擇投降除了比較懦弱外,最重要的是沒有什麼勝利的希望。曹叡臨死前任命曹爽和司馬懿為顧命大臣,輔佐曹芳。然而司馬懿卻遭到曹爽排擠,最後司馬懿趁曹爽和曹芳出城去高平陵掃墓的機會發動政變,控制京都,以曹爽投降被殺告終。曹爽之所以不起兵...

司馬懿誅滅曹爽三族時,夏侯家手握重兵為何不出手相救

正始十年 249年 正月甲午 初六 日 2月5日 曹芳與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司馬懿在洛陽發動高平陵之變,先後派侍中許允 尚書陳泰以及曹爽所親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誘勸曹爽放棄權力,並以洛水為誓允諾其只交出兵權,便可保留爵位。對此,曹爽不敢放手一搏,選擇放棄抵抗。不久之後,曹爽兄弟與其親信黨...

司馬懿是如何僅憑3000死士反殺曹爽的

司馬懿為人一向懂得剋制和隱忍,這也是他沒有落得和楊修同樣下場的原因。正是因為這種性格,他在行軍打仗時,遇到哪怕一絲風吹草動都會三思而行,懂得把握時機的他成功戰勝曹爽。司馬懿有多年積累的實力,並且,擅長掌握時機,趁曹爽離開洛陽祭陵控制了洛陽。當然不僅靠3000死士殺了曹爽,還是司馬懿之前很多的積累,取...